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班綜合活動《我換牙齒啦》教學設計與反思

學前班綜合活動《我換牙齒啦》教學設計與反思

學前班綜合活動《我換牙齒啦》教學設計與反思

1、學前班綜合活動《我換牙齒啦》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背景:

  5、6歲時正是幼兒換牙的時期,所以經(jīng)??梢钥吹胶⒆觽?nèi)宄扇旱鼐墼谝黄鹫務撗例X的話題,同時,齲齒問題在幼兒中也嚴重存在,針對這一現(xiàn)狀,我們在本班開展《我換牙啦》的主題學習活動。由于這一內(nèi)容較為枯燥,因此我們著重在教學形式上下工夫,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一是從孩子熟悉的事例入手,幫助幼兒體驗齲齒的形成原因以及了解預防蛀牙的有關知識,從而逐步養(yǎng)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二是利用實驗材料、圖片等多種操作材料來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

  活動目標:

  1、了解保護牙齒的一般常識,增強保護牙齒的意識。

  2、懂得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潔,保護牙齒的方法,養(yǎng)成每天早晚在家刷牙的好習慣。

  3、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手眼協(xié)調(diào)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室中張貼“保護牙齒的資料”,展示有關保護牙齒的圖片、照片等

  2、牙齒模型、牙刷、小鏡子、食物(餅干)、齲齒形成的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牙齒

  1、談話:(1)小朋友的牙齒為什么會掉下來?請已經(jīng)換過牙的幼兒向大家介紹牙齒脫落及長出新牙的過程。

  (2)在換牙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幼兒以自身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開展討論。

  反思:幼兒對于換牙己經(jīng)有了一定的經(jīng)驗,活動中教師集中了幼兒零星的經(jīng)驗,使經(jīng)驗更完整,談話幫助幼兒掌握更多相關的知識。教師通過幼兒同伴之間的談話與討論,喚起孩子對換牙的回憶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增強了探究的欲望。

  2、數(shù)牙齒。

  (1)把準備好的小鏡子發(fā)給幼兒,請幼兒拿著小鏡子觀察自己的牙齒,數(shù)一數(shù)自己有幾顆牙?

  (2)觀察自己的牙齒,看看有幾顆牙齒掉下來?其他的牙齒怎么樣?

  反思: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實際操作來吸引幼兒,淡化了說教。老師給幼兒提供充分的觀察與探究的時間,讓每一個孩子都有學習的機會,使不同層次幼兒的認識水平都得到發(fā)揮,促使他們進行思考,提高幼兒的思維水平。

  3、討論:牙齒活動了怎么辦?怎樣保護剛剛長出的新牙?乳牙還沒掉,新牙就長出來了怎么辦?

  反思: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師幼的交流討論,在民主、寬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在幫助幼兒更好地認識換牙現(xiàn)象。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參與面也比較廣。老師以支持者的身份出現(xiàn),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使保護牙齒真正成為幼兒的需要。不經(jīng)意中,幼兒的交流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與提高。

  二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1、結合學過的兒歌《刷牙歌》,利用牙齒模型示范講解正確的刷牙的順序及方法:刷門牙豎刷幾下,左邊、右邊各刷幾下,向左上右上刷幾下。

  反思:故事、兒歌等作品的藝術形象有很強烈的榜樣力量和感染力,幼兒很喜歡模仿,這些榜樣對幼兒具有最直接、最具體、最形象的影響。通過學習一首朗朗上口的《刷牙歌》,效果會比枯燥的說教好很多。幼兒在兒歌中自覺地,潛移默化地接受了科普知識的教育。

  2、學習《刷牙歌》

  (1)欣賞歌曲,教師給歌曲按刷牙順序加入動作,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2)跟唱歌曲。

  (3)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幼兒跟著歌曲表演刷牙。

  反思: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幼兒都知道刷牙可以保護牙齒,但事實上很多幼兒不喜歡刷牙,不知道怎樣正確刷牙?;顒又胁粌H讓幼兒懂得如何正確刷牙,而且讓刷牙有了音樂,有了樂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于幼兒在意識上接受了,所以他們變得愿意刷牙,喜歡刷牙了。

  三、預防蛀牙,保護牙齒。

  1、組織幼兒討論齲齒形成的原因。

  (1)發(fā)給幼兒每人一個餅干,吃完餅干后,用小鏡子觀察牙齒上有什么?

  (2)回答問題;牙縫里多了什么?餅干什么滋味?餅干為什么會甜?(3)出示齲齒形成的圖片,講解食物殘渣中的糖在細菌作用下會分解成酸,酸會腐蝕牙齒變黑,成為齲齒。

  反思: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吃餅干來吸引幼兒,淡化了說教。讓他們吃餅干,然后利用小鏡子觀察,引導他們說出,從剛才這個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人只要吃過東西,牙縫就會塞食物殘渣。通過師幼的對話交流,糾正幼兒普遍存在的不良習慣。在氣氛熱烈的討論中,在真實生動的畫面前,幼兒一下子就明白了,如果不及時改掉這些不良習慣,會產(chǎn)生怎樣的后果。

  2、通過課前調(diào)查,組織幼兒討論交流:

  (1)想一想,自己平時是怎樣護牙的?

  (2)你覺得哪些壞習慣是會影響牙齒生長的?

  反思:經(jīng)過課前調(diào)查和課堂上的討論,幼兒了解了蛀牙的危害,以及幾種保護牙齒的方法。并且知道了要養(yǎng)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由于許多孩子都有保護牙齒的常識,所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師幼互動進行得比較順利?!?/p>

  四、活動延伸:

  1、給娃娃家里的娃娃刷牙。

  2、鼓勵幼兒早晚刷牙,看看誰的牙齒保護得最好。

  反思: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布置任務——給娃娃家里的娃娃刷牙,看看誰的牙齒保護得最好,以這樣真實可行的方式,來督促幼兒在今后的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來引導他們過健康的生活,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培養(yǎng)幼兒的成就感。

  活動反思: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也是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基本理念,《我換牙啦》這一主題活動,就充分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

  首先,注重從生活中生成教學資源,像“照鏡子、吃餅干、演示刷牙”等等都是在生活中生成、提煉的教學資源。學習是為生活服務的,通過教學使目標得到了真正的落實,幼兒刷牙的生活技能得到了實實在在地提高。

  其次,教學過程呈開放性,讓幼兒充分參與活動,讓孩子在有趣的實際操作中獲得知識,形成技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同時,生動活潑的活動形式,使課堂充滿了歡聲笑語,使幼兒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向我們展示了樂學的可行性。

  第三,這是一個開放的主題,體現(xiàn)在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捕捉幼兒生活中有教育意義的內(nèi)容,及時地把他們生活中的新問題、社會中的新信息吸收到教學內(nèi)容之中。一方面體現(xiàn)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滲透教育的因素,從而使教育對生活進行改造,如本主題中通過早晚刷牙促使孩子生活中自理能力的發(fā)展;從另一方面,也在這類教育中突出生活的特點,如隨機自然地在相應的游戲環(huán)節(jié)中開展刷牙的練習活動。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芒”。幼兒學習的科學知識只有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把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變成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源,這樣科學活動就變得富有生活氣息。讓科學源自生活,又走到生活中去,喚起幼兒學習的熱情和欲望,并具有鮮活的情感體驗,成為最具有價值的科學知識,那么我們的孩子就會喜歡學,樂于學。

2、幼兒園大班綜合活動《有趣的繩編》教學設計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常見的繩編工藝品,知道簡單的編織方法。

  2.能夠動手操作,使用繩子編織出簡單的工藝品。

  3.感受繩編藝術為生活帶來的樂趣。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了解常見的繩編工藝品,知道簡單的編織方法。

  2.活動難點:能夠動手操作,使用繩子編織出簡單的工藝品。

  活動準備:PPT、彩繩、背景圖、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ppt,請幼兒觀察了解常見的繩編工藝品,向幼兒簡單介紹繩編工藝。

  二、基本部分

  1.學習雙向平結編織法,編織手鏈:

  (1)簡單介紹編織方法。

  (2)教師演示編織過程。

  (3)請幼兒動手編織手鏈。

  2.用雙向平結編織法完成作品蜻蜓。

  三、結束部分

  用編織好的蜻蜓進行添畫。

  大班綜合活動《有趣的繩編》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以生活中常見的繩為基本載體,向幼兒介紹了民間傳統(tǒng)手工制作--繩編,并學習了簡單的雙向平結編織法,一根根簡單繩子經(jīng)過孩子們的巧手編織,變成了美麗的工藝品。通過本次微課,激發(fā)了幼兒對民間工藝和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如果能給孩子出示簡單的繩編步驟圖,孩子就能更加直觀的了解繩編方法,掌握編織要領。

3、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食物的冒險旅行》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活動名稱:食物冒險旅行

  二、活動領域:科學

  三、活動對象:大班幼兒

  四、活動目標:

  1.知道人體各主要消化器官的名稱和作用。

  2.初步了解食物在人體消化吸收的過程。

  3.幼兒樂于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并及時改正不良飲食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五、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了解人體主要消化器官的作用。

  難點:幼兒初步了解食物在人體消化吸收的過程。

  六、活動準備:

  (1)課件《食物冒險旅行》以及相關的視頻。

  (2)人體消化系統(tǒng)圖,即時貼消化系統(tǒng)卡片圖。

  七、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興趣。

  1.小朋友,你們喜歡旅行嗎?我們的食物也會在身體里進行旅行,你們知道他們在身體怎樣旅行嗎?會發(fā)生怎樣有趣的事呢?

  2.播放視頻,“看,視頻里面發(fā)生了什么事,小蘋果它也到了一個特殊的地方去旅行了,我們一起看看吧?!?/p>

  3.播放課件,講述故事《蘋果的旅行》。

  故事:我是小蘋果,今天我要進行一次冒險旅行,小朋友把我放到嘴里,嚼呀嚼,把我弄得癢癢的,一不留神,我就被吞了下去。不一會兒,我到了一條長長的管子里,就像坐滑梯一樣,真好玩!還沒等我玩夠,就滑到了一個大袋子里,這大袋子可神奇了,它會一邊分泌出一些液體,還一邊慢慢地蠕動,把我磨得呀越來越碎,越來越碎...被磨碎的我接著到了一條彎彎曲曲的小管子里,像迷宮一樣,好不容易出了迷宮,我就到了一條皺巴巴的大管子里,在這我的營養(yǎng)都被吸收掉了,最后我就被排出了體外。

  4、聽完小蘋果的故事,你知道小蘋果它去了什么地方旅行嗎?

  (二)觀看動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認識主要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過程

  引導幼兒逐幅觀看flash動畫課件

  1、播放第一段食物從口腔到食管的動畫。

  提問:食物從哪里進去?知道那叫什么名字嗎?(口腔)它在我們的嘴巴里怎么樣了?

  (牙齒把食物嚼碎了,方便吞下去)

  經(jīng)過嘴巴后,食物被吞了下去,到了什么地方?知道那長長的管子叫什么嗎?(食管)

  2、播放第二段,了解胃的功能以及胃與身體健康的關系。

  提問:接著小蘋果從長長的管子滑下去,到了一個在袋子里,這個大袋子叫什么名字呢?(胃)它有什么作用呢?(教師小結)

  3、放第三段,知道小腸的作用

  提問:剛才食物的旅行經(jīng)過了嘴巴、食管、胃,它又要旅行了,下一站是哪里呢?那條彎彎曲曲的是什么呢?(小腸)它有什么作用呢?

  4、放第四段,理解大腸的用途

  提問:小蘋果又到了哪里呢?這是什么地方呢?

  5.結合消化系統(tǒng)圖,進行總結

  小結:食物在口腔里經(jīng)過牙齒的咀嚼,舌頭的攪拌,變得又細又碎,接著進入狹長的食道,食物經(jīng)過食道的擠壓來到了胃部,在胃部的蠕動下,食物進一步消化,慢慢變成糊狀,糊狀的食物到達小腸,小腸壁慢慢吸收食物的營養(yǎng),隨后將食物的殘渣傳送到大腸里,最后經(jīng)過肛門排出體外,就是糞便,這就是食物的消化過程。

  (三)互動游戲《智慧大比拼》

  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每個重要消化取關的特點和作用,現(xiàn)在食物要來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戲了,徐愛哦朋友可以猜猜食物躲在哪個器官里。

  幼兒游戲

  (四)通過交流討論,教育幼兒養(yǎng)成的飲食習慣。

  1.播放視頻,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視頻里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麻煩?

  2教師啟發(fā)幼兒怎樣保護我們的消化器官,應該養(yǎng)成什么樣的飲食習慣。

  3.幼兒交流討論。

  小結:我們不能吃不干凈的東西,飯前便后要洗手,注意衛(wèi)生,吃飯時要細嚼慢咽,不能吃過冷,過硬或過燙的食物,多吃瓜果蔬菜,吃完飯不能劇烈運動,應該散散步,幫助胃部一起消化食物。

  (五)活動延伸:幼兒操作,復習鞏固食物旅行的過程。

  1.請幼兒按照旅行路線將順序排好,并說一說旅行過程。

  2.在人體輪廓圖畫出人體消化器官。

  《食物在體內(nèi)的旅行》教學反思

  我設計的本節(jié)課《食物在冒險旅行》是希望幼兒對自己身體的消化系統(tǒng)有一定的了解,并且熟悉各個消化器官的功能,并且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護自己身體的消化系統(tǒng)的認識,擁有健康的身體。本活動選取的內(nèi)容接貼近幼兒的生活,深受孩子們的歡迎?;顒拥脑O計由淺入深,從感知到體驗,層層深入,并把科學知識與健康、語言、等領域內(nèi)容進行有機地整合,給孩子開創(chuàng)了廣闊的學習空間。本節(jié)教學,我設計了三個活動,分別是認識消化器官和食物消化的順序,了解食物消化的過程中各消化器官的作用,通過如何飲食促消化上升到健康話題。為了讓孩子能更直觀、逼真、有系統(tǒng)地了解食物在人體內(nèi)的旅行過程,以及食物進入消化器官后的消化情況,,我準備了活潑生動的多媒體課件,積極調(diào)動幼兒的各種感官進行主動探索學習,讓幼兒看看、聽聽、說說,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掌握科學知識,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讓幼兒合作拼一幅完整的消化系統(tǒng)圖這是小朋友非常感興趣的環(huán)節(jié),既滿足了幼兒動手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兒合作能力,整個游戲過程中幼兒熱情高漲,興趣濃厚,每個幼兒都積極參與, 在愉快的氛圍中把活動推向了高潮。同時,在孩子們玩得意味猶盡時,教師及時地拋出新問題,使活動向更深層次發(fā)展,達到了活動目標。不過也發(fā)現(xiàn)了細節(jié)上的很多不足,比如我還是按耐不住自己的性子或者說急于走環(huán)節(jié)不能細心聽學生的講解,這其實也是我課堂掌控能力欠缺的表現(xiàn),我想作為一名教師我還要繼續(xù)掌握各種教學技能,在課堂上善于捕捉細節(jié),將教學與學生的已有知識能力和學生生活相聯(lián)系,用智慧點亮科學課堂。在經(jīng)歷課堂的檢驗后,我將不斷反思,充實課堂。

4、幼兒園大班綜合活動《一個雞蛋的故事》教學設計反思

  一.活動目標:

  1.了解雞蛋營養(yǎng)結構,激發(fā)幼兒對探索蛋的興趣。

  2.?能用較完整的語言描述雞蛋可以做成的美食以及嘗試做一個煎雞蛋。

  3.?感受雞蛋在日常生活飲食中的重要性,學會做到愛吃雞蛋不挑食。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二.活動準備:

  雞蛋實物、雞蛋殼手工、煎鍋 、?公雞母雞應圖片等

  三.活動過程:

  1.以一個雞蛋的口吻講述雞蛋的趣味小故事。

  2.介紹雞蛋的營養(yǎng)精靈(蛋白和蛋黃精靈)

  3.介紹雞蛋的多種用途。

  4.雞蛋可以做成什么美食。

  5當小廚星,學習做怎么做煎蛋。

  四.活動延伸:

  1.請家長向小朋友詢問以下問題:

  1.雞蛋的爸爸媽媽分別是誰?

  2.雞蛋都有些什么用途?

  3.怎么判斷“生雞蛋”和“熟雞蛋”?

  4.請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一起做一道營養(yǎng)美味的雞蛋營養(yǎng)餐。(拍照并上傳到班級博客)

  活動反思:

  雞蛋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十分常見的一類食物,且它的蛋白質含量很高,對小朋友的生長發(fā)育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我們有必要認識雞蛋,并且從小培養(yǎng)幼兒愛吃蛋,不挑食的好習慣。這門課程中,在學習關于蛋知識的同時,也拓展學習到各雞蛋所能做成的美食,更開拓了小朋友們的知識面。以實物和圖片的方式,更直觀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出雞蛋營養(yǎng)結構,從而讓小朋友們自己進行語言的組織來描述。延伸的內(nèi)容也讓他們更多地了解蛋寶寶,訓練他們的觀察思考能力。

5、幼兒園大班健康活動《牙齒咔咔咔》教學設計反思

  設計意圖

  幼兒換牙開始時間一般在6歲左右,我們班的幼兒正處于換牙的人生階段。經(jīng)常聽到孩子們討論有關牙齒的話題。例如:怎樣保護牙齒?刷牙的正確方法是什么?你的牙是黑色等一系列問題?!?-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提出“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早晚刷牙,刷牙方法正確,飯后漱口 ”。因此,我設計了本節(jié)微課《牙齒咔咔咔》。

  教學目標:

  1、認識牙齒,了解影響牙齒健康的常見現(xiàn)象。

  2、知道怎樣保護牙齒,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3、養(yǎng)成愛護牙齒的好習慣。

  4、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5、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出示謎語,引發(fā)幼兒活動興趣,引出主題。

  兄弟生來白又白,整整齊齊排兩排。

  切菜磨米快又快,人人吃飯離不開。(牙齒)

  二、和幼兒討論有關牙齒的問題,引導幼兒了解牙齒。

  提問:1、我們的牙齒有多少顆呢?

  (我們一生有兩副牙,齒乳牙:20顆,恒牙:28-32顆。)

  2、牙齒的作用?

  (咀嚼、發(fā)音、健康、美觀)

  三、了解錯誤用牙及正確用牙的方式。

  1、錯誤的用牙方式有什么?

  (用舌頭舔牙、吃糖果、單側咀嚼、喝飲料)

  2、正確的用牙方法是什么呢?

  (每半年檢查一次牙齒、不要吃過涼的食物、吃完熱食物不要馬上喝涼水、手不干凈時禁止摸牙齒、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糖果,少喝甜飲料)

  四、通過看圖,了解刷牙的正確方法。

  1、先刷牙齒外側面

  2、刷上下牙齒內(nèi)側面

  3、再刷咬合面

  4、豎起牙刷,清潔牙齒內(nèi)表面

  5、輕刷舌頭表面,保持口氣清新

  五、學習刷牙兒歌,看刷牙視頻,鞏固刷牙的方法。

  小結:堅持刷牙就會把牙菌斑趕跑,讓我們的牙齒更健康哦!小朋友們每次刷牙一定要堅持三分鐘哦!

  六、和幼兒一起念愛牙口訣,掌握愛護牙齒的方法。

  《牙齒咔咔咔》教學反思

  《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提出了“注意幼兒口腔衛(wèi)生”。而《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也同樣指出“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早晚刷牙,飯后漱口 ”。為了能有效地培養(yǎng)起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我設計了本節(jié)活動。

  在活動中,幼兒了解牙齒以及常見的用牙的方法。

  通過學習了解了爭取的用牙方法,學習了怎么樣正確保護牙齒,還掌握了正確的刷牙方法,有利于養(yǎng)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收到良好的效果。整個教學活動層層遞進,從材料、形成到組織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的語言以及幼兒的表現(xiàn)等,都是個性化濃郁的不斷激發(fā)孩子欲望的,孩子主動探索,主動學習發(fā)現(xiàn)知識的一次活動。總之,是把枯燥的科學活動與語言活動、健康活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達到了整合、教育的目的。

  本節(jié)活動存在不足之處:在評價幼兒方面,應該更及時、更到位、更靈活,也許教學氣氛就會更加活潑、更加精彩。在探索蛀牙形成的原因以及對身體危害了解不夠。習慣是人生奠定美德的源泉,培養(yǎng)起幼兒的良好習慣,就能培養(yǎng)起幼兒健全的人格,也就等于給了幼兒一個幸福的人生。

6、幼兒園大班綜合活動《街道教案》教學設計反思

  本篇是幼兒園大班活動,在游戲活動中根據(jù)物體的外形特征正確選擇和使用不同類型的建構材料進行建構,感知材料的特征、性質,并能根據(jù)物體的外形特征學會正確選擇和使用不同類型的建構材料,圍繞主題進行建構。體驗共同游戲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活動目的:

  1.體驗共同游戲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2.感知材料的特征、性質,并能根據(jù)物體的外形特征學會正確選擇和使用不同類型的建構材料,圍繞主題進行建構。

  3.讓幼兒學會分工合作,愛護建構材料和建構成果。

  4.合理利用替代物,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和同伴的游戲情況。

  5.體驗游戲中互相合作的快樂及獲得成功的滿足。

  6.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本次活動目的:

  1.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游戲。

  2.根據(jù)物體的外形特征正確選擇和使用不同類型的建構材料進行建構。

  活動準備:

  1.各種花片、插塑;

  2.活動前,帶幼兒到社區(qū)的街道參觀。

  教學流程:

  一.師生談話,引入活動:

  師:平時,我們上學、放學經(jīng)過社區(qū)時,你們看到了什么?(讓幼兒說一說街道中有什么,如:房子、花圃等)

  二.組織幼兒討論:

  1.師:街道里有各種各樣的東西,我們該選擇什么材料來建構呢?

  2.幼兒分組討論,學習根據(jù)物體的外形特征正確選擇和使用不同類型的建構材料進行建構。

  3.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4.教師小結,如:房子很高,要用大一點的插塑來建構,如炮筒;游樂器械就可以用童樂高來建構,等等。

  三.幼兒建構,教師指導

  1.幼兒自由分組,選擇自己喜歡的物體進行建構。

  2.教師巡視幼兒的游戲情況,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游戲。

  3.指導幼兒根據(jù)物體的外形特征正確選擇和使用不同類型的建構材料進行建構。

  4.讓幼兒將搭好的物體擺放到指定的地方。

  四.教師講評、結束

  1.幼兒自評、互評游戲情況。

  2.教師根據(jù)幼兒選擇建構材料進行建構的情況進行小結,提出不足之處,提出下一次游戲的要求,結束。

  活動反思:

  當孩子想得到老師幫助時,老師并沒有馬上告之方法,而讓他們自己想辦法,經(jīng)過一番努力,孩子們終于想出了解決辦法,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

7、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哎呀我要嗯嗯啦》教學設計反思

  課程分析:

  小班幼兒初來幼兒園,總會帶著一點緊張、一點焦慮。幼兒在對新環(huán)境的適應過程中,除了情緒上的穩(wěn)定外,最大的挑戰(zhàn)還是生活中的自我服務能力。在日常觀察以及和家長的溝通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多幼兒都不愿意在幼兒園大便,有的幼兒即使有便意也要忍到家里去解決,來不及就拉在了褲子里。如何引導幼兒表達自己的便意,并且在有需要的情況下及時大小便,這是我現(xiàn)階段思考的問題。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具有良好的衛(wèi)生和生活習慣”“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目標,也是其他領域學習與發(fā)展的基礎。因此,結合學習活動的開展,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意識,對小班幼兒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

  隨著來園時間的增加和一日活動的開展,初入園的幼兒較以前活躍了,能夠和同伴進行互動交流,能夠用簡單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想法。因此,我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需要和思維特點,設計了本次學習活動。

  課程目標:

  1.在猜猜講講中,對“噗噗”進行有趣的聯(lián)想。

  2.知道“噗噗”后有便意了不憋著,愿意表達自己的需要。

  3.幫助幼兒了解身體結構,對以后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4.了解保持個人衛(wèi)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課程準備:

  1.活動材料:小叮當PPT、律動《小星星》。

  2.幼兒已有經(jīng)驗:知道憋大便不舒服,知道“噗噗”了以后可能要大便。

  課程過程:

  一、叮當“噗噗”啦——情境導入,激發(fā)活動興趣

  1.出示圖片(小叮當),和小叮當打招呼。

  2.播放律動,和“小叮當”一起動一動。

  3.尋找小叮當。

  總結:小叮當不要難為情,噗噗很正常,每個人都會噗噗的,小叮當你快出來吧。

  二、猜猜講講小叮當吃了什么——對“噗噗”進行聯(lián)想

  1.吃了什么東西,會“噗噗”?

