家里來人了寶寶表現(xiàn)如何
家里來人了寶寶表現(xiàn)如何
場景A:
寶寶正玩得開心,對阿姨視而不見,從阿姨和媽媽之間穿越而過。媽媽一把拽住他:“你這孩子,這么不懂禮貌!快,向阿姨問好!”寶寶嚇了一跳,傻傻地站住了,一時不知怎樣開口打招呼。媽媽很尷尬,一個勁抱歉地對阿姨說:“這孩子一貫是這樣,見到陌生人都不敢說話,嘴上像貼了封條似的。”說著兩人進了屋,留下寶寶一個人愣愣的,好像連車也沒心思玩了。
場景B:
寶寶邊跑邊匆匆地說了聲“阿姨好”,就追他的玩具汽車去了。媽媽大喝一聲:“站住!”寶寶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媽媽這時放緩了語氣:“見到客人要有禮貌,和客人打招呼、同長輩說話,都要停下正在做的事,問過好之后再玩,知道嗎?你自己想想你剛才做過的事對不對?”寶寶低著頭,小聲地說:“我錯了。”
場景C:
寶寶問了聲阿姨好后,追著玩具汽車而去。媽媽叮囑他:“出去玩要注意安全?!鄙赃t,客人離去后,寶寶也回來了,媽媽把寶寶叫到面前,給他講了一個不講禮貌的故事,其中就有今天來客人時的場景,然后問寶寶:“你說這種做法對不對呢?”寶寶有點不好意思地回答說:“不對,我可不愿和他一樣。”
三到四歲的孩子,進入了人生第一個逆反期,事事都要求自己來、自己去想、去做,加上對于社交中的禮儀問題一知半解,自然無法做得如成人一般圓熟、有分寸。此時,家長一方面要讓他明白禮儀的重要性和正確的禮儀規(guī)范,一方面還要注意方式方法,以避免孩子對社交禮儀產(chǎn)生恐懼、厭惡等心理,對孩子成功走入社交圈造成心理障礙。
場景A中寶寶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玩具車上—這是孩子的成長心理使然,并不是什么過錯,但過分注意禮節(jié)卻又無視禮儀教育方法的媽媽,無疑嚇了寶寶一跳,并且令寶寶在客人面前“失去面子”,這可能會使寶寶產(chǎn)生社交恐懼心理,甚至會出現(xiàn)自我心理暗示:我是一個嘴上貼了封條的寶寶,我一貫就是這樣,媽媽說的。
場景B中的媽媽看來十分重視孩子教育問題,并且要求十分嚴格,教育方法似乎也無可厚非。但這種“當面教子”的方法,雖然可令孩子產(chǎn)生深刻印象,但同時既讓孩子感到難堪,也似乎在告訴孩子:你完全可以不顧客人是否在場,隨意做自己想要做的任何事(比如責怪他人)—孩子在這一時期,具有極強的模仿力,而這位媽媽很可能成為一個不太理想的榜樣。
與之相比,場景C中媽媽的做法是最妥當?shù)?。故事在孩子教育中占有不可動搖的位置,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孩子常常會把自己當成其中的主人公,并能夠相對理性地分析、判斷故事中的錯與對,這樣的做法不但讓孩子掌握了社交禮儀,而且還讓他學會了自己分析與思考,一舉兩得。
- 關于孩子不善交往的原因在父母
- 關于交際欲望與生俱來的相關知識
- 如何面對孩子間的“戰(zhàn)爭”
- 遠離兒童社交敏感癥的相關知識
- 關于女兒遭遇交往難題怎么幫?
- 關于寶寶人際交往的階段性問題的相關知識
- 2歲寶寶想交友
- 教孩子學會與同伴合作的方法和建議
- 培養(yǎng)人際高手的好方法
- 你在培養(yǎng)受氣包和打架大王嗎
- 八種途徑教孩子學會交際
- 關心孩子的“同輩群體”關系
- 教給孩子的交際方法
- 要多多鼓勵你的寶寶與人交往
- 我和解放軍叔叔在一起
- 集體教學活動:靜安公園快樂游
- 讓寶寶乘車更安全
- 實事求是
- 累一點沒關系_小學生作文:五年級
- 晚安一句話唯美句子246句
- 簡單一句真實晚安句子237句
- 海邊唯美短句八個字166句
- 中班美術教案《樹上的果子熟了》反思
- 足浴盆吸引人的話38句
- 關于床上用品的朋友圈文案34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