  鼓勵幼兒對已有經(jīng)驗說一說

  2、吃了什么,會有圓形的噗噗?

  師:這是形狀很特別,是什么形狀的?

  師:小叮當可能吃了什么?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用有節(jié)奏的語言進行回應,如“西瓜西瓜圓圓,啊嗚啊嗚吃下去”,并配以肢體動作,增加趣味性。

  師:小叮當吃了那么多,小肚子都圓了,又忍不住“噗噗”。

  3. 吃了什么,會有噼啪的“噗噗”?

  師:聽,它還在吃什么? 這個聲音好特別。

  小叮當可能吃了什么啊?

  (咕嚕咕嚕的聲音、咔嚓咔嚓的聲音)

  總結:小叮當有可能吃了特別的食物,所以才會有不同聲音的“噗噗”。而且不停地吃,肚子都吃撐了,難怪有那么多的“噗噗”。

  三、每個人都會“噗噗”——知道“噗噗”后有便意,不憋著,要及時表達自己的需要

  1.“噗噗”還會是什么樣的?

  師:“噗噗”除了有聲音,還會……

  2.想要“嗯嗯”了怎么辦?

  師:因為有時候“噗噗”了,會想要“嗯嗯”。

  師:在幼兒園要“嗯嗯”了,怎么辦?

  師:每個人都會有“噗噗”和“嗯嗯”。想“嗯嗯”了,就要快點向老師尋求幫助,或者自己去找小馬桶。

  3.一起來跳跳“嗯嗯”舞。

  師:小叮當還要教我們怎么自己去“嗯嗯”。讓我們一起來和小叮當跳一個嗯嗯舞吧。(播放音樂)

  師:找到自己“嗯嗯”的好方法了嗎?

  師:小叮當?shù)摹班培拧蔽?,告訴我們“嗯嗯”的時候先要脫下褲子,穩(wěn)穩(wěn)地坐在馬桶上,然后用力氣,“嗯嗯”好了以后還要記得擦屁股。

  課程反思:

  ★關注生活,讓學習變得更有趣

  本次學習活動來源于幼兒的實際生活需要,結合小班幼兒初來幼兒園,有便意后不愿意在幼兒園解決的情況,在活動設計時選擇了有趣的游戲情境,講講關于“嗯嗯”的聯(lián)想,同時關注幼兒其他素養(yǎng)的培育。

  例如,在和“小叮當”打招呼的情境中,關注幼兒的禮貌養(yǎng)成;在尋找“小叮當”的環(huán)節(jié)中,運用過渡語提問“是誰‘噗噗’啦?小聲地問一問,是不是小叮當啊”,從而引導幼兒理解、發(fā)現(xiàn)別人“噗噗”時不要大聲詢問,要注意顧忌別人的情緒,因為這是別人的“小秘密”,進而使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不再教條化,讓整個學習活動變得生動有趣。

  ★注重鼓勵,讓想象變得更精彩

  活動中有較多的想象環(huán)節(jié),對于初入園的小班幼兒來說,這樣的環(huán)節(jié)還需要適當?shù)囊龑?,尤其是借助畫面展開想象的過程。因此,想象前,幼兒對畫面的觀察就顯得至關重要。在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幼兒仔細看,多用鼓勵的語言激發(fā)他們細致觀察,引發(fā)他們觀察想象。

  例如,在對“圓形”食物進行想象的過程中,孩子們結合已有經(jīng)驗,想出了西瓜、龍眼、比薩餅、蘋果、棒棒糖等食物,教師就要表示出對幼兒想象的欣賞,進而鼓勵他們進一步借形想象。在借“聲音”想象的過程中,幼兒也能夠結合聲響的特質,說出跳跳糖、爆米花、雪碧等。由于教師的不斷鼓勵和欣賞,幼兒充滿了積極的情緒,想象過程也變得輕松精彩。

  ★啟發(fā)模仿,讓表達變得更清晰

  小班幼兒的語言表述常常滲透在師幼互動之中。在對食物進行聯(lián)想時,教師引導幼兒表述“可能是……”“我猜是……”,隨機創(chuàng)編了“××××圓圓,啊嗚啊嗚吃下去”等有節(jié)奏的語言,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時,啟發(fā)幼兒通過模仿、替代的方式,讓語言表述更完整、更清晰。

8、大班健康活動公開課教案《怎么辦》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活動目標

  1、 體驗眼睛、耳朵、鼻子的作用,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2、 知道遇到突發(fā)事件時的安全處理方法。

  3、 會正確判斷日常行為,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大膽表述。

  4、 幫助幼兒了解身體結構,對以后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5、 引導幼兒樂于交流,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

  二、活動準備

  1、實物:七巧板拼圖、醋、鈴鐺。

  2、多媒體課件

  3、標記圖若干張、展示黑板一塊

  三、活動過程

  (一)體驗耳、鼻、眼的作用。

  1、游戲活動“猜猜猜”,用耳、鼻、眼進行判斷。

  師:猜--猜--,猜一猜,我們大家一起猜,小朋友我問你

  (1)什么樂器在歌唱?唱著什么歌?(鈴鐺x xxx x)

  (2)什么氣味飄過來?(醋 )

  (3)七巧板,拼一拼,拼出什么圖形來?(汽車、金魚、手槍)

  2、教師小結:哇,原來我們的眼睛、鼻子、耳朵,作用這么大啊!

  (二)學習處理突發(fā)事件的安全方法。

  事件一:蟲子飛進耳朵里

  1、觀看錄像1(內(nèi)容:早晨,小姑娘和小伙伴們在草地上玩,突然一只小蟲飛進了她的耳朵,嗡嗡的叫,真難受。)

  問:哎呀,發(fā)生什么事了?小蟲飛進了蘭蘭的耳朵里,這可怎么辦?(相互討論)

  2、了解正確的處理方法。(觀看課件:媽媽用手電筒照蘭蘭的耳朵,小蟲飛出來了)

  問:蘭蘭找到了誰呀?會發(fā)生什么事? 小蟲為什么會從耳朵里飛出來?

  教師小結:如果以后遇到小蟲飛進耳朵里,我們不要著急,可以自己先用手電筒試一試,不行時馬上請大人來幫忙。

  事件二:積木塞進鼻子里。

  1、 體驗鼻子塞住的感覺。

  教師:我們的鼻子有時也會生病,那會怎樣?鼻子塞住會有什么感覺?(體驗鼻子塞住的感覺)

  2、觀看錄像2(內(nèi)容:吃完午飯,玲玲在區(qū)角里玩積木,不小心把積木塞進了鼻子里,氣也透不過來。)

  (1)分組討論:玲玲可能會用什么辦法取出積木?

  (2)小組匯報,取出積木的方法。

  教師用圖標展示:用棉簽、鑷子等工具取出來;用手挖、擤鼻涕、打噴嚏取出來;請醫(yī)生、老師、長輩等大人幫忙解決。

  (3)集體討論:你覺得哪種方法是安全的,哪種方法是不安全的,為什么?

  (4)集體模仿擤出異物的正確方法: 按住沒有積木的鼻孔,用力往外擤,哼!

  小結:遇到這種事情,可以自己先用擤的方法試一試,如果不行馬上請大人來幫忙。

  事件三:沙子掉到眼睛里。

  1、觀看錄像3(內(nèi)容:戶外活動時,東東在沙池邊玩沙子,不小心沙子弄到了眼睛里,眼睛睜不開了。)

  2、幼兒選擇處理方法

  第一種:東東用手揉;第二種:請大人幫忙。

  2、兩隊說出選擇的理由。

  3、教師小結:我們的眼睛用手揉很容易受傷,請大人幫忙才是最安全的。

  問:在我們生活中,有時不小心也會發(fā)生危險的事情,如果發(fā)生了,我們怎么辦?

  總結:當我們遇到危險的事情時,應該先自己用安全的方法試一試,不行再馬上請大人幫忙解決。

  (三)判斷日常行為。

  1、觀看錄像4(三段內(nèi)容:對著耳朵喊、用鉛筆挖鼻子和耳朵、坐在汽車里看書)

  問:你發(fā)現(xiàn)哪些行為是錯誤的?有什么危害?

  2、觀看錄像5(五段內(nèi)容:口含筷子去盛飯、倒滑滑梯、躺著看書、玩沙的手掏耳朵、看綠色植物)

  問:請你用一句話告訴他:應該怎么做?

  3、做《保健操》

  輕輕捏捏小鼻子,再來深深吸吸氣,吸—吐—吸—吐 ,我的鼻子真舒服;

  輕輕按摩小眼睛,上刮刮,下刮刮,12345678 ,我的眼睛真舒服;

  輕輕揉揉小耳朵,從上往下揉一揉,上揉揉,下揉揉, 我的全身都舒服。

  [教學反思]

  《綱要》強調(diào):“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币簿褪钦f,教師只有對自己的角色進行正確的定位,才能在教學活動中更多地關注幼兒的實際情況和主體發(fā)展,關注幼兒情感需要。因此,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努力使自己成為良好氛圍的營造者、有效探討的引導者、個性發(fā)展的支持者、學習活動的參與者。

  1、 良好氛圍的營造者

  安全、愉快、寬松的外部氛圍是建構積極有效互動的基本前提。如果幼兒不想、不能、不敢參與活動,與教師自由、愉快的交往,那么任何正面的教育都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因此,我們教師就應成為良好氛圍的營造者。在活動中,運用游戲“猜猜猜”激發(fā)幼兒的參與欲望,又用生活情景再現(xiàn),個體、小組、集體的問題討論等形式引發(fā)幼兒學習熱情,最后用我們來做“保健操”進一步強化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有效探討的引導者

  “支架學習”理論提倡:幼兒主體性的建構和發(fā)展需要教師的幫助,幼兒是以自身主動的學來積極建構自己這一建筑物。而教師的“教”則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支架”。在本教學中,我是以“引”的方式帶領幼兒完成探討過程的。首先通過問題:“如果小蟲飛進了你的耳朵,你會怎么辦?”“玲玲可能會用什么辦法取出積木?”再為后面“你覺得哪種方法是安全的?”獲取安全的處理方法做了有效的鋪墊。在隱性的引導中,使幼兒積極、主動進行探討,體驗學習的快樂。

  3、個性發(fā)展的支持者

  《綱要》中指出:“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在本次活動中,我拋出了問題:“你覺得哪種方法是安全的?”后,幼兒馬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當然有的意見是正確的,有的意見存在一定危險性。這時我沒有馬上否定幼兒的意見,而是鼓勵其他幼兒大膽發(fā)表不同的看法,并說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加以梳理總結。在這里,我的觀點是,傾聽不同幼兒的聲音,支持每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fā)展。

  4、學習活動的參與者

  在“沙子掉眼睛里了”的事件處理中,我與幼兒一起參與判斷、辯論,充分感受師幼關系的平等和諧,也讓幼兒在幫助、教導教師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在幼兒探討“哪種方法是安全的?”過程中,我們都發(fā)現(xiàn)有個別幼兒說理(如:醫(yī)生是有豐富經(jīng)驗的、是專門給病人看病的……)比教師考慮的更全面,很值得我們?nèi)W習。確實,師幼互動是雙向建構的過程,不僅幼兒在其中得到積極的影響和發(fā)展,教師也同樣從中汲取經(jīng)驗與成長的養(yǎng)分,并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達到自身主體的不斷發(fā)展和提高,這正是我們每個教育者所期望的。

9、學前班科學活動《鞋子的用處大》教學設計與反思

  《鞋子的用處大》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1、感知、了解不同鞋子的不同用途。

  2、樂意與同伴交流,會說完整話。

  3、體驗積極參與探究帶來的快樂。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設置走平衡木和找朋友的游戲情景。

  2、家長提供的各種鞋子,平衡木,四季圖片等

  指導要點:

  1、游戲“光腳丫走平衡木”。教師創(chuàng)設“光腳丫走平衡木”的游戲情景,以游戲來引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幼兒在游戲中通過身體感官,體驗鞋子對腳的保護作用。

  2、交流分享。教師創(chuàng)造寬松的氛圍,引導幼兒大膽交流游戲的體驗。感知鞋子保護腳的作用。

  3、看看說說。以“幫老師想一想”為由,引導幼兒看看說說不同鞋子的用途。

  4、游戲鞏固。玩游戲“找朋友”,鞏固幼兒對鞋子的運用,懂得不同的季節(jié)該穿什么鞋子。

  5、兒歌結束。引導幼兒念兒歌夸夸鞋子,活動結束。

  《鞋子的用處大》實錄

  一、游戲引入

  1、師:小朋友們,今天黃老師要請大家玩“光腳丫走平衡木”的游戲,想玩嗎?

  幼:想。

  2、請幼兒把鞋子脫下,擺在固定的地方,指導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脫鞋。

  3、教師和幼兒一起隨音樂《我是解放軍》走平衡木。

  4、師:穿鞋子走平衡木和光腳丫走有什么不一樣呢?讓我們把鞋子穿上走走看。

  5、幼兒穿上鞋子再次走平衡木。

  二、分享交流

  1、師:小朋友們,我們坐下休息一會吧。走完平衡木,你們的小腳丫一定有很多感受,比如光腳丫走和穿鞋子走有什么不一樣?能和大家說說嗎?

  2、請幼兒把自己的想法大膽的在集體中交流,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感受。

  幼兒A:光腳丫走的時候,我覺得小腳涼冰冰的。

  師:那穿上鞋子后還會嗎?

  幼兒A:穿上鞋子小腳就暖和了。

  幼兒B:我覺得光腳丫走腳好疼,穿上鞋子就不會了。

  師:你說得真完整,真棒。

  3、師:穿上鞋子腳就不疼了、不冷了,原來是鞋子在保護小腳丫,如果沒有鞋子的保護,小腳丫會怎么樣呢?

  幼兒A:不穿鞋子小腳會被玻璃劃破的。

  幼兒B:不穿鞋子小腳會著涼。

  幼兒C:不穿鞋子腳會臟了。

  幼兒D:不穿鞋子腳踩在地上會很痛。

  4、幼兒再次交流,提醒幼兒注意傾聽。

  三、看看說說

  1、師:小朋友們說的真好,鞋子可真有本事,黃老師買了一些鞋子,可是不知道該什么時候穿,你能幫我想想嗎?

  2、出示各種鞋子,引導幼兒觀察,說出名稱和用途。

  幼兒A:這是雨鞋,可以在下雨的時候穿。

  師:為什么雨鞋是在下雨的時候穿呢?

  幼兒A:因為下雨時穿雨鞋腳不會濕。

  幼兒B:這是布鞋。

  師:布鞋可以在什么天氣穿?

  幼兒B:布鞋可以天冷的時候穿。

  幼兒C:夏天穿涼鞋。

  師:哪一雙是涼鞋?(請幼兒指出來。)

  幼兒D:還有運動鞋,我也是穿運動鞋。

  …

  3、師小結:我知道了,夏天穿涼鞋,雨天穿雨鞋,天氣冷了可以穿布鞋、皮鞋和運動鞋。

  四、游戲鞏固

  1、師:小朋友們真能干,為了感謝你們,老師請了許多鞋子來和你們做游戲。如果老師拿出冬天的圖片,小朋友們就找冬天穿的鞋子做朋友,如果老師拿出夏天的圖片,小朋友們就找夏天穿的鞋子做朋友,如果老師拿出雨天的圖片,小朋友們就找雨天的鞋子做朋友。找到鞋子朋友馬上拿回來給大家看看。

  2、教師隨意出示圖片,幼兒根據(jù)圖片分散于活動室周圍找相應的鞋子。

  幼兒A:老師我找到一雙涼鞋。

  幼兒B:我只找到一個鞋。

  3、集體

  糾錯,再次滲透“一只”“一雙”“配對”的數(shù)學概念。

  五、兒歌結束

  1、師:小朋友的生活中有許多的鞋子朋友,他們的用處都很大,我們念一首兒歌來夸夸他們吧。

  2、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朗誦兒歌:小鞋子,用處大,保護小腳不粗心。夏天熱,穿涼鞋;雨天濕,穿雨鞋;冬天冷了也不怕,皮鞋、布鞋和棉鞋,還有帥氣的運動鞋。

  《鞋子的用處大》教學反思

  鞋子是幼兒生活中的必需品,幼兒一年四季都離不開它。幼兒們常常會和同伴談論自己穿的鞋子怎樣漂亮,是誰買的。但是,作為一中生活用品,讓幼兒知道它的用途和知道該什么時候用,是更有必要的。因此,我覺得“鞋子用處大”這個主題既是來源于幼兒的生活,又可以為幼兒的增加新的生活經(jīng)驗,正符合了綱要中指出的:“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闭麄€活動我也正是本著這樣的意圖來開展,讓活動能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根據(jù)本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我沒有直接介入不同鞋子的不同用途這個知識點,而選擇了先讓幼兒感知鞋子保護腳的基本用途。幼兒對鞋子的熟悉已經(jīng)導致他們忽略了為什么要穿鞋子了,為了讓幼兒能夠深有感觸,我設計了“光腳丫走平衡木”的游戲,讓幼兒通過身體的體驗去感知鞋子的重要性。從活動結果來看,幼兒對游戲還比較感興趣,也達到了體驗的效果。但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場地安排不夠恰當,使得幼兒活動時顯得太擁擠,穿、脫鞋時不方便,影響了游戲的效果。

  我的第二層目標是要讓幼兒在知道鞋子的基本用途后再了解不同的鞋子有不同的用處。鞋子的種類很多,但小班幼兒所接觸較多的只有布鞋、涼鞋、運動鞋、皮鞋、雨鞋等幾種生活中常用到的鞋。因此,我選擇了分夏天、冬天、雨天三個氣候需要穿的鞋子讓幼兒了解,這樣更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jīng)驗。為了鞏固幼兒的實際運用,我安排了“找朋友”的游戲。幼兒對游戲是感興趣的,但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指導存在許多不足。首先,上課用的鞋子都是幼兒自己的,教師事先沒有和幼兒打招呼,交代游戲時可以不要找自己的鞋子,以至于幼兒在游戲時都急著要找自己的鞋子,有的幼兒開始爭搶自己的鞋子。影響了游戲的正常效果。其次,游戲之前,教師的游戲規(guī)則沒有交代清楚。

  從這次的活動中,我充分的認識到,設計活動時應考慮到每一個細節(jié)和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我將深刻的吸取活動中得到的教訓,以此為鑒,指導今后的教學活動。

10、幼兒園小班綜合活動《小兔玩具店》教學設計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簡單的分類的方法;

  2、能根據(jù)一定的標準對玩具進行簡單分類;

  3、培養(yǎng)幼兒整理物品的習慣;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5、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課件《小兔的玩具店》,玩具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說一說,激發(fā)幼兒興趣。請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玩具,并讓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

  二、基本部分

  1、聽一聽,欣賞故事

  小兔子開了一個玩具店,里面有許多的玩具。(教師播放課件)

  幼兒討論: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小兔?

  教師小結:我們可以把這些玩具都分類就容易找到了。

  2、想一想,嘗試分類

  把小兔店里的玩具按照不同類型分類。

  3、做一做,探索鞏固

  幼兒將手中的物品歸類擺放。

  三、結束部分

  帶幼 兒到區(qū)域整理玩具,伴隨音樂《玩具總動員》離場

  活動延伸:帶幼兒到區(qū)域按種類、顏色收拾玩具,培養(yǎng)幼兒愛整理的好習慣!

  綜合活動《小兔玩具店》活動反思

  《小兔玩具店》是小班的綜合活動,講述了一只小兔開了一家玩具店,它的店里有好多好多不同的好玩的玩具??墒撬粫硗婢?,請孩子們幫忙。讓孩子們在幫助小兔整理玩具的過程中,學會根據(jù)物體的軟硬對玩具進行分類,并學會將物品擺放整齊。本次教學前,已經(jīng)試教了兩次,每次都能發(fā)現(xiàn)不同的問題,每次都在改進:

  第一次試教時,我先讓幼兒欣賞《小兔的玩具店》的故事,讓幼兒通過看課件幫小兔想辦法整理玩具,說說自己分類的方法,再讓幼兒根據(jù)物體的軟硬、形狀、顏色等標準操作分類。

  試教下來,出現(xiàn)了很多較大的問題:

  1、紙質操作中的多次分類對于小班幼兒來說難度太大,沒有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使孩子跟不上節(jié)奏。

  2、活動中目標定位不明確,根據(jù)一定的標準對玩具進行分類讓小班幼兒在一節(jié)課時內(nèi)掌握不實際,導致幼兒沒有在原有的經(jīng)驗上有所提升。

  根據(jù)第一次試教的效果,在第二次試教時,我對課程進行了大幅度的改動。我舍棄了課件和紙質的操作,將目標定位為按物體的軟硬分類,更加符合小班幼兒的能力水平。首先,我以小黃鴨手偶的形式吸引幼兒的興趣,接著以帶幼兒去玩具店的形式引出小兔的玩具店,通過幫小兔整理玩具,把玩具進行軟硬的分類,再到小兔的玩具店買玩具,最后將玩具放回家中,進行第二次鞏固練習。總體來說,比第一次有了較大的進步,但也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問題。

  根據(jù)這兩次試教出現(xiàn)的問題,和老師們的探討。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更加合理,我把幼兒帶到生活情境中,讓幼兒在生活情境中學習。各個環(huán)節(jié)更加緊湊,達成情況良好。整個活動中我都注重調(diào)動幼兒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思維的方式,注重生活中的運用,引導幼兒了解根據(jù)物體的軟硬對玩具進行分類,并通過實踐操作讓幼兒感受到了玩具整理后的有序和愉悅心情,從而掌握知識。幼兒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是幼兒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而且本次活動中,我更加注重教育的細節(jié),用暗示的方法引導孩子,使幼兒在快樂學習中有所收獲。

  通過這樣的一次次試教、一次次反思,就有了一次次的收獲。

11、托班閱讀活動《躲貓貓》公開課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領域

  早閱

  設計思路

  針對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了有游戲特色的課程,始終以游戲《躲貓貓》貫穿于始終,動靜交替,寓教于樂,在玩中學。我覺得,本班幼兒還是對這堂活動挺感興趣的,也很適合幼兒年齡特點。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畫面,初步了解故事內(nèi)容。

  2、嘗試并學說句子:“媽媽,我找到你啦!”

  3、感受玩“躲貓貓”游戲的快樂。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大圖書、布置游戲活動場景。

  活動名稱

12、學前班科學活動《小蝌蚪找媽媽》教案與教學反思

  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四個基本生長過程和外形特征;

  2、啟發(fā)幼兒對小動物的探索欲望和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操作能力及語言表達的能力;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5、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盛有小蝌蚪的魚缸

  2、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3、掛圖:小蝌蚪生長變化的四個過程;

  4、集體排序圖四張;

  活動過程:

  一、老師帶領幼兒觀察小蝌蚪引入活動主題

  1、老師講故事《小蝌蚪找媽媽》,提醒幼兒邊聽故事邊觀察“小蝌蚪長得是什么樣子的,象什么?”

  2、引導幼兒觀察魚缸中的小蝌蚪,討論并講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大大的頭、有眼睛、沒腿、象魚等)。

  二、逐步出示小蝌蚪的變化過程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它的

  四個不同的過程,并在活動中適當穿插各種提問。

  參考資料:

  1、卵子:一個青蛙媽媽在春天時會在池塘或小河里產(chǎn)下許多的卵子。每個卵子都是圓圓的,軟軟的,許多許多連在一起,在水中慢慢地蠕動著。

  2、剛出生的小蝌蚪:過2——3天以后,小蝌蚪便從卵子里鉆出來,大大的頭,長長的尾巴,特別象魚,并用頭上的鰓從水中吸進空氣,開始生活。

  3、長大的小蝌蚪:大約需要50天的時間。慢慢地先長出兩條后腿,再長出兩條前腿,變成了小青蛙的樣子,嘴巴變大了,頭上的鰓沒有了,但尾巴還沒有脫落。

  4、小青蛙:70多天以后,它的尾巴完全脫落。這時,它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到陸地上去生活,自己找食物,變成了一個能干的小青蛙。

  三、師生共同小結并請幼兒粘貼,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小蝌蚪生長變化過程的認識和理解。

  1、小結:以上是小蝌蚪變成青蛙的四個基本過程,從卵子到變成小青蛙大約需要70多天,可也有些小蝌蚪要花將近3年的時間才能變成它爸爸和媽媽的樣子,世界上還有些小蝌蚪它不是在水里進行變化的,而是在它爸爸的嘴巴里進行變化,直到長成小青蛙才跳出來。

  2、粘貼:請四名幼兒將小蝌蚪的變化過程小卡片按順序粘貼到不同的四副圖片中,全班幼兒集體觀察并驗證。

  3、提問:

  (1)為什么把小青蛙叫兩棲動物?(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陸地上)

  (2)青蛙吃什么呢?(昆蟲、蚯蚓、蜘蛛、蝸牛……)

  老師提示:青蛙不停地脫皮,舊皮對它們來說也是最好的食物。

  (3)為什么要愛護小青蛙?(它是捉害蟲的能手,莊稼的好朋友,對我們?nèi)祟悂碚f是有益的,所以要愛護它、保護它)

  附件(兒歌):小蝌蚪找媽媽

  1、一個卵子圓又圓,

  動一動,動一動,真好玩;(動作緩慢)

  2、一只蝌蚪一條尾

  游來游去找媽媽;(動作輕快)

  3、兩條后腿長出來,

  媽媽媽媽在哪里?(歡快)

  4、四條腿呀長出來,

  媽媽媽媽在這里。媽媽……撲向媽媽的懷抱(老師頭演青蛙媽媽去迎接“小蝌蚪”)。

  教學反思:

  設計本節(jié)活動主要是為了滿足幼兒對于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好奇心而展開的,通過《小蝌蚪找媽媽》一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四個基本生長過程和其外形特征;然后通過小蝌蚪變成青蛙的四個過程的形象圖片讓幼兒進行排序,鞏固幼兒在其變化過程的熟知,邊排序邊讓幼兒了解《小蝌蚪找媽媽》的兒歌,不僅發(fā)展了幼兒的操作能力同時也發(fā)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最后用實物小蝌蚪來讓幼兒觀察,既調(diào)動了幼兒的觀察興趣,也滿足其好奇心,同時也發(fā)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由于幼兒教多本節(jié)課的前半部分幼兒們還能全神貫注的聽故事、回答問題,后半部分讓幼兒排序和觀察小蝌蚪的時候就顯得很亂,如果分組上這節(jié)活動,我想效果會更好一些。教師的語言可能不夠吸引幼兒,這也是一不足。

13、中班音樂活動公開課《躲貓貓》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譜,能聽好音樂,合拍的模仿小老鼠曬太陽的肢體動作,嘗試躲貓貓的音樂游戲。

  2.積極參與游戲,體驗分角色音樂游戲的樂趣。

  3.通過圖片理解歌詞內(nèi)容,并能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展開大膽的想象。

  4.認真傾聽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活動準備:

  圖譜,"櫻桃小丸子"音樂,每張小椅子上貼標記,頭飾

  一 律動入場。

  二 創(chuàng)編韻律動作依次練習。

  三 學看圖譜完整練習。

  四 引出游戲內(nèi)容。

  五 游戲躲貓貓。

  反思:處理細節(jié)問題,應讓讓幼兒積極充分嘗試。

14、幼兒園數(shù)學活動教案《4的分解與組成》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名稱:4的組成與分解

  設計意圖:通過以往對數(shù)學的教學活動中看出幼兒對數(shù)學興趣還比較高,但由于數(shù)學活動邏輯思維性很強,很抽象幼兒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此次教學中,我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參與其中,自己去探索發(fā)現(xiàn)一個數(shù)原來有多種分法,了解4的分解與組成,以此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的分析能力、觀察能力以及操作能力。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掌握4的組成,知道4的分合關系;

  2、培養(yǎng)幼兒的分析、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動準備:猴子2只、桃子4個、數(shù)字牌7個、操作表每人一張、sticker、黑板

  活動重難點:能通過觀察、分析一個數(shù)多種分法,掌握4的組成。

  活動過程:

  1、手指游戲組織活動;

  2、情境導入:“今天呀,我們教室里來了好多老師,小朋友們跟老師客人打招呼問好呀。咦,怎么還少了兩位呢?咚咚,哦,他們來了,小朋友們把眼睛閉上我們數(shù)123再睜開眼睛看看到底是誰?(出示2只猴子),哇,原來是小猴子(貼在黑板上)”

  “小猴子呀,你們兩個怎么遲到了呢?”“唉,果園里的叔叔給了我倆4個桃子,可是我們倆不會分,所以才遲到了,怎么辦嘛?!薄芭?,原來是這樣呀,不用著急,你看,我這里有這么多聰明的小朋友,或許他們可以幫你們喲?!薄靶∨笥褌儯銈冊覆辉敢鈳椭『镒友?哦,這里有4個桃子,你們想一想到底有哪些方法分配給這2只猴子呢?(幼兒講出一種方法就將這種方法記錄在黑板上,鼓勵幼兒多想辦法)”

  “哇,原來可以有這么多的分配方法,跟著林老師一起念一下(4可以分成3和1,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1和3,2和2合起來是4,3和1合起來是4,1和3合起來也是4)”

  3、游戲互動:《找朋友》

  請6位小朋友上臺,分法數(shù)字牌,請他們兩兩找朋友,(其他小朋友唱歌拍手),然后再看看找到朋友的兩個人手里的數(shù)字牌加起來是否等于4。(請2-3組)

  4、操作環(huán)節(jié):小手動一動

  出示操作表貼在黑板上,示范應該怎樣動手操作。

  分發(fā)操作表以及鉛筆,請幼兒根據(jù)表上的圖案對應畫畫,然后講操作表放于畫夾內(nèi)。

  5、總結;

  教學反思:

  因為大多數(shù)幼兒覺得數(shù)學課上起來很枯燥,不敢興趣,所以我設計的課程主要是用游戲的方式來體現(xiàn),整堂課下來幼兒的積極性與興趣蠻高的,課后都還在回味上課時的內(nèi)容。我覺得我做的比較好的就是在環(huán)節(jié)與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銜接上處理的比較好,過渡語也用的比較恰當,整個游戲也比較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但是在一些細節(jié)處理上有一定失誤,比如說把“合起來是”說成了“合起來等于”,在游戲的時候由于沒有說清楚要求以及規(guī)則導致幼兒游戲時比較模糊,以后上課時一定要注意細節(jié)的處理以及語言的準確性,這些方面都有待提高。

15、幼兒園科學教案《我和我的影子》教學設計與反思

  《我和我的影子》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目的:

  1、初步感知影子與光的關系,發(fā)現(xiàn)有光的地方才有影子。

  2、對探索影子產(chǎn)生興趣,提高幼兒觀察和運用較完整語言講述自己發(fā)現(xiàn)的能力。

  3、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選擇有陽光的日子。

  2、能站立的布娃娃一個,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引出探究問題。

  (1)找一找、猜一猜這是誰的影子。

  (2)在陽光下觀察自己的影子是怎樣的。

 ?、?幼兒在陽光下不斷變換動作,觀察影子的形狀、顏色。

  幼兒:我跳舞,影子也跳舞;我走,影子也走;我插腰,影子也插腰、、、、、、

 ?、?幼兒在陽光下站立不動,觀察影子。

  幼兒:我不動,影子也不動。

  老師:影子是跟著我們的,我們做什么動作,它們也做什么動作。

  老師:咱們到大樹下去休息一下,看看地上有什么?

  幼兒:咦?影子哪兒去了?

  老師:有光的地方才會有影子。

  2、借助布娃娃,比較布娃娃和影子的不同。

  老師:這是誰?

  幼兒:布娃娃。

  老師:娃娃漂亮嗎?哪兒漂亮?

  幼兒:黃黃的彎彎的長發(fā)漂亮,大大的眼睛漂亮。

  老師:娃娃的影子漂亮嗎?

  幼兒:不漂亮,黑黑的,沒有眼睛,也沒有漂亮的衣服。

  老師:娃娃和它自己的影子有什么不一樣?

  幼兒:娃娃的頭發(fā)是黃黃的彎彎的,影子的頭發(fā)是黑黑的;娃娃的眼睛大大的,影子沒有眼睛、、、、、、

  3、觀察比較自己和影子的不同。

  老師:娃娃和它的影子不同,那小朋友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幼兒:我衣服上有花,影子上沒有;我脖子上有項鏈,影子上沒有、、、、、、

  老師:影子是黑色的,我們有好多東西在影子上看不到,影子只是我們的一個輪廓。

  4、實驗記錄:畫自己和自己的影子。

  老師:請你們做一個喜歡的動作,認真觀察后把自己和影子畫下來。

  5、交流實驗過程與結果。

  老師:誰愿意說說自己的記錄中哪個是自己,哪個是自己的影子?

  幼兒 :漂亮的是我,黑黑的是影子、、、、、、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是我在一次戶外游戲時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地上的影子十分的好奇而引發(fā)的一次教學。活動開始孩子在陽光下不斷變換動作,觀察影子的形狀、顏色,并與同伴交流;再借助布娃娃讓幼兒更具體形象,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實物與影子的區(qū)別;然后是對實驗過程進行記錄,幼兒能畫出不同形式下的自己和影子?;顒雍?,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對影子有了一定的認識,而有的孩子卻幾乎達不到教學目的,問題可能是在活動前,我沒有全面把握好孩子對影子的最初經(jīng)驗,來根據(jù)孩子的發(fā)展水平不一設計層次不同的活動,讓孩子得到不同層次的發(fā)展;另外由于是在戶外進行的活動,我擔心孩子們玩的過于興奮收不攏不敢放手讓幼兒大膽探索,作各種嘗試,并及時介入,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但總的看來這次教學還是成功的,如果考慮更周到效果會更好。

16、學前班綜合活動《我換牙齒啦》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背景:

  5、6歲時正是幼兒換牙的時期,所以經(jīng)常可以看到孩子們?nèi)宄扇旱鼐墼谝黄鹫務撗例X的話題,同時,齲齒問題在幼兒中也嚴重存在,針對這一現(xiàn)狀,我們在本班開展《我換牙啦》的主題學習活動。由于這一內(nèi)容較為枯燥,因此我們著重在教學形式上下工夫,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一是從孩子熟悉的事例入手,幫助幼兒體驗齲齒的形成原因以及了解預防蛀牙的有關知識,從而逐步養(yǎng)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二是利用實驗材料、圖片等多種操作材料來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

  活動目標:

  1、了解保護牙齒的一般常識,增強保護牙齒的意識。

  2、懂得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潔,保護牙齒的方法,養(yǎng)成每天早晚在家刷牙的好習慣。

  3、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手眼協(xié)調(diào)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室中張貼“保護牙齒的資料”,展示有關保護牙齒的圖片、照片等

  2、牙齒模型、牙刷、小鏡子、食物(餅干)、齲齒形成的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牙齒

  1、談話:(1)小朋友的牙齒為什么會掉下來?請已經(jīng)換過牙的幼兒向大家介紹牙齒脫落及長出新牙的過程。

  (2)在換牙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幼兒以自身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開展討論。

  反思:幼兒對于換牙己經(jīng)有了一定的經(jīng)驗,活動中教師集中了幼兒零星的經(jīng)驗,使經(jīng)驗更完整,談話幫助幼兒掌握更多相關的知識。教師通過幼兒同伴之間的談話與討論,喚起孩子對換牙的回憶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增強了探究的欲望。

  2、數(shù)牙齒。

  (1)把準備好的小鏡子發(fā)給幼兒,請幼兒拿著小鏡子觀察自己的牙齒,數(shù)一數(shù)自己有幾顆牙?

  (2)觀察自己的牙齒,看看有幾顆牙齒掉下來?其他的牙齒怎么樣?

  反思: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實際操作來吸引幼兒,淡化了說教。老師給幼兒提供充分的觀察與探究的時間,讓每一個孩子都有學習的機會,使不同層次幼兒的認識水平都得到發(fā)揮,促使他們進行思考,提高幼兒的思維水平。

  3、討論:牙齒活動了怎么辦?怎樣保護剛剛長出的新牙?乳牙還沒掉,新牙就長出來了怎么辦?

  反思: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師幼的交流討論,在民主、寬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在幫助幼兒更好地認識換牙現(xiàn)象。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參與面也比較廣。老師以支持者的身份出現(xiàn),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使保護牙齒真正成為幼兒的需要。不經(jīng)意中,幼兒的交流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與提高。

  二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1、結合學過的兒歌《刷牙歌》,利用牙齒模型示范講解正確的刷牙的順序及方法:刷門牙豎刷幾下,左邊、右邊各刷幾下,向左上右上刷幾下。

  反思:故事、兒歌等作品的藝術形象有很強烈的榜樣力量和感染力,幼兒很喜歡模仿,這些榜樣對幼兒具有最直接、最具體、最形象的影響。通過學習一首朗朗上口的《刷牙歌》,效果會比枯燥的說教好很多。幼兒在兒歌中自覺地,潛移默化地接受了科普知識的教育。

  2、學習《刷牙歌》

  (1)欣賞歌曲,教師給歌曲按刷牙順序加入動作,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2)跟唱歌曲。

  (3)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幼兒跟著歌曲表演刷牙。

  反思: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幼兒都知道刷牙可以保護牙齒,但事實上很多幼兒不喜歡刷牙,不知道怎樣正確刷牙?;顒又胁粌H讓幼兒懂得如何正確刷牙,而且讓刷牙有了音樂,有了樂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于幼兒在意識上接受了,所以他們變得愿意刷牙,喜歡刷牙了。

  三、預防蛀牙,保護牙齒。

  1、組織幼兒討論齲齒形成的原因。

  (1)發(fā)給幼兒每人一個餅干,吃完餅干后,用小鏡子觀察牙齒上有什么?

  (2)回答問題;牙縫里多了什么?餅干什么滋味?餅干為什么會甜?(3)出示齲齒形成的圖片,講解食物殘渣中的糖在細菌作用下會分解成酸,酸會腐蝕牙齒變黑,成為齲齒。

  反思: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吃餅干來吸引幼兒,淡化了說教。讓他們吃餅干,然后利用小鏡子觀察,引導他們說出,從剛才這個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人只要吃過東西,牙縫就會塞食物殘渣。通過師幼的對話交流,糾正幼兒普遍存在的不良習慣。在氣氛熱烈的討論中,在真實生動的畫面前,幼兒一下子就明白了,如果不及時改掉這些不良習慣,會產(chǎn)生怎樣的后果。

  2、通過課前調(diào)查,組織幼兒討論交流:

  (1)想一想,自己平時是怎樣護牙的?

  (2)你覺得哪些壞習慣是會影響牙齒生長的?

  反思:經(jīng)過課前調(diào)查和課堂上的討論,幼兒了解了蛀牙的危害,以及幾種保護牙齒的方法。并且知道了要養(yǎng)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由于許多孩子都有保護牙齒的常識,所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師幼互動進行得比較順利。】

  四、活動延伸:

  1、給娃娃家里的娃娃刷牙。

  2、鼓勵幼兒早晚刷牙,看看誰的牙齒保護得最好。

  反思: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布置任務——給娃娃家里的娃娃刷牙,看看誰的牙齒保護得最好,以這樣真實可行的方式,來督促幼兒在今后的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來引導他們過健康的生活,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培養(yǎng)幼兒的成就感。

  活動反思: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也是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基本理念,《我換牙啦》這一主題活動,就充分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

  首先,注重從生活中生成教學資源,像“照鏡子、吃餅干、演示刷牙”等等都是在生活中生成、提煉的教學資源。學習是為生活服務的,通過教學使目標得到了真正的落實,幼兒刷牙的生活技能得到了實實在在地提高。

  其次,教學過程呈開放性,讓幼兒充分參與活動,讓孩子在有趣的實際操作中獲得知識,形成技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同時,生動活潑的活動形式,使課堂充滿了歡聲笑語,使幼兒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向我們展示了樂學的可行性。

  第三,這是一個開放的主題,體現(xiàn)在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捕捉幼兒生活中有教育意義的內(nèi)容,及時地把他們生活中的新問題、社會中的新信息吸收到教學內(nèi)容之中。一方面體現(xiàn)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滲透教育的因素,從而使教育對生活進行改造,如本主題中通過早晚刷牙促使孩子生活中自理能力的發(fā)展;從另一方面,也在這類教育中突出生活的特點,如隨機自然地在相應的游戲環(huán)節(jié)中開展刷牙的練習活動。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芒”。幼兒學習的科學知識只有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把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變成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源,這樣科學活動就變得富有生活氣息。讓科學源自生活,又走到生活中去,喚起幼兒學習的熱情和欲望,并具有鮮活的情感體驗,成為最具有價值的科學知識,那么我們的孩子就會喜歡學,樂于學。

17、學前班《復習5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內(nèi)容:數(shù)學《復習5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

  活動目的:

  1.復習5以內(nèi)數(shù)的分解和組合,進一步了解分合式中的互換性和互補性。

  2.懂得分工合作,具有團隊精神。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一) 教具:

  1.多媒體背景圖4幅,音樂磁帶一盒。

  2.問題卡,磁性數(shù)字卡片、獎狀、禮物、“貨臺”、“房子” 若干

  (二)學具:

  1.鈴鼓、背心、線軸、笑臉若干;。

  2.記錄板、勾線筆、文具盒、油畫棒、橡皮泥、剪刀、塑料筐若干。

  (三)知識經(jīng)驗準備:

  1.活動前幼兒已按意愿分成了5組。

  2.活動前請幼兒觀看超市大贏家節(jié)目。

  活動過程:

  (一) 以參加超市大贏家為題引入活動。

  (二)幼兒隨音樂拍手進入場,并亮出口號“超市大贏家,快樂你、我、他”。

  (三)通過大比拼活動復習5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

  1.超市理貨大比拼。

  (1)介紹游戲玩法。

  (2)理貨大比拼活動:引導幼兒在實物操作中復習5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

  (3)小結:

  ①幼兒講述操作結果,主持人評分。

 ?、谝龑в變哼M一步了解分合式的互換性和互補性。

  2.超市送貨大比拼。

  (1)介紹游戲玩法。

  (2)送貨大比拼活動: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借助數(shù)字符號鞏固5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

  (3)小結:主持人檢查送貨情況并評分。

  3.超市答題大比拼

  (1)介紹游戲玩法。

  (2)答題大比拼活動:以指定答題和搶答的形式開展活動,引導幼兒脫離實物、標記的輔助,熟練掌握5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

  (四)公布比賽名次,進行頒獎。

  活動反思:

  在開展了本次活動之后,我也發(fā)現(xiàn)了本次活動的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在“超市答題大比拼”環(huán)節(jié)中應重視讓幼兒把數(shù)的分合式說完整,如3的分合式表述為:“3可以分成1和2,1和2合起來是3”,讓幼兒對數(shù)的分與合有個完整的表象。還有,活動中教師多媒體的運用在每一個過渡環(huán)節(jié)之前,起到了烘托氣氛的作用,以后在多媒體的運用上應再挖掘。

18、幼兒園教案藝術活動《小馬車》教學設計與反思

  藝術活動《小馬車》教學設計與反思

  這個活動的環(huán)節(jié)是我結合以前開展的音樂活動和看師傅的音樂活動進行正和設計出來的。這個活動的重難點放在了用象聲詞唱準歌曲中的附點音符上,因此我思考著怎么將這個重難點更好地解決在活動中,后決定將重難點前置,在活動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就直接引出。本來設計是引導孩子們著重聽這一句帶有附點音符的樂段,但是經(jīng)過師傅的指導,后改為讓孩子們自己傾聽,在整段音樂中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當孩子們聽不出時,再將這句樂段唱出,再進行引導。這樣便能將這個重難點很好地把握住,并能有效地解決。

  之后的環(huán)節(jié)中,結合師傅的指導,我將原有的環(huán)節(jié)進行了修改,但是開展下來,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如學唱形式比較單一,容易讓孩子們產(chǎn)生疲勞;引導孩子們唱了兩三遍,但還是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歌詞并不是很理解,導致歌唱時不流暢……其實這樣的問題已經(jīng)是屢見不鮮了,雖然時常反思,但是總是不能避免,這方面還需再思考。活動后,師傅和來調(diào)研的老師給我的建議是:

  1.結合歌曲,我可以添加一些動作或者是圖片,幫助孩子們更快更好地理解這首歌曲。

  2.在我的伴奏上,我還需視情況適當?shù)卣{(diào)整伴奏和范唱之間的協(xié)調(diào)性,如果孩子們不能很好地進行歌唱,那么我的伴奏就應該輕一點,突出范唱,有時候也可以只彈奏主旋律,并用嘴型幫助孩子們記憶歌詞。

  3.在我第一次范唱唱出時,我不需要直接就用“你聽到了什么”,而是直接讓孩子用說的方式將歌詞填進去,這樣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學習,提高孩子的興趣。

  有反思就會有進步,在每一次的藝術活動之后,在每一次的師傅的專項活動展示之后,我總是能學到點什么。這次活動后,師傅也對我有小小的表揚,說我在活動中也注意到了孩子的音色問題,并有意識地進行引導。每一次小小的進步都是我前進的動力。我相信在專項活動上,我的教學水平一定會有提升的。

19、大班活動優(yōu)秀教案《找朋友》教學設計與反思

  目標:

  發(fā)現(xiàn)物體的對稱性,根據(jù)提供的已有圖形,畫出與物體相對稱的另一半。

  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準備:三張對稱圖片:三角形,花朵,小鳥。對稱及不對稱圖片若干。

  操作紙每人一張:有找對稱涂色的,有畫對稱圖形的。

  過程:一、猜一猜(分別出示三張對稱圖片的一半,讓幼兒猜出后面是什么。三張全出示后引導幼兒觀察左右兩過的異同:形狀、顏色、圖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對稱的意義)。

  二、找一找(先出示若干半張圖片,讓其尋找對稱的另一半。再在自己身上尋找對稱的部位)。

  三、做一做(用自己的身體做對稱的動作)。

  四、畫一畫(在操作紙上先找對稱圖案,再涂色對稱圖案,最后畫對稱圖案的另一半)。

  活動設計的反思:

  這是一個對“對稱”含義理解的活動,而“對稱”的物體、圖案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只要告訴幼兒“對稱”的條件,幼兒能容易找到,但是這種方法回到了原來的“灌輸、傳授”式,幼兒在活動中永遠是處于被動者。所以如何讓幼兒主動學,樂意去尋找發(fā)現(xiàn),這是活動設計的關鍵。如今有了首席備課人,但設計的活動思路不屬于自己,要使這活動盡量減少紕漏,那就精心的構思活動方案,琢磨活動過程,把握每個活動中每個環(huán)節(jié),活動后進行反思。因此活動前我仔細琢磨了原活動方案,總覺得不是自己的不能得心應手去實施,因此對活動進行了修改調(diào)整,讓幼兒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畫一畫”的幾個環(huán)節(jié)中,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了“對稱”所需的條件,每個環(huán)節(jié)清晰、明了,重點突出。

  活動目標的反思:活動的目標實而在,不空不廣也不難,并已在過程中很好的體現(xiàn),特別是“發(fā)現(xiàn)物體的對稱性”我覺得非常好,都是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而得到的正確答案。是一種主動學習的反映。

  活動過程的反思:

  “猜一猜”是活動的第一環(huán)節(jié)。而“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去“找”。我要讓幼兒在快樂的“猜一猜”后,自己去尋找左右兩邊的異同點,這就是重點。在猜的過程中孩子們興趣高漲,因為我對幼兒的猜測答案都沒肯定也不否定,所以他們就特好奇,給下面的“尋找”增加了更大的興趣。在我的鼓勵下,他們都積極主動的尋找著每張圖片兩邊的相同點與不同,最終自然的發(fā)現(xiàn)了“對稱”的條件:形狀、顏色、大小、圖案相同,方向相反。然而就在讓他們找不同點時,我提出了一個帶有誤導性的問題:“找一找兩邊有什么不一樣”,因此幼兒就從細微之處找不同,還真的找到了線條不直、圓圈不圓之類,沒有一個幼兒會從方向上去觀察,我也就只能半提醒著他們“看看小鳥吧朝哪邊”,幼兒才恍然大悟“方向相反”了。顯然這是我的提問出現(xiàn)了問題而導致的。這環(huán)節(jié)讓我滿意的是話比較簡潔不多,靈活的面對幼兒的“猜測”。讓我遺憾的就是:問題設計不妥,帶來了誤導或多或少的耽誤了教學活動的時間。

  “找一找”是對“對稱”含義的理解后的初次應用。我就請班上學習、接受能力中偏下的幼兒回答,結果是多數(shù)幼兒對“對稱”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但還有極少幼兒有些模糊而出現(xiàn)錯誤,因此就在他們的錯誤中提出問題并極時幫他們解決了問題,使幼兒更加理解了對稱的意思。

  “做一做”是為了增加一點趣味性,前二個環(huán)節(jié)都是以說為主,而做一做即是讓他們鞏固“對稱”的理解,又是能讓他們好動的身體能得到輕松片刻。雖是動的一刻,但師幼配合非常默契。

  “畫一畫”的操作活動有看、想、找、涂色、畫的過程,是前面學習的綜合反映。在此中我覺得不足的是:在幼兒操作前沒有再次或是小結一下對稱條件,也沒有示范,因此很多幼兒出現(xiàn)了對稱的顏色沒有用上,他們只是涂色而已,如果能提一提,也許幼兒涂色時會主意到色彩的變化與對稱。

  這就是我對“有趣圖案”整個活動的全面反思,只有在仔細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是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學途徑。

20、大班健康活動示范課教案《怎么辦》教學設計與反思

  [設計意圖]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是幼兒園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標。圍繞這一目標,我園生成了《安全你我他》主題系列活動。

  在主題推進中,我們發(fā)現(xiàn),處于身體迅速發(fā)展階段的大班孩子,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和活動欲望,隨著他們活動范圍的不斷擴張,不安全隱患也隨之增加,尤其是孩子的耳朵、鼻子、眼睛最易發(fā)生危險。如:在奔跑中,一不小心相撞鼻子就會受傷;在書寫時,細細的筆尖不小心就會刺傷眼睛;在交流時,不經(jīng)意地對著耳朵大聲說話就會傷及耳膜等等?!毒V要》明確指出:“教師要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作為教師,除了積極為幼兒創(chuàng)設安全的活動環(huán)境,避免危險事件發(fā)生外,更要關注幼兒的日常行為,結合他們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習相關的自我保護方法。健康活動《怎么辦》就是根據(jù)大班幼兒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所生成的活動之一。

  《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nèi)容要 “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經(jīng)驗和視野。”本活動主體部分討論的三個事件和生活錄像中的片斷都是幼兒生活中所常見的,而這些事件中所隱含的不安全因素又常常是幼兒所忽視的,通過讓幼兒運用已有經(jīng)驗去發(fā)現(xiàn)問題,梳理提升原有經(jīng)驗,并將所獲得的自我保護常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為幼兒的安全、健康起到了奠基作用。

  [教學特色]

  (一)設置問題情景,激發(fā)參與興趣。

  杜威說過:兒童有調(diào)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究是兒童的本能沖動,好奇、好問、好研究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特點。在本次活動中,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系列問題情景,通過不斷拋出問題, “小蟲飛進了耳朵,怎么辦?”“積木塞進了鼻子,怎么辦?”“沙子弄進眼睛,怎么辦?”“錄像中哪些行為會傷害我們的身體?”在問題中引發(fā)原有經(jīng)驗的交流,在交流中促進同伴間思維碰撞,在碰撞中尋找正確的自我保護方法。有效地引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促進幼兒在問題中學習、探究、成長!

  (二)層層推進教學,提升自護能力。

  《綱要》指出:“積極的情感和態(tài)度是個體持續(xù)發(fā)展的內(nèi)在動力?!币簿褪钦f,當我們的教育在激發(fā)幼兒的內(nèi)在動力,喚醒其主體意識時,才能促進幼兒的持續(xù)發(fā)展。本活動先通過游戲 “猜猜猜”,讓幼兒體驗耳朵、鼻子、眼睛的作用,自然地激發(fā)了幼兒自我保護的欲望。再設置問題情景,讓幼兒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問題,在參與討論中解決問題,從而獲得安全處理突發(fā)事件的經(jīng)驗,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最后,將真實的日常生活行為以錄象的形式呈現(xiàn)給幼兒,讓他們在判斷他人行為和發(fā)自肺腑的告誡聲中,內(nèi)化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通過游戲體驗、情景創(chuàng)設、行為判斷層層推進,寓安全教育于真實的情景之中,十分有效地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切實提升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三) 保持積極互動,提高參與實效。

  整個教學過程,充分體現(xiàn)主導與主體的辨證統(tǒng)一,突出了幼兒的參與和體驗。在教學中,我靈活變化教學形式,引導幼兒自始至終饒有興趣地參與活動,保持積極有效的互動。

  一是游戲化的體驗?!恫虏虏隆酚螒蚝唵斡腥ぃ瑤熡谆託夥諢崃?,幼兒在富有韻味的對話中既感受到游戲的樂趣,又體驗了眼睛、耳朵、鼻子的重要作用。并自然地引出了主題,為怎么辦的討論作了情感上的鋪墊。

  二是互動式的討論。本次活動通過幼兒多種形式的互動交流,與材料(課件、圖片)互動,同伴間互動,師幼間互動,在不同環(huán)節(jié)根據(jù)不同需要采用不同形式,提高了互動的實效。突出表現(xiàn)在以下四個結合:

  1、個體交流與錄像呈現(xiàn)正確方法相結合?!靶∠x飛進耳朵”如何正確處理對幼兒來說有一定難度,因此在討論中,首先是通過個體交流呈現(xiàn)原有經(jīng)驗,然后通過集體觀看課件掌握正確的方法,使幼兒的原有經(jīng)驗得到了提升。

  2、小組討論與集體驗證相結合。在事件“積木塞進鼻子”的討論中,則采用先分成小組自由交流方法,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那么如何讓幼兒得到其中的正確方法,則通過讓幼兒集體驗證,大膽地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而教師只是把幼兒的討論結果加以梳理,將幼兒個人經(jīng)驗(安全的、正確的)推廣為集體經(jīng)驗。

  3、判斷選擇與說理分析相結合。如事件“沙子進了眼睛”,通過讓幼兒判斷選擇自己認為正確的方法,進行雙方的觀點碰撞和說理分析,在辯論中形成了正確的處理方法。

  4、觀察尋找與情景表達相結合。在觀看錄像尋找錯誤行為的環(huán)節(jié)中,所創(chuàng)設的氛圍更為寬松自由,當幼兒觀察到問題時即可自主表達,使交流更為積極主動。

  三是適時性的練習。適時練習正確的方法,有利于幫助幼兒進一步掌握鞏固自我保護的知識。出現(xiàn)在活動過程中的三次行為練習:擤積木、看書、做保健操,既強化了正確行為,又調(diào)節(jié)了氣氛。

  [教學方案]

  一、活動目標

  1、體驗眼睛、耳朵、鼻子的作用,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2、知道遇到突發(fā)事件時的安全處理方法。

  3、會正確判斷日常行為,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大膽表述。

  4、幫助幼兒了解身體結構,對以后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5、體驗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實物:七巧板拼圖、醋、鈴鐺。

  2、多媒體課件

  3、標記圖若干張、展示黑板一塊

  三、活動過程

  (一)體驗耳、鼻、眼的作用。

  1、游戲活動“猜猜猜”,用耳、鼻、眼進行判斷。

  師:猜--猜--,猜一猜,我們大家一起猜,小朋友我問你

  (1)什么樂器在歌唱?唱著什么歌?(鈴鐺x xxx x)

  (2)什么氣味飄過來?(醋 )

  (3)七巧板,拼一拼,拼出什么圖形來?(汽車、金魚、手槍)

  2、教師小結:哇,原來我們的眼睛、鼻子、耳朵,作用這么大啊!

  (二)學習處理突發(fā)事件的安全方法。

  事件一:蟲子飛進耳朵里

  1、觀看錄像1(內(nèi)容:早晨,小姑娘和小伙伴們在草地上玩,突然一只小蟲飛進了她的耳朵,嗡嗡的叫,真難受。)

  問:哎呀,發(fā)生什么事了?小蟲飛進了蘭蘭的耳朵里,這可怎么辦?(相互討論)

  2、了解正確的處理方法。(觀看課件:媽媽用手電筒照蘭蘭的耳朵,小蟲飛出來了)

  問:蘭蘭找到了誰呀?會發(fā)生什么事? 小蟲為什么會從耳朵里飛出來?

  教師小結:如果以后遇到小蟲飛進耳朵里,我們不要著急,可以自己先用手電筒試一試,不行時馬上請大人來幫忙。

  事件二:積木塞進鼻子里。

  1、 體驗鼻子塞住的感覺。

  教師:我們的鼻子有時也會生病,那會怎樣?鼻子塞住會有什么感覺?(體驗鼻子塞住的感覺)

  2、觀看錄像2(內(nèi)容:吃完午飯,玲玲在區(qū)角里玩積木,不小心把積木塞進了鼻子里,氣也透不過來。)

  (1)分組討論:玲玲可能會用什么辦法取出積木?

  (2)小組匯報,取出積木的方法。

  教師用圖標展示:用棉簽、鑷子等工具取出來;用手挖、擤鼻涕、打噴嚏取出來;請醫(yī)生、老師、長輩等大人幫忙解決。

  (3)集體討論:你覺得哪種方法是安全的,哪種方法是不安全的,為什么?

  (4)集體模仿擤出異物的正確方法: 按住沒有積木的鼻孔,用力往外擤,哼!

  小結:遇到這種事情,可以自己先用擤的方法試一試,如果不行馬上請大人來幫忙。

  事件三:沙子掉到眼睛里。

  1、觀看錄像3(內(nèi)容:戶外活動時,東東在沙池邊玩沙子,不小心沙子弄到了眼睛里,眼睛睜不開了。)

  2、幼兒選擇處理方法

  第一種:東東用手揉;第二種:請大人幫忙。

  2、兩隊說出選擇的理由。

  3、教師小結:我們的眼睛用手揉很容易受傷,請大人幫忙才是最安全的。

  問:在我們生活中,有時不小心也會發(fā)生危險的事情,如果發(fā)生了,我們怎么辦?

  總結:當我們遇到危險的事情時,應該先自己用安全的方法試一試,不行再馬上請大人幫忙解決。

  (三)判斷日常行為。

  1、觀看錄像4(三段內(nèi)容:對著耳朵喊、用鉛筆挖鼻子和耳朵、坐在汽車里看書)

  問:你發(fā)現(xiàn)哪些行為是錯誤的?有什么危害?

  2、觀看錄像5(五段內(nèi)容:口含筷子去盛飯、倒滑滑梯、躺著看書、玩沙的手掏耳朵、看綠色植物)

  問:請你用一句話告訴他:應該怎么做?

  3、做《保健操》

  輕輕捏捏小鼻子,再來深深吸吸氣,吸—吐—吸—吐 ,我的鼻子真舒服;

  輕輕按摩小眼睛,上刮刮,下刮刮,12345678 ,我的眼睛真舒服;

  輕輕揉揉小耳朵,從上往下揉一揉,上揉揉,下揉揉, 我的全身都舒服。

21、中班音樂活動優(yōu)秀教案《躲貓貓》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內(nèi)容:躲貓貓

  年齡段:中班

  重點領域:藝術

  設計意圖:

  躲貓貓,即為捉迷藏,是幼兒喜歡的一種游戲。此次活動,為了結合這個有趣的游戲,特此選用活潑、輕快的音樂為載體,創(chuàng)設有趣的游戲情境,引導幼兒自編肢體動作,并積極地參與到游戲中來,并在游戲中體驗分角色音樂游戲的趣味。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譜,能聽好音樂,合拍地模仿小老鼠曬太陽的肢體動作,嘗試躲貓貓的音樂游戲。

  2.積極參與游戲,體驗分角色音樂游戲的趣味。

  3.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nèi)容。

  4.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重、難點:

  重點:合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動作,并快樂游戲。

  難點:學習看圖譜,聽辨音樂做動作并游戲。

  活動準備:

  1.音樂圖譜、“櫻桃小丸子”的音樂

  2.扮演大貓的一位老師、彈奏音樂的老師

  3.每張小椅子上貼上標記

  活動過程:

  一、律動入場

  師:老鼠寶寶們,來,跟我去草地上吧。(在“櫻桃小丸子”的音樂中,進行簡單的律動入場)

  二、創(chuàng)編韻律的動作,依次練習

  1.來,找棵大樹,坐下來吧。(教師帶領幼兒找座位)聽著音樂休息一會兒。(一位老師完整彈奏音樂,幼兒第一次欣賞音樂)

  2.音樂真好聽,陽光也真好,我們曬曬太陽吧,你們說先曬哪里呢?(幼兒討論音樂表演的肢體部位)

  3.那我們先來曬曬我們的手吧。

  4.接下來曬曬我們的肚子吧。曬小肚子可以怎么做動作呢?

  5.再來曬曬我們的小屁股吧。

  6.最后來曬曬我們的小腳吧。

  三、學看圖譜,完整練習

  1.出示完整的圖譜,提問:誰會看這圖譜的?圖譜上小手曬了幾次?小肚子呢?小屁股呢?小腳呢?(都是兩次)

  2.那這塊圖譜呢?什么都沒有表示什么?(沒有動作)沒有動作的這個地方應該怎么辦呢?(這地地方我們要認真聽)

  3.我們看著圖譜,聽著音樂來試一試吧。(根據(jù)幼兒的練習,可重復1到2次)

  四、引出游戲內(nèi)容

  1.曬完了身體,怎么還有音樂呢?這段音樂要干什么呢?仔細聽。

  2.聽誰走過來了?(大貓)我們該怎么辦?(躲起來)為什么要躲起來呀?(因為大貓會把我們都吃掉)那我們躲的時候能不能發(fā)出聲音?為什么?(要被大貓聽見)

  3.快快快,我們躲到大樹后面。(快速跑到椅子后面)

  4.大貓走了,我們繼續(xù)曬太陽吧。(回到凳子上)

  5.剛剛寶寶們躲起來的時候,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撞到一起)那應該怎么躲樹后才能不撞到一起?

  6.看到椅子上的標記了嗎?這個標記提醒我們什么?

  7.我們再來試一試,躲一躲,聽好音樂,當我唱到“躲起來”的時候,我們才能躲喲。

  五、游戲“躲貓貓”

  1.那我們完整地來玩這個游戲吧。(將部分要求再提醒一下,引導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進行游戲)

  2.快樂游戲。(根據(jù)幼兒的游戲情況做一些小結和和提示,如果幼兒游戲地好,教師可以扮演大貓,玩一玩:“這次我來扮演大貓,沒有示范拉,你們是不是也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呢”。如果幼兒游戲地不好,可請一位老師來扮演大貓。最后也可以請一個幼兒做大貓,增加趣味性。)

  六、小結: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我上了之后,感覺活動的環(huán)節(jié)很清晰,但是在細節(jié)上不能很好地根據(jù)幼兒的反應進行引導。這個問題一直都是我長時間開展音樂活動下來一直爭持不下的難題。怎么樣的語言既能讓孩子們自然而然去完成這個動作或者是目標,也能讓自己覺得“賞心悅目呢”?

  其次:是我沒有把情緒調(diào)動起來,我在細節(jié)上的確還是沒能做到該放的時候放,該收的時候收。

22、幼兒園綜合活動《聽指揮》教學設計和反思

  教學思路:

  對于剛進入幼兒園小班的孩子來講有一明顯的特點即“自我為中心”。在游戲中也是以“自說自話”的個體活動為主,還不習慣于聽他人的指令集體行動。因而讓孩子通過游戲活動積累有關“只有聽得清,才能做得對,玩得開心”的經(jīng)驗和體會是很有必要的、從情感人手,培養(yǎng)孩子逐步養(yǎng)成注意傾聽的態(tài)度、習慣也是可行的。

  本活動設計的內(nèi)容編排思路是:指令的語句從短到長,語速有快有慢,指令所包含的信息量由少到多:要求孩子完成的動作由小到大,游戲時的環(huán)境干擾因素由少到多。這樣的編排意圖旨在使孩子的有意控制時間增加,有意記憶的信息量不斷擴大。

  本活動設計的過程是以游戲為主,在游戲中激發(fā)孩子傾聽的興趣,并在游戲中體會兒歌的意義,樂意跟著學念。同時結合體育活動、認識秋季的活動,及相關的數(shù)活動開展游戲,綜合地完成教育目標。

  一、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體驗按指令活動的愉快。

  2、培養(yǎng)幼兒注意傾聽的態(tài)度和習慣。

  3、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xiàn)自己。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二、重點與難點

  聽清完整的指令才能行動。

  三、材料及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場景布置:草地、 路。(山洞、螞蟻洞)。

  2、錄音“小鳥的叫聲”“秋天的樹葉”沙袋等。

  四、活動流程

  室內(nèi)聽指令動作--室外聽指令動作

  (一)室內(nèi)聽指令動作。

  1、引發(fā)傾聽興趣。

  放錄音:“小鳥的叫聲”

  設問:聽聽是什么聲音,你是用什么來聽的?

  說明

  主要是突出耳朵能聽的主題,并提出以聽為要求的游戲規(guī)則。強調(diào)聽得清楚,聽完整游戲會玩得開心。

  2、聽指令動作。

  (1)臉部動作。

  A翹起嘴巴,做只小豬。

  B捏下鼻子,做只狐貍。

  C一眼睜,一眼閉,做只調(diào)皮的小猴子。

  說明

  一開始語速可慢些,接下來可快一些并變換指令例:“拉拉小耳朵,捏捏小鼻子,梳梳黑頭發(fā),拍拍小嘴巴?!?/p>

  小結:玩得開心嗎?為什么開心?因為你們聽得仔細做得對。老師念兒歌:“小耳朵,真正靈,聽得清,做得對,我們玩得真開心?!?/p>

  (2)手指動作。

  A變把手槍“嗒嗒嗒”,

  B變個相機“喀嚓,喀嚓”,

  C變把小鎯頭,修修小椅子,“叮咚,叮咚”。

  小結:小耳朵,真正靈,聽得清,做得對,我們玩得真齊心。

  (3)身體動作。

  A站起來,轉個圈,

  B做只母雞,拍拍翹膀,下個蛋。

  C做只青蛙,呱呱跳,去抓花蝴蝶,

  D打鼓,敲鑼,吹嗽叭,放鞭炮。

  說明

  要求聽完指令,并把每一個指令用動作表現(xiàn),教師可以示范,并視實際情況,指令可以反復。用兒歌小結,并引導幼兒跟著念。

  (二)室外聽指令動作。

  1.小兔子撿落葉。

  教師可先念兒歌例:小兔子,蹦蹦跳,跳到樹下?lián)鞓淙~,一只小兔撿一片,許多小兔撿許多。

  說明

  孩子撿了以后可檢查一下是否撿一片,滲透“1”和“許多”數(shù)概念。

  2、小螞蟻搬豆。

  可以布置場景,有草地,有“螞蟻洞”,有房子等。

  聽指令動作

  (1)小螞蟻,快快爬

  (2)小螞蟻,慢慢爬

  (3)小螞蟻,去搬豆,一只螞蟻搬一粒,搬進洞里放放好。

  《聽指揮》課后反思

  這次活動,由于沒有試教過,有的地方考慮得不周到,在實踐活動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同時也設想了一些改進思路。

  1、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個別動物(大象)的選擇不當。因為大象是我們農(nóng)村小班孩子不易見到的一種動物,尤其是它的叫聲一般難以聽到,幼兒較難分辨得出,此時會分散幼兒的注意力,給傾聽帶來一些干擾因素。同時今天的重點是傾聽,不是認識動物,因此應選擇一些常見的動物叫聲作為小班幼兒傾聽分辨的對象較適宜。

  2、大樹媽媽的家選用的材料空間范圍太狹小、太高。小兔把撿到的一片樹葉送回到樹媽媽家時,由于我選用了一只直徑大約50厘米,高度90厘米左右的滾筒,孩子們在操作時,就難以直觀地觀察到一片一片樹葉怎么形成許多樹葉的過程。因此,小兔的家應該面積大些,圍欄最好選用有空隙的的柵欄。

  3、螞蟻搬豆這個環(huán)節(jié)不到位。這個環(huán)節(jié)原來是可以讓孩子有多次活動機會的,但在具體操作時,感覺成了蜻蜓點水,一略而過,沒有真正發(fā)揮出應有的教育作用。其實這是一個幼兒理解1和許多的概念,又是動作技能練習的很好環(huán)境,老師可以讓孩子們搬著豆豆走過對應的各種不同的路后,從各個洞口鉆進螞蟻的家,直觀地觀察一粒一粒小豆是怎么形成許多,再以螞蟻搬家的形式讓孩子觀察到許多又是怎樣變成一粒一粒的過程,同時還可讓孩子走另外一條路回家等方法,讓孩子的各種動作技能得到發(fā)展。

23、學前班《快樂的小松鼠》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活動背景

  感覺統(tǒng)合訓練器材中的羊角球,色彩鮮艷、造型美觀,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起幼兒的興趣。當幼兒看到它們時,都想去摸一摸、試一試、玩一玩。抓住幼兒的好奇心,我以羊角球為器材,設計了中班體育活動《快樂的小松鼠》,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賦予活動以故事情節(jié),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基本動作練習,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不時豐富與深入,逐步提高動作難度和運動的負荷程度,讓幼兒在自由、寬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自身去玩、去嘗試、去探索。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通過玩羊角球,練習雙腳連續(xù)向前跳,使肌體協(xié)調(diào)、靈活。

  2、有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養(yǎng)成勤勞、勇敢的品質。

  3、培養(yǎng)幼兒不怕困難、堅強、勇敢、積極向上的良好品質。

  4、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zhàn)與快樂。

  (二)活動準備

  1、羊角球若干(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平衡木四個,小樹16棵(空氣塑料玩具制作),大灰狼頭飾一個。

  2、錄音機和磁帶。

  (三)活動過程

  1、開始局部:"小松鼠"模仿操(動作自編),要求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聽音樂有精神地做動作。

  (評:這一環(huán)節(jié),既達到了熱身的效果,又是提高幼兒興趣的前奏曲,更為后面的正式活動打下了基礎。)

  2、基本局部:

  (1)"小松鼠"玩球:幼兒人手一只球,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多種方法發(fā)明性地玩球,如:拋、滾、拍等,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評:幼兒在玩羊角球時,想了很多種玩法。有的把羊角球當背包背在身上過小橋;有的拉住兩只羊角在地上拖、有的拍、有的滾、還有的和好伙伴一起拋著玩。教師用贊許的目光,肯定的話語,啟發(fā)、暗示的口吻,如:"你玩得真好,還有沒有其他種玩法呢?"、"你真行,這方法棒極了!"等,進一步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新的玩法。)

  (2)"小松鼠"學跳:在幼兒剛才玩的基礎上,重點練習雙腳連續(xù)向前跳。

 ?、俳處熞贿呎垈€別幼兒示范跳的動作,一邊講解動作要領"兩手抓住羊角,坐在球上,雙腳蹬地和球一起前進"。

 ?、谟變核纳⒕毩?,教師觀察、指導,提醒幼兒跳的穩(wěn),協(xié)助個別能力差的幼兒,糾正不夠正確的動作。

 ?、?比比誰的身手學得好":幼兒分組練習跳得動作,練習跳一段距離,不從球上掉下來,能力強的幼兒跳的距離可長一些。

  (評:教師集體講解并示范,便于幼兒做些休整;而在分散練習中,幼兒二人或多人結伴一起練習,能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3)"小松鼠"采松果

  啟發(fā)幼兒說出冬天來了,"小松鼠"要協(xié)助媽媽一起準備很多松果,幼兒四散跳到場地兩邊的"樹林"采松果,進一步練習跳的動作,教師注意觀察和個別指導。

  (評:這一環(huán)節(jié),充沛利用了場地上的自然資源,以真正的樹林來吸引幼兒,幼兒的興趣十分高漲。)

  4)"小松鼠"運松果回家,綜合發(fā)展幼兒的平衡、跳、后退走等動作。

  (評:在這個游戲中,教師特設了三座不同的橋,一座又低又寬,一座又高又窄,還有一座是帶斜坡的。過橋時還要求幼兒把羊角球背在身后,失去了手的平衡作用,幼兒確實有些害怕。但是,當他們一個個小心翼翼地走過獨木橋時,原先嚴肅、緊張的小臉頓時綻開了絢爛的笑容,這說明幼兒在老師的鼓勵下,通過自身的努力,體驗到了勝利的喜悅。)

  3、結束局部:聽音樂做放松動作。

  (評:在抒情的慢三拍音樂中,幼兒悠閑地趴在羊角球上,搖來搖去,和老師一起做放松運動,幼兒的身體也逐漸恢復到相對靜止狀態(tài)。

  活動評價

  1、活動的游戲性強。本活動是針對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游戲為主,將故事情節(jié)貫穿于整個活動之中,由淺入深,環(huán)環(huán)扣緊,銜接自然。在活動中教師與幼兒始終堅持著角色身份,幼兒游戲的積極性很高。

  2、組織形式多樣化?;顒又屑扔凶杂赏媲虻姆稚⒒顒樱钟薪M織的集體活動,在采松果時,還考慮到幼兒發(fā)展水平的差別性,特設了遠近兩條路線,注重了個體差別。多種形式的有機結合,使幼兒在反復練習中不覺枯燥乏味,跳的能力得到了充沛提高。

  3、充沛體現(xiàn)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在活動中,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多種方法發(fā)明性地玩球,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并能按教師的要求,積極、主動地完成活動的要求,整個活動是在愉快、寬松、自由的氛圍中進行的。

  4、良好的情緒促進了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顒又?,教師始終以松鼠媽媽的身份貫穿活動,處處以游戲的口吻引導幼兒,幼兒興趣盎然,達到了身心鍛煉的目的?;顒又?,教師贊許的目光、小伙伴的掌聲、加油聲,給膽怯的幼兒增加了膽量,使他們獲得了情感上的滿足,也發(fā)展了他們適應群體的社會能力。

24、幼兒園科學活動《青蛙》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青蛙,初步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及生長過程。

  2、使幼兒知道青蛙與人類的關系。

  3、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教學準備:硬件方面:青蛙玩具或圖片 青蛙的生長過程圖 小蝌蚪

  軟件方面:事先飼養(yǎng)小蝌蚪

  教學過程:一、(出示幻燈:小蝌蚪)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觀察青蛙的興趣。

  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朋友,請你們看一看是誰呢?(小蝌蚪)你們知道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嗎?(青蛙)

  二、(出示幻燈:青蛙)讓幼兒觀察青蛙的外形特征。

  “呱呱呱,呱呱呱”小朋友你們好!我是玩具廠的叔叔根據(jù)青蛙的樣子做成的青蛙玩具。

  提問:1、青蛙長得怎么樣的?

  2、眼睛、嘴巴怎么樣的?

  3、肚皮、背是什么顏色的?

  4、青蛙有幾條腿?

  5、青蛙有頸嗎?頭能轉動嗎?

  6、青蛙生活在什么地方?

  三、初步引導幼兒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

  現(xiàn)在,小朋友們都認識我了,但你們知道我是怎么變成青蛙的嗎?

  1、幼兒先借助已有的經(jīng)驗講述青蛙的生長過程。

  2、(出示幻燈:青蛙的生長過程圖)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小蝌蚪是怎么變成青蛙的?青蛙爸爸和媽媽身下寶寶的時候是怎么樣的?慢慢長大后又變成怎么樣了?最后又變成怎么樣了?

  3、游戲《蝌蚪寶寶變青蛙》,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來表現(xiàn)青蛙的生長過程。

 ?、?假如你是一只蝌蚪寶寶,圓溜溜的,用身體的動作怎么做?②變成小蝌蚪了怎么做呢?③長出后退怎么做?④長出后退怎么做?

 ?、菝摰粑舶驮趺醋?

  最后,教師做青蛙媽媽,幼兒做寶寶一起游戲,將青蛙的生長過程用身體動作來表現(xiàn)。

  四、知道青蛙與人類的關系。

  1、青蛙有什么本領?

  2、青蛙對我們?nèi)祟愑羞@么大的用處,我們應該怎樣保護青蛙呢?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青蛙》結束后,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首先,從選材、設計、準備到教學,雖然我能根據(jù)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季節(jié)和興趣需要出發(fā),詳細地考慮了各個方面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但在課后發(fā)現(xiàn)還有一些方面有待改進的。如:科學活動中,教師提供給幼兒觀察的玩具青蛙科學性不夠,幼兒的探索、嘗試機會不夠,就此問題,本人認為這節(jié)課還可作以下的調(diào)整和改進。

25、學前班主題活動《我長大了》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在長大,了解“長大了”的含義。

  2、感受長大了的喜悅。

  3、欣賞自己和別人的長處,也能找到自己的不足。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一張學生小時候的照片、西瓜、天線寶寶、調(diào)查表、雙面膠和課件

  學生準備:幾張小時候和現(xiàn)在的照片、自己小時候用過的東西(如小鞋、小帽子、小衣服)、蘋果造型的硬紙片

  活動過程:

  一、長大了,我快樂

  師:(出示一張嬰兒照片)同學們,這是我們班的一位小朋友小時候的照片,瞧,多可愛、多漂亮,大家猜猜他是誰?

  生:仔細觀察照片,猜猜照片上的小朋友是誰。

  師:(故作神秘)他到底是誰呢?請大家閉上眼睛,我們一起數(shù)“1、2、 3” ,讓他自己走出來好嗎?

  生:數(shù)1、2、3。

  師:這位小朋友與照片上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

  生:他長大了。

  生:他長高了。

  生:他長胖了

  師:我們也和這位小朋友一樣,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天起,就在許多人的關心、愛護下一天天成長起來。

  師:請把你們搜集的自己小時候的衣服拿出來吧!

  生:展示自己小時候的衣服。

  師:這里有三件衣服(一件嬰兒時的衣服、一件上幼兒園時的衣服、一件現(xiàn)在的衣服)。(師指著嬰兒時的衣服和上幼兒園時的衣服)你們看這兩件衣服還能穿嗎?

  生:不能。

  師:為什么不能穿了?

  生:小了。

  生:廋了。

  師:是啊,小小的一件衣服,就讓我們看到我們的成長足跡。

  師:除了衣服,還有哪些物品也能說明我們長大了?

  生:我們小時候使用的物品。

  師:請把你帶來的小時候使用的物品在小組內(nèi)介紹一下吧。

  生:小組內(nèi)介紹自己小時候使用的物品。

  師:誰愿意把自己小時候使用的物品向同學們展示一下。

  生:這是我小時候使用的奶瓶。

  師:你現(xiàn)在還使用奶瓶嗎?

  生:我現(xiàn)在不用奶瓶了。

  師:你為什么不用奶瓶了?

  生:因為我長大了。

  生:這是我小時候用過的磨牙棒。

  師:你現(xiàn)在還用磨牙棒嗎?

  生:我現(xiàn)在不用磨牙棒了。

  師:你為什么不用磨牙棒了?

  生:因為我長完牙了。

  師:同學們展示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了一張出生證,他清楚地記錄著李帥小朋友剛出生時的體重、身高,我們請小主人來讀讀吧.

  李帥:介紹自己出生時的體重是3千克、身高是50厘米。

  師:你們知道3千克有多重嗎?

  生:不知道。

  師:捧出一個西瓜,這個西瓜正好3千克,你小時候就跟它一樣重。請你的好朋友來抱抱它吧。

  生:抱起西瓜。

  師:那你再抱抱他,看他現(xiàn)在的體重怎么樣?

  生:吃力地把他抱起來,好重啊!

  師:你為什么抱得這么辛苦呀?

  生:他長大了。

  師:是呀,你看,他現(xiàn)在都這么大了,哪能不重呢?

  師:你出生時3千克,那你知道現(xiàn)在自己多重嗎?

  生:我現(xiàn)在16千克

  師:你們知道他剛出生時有多高嗎?

  生:我剛出生時有50厘米。

  師:大家比畫一下,50厘米有多長?

  (生在比畫的時候,師拿出一個50厘米高的天線寶寶,立在那位同學的身邊,大家看了十分驚訝)

  師:那你知道自己現(xiàn)在多高嗎?

  生:我現(xiàn)在有120厘米。

  師:(出示多媒體配樂畫面)請同學們拍著手跟老師一起來讀兒歌。

  鞋子小了,腳長大了;褲子短了,人長高了。

  媽媽說我變樣了,我高興得拍手笑了!

  師:對比小時候和現(xiàn)在,你有哪些變化?咱們先來填好成長表,然后在小組說一說。

  生:獨立填表,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

  我的成長

  我的變化  小時候  現(xiàn)在

  身體

  生活

  學習

  其他方面

  師:同學們長大了,個子長高了,身體也長壯了,而且還學會了許許多多的本領,想不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

  二、我能干、我快樂

  師:有一位小朋友叫淘兒,他也一直希望自己能快快長大,我們來看他的故事吧!(多媒體演示情境故事)

  生:觀看情境故事

  師:淘兒真了不起,不用父母接送,自己能獨立上下學,這可是一個了不起的變化。

  師:淘兒不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幫助父母做家務,并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長大了。

  師:長大的你有哪些變化?

  生:我自己襪子。

  生:我會彈鋼琴。

  生:我會跆拳道。

  師:對呀,在一天天的成長中,你們學會了許多本領,養(yǎng)成了許多好習慣,這也能說明你們在長大。

  師:現(xiàn)在你了解自己嗎?老師想考考你們,一起看大屏幕——老師為大家?guī)淼男⌒n案卡。

  師:看來同學們對自己都很了解,你對其他同學了解嗎?

  生:了解

  三、別人眼中的我,我快樂

  師:下面我們一起玩?zhèn)€小游戲“猜猜他是誰”

  師:說明游戲規(guī)則,把自己的檔案卡折一折,放到前面的盒子里,老師將其隨意分給每個小組,游戲在小組內(nèi)進行,一人抽出一張簽讀,其他人來猜他是誰。

  生:做游戲。

  師:你想知道別人眼中的你是什么樣子的嗎?現(xiàn)在我們就以小記者的身份去采訪別人。

  師:采訪別人時,你知道要注意什么?接受采訪時又要注意什么?

  生:匯報采訪別人的注意事項和接受采訪的注意事項

  師:采訪他人要有禮貌、注意傾聽,并作好記錄。接受采訪時,要多說別人的長處,說缺點要真誠,要注意說話的語氣。

  生:自由采訪,然后作簡短匯報。

  四、本領樹上本領多,我快樂

  師:同學們,成長是多么快樂的一件事情呀!我們在成長中學會許多本領,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夢想,讓我們一起把這些“本領蘋果”掛到“本領樹”上吧。

  (師制作一棵大樹貼在黑板上,作為本領樹)

  師:同學們請在蘋果上寫下自己會做的事和未來想做的事。(多媒體播放輕快的音樂)

  生:在蘋果上寫下自己會做的事和未來想做的事

  師:請把寫好本領的蘋果貼到樹上。

  師:蘋果樹上的蘋果越來越多,我們的本領也越來越大,把自己的心里話回去和爸爸媽媽交流一下,讓他們豎起大拇指來夸夸你。

  五、健康成長、永遠快樂

  師:從今天的學習中,老師知道了你們不僅長高了、變重了,還學會了許多知識,養(yǎng)成了好習慣,這些也能說明你們長大了。更重要的是,你們知道要去關心他人、體貼父母了。老師衷心地希望你們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六、感謝父母,快樂成長

  孩子們,快快行動起來,加入我們的感恩系列活動中吧!我們在尊敬師長、關心他人的同時,更應該感謝我們的父母。怎樣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回報他們呢?把我們的成長快樂記錄下來吧,課后讓我們來為自己設計一本“成長相冊”,記錄下你生活中的每一個令人難忘的經(jīng)歷,把它作為禮物送給爸爸媽媽吧。

  教學反思:

  1、本課的設計我緊緊圍繞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活動中更加了解自己,使他們充滿自信?!伴L大了,我快樂”,真實地體會自己在長大;“我能干,我快樂”,讓學生在活動中有所體驗、有所感悟;“別人眼中的我,我快樂”,讓學生加深彼此的了解,并學會欣賞他人的優(yōu)點,找出自己的不足;“本領本上本領多,多快樂”,讓學生對自己有了更全面、更準確的認識,從而增強自信心。處處貫穿“成長快樂”這一主線,結尾處更升華了情感,感謝父母,學會感恩!

  2、在課上,自始至終都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而賦予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學生們有探求新知的好奇心,有主動探究知識的愿望,有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這些在學習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是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所具有的,為此請學生猜一猜照片上的小朋友是誰,看一看這個小朋友的變化過程,從而感受成長的歷程和成長的快樂。在教學過程中,我聯(lián)系了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改進了教學活動,使教學過程充滿情趣和活力。

  3、我認為自己還重視與學生的對話,注重與學生共同參與、共同分享。在課上,努力做到將自己融入孩子們當中,談了自己小時候的事情,與學生一起分享成長中的樂事。但是,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整上還有待提高,學生的發(fā)言面不廣,有好多學生是想說而不敢說,因此,課堂“冷場”的局面還是發(fā)生了。本是一節(jié)輕松快樂的思品課,而因為這樣的原因出現(xiàn)了遺憾!還有,在板書設計上,還應該追求新的思路,不能光顧及了多媒體而忽略了板書的作用!

26、學前班語言教案《不怕冷的大衣》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目標:

  1、能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出乎意料的故事結局。

  2、能大膽地用較連貫的語言進行講述和表達。懂得運動能使身體暖和,冬天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3、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jù)畫面展開想象并用較豐富的語匯進行表述的能力。

  4、喜歡并嘗試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參加體育鍛煉的經(jīng)驗。

  2、故事圖片,小兔子頭飾。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1、 老師:“今天我要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不怕冷的大衣》。請小朋友先猜一猜,這《不怕冷的大衣》是什么樣的大衣呢?”請幼兒大膽想象和表達。

  2、 老師:“你們想得都很棒!讓我們聽一聽故事里是怎么說的,看看故事里的不怕冷的大衣和你們想得一樣不一樣?!?/p>

  (二)、講述故事,理解故事情節(jié)。

  1、 教師邊出示圖邊聲情并茂的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2、在故事結尾時提出:“猜猜姥姥會說什么?”請小朋友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大膽地猜想,并請幼兒說一說理由。教師講述故事結尾:姥姥對陶陶說:“你渾身冒汗,不就像穿了一件不怕冷的大衣嗎?陶陶拍了拍腦袋說:哦,我明白了,原來媽媽說的不怕冷的大衣就是讓我多做運動啊!”。

  3、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奶奶、媽媽說運動是不怕冷的大衣?”可請幼兒說說自己運動后的感受,使其理解運動能使身體出汗,變暖和,感受奶奶、媽媽想法的有趣獨特。

  4、老師:“小朋友們,剛開始時你們想到是這樣的結局嗎?這個結尾真有意思,是我們沒有想到的” 。

  (三)、看圖分段講故事,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1、老師生動講述前兩幅圖后提問:“小兔子為什么不肯起床?媽媽對他說了什么?”

  2、講第3幅圖:“小伙伴們?yōu)槭裁葱Π?”

  3、講第4幅圖:“在去姥姥家的路上,陶陶做了什么?他滑了一會兒雪后,感覺怎么樣?他做什么了?”

  4、講第5幅圖。

  (四)、集體講述故事。

  1、 教師和幼兒一起結合圖片講述故事。

  2、小白兔:“小朋友,你們講得真好!我給你們帶來一本書,書里面有故事《不怕冷的大衣》,你們可以邊看圖邊講,也可以給好朋友講一講?!?/p>

  3、幼兒自由講述。

  反思:

  勇敢,既是一種精神力量,又存在于一系列具體的行為表現(xiàn)中。4--5歲的孩子,他們的認知能力,情感和意志力正處在發(fā)展過程中常常會有害怕黑暗,害怕疼痛,害怕寒冷與困難等表現(xiàn)。主題“勇敢的我”當中有一活動內(nèi)容《不怕冷的大衣》其活動目標:1.理解兒歌內(nèi)容,知道運動能讓自己暖和起來。 2. 初步運用不同的語氣表現(xiàn)兒歌內(nèi)容。 活動的開始部分我拋給了孩子一個問題“天氣冷嗎?這么冷的天氣里你會做什么事?那你們有什么好的辦法可以讓自己暖和起來?”孩子們想了很多辦法,但是他們想的辦法基本上是借助現(xiàn)代技術產(chǎn)物了來保暖。之后我又拋給孩子們一個問題:“什么是不怕冷的大衣?”請幼兒之間可以共同的討論,并隨著小兔子的想得到不怕冷的大衣而跑去奶奶那里去過程發(fā)現(xiàn)到底什么才是不怕冷的大衣。這期間引導孩觀察小兔子的身體變化。從而使孩子知道運動能使自己的身體暖和起來。為了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加體驗運動的好處,活動后我?guī)∨笥岩黄鸬綉敉饣顒?。鼓勵幼兒在寒冷的季?jié)里要勇敢的戰(zhàn)勝寒冷。

27、幼兒園美術活動《有趣的圖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目標:

  發(fā)現(xiàn)物體的對稱性,根據(jù)提供的已有圖形,畫出與物體相對稱的另一半。

  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具有兩組相對稱的圖形若干,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第19頁《有趣的對稱圖案》、水彩筆。人手一張長和寬為4厘米和3厘米的彩色紙、剪刀、水彩筆。已拼插好一半對稱圖案的玩具或插粒若干套,玩具、插粒若干。

  活動過程:

  一、后面躲著誰(教師先出示已折成一半的圖形或實物,讓幼兒猜猜后面會是什么。再是讓幼兒折對稱圖形)

  二、找朋友(展示圖形片,請幼兒在提供的圖形中找找每個圖形的朋友,說說它們?yōu)槭裁词桥笥眩偌w觀察兩個圖形的異同:形狀、顏色、圖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對稱的意義)。

  三、找一半(讓幼兒說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對稱物體和自己身體上有沒有對稱的地方,指導幼兒操作活動材料,找出對稱的圖畫并涂色請幼兒觀察已經(jīng)拼好一半的圖案,用相同的玩具材料拼出相對稱的另一半)。

  修改后活動方案:

  目標與上面同。

  準備:三張對稱圖片:三角形,花朵,小鳥。

  對稱及不對稱圖片若干。

  操作紙每人一張:有找對稱涂色的,有畫對稱圖形的。

  過程:一、猜一猜(分別出示三張對稱圖片的一半,讓幼兒猜出后面是什么。三張全出示后引導幼兒觀察左右兩過的異同:形狀、顏色、圖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對稱的意義)。

  二、找一找(先出示若干半張圖片,讓其尋找對稱的另一半。再在自己身上尋找對稱的部位)。

  三、做一做(用自己的身體做對稱的動作)。

  四、畫一畫(在操作紙上先找對稱圖案,再涂色對稱圖案,最后畫對稱圖案的另一半)。

  活動設計的反思:

  這是一個對“對稱”含義理解的活動,而“對稱”的物體、圖案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只要告訴幼兒“對稱”的條件,幼兒能容易找到,但是這種方法回到了原來的“灌輸、傳授”式,幼兒在活動中永遠是處于被動者。所以如何讓幼兒主動學,樂意去尋找發(fā)現(xiàn),這是活動設計的關鍵。如今有了首席備課人,但設計的活動思路不屬于自己,要使這活動盡量減少紕漏,那就精心的構思活動方案,琢磨活動過程,把握每個活動中每個環(huán)節(jié),活動后進行反思。因此活動前我仔細琢磨了原活動方案,總覺得不是自己的不能得心應手去實施,因此對活動進行了修改調(diào)整,讓幼兒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畫一畫”的幾個環(huán)節(jié)中,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了“對稱”所需的條件,每個環(huán)節(jié)清晰、明了,重點突出。

  活動目標的反思:活動的目標實而在,不空不廣也不難,并已在過程中很好的體現(xiàn),特別是“發(fā)現(xiàn)物體的對稱性”我覺得非常好,都是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而得到的正確答案。是一種主動學習的反映。

  活動過程的反思:

  “猜一猜”是活動的第一環(huán)節(jié)。而“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去“找”。我要讓幼兒在快樂的“猜一猜”后,自己去尋找左右兩邊的異同點,這就是重點。在猜的過程中孩子們興趣高漲,因為我對幼兒的猜測答案都沒肯定也不否定,所以他們就特好奇,給下面的“尋找”增加了更大的興趣。在我的鼓勵下,他們都積極主動的尋找著每張圖片兩邊的相同點與不同,最終自然的發(fā)現(xiàn)了“對稱”的條件:形狀、顏色、大小、圖案相同,方向相反。然而就在讓他們找不同點時,我提出了一個帶有誤導性的問題:“找一找兩邊有什么不一樣”,因此幼兒就從細微之處找不同,還真的找到了線條不直、圓圈不圓之類,沒有一個幼兒會從方向上去觀察,我也就只能半提醒著他們“看看小鳥吧朝哪邊”,幼兒才恍然大悟“方向相反”了。顯然這是我的提問出現(xiàn)了問題而導致的。這環(huán)節(jié)讓我滿意的是話比較簡潔不多,靈活的面對幼兒的“猜測”。讓我遺憾的就是:問題設計不妥,帶來了誤導或多或少的耽誤了教學活動的時間。

  “找一找”是對“對稱”含義的理解后的初次應用。我就請班上學習、接受能力中偏下的幼兒回答,結果是多數(shù)幼兒對“對稱”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但還有極少幼兒有些模糊而出現(xiàn)錯誤,因此就在他們的錯誤中提出問題并極時幫他們解決了問題,使幼兒更加理解了對稱的意思。

  “做一做”是為了增加一點趣味性,前二個環(huán)節(jié)都是以說為主,而做一做即是讓他們鞏固“對稱”的理解,又是能讓他們好動的身體能得到輕松片刻。雖是動的一刻,但師幼配合非常默契。

  “畫一畫”的操作活動有看、想、找、涂色、畫的過程,是前面學習的綜合反映。在此中我覺得不足的是:在幼兒操作前沒有再次或是小結一下對稱條件,也沒有示范,因此很多幼兒出現(xiàn)了對稱的顏色沒有用上,他們只是涂色而已,如果能提一提,也許幼兒涂色時會主意到色彩的變化與對稱。

  這就是我對“有趣圖案”整個活動的全面反思,只有在仔細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是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學途徑。

28、幼兒園音樂活動優(yōu)秀教案《搖籃曲》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的:

  1、通過讓幼兒反復欣賞樂曲,感受搖籃曲的安靜、緩慢、抒情等情感。

  2、能體驗爸爸、媽媽對寶寶的愛,并有興趣地用動作表現(xiàn)哄娃娃睡覺的情節(jié)。

  3、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4、初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節(jié)奏既充滿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嘗試用語言進行表述。

  教學準備:

  音樂伴奏,布娃娃,(幼兒人手一個),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復習歌曲:《小小的船》

  教師語言:天黑了,整個大地變得靜悄悄的,月亮姑娘來唱歌了,星星來為他伴奏,他們的歌聲讓靜靜的夜顯得更美麗。聽--(師生合唱,引導幼兒看老師的指揮手勢)

  (二)欣賞搖籃曲

  1、感受音樂的特點

  教師語言:夜晚真美呀,就在這時不知從那戶人家的窗子里傳出了一段很好聽的音樂。(完整聽賞音樂)

  提問:這段音樂好聽嗎?聽了這段音樂你想到了什么呢?

  小結:聽了這段音樂你們想到了那么多的事,你們真是用心在聽。那你們怎么會想到這些事的呢?  這段音樂給我們的感覺是怎么樣的呢?(再次欣賞,講講感覺,教師哼唱加以肯定)

  小結:你們說得真好,這段音樂給我門的感覺就是很柔和,很安靜的,緩慢的。

  2、感受音樂的內(nèi)容

  教師語言:其實音樂就像人說話,每一段音樂里都藏著一個優(yōu)美又動聽的故事,那么這段音樂里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起來看吧!(欣賞舞蹈和音樂)

  提問:現(xiàn)在你們都知道這段音樂講了什么故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結合動作理解:媽媽在哄寶寶睡覺,并開心安慰地跳起舞了)

  小結:這段音樂講述了媽媽在哄自己心愛的寶寶睡覺,像這樣的曲子我們叫它《搖籃曲》。

  3、幼兒表演音樂內(nèi)容

  教師語言:在幼兒園里老師就是你們的媽媽,你們就是老師的好寶寶,天黑了媽媽要哄寶寶們睡覺了。

  教師語言:媽媽哄你們睡覺心里怎么樣?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次小爸爸小媽媽哄自己的娃娃睡覺呢?(幼兒也來扮演媽媽爸爸哄娃娃睡覺)

  難點:哄娃娃的動作可以引導幼兒變換動作。(幼兒個別示范 ) 表演得逼真(引導幼兒用動作體現(xiàn)對娃娃的寶貝)

  4、結束語:小娃娃真的睡了,讓我們輕輕地把他放到小床上,我們也該休息了

  活動反思:

  在小班上學期我想讓孩子接觸到比較典型的曲子,例如搖籃曲、進行曲等,讓他們初步了解音樂有不同的類型,在音樂的活動中能夠有稍深一點的探索。

  而在這節(jié)活動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能夠分辨什么樣的曲子才是適合睡覺的曲子,而小班的幼兒也特別容易進入情境,能用入境的語言、動作帶娃娃睡覺?;顒拥哪繕撕苋菀走_成。

  不足的是在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上還不夠流暢,哄娃娃睡覺的時候想輕柔的語言、動作和情景有些不匹配,最好在孩子自然地抱娃娃聽音樂入睡地時候觀察他們的自然表現(xiàn),在之后的環(huán)節(jié)中加以提煉。

29、幼兒園音樂課優(yōu)秀教案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教學設計與反思

  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目的:

  1、跟著音樂學唱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嘗試用拍手動作拍打音樂的節(jié)奏

  2、感受歌曲愉快、跳躍的情緒

  3、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

  4、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 天安門掛圖

  活動過程:

  一、 交流喜愛天安門的理由

  1、昨天夜里老師做了個很美很美的夢,夢到自己變成了一個孫悟空,乘著筋斗云去了北京,北京好大好大,景色可美了,你們猜猜看我到了北京的哪些地方?

  2、我夢見我去了天安門,那你喜歡天安門嗎,為什么?

  教師小結:喜歡天安門的理由有許多,不僅我們喜歡,所有中國人都喜歡,因為天安門是我們中國最大的一個廣場,它也成為了首都北京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標志性建筑之一。

  二:欣賞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

  1、聽完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2、這首歌里唱了些什么?

  3、嘗試用雙手拍打節(jié)奏。

  4、討論:這首歌中唱了幾遍我愛北京天安門?唱的旋律一樣嗎?

  三:學唱歌曲

  1、跟上樂曲的節(jié)奏學唱歌曲

  2、有表情地歌唱,表達熱愛天安門的感情。

  《我愛北京天安門》教學后記

  這節(jié)課我的整體安排是先欣賞《我愛北京天安門》。

  在欣賞《我愛北京天安門》的環(huán)節(jié)中,我先沒有將歌曲名稱告訴學生,而是先讓學生聽一遍,然后猜一猜歌曲講了些什么,當?shù)诙樾蕾p時我要求學生認真聽,聽一聽歌曲一共分為幾段,哪一段和哪一段一樣;由于我認為大部分學生在幼兒園聽過這首歌曲,所以在一次備課中我想學生可以回答出來,但經(jīng)過上課下來,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天賦很好,能夠聽得出來,但是大部分學生都回答不上來,經(jīng)過我認真的反思,我想小朋友能夠會唱的歌不一定能夠分析它,而這正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逐步的叫學生來了解掌握分析理解歌曲的能力,所以在二次備課的時候,我仍然是先讓學生自己聽,盡量用動作等形式提醒他們,當學生實在理解不上去,我再隨音樂打手勢分別出示第一二三段,然后再來說一說為什么我是這樣分的,接下來我再問哪一段和哪一段一樣時,我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學生很快就感受到了,能夠及時的做出回答。

  在一次備課欣賞的部分我安排了兩個環(huán)節(jié),分析完段落后,先是“聽到獨唱時把小手舉起來,聽到齊唱時將小手藏起來,看看誰聽得最仔細,反應的最快”,然后再“隨音樂讓學生加上美麗的舞蹈”,但是經(jīng)過第一節(jié)課上完,我覺得聽獨唱舉手部分學生的興趣極高,所以我在接下來的課中將兩部分調(diào)換了一下,現(xiàn)編舞蹈再聽獨唱或齊唱,這個環(huán)節(jié)結束以后,伴著學生熱烈的氛圍,直接問一問“同學們感覺快不快樂啊?”學生很自然的回答:快樂?!澳敲蠢蠋熯@里有一首《多快樂》,同學們聽一聽他們?yōu)槭裁催@么快樂呢?”這樣很自然的就過渡到了學習歌曲的環(huán)節(jié),在歌曲學唱的過程中仍然要注意音準和節(jié)奏的強調(diào),學唱完后再拿打擊樂器來為歌曲邊唱邊伴奏。有的班級接受能力好時間有剩余也可以分組來比一比賽,點評一下優(yōu)缺點。

30、學前班語言活動《好朋友》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nèi)容,學習兒歌。

  2.感受好朋友見面時的快樂心情,嘗試用合適的方式進行表達。

  3. 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nèi)容的猜測與想象。

  4. 引導幼兒充分想像合理的故事經(jīng)過,鍛煉自己口語的表達能力及思維能力,創(chuàng)編出一個完整的故事。

  活動準備:

  1.掛圖;小朋友的書。

  2.小狗、小鴨的頭飾若干。

  過程:

  1.談話,引發(fā)幼兒回憶與好朋友見面的情景。

  你有好朋友嗎?見到好朋友時,你的心里的感覺是什么樣的?

  好朋友見面時都會有不同的問好方式,有的握握手、有的抱一抱、有的會鞠躬說“你好!”

  你見到好朋友時,會怎么問好?

  2.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nèi)容。

  出示掛圖,告訴幼兒小動物見到好朋友時也很高興和它們是怎么問好的。

  教師朗誦兒歌兩遍,告訴幼兒兒歌名稱。

  教師再次朗誦兒歌,提問:

  兩只小狗見了面,怎樣問好?為什么它們要互相親親鼻

  幼兒學念兒歌數(shù)遍。

  3.聽兒歌錄音,引導幼兒邊說兒歌邊表演相應的動作。

  4.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兒歌,說說什么動物見面了,再根據(jù)動物的特征創(chuàng)編互相問好的方式。(如:兩只小象見了面,伸出鼻子勾一勾)

  5.請幼兒戴上頭飾邊說兒歌邊表演找朋友。

  課后反思:

  1.這個活動很切合幼兒入園時開展,現(xiàn)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可是到了幼兒園,孩子要學會與同伴友好交往,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選擇《好朋友》對孩子進行教育。

  2.在課堂教學中我首先注重的是給孩子自由的空間,讓孩子在自由的空間中學習,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盡量減少對他們的限制,多給他們表現(xiàn)自己,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幼兒對本活動很感興趣,活動游戲化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的熱情。

  3.在創(chuàng)編兒歌的環(huán)節(jié)中,由于幼兒年齡偏小,想象還不夠豐富。

31、中班科學活動優(yōu)秀教案《好玩的電線》教學設計與反思

  設計意圖:

  幼兒園改造線路留下的零散的廢舊電線引發(fā)了孩子們極大的玩的樂趣:有的將電線彎一彎當“蛇”來嚇唬同伴;有的繞成圈當手鐲;有的當發(fā)箍戴在頭上,孩子們被電線這一獨特、新穎的特殊材料所深深吸引。

  依據(jù)新《綱要》在科學領域中提出的“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边@一指導思想,我捕捉孩子們的興趣與需要,精心設計了這一科學探究活動,意在幫助孩子們在有目的地玩的過程中構建電線可隨意彎折的知識經(jīng)驗,同時在嘗試借助物體讓電線造型站起來的探索活動中獲得關于事物間關系的認識。

  活動目的:

  1、感知電線可隨意彎折的特點。

  2、嘗試借助輔助材料讓自己創(chuàng)意的電線作品站起來。

  3、培養(yǎng)幼兒大膽想象、樂于探索的精神,提高言語表達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活動準備:

  1、彩色膠皮電線若干。

  2、橡皮泥、積木、積塑、牙膏盒、易拉罐、夾子、筆、記錄紙等。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激發(fā)學習興趣。

  師:(出示電線)這是什么?你在哪兒見過它?

  幼:電線,我在電視機(電腦、手機充電器、電話、三用機……)的后面見過電線。

  小結:電線是電器的親密朋友,它會導電,有了它,可以使電燈發(fā)亮,使電器正常工作。

  ——幼兒對在哪兒見過電線有親身感受,他們在回答問題的同時,眼睛還在教室周圍四處尋找,有效激發(fā)幼兒關注身邊事物的興趣。

  二、變一變,引導創(chuàng)造想象。

  1、師:今天,老師要用這廢舊的電線來變魔術,瞧!我讓電線彎彎腰,變成了什么?

  幼:變成了彩虹(拱橋、眉毛、山洞、頭箍、、、、、、)

  師:換個方向看,象什么?

  幼:象微笑的嘴巴、象一片西瓜、象小船、、、

  師:再換個方向看,還象什么?

  幼:象天上的月亮。

  ——在引導幼兒想象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改變物體方向,盡可能地進行多方位啟發(fā),提高幼兒想象的空間。

  2、師:你們也想變魔術嗎?在椅子底下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電線,小心取出來,想一想自己要變什么,再動手試一試吧!

  3、幼兒自由彎曲電線變造型,教師觀察指導。

  4、和同伴交流:你把電線變成了什么?

  幼:我變的是氣球,也很象撈魚的勺子。

  (眼鏡、蝸牛、氣球、耳機、煙斗、、、、、、)

  ——教師前一環(huán)節(jié)的引導有效推進了孩子們對電線造型的興趣與思考,他們能對自己變出的造型進行大膽想象與表達)

  小結:電線真好玩,可以根據(jù)我們的想法把它彎曲成各種各樣的東西。

  三、試一試,鼓勵探索發(fā)現(xiàn)。

  1、師:把你變的電線造型放在地上試試,它可以站起來嗎?(不能),想一想,有什么辦法讓它站起來?

  2、幼兒自由猜想讓電線造型站起來的方法。

  幼1:把它靠在椅子腿上,就站起來。

  幼2:把它插在鞋子里也可以站起來了。

  、、、、、、

  ——教師簡短、有效的提問關系到孩子思維活動的質量,推進了孩子的活動。

  3、師:老師在你們身后的桌子上準備了許多的材料,你可以帶上自己的電線造型去試試,怎樣讓這些材料幫助你的電線造型站起來。實驗成功了,就把這個方法畫在紙張上。想出的辦法越多越好。

  4、幼兒嘗試操作,并記錄。

  ——讓幼兒借助自己常見的物體幫助電線造型站起來,孩子們有足夠的自信心,同時,豐富的材料既滿足了孩子們探索要求,又能進行多方位組合,孩子們在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中積極探索,獲取經(jīng)驗。

  四、評一評,構建知識經(jīng)驗。

  (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兒記錄結果)

  1、師:說說看,你用什么辦法讓你的電線造型站起來。

  幼:我把它靠在積木上,讓它站起來。

  幼:我用橡皮泥粘住,讓它站起來。

  師:你愿意把自己認為最好的辦法告訴大家嗎?

  幼:我把它插在牙膏盒里,讓它站起來。

  、、、、、、

  ——教師通過讓孩子介紹自己認為最棒的經(jīng)驗,既給予了多數(shù)幼兒表達的機會,又能讓介紹的辦法不重復,充分發(fā)揮了經(jīng)驗分享的功效,促進每位幼兒得到發(fā)展。

  小結:看來你們真有辦法,運用插、靠、粘、掛的辦法讓自己的電線造型站都起來了,真了不起。

  五、玩一玩,提升探索難度。

  1、師:瞧!我也變了一副眼鏡,還能自己立起來呢!你們也能想出辦法,不用別的材料幫忙,讓電線造型自己站起來嗎?

  2、幼兒再次嘗試不借助材料,讓電線造型站起來。

  師:如果你試成果了,就把它擺到老師的跟前來。

  3、交流:這些能自己站起的電線造型身上都藏著一個秘密,知道是什么嗎?

  幼:他們的下面有底座。

  幼;它們有彎彎的支撐點。

  、、、、、、、

  ——層層遞進的提問,讓孩子們對探索活動充滿期待,他們在一次次挑戰(zhàn)中充滿激情和樂趣,大部分幼兒能在玩弄電線的過程中,摸索出讓電線造型自己站立起來的方法。

  活動延伸:

  生活中還有許多讓物體站起來的方法,回家后,你們還可以繼續(xù)和電線交朋友,變一變,試一試、還有什么辦法讓你的電線造型站起來。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jié)高效、過渡自然的科學活動,整個活動教師輕松,孩子們喜歡。其主要特點表現(xiàn)為:

  一、材料“新”

  教師追隨孩子的興趣與需求,深入發(fā)掘、利用電線這一特殊有趣的材料的潛在價值開展科學探究活動,電線特有的可變形與多變性玩法能強烈吸引幼兒,與幼兒產(chǎn)生積極共鳴,激發(fā)幼兒探索欲望。

  二、層次“清”

  在教學設計上,教師以電線為主線,設計層層推進式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起初自由表現(xiàn)富有創(chuàng)意的平面電線造型到嘗試借助材料幫助電線造型站起來,再到表現(xiàn)電線立體造型,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同時,每個環(huán)節(jié)對幼兒充滿挑戰(zhàn),能很好調(diào)動幼兒學習積極性,是遵循幼兒循序漸進認知規(guī)律的自主學習。

  三、身份“眀”

  活動始終,幼兒是自主學習的主體,在教師提供的可支持性的寬松環(huán)境中自由探索。教師以支持者、引導者的身份參與活動指導,給幼兒足夠的探索時間與空間,以開放性提問為中介誘發(fā)幼兒積極思維、大膽操作,自主表達,教師問題設計巧妙、簡明、針對性強,能有效誘發(fā)幼兒的思維與行動,讓幼兒在猜猜、變變,試試的活動中獲得主動發(fā)展,充分體現(xiàn)了新《綱要》中幼兒科學教育的精神。

32、學前班《瓷都景德鎮(zhèn)》教學設計和反思

  《瓷都景德鎮(zhèn)》這個活動是目前正在江西全省幼教機構推廣實施的新教材《幼兒多元能力實踐課程》里中班主題教學《美麗的家鄉(xiāng)》中的一堂社會活動。這套《幼兒多元能力實踐課程》是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許卓婭教授主編的,這套教材力求凸顯江西特色,其中有30%的內(nèi)容具有豐富的江西元素,旨在引導幼兒從小熟悉江西、親近江西,并以自己的家鄉(xiāng)---江西感到驕傲和自豪。這也正符合了《新綱要》所指出的:幼兒園社會活動應該“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yōu)秀,激發(fā)幼兒從小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美好情感?!?/p>

  本次活動的目標有三個,第一:讓幼兒知道景德鎮(zhèn)是著名的瓷都,有青花瓷、粉彩瓷、顏色釉瓷和玲瓏瓷這四大傳統(tǒng)名瓷。第二:引導幼兒大膽表述自己對于瓷器的感受和理解。第三:初步培養(yǎng)幼兒對于家鄉(xiāng)傳統(tǒng)特色文化的興趣,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本次活動的準備包括:活動前幼兒對于瓷器的制作過程具備一定的了解,平時對于各種瓷器有一定的觀察?;顒又袑⒁褂玫慕虒W掛圖、幼兒用書、多媒體課件、部分瓷器實物等。

  活動重點是要讓幼兒知道景德鎮(zhèn)是著名的瓷都,有青花瓷、粉彩瓷、顏色釉瓷和玲瓏瓷這四大傳統(tǒng)名瓷。難點則在于引導幼兒大膽表述自己對于瓷器的感受和理解。

  整個活動的過程包括四大部分。一、以掛圖和瓷器實物的展示導入主題。二、逐一觀察了解中國四大傳統(tǒng)名瓷。三、結合幼兒用書以游戲的形式加深幼兒對四大傳統(tǒng)名瓷的了解。四、總結分享,結束活動。

  由于《瓷都景德鎮(zhèn)》這個活動需要感受瓷器的多種顏色的區(qū)別,我?guī)в變涸谥熬妥髁撕芏嘤嘘P知識上的鋪墊。例如“青”色到底是什么色?通過涂畫七色彩虹,讓孩子們明確了青色在科學上準確的詮釋是介乎藍色和綠色之間的顏色,而在我們?nèi)粘I钪卸嘟忉尀樘焖{色,如“青天”,就是指藍天。這樣在活動中認識青花瓷時,孩子們很快就理解了為什么上面只有藍色花紋的瓷器叫作青花瓷。我還帶孩子們一起請出“白色寶寶”來調(diào)出各種粉色,對比沒加白色以前的鮮艷,孩子們親身感受到了粉色的粉潤和柔和。當活動中我出示粉彩瓷問孩子們有什么感覺時,他們都說上面的顏色粉粉的、柔柔的,很像放進了“白色寶寶”。還有,在教材上的活動準備中需要帶孩子參觀瓷窯了解瓷器的制作過程,由于現(xiàn)實條件的局限,我就上網(wǎng)搜集了制作瓷器過程的圖片和視頻,在多媒體教室播放給孩子們觀看。有了這樣比較直接的感官接觸,孩子們很好地記住了瓷器制作的五大步驟:拉坯、利坯、施釉、畫坯和燒窯。當活動中介紹顏色釉瓷時,我說顏色釉瓷就是制作瓷器第三個步驟不用透明色施釉而是用各種顏色的釉施在瓷器身上,小朋友們一下就明白了,還大聲告訴我他們覺得顏色釉瓷最漂亮,最神奇。至于玲瓏瓷,是四大傳統(tǒng)名瓷中幼兒接受最快的。我播放了幾張在手電筒照射下閃閃發(fā)光的玲瓏瓷,還有一張沒施釉之前上面很多小洞的瓷盤圖片,然后告訴孩子們這種瓷器上用鏤雕技術雕刻了很多有規(guī)律的“玲瓏眼”,所以名叫玲瓏瓷。

  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和實物展示相結合的學習認識了四大傳統(tǒng)名瓷之后,我利用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和孩子們一起玩“我說你猜”的游戲,以此加深孩子們對四大傳統(tǒng)名瓷的印象和了解。另外,我還用準備好的四個瓷器(青花瓷、粉彩瓷、顏色釉瓷、玲瓏瓷各一個)實物和他們玩游戲,我指到哪個瓷器,誰先說對名稱的,就可以來抱一抱、摸一摸這種瓷器,孩子們對這個環(huán)節(jié)特別感興趣,個個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

  整個活動基本實現(xiàn)了三個教學目標,幼兒絕大部分都能說對四大傳統(tǒng)名瓷的稱謂,并且對號入座,不會弄錯。在大膽表述自己對瓷器的感受和了解方面,很多孩子的表現(xiàn)都還不錯。還有一小部分幼兒無法做到運用恰當?shù)恼Z言詮釋自己的想法,這還需要我繼續(xù)加強日常生活和教學中的注重幼兒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33、學前班音樂活動教學設計與反思《鍋碗瓢盆交響曲》

  設計思路:

  音樂源于生活,生活中到處充滿著樂音,節(jié)奏與生活具有形式上的同構。通過通感可以感受和了解生活中所蘊含的音樂。我們將美術、音樂、表演、創(chuàng)作等形式加以融合,用生活中幼兒感興趣熟悉的形象、動作,啟發(fā)其藝術靈性,為幼兒開辟一種藝術感受和表現(xiàn)的創(chuàng)作空間,運用不同的形式把感受到的節(jié)奏表現(xiàn)出來。我們發(fā)現(xiàn)幼兒在輕松自由的環(huán)境以及動手操作的過程里,所表現(xiàn)出來的是積極的態(tài)度、真實的情緒和情感。通過活動,幼兒們不僅感受到生活藝術而且也得到了快樂的體驗。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影片,使幼兒感受廚房的工作以及廚房的節(jié)奏。

  2、通過音樂,啟發(fā)幼兒感受生活中的動作和聲音。感受節(jié)奏的美。

  3、通過運用廚房用具,創(chuàng)作表演廚房的工作,表現(xiàn)生活中的節(jié)奏,培養(yǎng)幼兒的藝術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

  4、安全教育——使用廚房的用具,要注意安全。

  5、通過圖片理解歌詞內(nèi)容,并能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展開大膽的想象。

  6、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廚具和餐具:不同材質的鍋碗瓢盆(鋁鍋、塑料盆等)、筷子、碗、盤、勺、瓢、菜板、搟面杖、搗蒜器、打蛋器。

  2、道具:背景圖、錄制的音樂磁帶,錄音機。

  3、服裝:廚師的圍裙以及帽子

  活動過程:

  一、感受與體驗:廚房序曲

  (教師帶領幼兒參觀廚房,了解廚房的叔叔阿姨都做些什么。)使幼兒初步了解廚房的工作,激發(fā)幼兒對廚房中的興趣。(記憶訓練)

  1、教師請幼兒回憶廚房的情景,并進行系列提問:

  (1)叔叔阿姨工作的地方叫什么?

  (2)叔叔、阿姨在廚房里是怎樣工作的?

  (3)你看到了什么?

  (4)說一說廚房用具的名稱。

  2、請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一下自己所看到的。(最好可以一邊學動作,一邊發(fā)出相應的聲音)

  二、神奇的韻律

  (通過播放音樂聽一遍,啟發(fā)幼兒感受廚房的節(jié)奏和生活中的節(jié)奏,發(fā)現(xiàn)節(jié)奏的生命力。)

  1、教師引領幼兒傾聽不同節(jié)奏的音樂,根據(jù)自己的感受說出每段的音樂節(jié)奏像在廚房里做什么?并隨音樂作出動作。(讓幼兒聯(lián)想生活里還有什么動作也是這樣的動作)

  2、隨音樂節(jié)奏的變化自由表現(xiàn)自己。

  三、廚房交響曲

  (在桌子上放各種家庭中的廚具)

  1、教師將幼兒帶到已經(jīng)布置好的廚房場景中,那里有很多真的廚房用具,讓幼兒說出其名稱,這個用具可以做什么。有一些危險的用具應提示幼兒注意安全。(播放音樂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用具,分別模仿出使用各種用具的動作。)

  2、教師隨機提問幼兒在做什么,請幼兒根據(jù)自己的工作不同,一起隨音樂演奏廚房交響曲。

  教學反思:

  “鍋碗瓢盆交響曲”屬于綜合性藝術教育活動。構思新穎、內(nèi)容充實、形式貼近幼兒情趣。將音樂的節(jié)奏與生活中廚房的情景相聯(lián)系,將藝術教育形式回歸生活。尤其是活動由淺入深,從感受到體驗,從生活再現(xiàn)到音樂表現(xiàn)。符合藝術教育的規(guī)律和幼兒認知事物的規(guī)律。活動中教師的引導,突顯了以幼兒為主體的教育思想,是一次比較成功的藝術教育活動。

34、學前班綜合活動《幫助兔媽媽》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能按物品的形狀或顏色有規(guī)律的進行排序,感知數(shù)學中的規(guī)律美。

  2、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初步學會相互合作。

  3、培養(yǎng)幼兒清楚表述和大膽表演的能力。

  4、增強幼兒與同伴合作的游戲的意識,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硬紙制作的大房子一幢、正方形、圓形若干

  2、紅色、黃色、藍色的彩色長方形若干、膠棒若干

  3、硬紙和彩紙做的規(guī)律物品若干(如:柵欄、各色花朵、串彩環(huán)、串珠)

  活動過程:

  1、以地震為話題,引出主題。

  教師:“我是兔媽媽,今天我可傷心啦,地震把我家的房子菜園都毀壞啦,小朋友我們一起幫助兔媽媽重建家園好嗎?”

  2、引導幼兒觀察地上路面并發(fā)現(xiàn)排列規(guī)律。

  提問:

  ①去往兔媽媽家要經(jīng)過一條路,可是小路也在地震中毀壞了,請小朋友和兔媽媽一起把路修好,請小朋友先觀察一下,腳下的路是由什么形狀鋪成的?

 ?、谶@條路是按一定規(guī)律鋪成的,小朋友看一看有什么規(guī)律?請你按照規(guī)律幫兔媽媽鋪路。(正方形—三角形—正方形—三角形)

  幫助兔媽媽修建家園

 ?、俳處熞龑в變喊l(fā)現(xiàn)規(guī)律,請小朋友按照規(guī)律操作。

  教師提出操作要求:

  A:按規(guī)律進行操作。

  B:小朋友要共同使用材料。

 ?、谟變悍纸M操作

  第一組:修補柵欄——為幼兒準備兩種顏色的柵欄,請幼兒按顏色有規(guī)律排列。

  第二組:種花——為幼兒準備兩種顏色的花,請幼兒按顏色有規(guī)律排列。

  第三組:粘彩磚——為幼兒準備2—3種顏色長方形彩磚,請幼兒分別按不同難度進行操作。

  第四組:串彩環(huán)——為幼兒準備2—3種顏色彩紙,請幼兒根據(jù)提示按不同難度進行操作。

  第五組:串項鏈——為幼兒準備2種形狀的彩珠,請幼兒按形狀進行操作。

  第六組:修補窗簾——為幼兒準備2種顏色的材料,請幼兒按顏色進行操作。

  重點指導:重點指導粘彩磚的幼兒能按要求有規(guī)律的進行操作。教師給幼兒一定的提示,并按能力進行分組,能力弱的幼兒按兩種顏色(紅—黃—紅—黃),能力強的幼兒按三種顏色(紅—黃—藍—紅—黃)。

  4、教師小結,師幼合影留念。

  “兔媽媽今天真開心呀,感謝小朋友們對兔媽媽的幫助,把我的家按照我喜歡的規(guī)律修建,讓我的家又重新回到了以前的樣子,兔媽媽的家剛剛修建好,沒有什么可以送給小朋友的,那我們就在重建的家園前合影留念吧?!被顒友由欤?/p>

  1、美工區(qū):提供彩環(huán)及操作卡片,讓幼兒按照顏色規(guī)律制作。

  2、益智區(qū):按提示有規(guī)律的串項鏈、串彩環(huán)。

  3、建筑區(qū):按一定的規(guī)則進行插塑。

  4、戶外活動時或回家后觀察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規(guī)律的物品,與小伙伴們一同分享。

  《幫助兔媽媽》課后反思

  1、 情境創(chuàng)設更適合小班幼兒

  活動除執(zhí)教教師外,又出現(xiàn)兔媽媽的角色,一下子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孩子幫助兔媽媽的情感。

  2、 驗證過程體現(xiàn)了孩子的自主性

  驗證過程幼兒的自主性凸現(xiàn)。本次活動老師能給予孩子自己查看,利用同伴的力量共同改正,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判斷能力、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3、 孩子的情感充分得到了張揚

  本次活動的情感主線是幫助兔媽媽,在一系列的問題情景中,孩子們自然而然的產(chǎn)生了幫助別人的欲望,在整理房間、收拾玩具、請兔媽媽坐上汽車上醫(yī)院等情景中孩子們那幫助別人的快樂情感獲得了滿足。

  有待研究問題:

  1、 情景創(chuàng)設了小兔的家,但是家的感覺、氛圍還不夠,家中的擺設、衣服的擺放與真實家庭中的具體情況更接近的話則更好。

  2、 活動中在幼兒積累生活經(jīng)驗的過程中還可以滲透數(shù)活動中的方位概念(上下、里外等);在整理物品的過程中還可以出現(xiàn)配對等要求,給予孩子更高的挑戰(zhàn)目標。

  《幫助兔媽媽》課后反思

  1、 情境創(chuàng)設更適合小班幼兒

  活動除執(zhí)教教師外,又出現(xiàn)兔媽媽的角色,一下子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孩子幫助兔媽媽的情感。

  2、 驗證過程體現(xiàn)了孩子的自主性

  驗證過程幼兒的自主性凸現(xiàn)。本次活動老師能給予孩子自己查看,利用同伴的力量共同改正,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判斷能力、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3、 孩子的情感充分得到了張揚

  本次活動的情感主線是幫助兔媽媽,在一系列的問題情景中,孩子們自然而然的產(chǎn)生了幫助別人的欲望,在整理房間、收拾玩具、請兔媽媽坐上汽車上醫(yī)院等情景中孩子們那幫助別人的快樂情感獲得了滿足。

  有待研究問題:

  1、 情景創(chuàng)設了小兔的家,但是家的感覺、氛圍還不夠,家中的擺設、衣服的擺放與真實家庭中的具體情況更接近的話則更好。

  2、 活動中在幼兒積累生活經(jīng)驗的過程中還可以滲透數(shù)活動中的方位概念(上下、里外等);在整理物品的過程中還可以出現(xiàn)配對等要求,給予孩子更高的挑戰(zhàn)目標。

35、小班語言活動教案《微笑》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的內(nèi)容和情感基調(diào),知道為人做事是愉快的,微笑能使人快樂。

  2、知道語言表達的快樂。

  3、通過多媒體教學,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音樂

  活動過程:

  1、社交游戲:找朋友

  幼兒兩兩對坐,邊唱邊表演,感受同伴之間交流的快樂。

  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朋友,和朋友在一起真快樂。下面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有關動物朋友的故事?!?/p>

  2、教師配樂朗誦散文第一段,幼兒傾聽

  教師:“剛才散文里說了哪些動物朋友,它們?yōu)榕笥褌冏隽耸裁词虑?,讓大家高興?”

  幼兒回答,教師根據(jù)幼兒的發(fā)言出示相應的圖片,并學說短句。

  教師:“小蝸牛能為朋友們做些什么呢?請小朋友幫幫小蝸牛想辦法吧?!?/p>

  3、教師配樂講述散文第二部份

  教師:“小蝸牛為朋友們做了什么事,讓朋友們高興”

  請小朋友學學小蝸牛的微笑。

  4、完整朗誦散文

  5、教師:“我們小朋友能為朋友們做什么事,讓他們高興呢?”

  引導幼兒用“我愿意。。。。。。讓他高興”的句式回答問題。

  活動反思:

  本節(jié)活動選自福建版小班語言活動,是一首非常優(yōu)美的散文活動,體現(xiàn)“為人做事是愉快的,微笑使人快樂”的情感基調(diào),適合培養(yǎng)孩子健康積極的社會交往能力。

  配有現(xiàn)成的閱讀用書,因為字跡偏小,所以在第一課時沒有采用,可以放在延伸活動或第二課時。我為活動準備了幾張色彩鮮艷、稚態(tài)可掬的動物圖案,選用優(yōu)美悅耳的《十分愛》鋼琴曲,幫助幼兒更好理解散文內(nèi)容。

  在課程實施中,根據(jù)幼兒現(xiàn)場表現(xiàn)及時調(diào)整了活動流程,做的比較好的地方,是我用語言不斷為活動目標做鋪墊:比如象客人老師問好,第一次未做提示,第二次提醒幼兒面帶微笑再次向客人老師問侯;活動開始玩《找朋友》社交游戲,我巧妙地把最后一句“再見”改為“抱抱,微笑,”增進了同伴間的情感交流,在微笑對視中每個孩子都是愉快的。分段講述時,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我愿意為朋友++,讓他們高興”這一句型復述有困難,馬上減緩坡度,調(diào)整預設中的第二環(huán)節(jié):“我們小朋友能為朋友們做什么事,讓他高興呢?”,通過角色表演學習句子,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在最后表演環(huán)節(jié),孩子們說的已經(jīng)比較流利了,付詩琪等小朋友的表演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孩子們傾聽、感受、學說、表演、角色轉變中較好的達成了活動目標。在活動的最后部分,我用語言做了一個提升:“微笑是最好的禮物,會讓人感到快樂,舒心,我們可以把微笑送給所有愛我們的人和我們愛的人,讓大家都快樂?!弊晕⑿κ?,至微笑終。

  不足之處:

  一、在第二次配樂朗誦時,由于播放器的不靈敏造成音樂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上了朗誦效果。

  二、教師提出的問題:“小蝸牛為朋友們做了什么讓朋友們高興?”幼兒想象力沒有充分發(fā)揮,講述比較貧乏,出現(xiàn)短暫的冷場現(xiàn)象。如果課前有進行相關的知識鋪墊,幼兒的回答會更精彩,表述會更有質量。

36、幼兒園識字活動《秋》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目的:

  1、學習生字詞:樹葉、落、果實、香、地、黃、秋等

  2、引導孩子朗讀兒歌,理解兒歌所表示的自然界景色。

  3、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孩子課前去戶外觀賞秋天的景色,秋天的掛圖,字卡等

  活動過程:

  1、孩子回憶自己看到的秋天的景色,說說秋天里葉子是什么顏色的,什么顏色的葉子落下來了。

  2、結合背景圖逐步展示字卡,帶孩子認讀,教師講解字卡的意思。

  4、引導幼兒朗誦兒歌,感受兒歌里自然界的景色。

  5、識字游戲:看誰舉的快。教師出示圖片或做動作,請幼兒根據(jù)圖片或動作出示相應的字卡。

  活動反思:

  結合背景識字幼兒更容易記住字,通過多次游戲幼兒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語言表達能力及邏輯思維水平都會有相應提高,而且我們還可以看出幼兒感興趣的內(nèi)容,熟悉的故事情節(jié)仍然是他們主動識字的前提與契機。

37、學前班教案《破譯密碼》活動設計與反思

  《破譯密碼》活動設計與反思

  一、活動目標:

  1. 通過游戲活動,感知8以內(nèi)物體的數(shù)量與數(shù)字的對應關系。

  2. 能用比較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

  3. 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4. 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二、活動準備:

  1.密碼箱若干

  2.紙制鑰匙若干

  3.糖果人手一份

  三、活動過程:

  (一)破密碼

  出示海寶:打招呼“嗨,小朋友你們好!”

  師:海寶來我們班做客,給我們帶來了一個神奇的箱子。

  1.出示一個“密碼箱”,觀察點數(shù)上面的實物數(shù)量。

  師:看看,箱子上有什么?我們一起數(shù)一數(shù)。

  3.箱子上的這些實物可以用數(shù)字密碼幾來表示?

  總結:我們只要數(shù)清箱子上的實物的數(shù)量按順序找到數(shù)字密碼,就能打開這箱子。

  (二)尋鑰匙

  1.感受數(shù)量與數(shù)字對應的關系。

  2.嘗試尋找打開密碼箱的鑰匙,說說為什么。

  總結:先要點數(shù)清楚密碼箱上的實物數(shù)量,按順序找到對應的數(shù)字

  (三)破密碼得禮物

  師:這里有些密碼箱,箱子里有許多的禮物,還送給我們每人一把密碼鑰匙,看看誰最幸運,用你的鑰匙打開這密碼箱,得到禮物。

  1、請幼兒用自己手中的鑰匙去解開相應的密碼箱。

  出示一個箱子,誰的鑰匙能打開,請到前面來

  再出示一個,看清楚了,這次誰的鑰匙能打開這箱子,趕快上來。

  2.集體檢查鑰匙上的數(shù)字與密碼箱上的點數(shù)是否相同,是否能夠打開。

  3.鼓勵幼兒自己手中的鑰匙去打開客人老師準備的密碼箱,獲得禮物。

  4.結束本次活動:

  共同分享:品嘗自己獲得的禮物,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反思:

  活動都在情境中進行,幼兒在老好似出示的密碼箱時,能主動觀察發(fā)現(xiàn)圖片實物的數(shù)量,并在出示的鑰匙上找到匹配的數(shù)字,掌握開解密碼箱的正確方法,然后逐步提升要求,密碼箱的圖片分幾組出示,幼兒能馬上找到相應的多個數(shù)字的密碼鑰匙,最后是幼兒攻破密碼取得禮物。整個活動幼兒都積極的參與,對于老師拋出的問題能爭這回答。并幼兒能自己產(chǎn)生問題:“看到鑰匙上多個數(shù)字時,一位幼兒說這數(shù)字要排隊嗎?”邊上的另一幼兒馬上接著回答:“當然要,密碼箱上的圖片也是排著隊的,只有這樣才能打開呀?!庇變涸趩栴}的互動中自己初步了解了匹配的規(guī)律,活動有效,積極性高漲。并在最后贏得禮物的同時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豎立解決困難的信心。

38、學前班健康優(yōu)秀教案《我會洗手》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要求:1、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飯前飯后、點心及大便后要洗手。

  2、學會念《洗手》兒歌

  3、教育幼兒養(yǎng)成清潔衛(wèi)生的好習慣。

  4、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教學準備:一條臟毛巾

  教學過程:

  一:用游戲口吻,引起幼兒學習洗手的愿望

  老師:今天我聽到毛巾架上有哭的聲音,我走過去一看(舉起臟毛巾)這條毛巾對我說:“有一個小朋友手沒洗干凈就在我身上擦了,你看,把我身上擦臟了?!?/p>

  提問:1、誰在哭啊?

  2、毛巾為什么哭?

  3、怎樣讓毛巾不哭?

  二、學習正確洗手的方法,手心手背都要搓到,洗手后在水池上把手甩三下,不把水濺到地上。

  1、老師邊示范邊念兒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換只手,再搓搓,沖沖沖,沖沖手,沖沖沖,沖干凈,關上龍頭甩三下,一二三?!?/p>

  2、幼兒先在坐位上邊學兒歌邊練習洗手方法,學念兒歌,老師邊檢查幼兒洗手方法是否正確,邊對個別幼兒進行輔導。

  3.組織幼兒在水池邊,,實地練習一次洗手。

  活動反思:幼兒通過有趣的游戲,學會了正確的洗手方法。

39、幼兒園綜合活動教案《小刺猬撿水果》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目標:

  1、幼兒在活動中能主動運用滾、爬、跳、鉆等技能,進行游戲。

  2、幼兒在游戲中能正確區(qū)分紅、黃等各種顏色。

  3、鼓勵幼兒勇于面對困難,克服困難。

  4、 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 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律動音樂、小刺猬頭飾若干。

  2、墊子、圈、牛皮筋、呼啦圈等布置成圓形場地。

  3、各種水果若干。

  4、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標記和籃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準備活動

  (放音樂)做準備運動。

  2、談話活動

  (做起床的動作)天氣越來越冷了,寶寶們,看來我們要出去撿一些水果過冬了,

  以前都是媽媽一個人出去撿,今天媽媽要請寶寶們一起去撿好嗎?

  來,我們先來運動運動,鍛煉一下身體。

  二、活動過程

  1、交代場地

  寶寶們練的真棒,在我們家附近有許多的水果,我們可以走過這里的草地、小橋、石頭、矮墻、山洞去撿水果,寶寶們走的時候要勇敢一點,不要害怕,要想個好辦法走過這些地方去撿水果,現(xiàn)在寶寶們可以出發(fā)了!

  2、幼兒嘗試練習,師指導

  3、幼兒討論所用的方法。

  寶寶可以相互說一說,你是經(jīng)過那些地方去撿水果的,是怎么走過去的?

  你撿到的是什么水果?也可以和媽媽來說一說。

  5、幼兒進行撿水果比賽.(一到兩次)

  (1)隊員分配

  媽媽知道我們寶寶都很能干,還有更好的辦法走過這些地方,那我們來個比賽吧!

  幼兒自由選擇分成紅、黃、藍、綠四隊。

  (2)交代要求

  現(xiàn)在寶寶們分成了四隊,媽媽說“開始”,寶寶就可以找個地方去撿水果了,撿了水果紅隊寶寶應該放在哪個籃子里呢?…….

  媽媽說“?!钡臅r候,寶寶就要停下來,不能再撿水果了。

  (3)幼兒比賽,師指導

  表揚、鼓勵贏的一隊。

  三、活動結束

  寶寶們!撿了這么多的水果,也很累了,來跟媽媽一起放松放松!

  活動反思:

  幼兒在自由選擇自己的顏色隊時,過分的依賴老師,或者跟著大家擠到一起,說明幼兒缺少自主性,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注意這方面的培養(yǎng)。

40、幼兒科學活動教案《太陽公公本領大》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目標:

  簡單了解太陽的作用(發(fā)光、發(fā)熱、光合作用、發(fā)電等),知道太陽給生物帶來的好處并激發(fā)探索自然的情感。

  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xiàn)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xiàn)的結果。

  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紙、筆每人一份。

  2、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用猜謎的方式導入活動。

  (天上有位老公公,圓臉龐,紅面孔,天一亮就出工,從東到西照大地,直到傍晚才收工。)

  2、小組討論,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太陽的作用。

  (1)教師提出要求。

  (2)幼兒分小組討論,教師巡回觀察。注意傾聽幼兒間的交流。

  3、集體交流太陽的作用。

  4、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了解太陽的作用。

  5、提出問題,結束活動。

  (想想在我們的生活中還可以怎樣發(fā)揮太陽的作用,回家可以收集一些資料,再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

  反思:通過老師對孩子們講述內(nèi)容的提升,孩子們懂得了太陽對人類的更多更大的用處。在活動中,由于幼兒對太陽已有前期經(jīng)驗,所以在活動中幼兒發(fā)言很積極。

41、學前班健康教案《我是小司機》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名稱:我是小司機

  重點領域:健康

  活動方式:分組

  預設目標:

  1、能依據(jù)交通指示標記,看信號改變走跑方向。

  2、初步建立遵守社會規(guī)則的意識。

  3、引導幼兒樂于交流,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

  4、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膠圈若干、交通指示標記(停車P拐彎)、繞桿4支

  活動預設:

  1、幼兒手握方向盤(膠圈)做開車狀,隨音樂進入操場。教師與幼兒一起做準備活動。

  2、“小司機 ”練本領。

  教師扮“警察”叔叔扮“小司機”。

  3、幼兒在教師的囗令下走跑交替。

  出示相應的交通指示標志,幼兒按指揮信號做模仿動作。

  “綠燈”:小司機做開車快跑狀。

  “紅燈”:小司機原地走跑狀。

  “彎道”:小司機轉動方向盤做轉彎狀。

  “停車場”:小司機模仿剎車動作。

  教師出示不同交通標志,幼兒做

  “小司機”游戲。

  4.游戲:過隧道

  讓幼兒自由兩人搭成“小隧道”,輪流當小司機穿過小隧道。

  5.放松動作。帶領幼兒做擦車、洗車的動作。

  觀察記錄:

  1、2 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握著方向做鉆走跑的動作 ,一會停一會開,孩子還提議鉆過滑梯的山洞,在門囗的斜坡來回“開汽車”(提醒孩子注意控制上下坡的速度)。

  3、我先向孩子認識所要懂的交通標記,他們很聰明,馬上領會其游戲的要領,分成兩組進行游戲。

  有個別的孩子為爭著排第一,碰撞到旗桿,于是與他們討論怎么解決。前一組上的幼兒和后一組上的幼兒有不同的表現(xiàn),先上的孩子要教師來解決,后上的孩子則提出解決的方法。

  4.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點在玩“過隧道” 時,我馬上調(diào)整游戲方案,和他們一起定下規(guī)則。他們在自己定的規(guī)則中愉快的游戲,并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

  5.放松的環(huán)節(jié)幼兒則跟著教師做同樣的動作 。

  活動反思:

  在這個游戲設計上,孩子所要遵守的游戲規(guī)則很簡單,因此玩起來很容易進入角色,教師不僅是他們的設計者、支持者,還是他們的監(jiān)督者。在發(fā)現(xiàn)孩子違規(guī)時給予指出,使孩子不致于把游戲規(guī)則丟棄,由此至終向目標靠近。教師也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合作者、引導者。當出現(xiàn)孩子的需要時,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能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還學會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fā)事件中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42、幼兒手工活動課《好玩的紙》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目標 :

  1、看看、說說生活中常見的紙。

  2、嘗試用團、拋、踢等不同的動作玩紙,體驗活動的快樂。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活動準備:

  餐巾紙、手工紙(紅黃藍綠)、 報紙、超市的廣告紙;紙箱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這是——出示紙袋??梢苑攀裁?我在紙袋里放了,寶寶喜歡的紙,猜猜看是什么紙?

  2.看看講講。

  (1)餐巾紙 (生活)---邊出示邊說 這是---餐巾紙。

  教師提問:餐巾紙幫寶寶擦什么? 你是怎么擦的?

  兒歌:餐巾紙,折起來,擦鼻涕,真干凈。

  (擦過的餐巾紙放哪里?)

  (2)我的紙袋里還有——出示手工紙 (顏色)

  提問:這是什么顏色的手工紙?(紅黃藍綠) 手工紙可以干什么?(可以剪、可以撕)

  游戲:手工紙變變變,變架飛機飛飛飛……

  (3)超市的廣告紙 (認說日常用品)---

  提問:小朋友在廣告紙上看到了什么?

  討論:你想到超市買什么東西?

  (4)我們再看看,紙袋里還有—— 報紙 (新聞)

  提問:報紙是誰看的?報紙上有什么?

  小結:寶寶長大了,也來看新聞、看故事。

  3.玩報紙

  (1)超級捏捏捏!(團成球)

  捏捏捏,用力捏。誰的球小?誰的球大?

  (2)拋——我的報紙球,飛起來嘍!

  踢——我的報紙球,踢起來嘍!

  滾——我的報紙球,滾過來嘍!

  4.送紙球寶寶回家。

  教學反思:

  科學活動《紙寶寶朋友》中,我們收集了幼兒身邊的餐巾紙、廣告紙、手工紙、廢舊報紙,幼兒在認識了這些紙的名稱與用途后,還了解了利用這些廢舊紙可以玩許多游戲,引起了幼兒對這些紙的興趣。在活動中幼兒都很積極參與,踴躍地回答問題,是一次快樂的活動。在課后的延伸活動中我們將幼兒收集來的各種紙盒、空瓶,供幼兒開展建構活動,他們在玩的過程中逐步感知了“壘高”的技巧,雖然玩得不是很成功,但在他們的大腦里已經(jīng)初步萌發(fā)了科學探索的意識。

43、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艾瑪捉迷藏》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目標:

  1、感受艾瑪?shù)捏w色和大森林的關系。

  2、獲得動物體色是保護色的經(jīng)驗。

  3、萌發(fā)對動物的興趣,樂意親近小動物。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活動準備:課件、每人一張大象圖片。

  活動過程:

  一 、出示課件,引起興趣。

  1、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件禮物,是什么禮物呢?

  2、什么是捉迷藏?

  師:今天艾瑪和小動物一起捉迷藏,你們看看艾瑪是什么樣子的?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怎么玩游戲的。

  二、觀看課件,分段理解故事。

  1、艾瑪可能會躲在什么地方呢?小鳥找到艾瑪了嗎?

  2、小鳥發(fā)現(xiàn)了誰?它為什么一下就發(fā)現(xiàn)了熊貓和七星瓢蟲?

  小結:原來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秘密,這些小動物都找了一個顏色跟自己身體很接近的地方躲起來,這樣就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了。小動物們也就是利用這個本領來保護自己,躲避天敵。

  4、故事中的艾瑪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

  5、在生活當中,艾瑪還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

  三、拓展

  1、觀看圖片中有誰躲起來來了?他們躲的好嗎?

  2、小結:原來解放軍叔叔也是向動物學來的本領,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也是從動物那學到的本領,我們回去再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

  四、幫助艾瑪?shù)呐笥讯闫饋怼?/p>

  1、出示大象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你喜歡哪只大象?為什么喜歡它?它們身上的顏色怎么樣?

  小結:原來這些大象身上的顏色都是相近色。

  2、請你們?nèi)ハ朕k法,讓艾瑪?shù)呐笥讯闫饋怼?/p>

  3、展示幼兒作品。說說哪知大象藏的最好,哪知大象最容易被發(fā)現(xiàn)?為什么?

  《艾瑪捉迷藏》活動反思

  《艾瑪捉迷藏》是一節(jié)很有趣的課,它讓幼兒對動物保護色有了更進一步的探索。活動選材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是幼兒特別感興趣事物和問題,又有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這節(jié)科學活動不僅增加幼兒的科學知識,還讓幼兒的觀察和表達能力得到一定的發(fā)展。

  讀本《艾瑪捉迷藏》主要是通過對圖畫的觀察和學習來理解故事,并發(fā)展幼兒的細節(jié)觀察能力:發(fā)現(xiàn)大象藏在哪里?從哪里看出來?發(fā)展幼兒的換位思考能力等,同時,把從讀本中獲得的經(jīng)驗遷移到生活和游戲中,豐富他們的相關經(jīng)驗,這也是活動的重點。

  在第一環(huán)節(jié)經(jīng)驗時,對于捉迷藏幼兒是非常喜歡的,但對于怎樣藏才安全?怎樣藏才不容易被找到?幼兒的經(jīng)驗明顯不足。

  在第二環(huán)節(jié)閱讀圖書中,幼兒在教師的提示下,能夠通過畫面信息,很清楚的知道艾瑪躲在什么地方,并說出大象所在的位置,如大象藏在彩色樹的后面等等。圖畫中的地方都是幼兒能直觀感受的,因而幼兒比較容易理解,學習的興趣也比較濃,課堂氣氛較為活躍。故事的結局也頗有幽默感,孩子們對這個結局興趣盎然,津津樂道。過程中我一直都是利用提問的方式讓幼兒能夠更清楚的理解故事,在整節(jié)課中,我留給孩子的空間太少了,一個問題下去,就有點破不急待的尋求答案,或自己講出來。幼兒沒有太多思考的時間。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幫助艾瑪?shù)呐笥讯闫饋碇饕羌由钣變簩ǜ褡哟笙笊眢w相近色的認識,并給它找個合適不易發(fā)現(xiàn)的地方躲藏。在操作的過程中,幼兒能將自己的感知與思考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的活動積極性強,操作環(huán)節(jié)花的時間長了些。

  雖然這節(jié)課得到了老師的一些肯定,但對我來說,要學的還有很多很多,反思的也還有很多很多……。今后,在如何準確引導孩子觀察發(fā)現(xiàn)、如何回應孩子拋過來的問題等方面要不斷實踐、探索、提高,增強自己在教學中的隨機能力。

44、幼兒游戲活動《美美和丑丑》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設計:

  無論是絢麗多彩的春天,還是驕陽似火的夏天,大自然中隨處可見蝴蝶忙碌的身影:在美麗的花叢中,在茂密的樹林里。大人們對蝴蝶或許會不屑一顧,而孩子們卻會歡呼雀躍,用充滿好奇的眼睛去觀望,用充滿靈性的耳朵去聆聽,還會邁開活潑好動的小腳去追逐,美麗的蝴蝶引發(fā)了孩子的好奇心,激發(fā)了孩子探索的欲望。因此,我便設計了這一活動,通過活動帶領幼兒進入廣闊的學習天地,去結識蝴蝶朋友,了解它的有趣之處,讓幼兒用一顆真摯的童心,去關注、體驗蝴蝶的生活、探索蝴蝶成長的奧秘,與此同時培養(yǎng)孩子發(fā)現(xiàn)美、表達美、感知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活動目標:

  1、知道蝴蝶是由毛毛蟲變過來的。

  2、 從蝴蝶的生長變化中感知其他昆蟲的生長過程。

  3、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4、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美美和丑丑》

  2、蝴蝶翅膀若干

  3、卵、毛毛蟲、蛹、蝴蝶的圖片

  4、自備一段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故事《美美和丑丑》

  1、我今天帶來了一位昆蟲朋友, 你們認識它嗎?它叫美美,你們喜歡美美嗎?為什么?

  2、有一天,美美在花園里飛來飛去,非??鞓罚蝗?,它看見了一只叫丑丑的動物,你們知道丑丑是誰嗎?美美和丑丑在花園里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猜猜它們會說些什么?

  二、欣賞課件中的故事《美美和丑丑》

  1、毛毛蟲為什么聽了蝴蝶的話會傷心地流淚?

  2、蜜蜂對蝴蝶說的話是不是真的?

  3、那么丑陋的毛毛蟲是怎樣變成美麗的蝴蝶的呢?

  三、觀看課件《蝴蝶是怎樣成長的》

  1、原來蜜蜂的話是真的,美麗的蝴蝶小時候還真是一只毛毛蟲,它是怎么變的呢?

  2、幼兒描述動畫的情景,教師出示蝴蝶成長過程的環(huán)形圖,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先是小小的蟲卵,然后變成毛毛蟲緩緩蠕動,再后來變成蛹,最后變成蝴蝶展翅而飛。

  3、出示卵、毛毛蟲、蛹、蝴蝶的圖片,讓幼兒按照蝴蝶的生長順序來排列這些圖片。

  四、我想變成一只蝴蝶

  1、帶領幼兒邊念兒歌《我想變成一只蝴蝶》,邊做動作,表現(xiàn)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2、教師放背景音樂,幼兒用肢體來表現(xiàn)蝴蝶的成長過程,當念到我變成了一只美麗的蝴碟,幼兒戴上蝴蝶翅膀,在音樂下翩翩起舞。

  五、長大的秘密

  1、你們還能發(fā)現(xiàn)哪些昆蟲也和蝴蝶一樣,小時候的樣子和長大后的樣子不一樣?

  2、鼓勵幼兒回家通過各種途徑尋找答案。

  活動反思:

  因為在設計這節(jié)課之前,我發(fā)現(xiàn)幼兒非常喜歡蝴蝶,但對于蝴蝶是怎么來的,卻不知道,所以從幼兒的興趣入手,針對幼兒的好奇心理設計了這個教育活動。通過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動感的畫面,很受孩子們地喜歡,孩子們觀看時都很專注,對小蝴蝶的生長過程有了初步的感知,我有利用清晰的圖片和孩子們一起看一起說,就這樣,孩子們輕松愉快的獲取了蝴蝶的成長的知識,最后設計了對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演示,幼兒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表現(xiàn)很積極,在接下來的肢體表演中興趣很高,唯一不足的是,活動場地不夠寬敞,使幼兒不能盡興的表演。在活動中,還應重點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大膽表達。

45、大班語言活動優(yōu)秀教案《梨子小提琴》教學設計與反思

  設計思路:

  這個故事運用夸張的文學手法,會引領孩子們走進一個美好的世界,讓他們在故事當中感受到音樂的神奇力量,故事中,美妙動聽的音樂竟然改變了狐貍和獅子兇惡的本性,學生通過看圖講故事進一步感受音樂的魅力,從而萌發(fā)幼兒對藝術的熱愛。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能夠看圖講成簡單的小故事。

  2、體驗音樂帶給人們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梨子小提琴若干、課件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有一只可愛的小動物要來了,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讓我們一起倒數(shù)五個數(shù),歡迎它的到來好嗎?(師幼一起倒數(shù)迎接小松鼠的出現(xiàn))

  二、播放課件,逐幅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1、出示第一幅圖的上半部分,讓幼兒猜測講述。

  師:瞧!它是誰呀?它手里抱的是什么?大家來猜一猜,小松鼠抱個梨會什么呢?

  2、出示第一幅圖的下半部分,讓幼兒邊看圖邊欣賞小松鼠用小提琴演奏的音樂。

  師:小松鼠把梨子做成了什么?咱們一起來聽一聽小松鼠用梨子小提琴演奏的音樂好嗎?(點擊響音樂,音符隨音樂的節(jié)奏緩慢出現(xiàn))音樂好聽嗎?聽到這樣美妙的音樂,你想干什么?這美妙的音樂傳到森林里,森林里的小動物會怎么樣呢?咱們一起來看一看。

  3、出示第二幅圖,引導幼兒講述狐貍和獅子聽到音樂后的變化。

  師:瞧! 狐貍在干什么?獅子在干什么?它們聽到音樂了嗎?美妙的音樂傳到了狐貍和獅子的耳朵里,大家猜一猜,狐貍和獅子聽到音樂后會怎么樣?

  4、出示第三幅圖,引導幼兒邊觀察圖片邊欣賞音樂。

  都有誰被這美妙的音樂迷住了呀?(點擊音樂中斷,梨籽從小提琴上掉下來)咦?什么東西掉下來了?小動物們看到掉下來的梨籽會怎么辦?

  5、出示第四幅圖上半部分,讓幼兒觀察講述。

  師:瞧!它們拿梨籽做什么了?

  6、出示第四幅圖下半部分,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師:他們看到梨樹上結了這么多梨子,又會怎么做呢?

  7、出示第五幅圖,讓幼兒講述圖片內(nèi)容。

  師:都有誰在拉小提琴?森林里的小動物都在拉小提琴,森林里會怎么樣?

  三、完整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講述。

  森林里的小動物都有了一把梨子小提琴,你們想不想也得到一把梨子小提琴呀?今天誰能看著圖把這個故事講一講,老師也會送你一把梨子小提琴。

  1、分組練習給同伴講故事。

  2、每組請一個代表給大家講述。

  3、請幼兒為故事起名字,只要幼兒起的名字適合故事內(nèi)容,就讓幼兒用自己起的故事名字來講。

  4、請個別幼兒在小提琴音樂的伴奏下,完整講述故事內(nèi)容,注意提醒幼兒先講出故事名字。

  四、欣賞小提琴演奏,結束活動。

  教師和幼兒一起拿著自制的梨子小提琴,跟隨音樂演奏。

  活動延伸:

  1、指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上的畫面內(nèi)容,體驗和感受故事所表現(xiàn)的美好意境。

  2、和幼兒一起欣賞用小提琴演奏的名曲,進一步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美。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我注重了孩子的主體地位,始終以自己豐富的情感感染孩子,將鼓勵的目光投射給孩子,在和孩子對話的過程中,我把評析與激勵兩種方式有機結合,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在預想后果時的提問,對孩子思維起到了點撥的作用,點在了孩子思維的生長點上,讓每個孩子充分運用自己的思維、想象、“異想天開”。使活動生動、有效,孩子真正成為了活動的主人。

  出示圖片的過程中,我巧妙地利用課件的播放,把講述難度大的圖片分成兩部分出示,降低幼兒講述的難度,當所有圖片出示后,要求幼兒講述,我采用同伴互相講述的方法,較好地解決了活動時間短,而要講述的人數(shù)多這一矛盾。幼兒在分組討論講述的時候,人人都可以開口講,參與討論,老師再進行巡回指導,既可以照顧個別幼兒,又可以面向全體。并且教師通過獎勵方式激發(fā)幼兒講述的熱情。等到最后分組派代表講述的時候,代表的講述已經(jīng)是全組幼兒智慧的綜合了。這樣做,每個幼兒都有講話的機會,可以培養(yǎng)幼兒相互間取長補短的合作精神,也可以滿足各個層次幼兒的需求。能力強的幼兒可以把圖片的內(nèi)容講得很豐富,完整,能力弱的幼兒可以講得很簡短,只要表達清楚就行了,但不管怎樣,他們都得到了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46、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我會保護自己》教學設計反思

  設計意圖:

  近年來關于兒童性侵害的案件頻繁發(fā)生,很多人感嘆這個社會怎么了?怎么忍心對這些花朵下手,在我看來是我們的性教育缺失和幼兒沒有自我保護意識導致的。中國著名兒童性教育研究專家——胡萍老師曾在她的《善解童貞》一書中提到:幼兒在三歲左右時,可以通過自己的性器官與異性性器官的不同來確認并理解自己的性別。孩子的全面成長,這期間當然也包括了他們的性成長,希望通過我們的教育讓我們的孩子學會愛自己并且提高對自我的保護意識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

  活動目標:

  1.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知道男女有別并知道身體的隱私部位及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

  2.讓孩子知道危險來臨如何保護自己。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促進幼兒身心發(fā)展。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5.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PPT、音樂

  活動重點:通過活動讓孩子知道自己及如何保護隱私部位。

  活動難點:讓孩子知道在遭遇危險時敢于反抗,并積極想辦法讓自己人身得到安全。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遠離陌生人》。

  通過講述PPT讓幼兒知道不能隨便接受陌生人的零食玩具,并能夠勇敢的拒絕。

  二、出示PPT《單獨在家不開門》。

  通過講述PPT讓幼兒知道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堅決不能給陌生人開門,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三、出示PPT《特殊部位要保護》。

  通過觀看PPT讓幼兒知道自己的隱私部位在哪里,并且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

  四、聽兒歌《提防怪叔叔》自然結束。

  教學反思:

  《教學綱要》指出,要培養(yǎng)孩子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識,知道關心和保護自己,幼兒不是被動的“保護者”,教師要尊重幼兒不斷增長的獨立需要,在保護幼兒的同時,鍛煉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為了讓小班幼兒掌握發(fā)生危險時的保護,逃離方法,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更好的健康成長,因此我設計和組織了《我會保護自己》這個活動。

  在本次活動中,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他們的接受能力,所以在活動中采用了綜合性、趣味性、直觀性較強的圖片PPT,充分調(diào)動了孩子的各種感官,讓他們更直觀的了解危險及求救方法。活動中幼兒的參與感十足,對活動的內(nèi)容很感興趣,但我覺得活動的形式還應該再豐富些,力求與各個領域相結合,可以適當?shù)呐渖犀槵樕峡诘膬焊?、形象有趣的謎語等,來喚起幼兒對自我保護方面知識的了解欲望 ,效果會更好。

  在幼兒進行思考過程中,我始終以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現(xiàn),在幼兒角度進行思考,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及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讓幼兒得到滿足。

47、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潔白的牙齒人人愛》教學設計反思

  牙齒是非常重要的,應該怎么保護我們的牙齒呢?一起來看有事ok網(wǎng)小編新整理的小班健康活動教案范文,一起學習吧。本活動注重學習過程?,孩子們主動探索,主動學習,引起他們的注意以達到讓幼兒產(chǎn)生主動求知的欲望。幼兒學會正確刷牙的方法,養(yǎng)成飯后漱口、早晚刷牙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

設計意圖:

  牙齒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對小孩來說,有一口好牙才能吃得好,吃好了才能吸收足夠的營養(yǎng)來幫助孩子成長。幼兒期是最容易出現(xiàn)蛀牙的時候,多部分孩子知道要刷牙,但是意識不強,且刷牙方法不正確,作為小班孩子,已經(jīng)很有必要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讓孩子們擁有健康美麗的牙齒。

活動目標:

  1.知道要經(jīng)常刷牙,保護牙齒。

  2.學習正確刷牙的方法。

  3.養(yǎng)成飯后漱口,早晚刷牙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

活動重難點:

  學習正確刷牙的方法,養(yǎng)成飯后漱口、早晚刷牙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

活動準備:

  牙齒的模型一副、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入牙齒主題。

  師:寶寶們微笑一下,老師看看誰的牙齒白白的。

  幼兒微笑,老師看幼兒牙齒,并肯定(白白的牙齒、整齊的牙齒、健康的牙齒......寶寶們都長一口美麗的牙齒。)

  二、觀察討論,找到保護方法。

  1.出示圖片(一位哥哥牙疼的表情圖),請幼兒說說看到了什么?(哥哥牙疼很痛苦。)

  哥哥為什么會牙疼的這么厲害呢?(吃零食、不刷牙......)幼兒大膽猜測后出示蛀牙圖。

  引導幼兒說說哥哥為什么得牙病?相繼出示糖果圖。

  2.怎樣保護牙齒呢?請幼兒分享保護牙齒的方法。

  早晚刷牙、飯后漱口、不咬硬東西、不吃零食......

  三、示范刷牙,兒歌中學習刷牙。

  1.出示刷牙五步法,模具示范演示刷牙。

  提醒幼兒注意:刷牙的方法如果不對啊,也對牙齒不好,正確的刷牙應該是上下豎著刷,里里外外都要刷,在同一部位反復刷幾次,力度要適當,太輕了刷不干凈,太重了會損害保護膜,科學的刷牙時間是2分鐘。

  2.播放兒歌,引導邊聽讀兒歌邊模擬刷牙,教師隨機指導。

  四、傾聽總結,養(yǎng)成衛(wèi)生習慣。

  牙齒有很多用處,我們應該養(yǎng)成飯后漱口,早晚刷牙,睡前不吃零食的好習慣,牙齒才會不發(fā)黃,不發(fā)黑,不生病,讓我們的牙齒一直是白白的、人人愛,好看又健康。

活動延伸:

  21天家園攜手曬堅持。好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園攜手,每天監(jiān)督堅持,方可在一段時日后養(yǎng)成。

小班健康《潔白的牙齒人人愛》教學反思

  由于幼兒的思維還是形象思維為主,在本節(jié)活動前,我做了充分準備。在教具上有牙齒模型刷牙視頻、圖示及幼兒學習刷牙視頻。活動開始后,循序漸進啟發(fā)誘導地提問,充分調(diào)動孩子的感官學習,讓幼兒觀察小猴子牙疼的表情,說出小猴子牙疼的原因,認識到牙齒健康的重要性。這樣,注重了學習過程?,孩子能主動探索,主動學習,更能引起他們的注意以達到讓幼兒產(chǎn)生主動求知的欲望。在整節(jié)活動中中始終圍繞學習目標進行操作,幼兒知道了刷牙的好處,掌握了正確的刷牙方法,養(yǎng)成了保護牙齒的良好習慣,達到了本節(jié)活動的活動目標??紤]到衛(wèi)生的原因,在活動中我并沒有讓幼兒直接用牙刷刷牙,而是和幼兒一起的,那就是讓幼兒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整活動中幼兒表現(xiàn)積極踴躍,能夠認真準確的回答我的問題。利用手做動作模擬刷牙的方法,雖然形式不同但教學的目的是相同,我想如果在示范講授刷牙方法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能夠再細致再全面些(刷牙不僅要里里外外刷,還要前后左右、上下都要刷。)

48、幼兒園大班綜合活動《田鼠太太的項鏈》教學設計反思

  微課目標:

  理解故事內(nèi)容,在故事中初步理解物物交換、一物會逐步減少,最后歸零的數(shù)學現(xiàn)象。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發(fā)展幼兒空間辨別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微課重點:

  學習運用減法算式解決問題,進一步感知“0”的實際意義。

  微課難點:

  理解減法的實際意義,并能懂得如何選擇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由動物過冬話題導入,吸引幼兒傾聽故事。

  二、分段講述故事,解決問題

  1.第一段:田鼠太太找到了哪些過冬的糧食?分別有多少呢?(復習數(shù)物對應)

  2.第二段:田鼠太太撿到了項鏈,猜猜她會怎么做?

  3.第三段:它帶上了它的寶石項鏈,顯的特別高貴,半路上碰見了大公雞,公雞說,你說項鏈確實很高貴,但是你的裙子太破,快回家拿四袋麥子,三個玉米,三瓶花生仁來換一條新裙子吧!

  4.田鼠太太會去換嗎?還剩下多少糧食? 我們能不能用幾道減法算式題給她提個醒呢?

  8-4=47-3=4 6-3=3

  5.第四段:田鼠太太帶著它的寶石項鏈,穿上新裙子,顯的更高貴了,兔子跑過來跟它說,你的項鏈很高貴,但是你的褲子太舊了,配不上,趕快回家拿四袋麥子,兩個玉米,兩瓶花生仁來換一條新褲子吧!

  田鼠太太會去換嗎?還剩下多少糧食? 我們再用幾道減法算式題給她提個醒吧?

  4-4=04-2=23-2=1

  6. 第五段:田鼠太太帶著它的寶石項鏈,穿上新裙子,新褲子神氣的走著大街上,可是刺猬和烏龜卻跑來跟它說,你的項鏈真高貴,可惜你的鞋子破配不上,快回家拿兩個玉米,一瓶花生仁來換一雙新鞋子吧!

  田鼠太太會去換嗎?還剩下多少糧食? 她這樣做值得嗎?這時,你想對她說些什么?她冬天怎么過呢?我們再用幾道減法算式題給她提個醒吧?

  2-2=01-1=0

  現(xiàn)在田鼠太太的糧食全都變成零了,它們是怎么一步一步變成零的呢?

  8-4-4=07-3 -2-2=06-3-2-1=0

  7.第六段:就這樣田鼠太太的糧食全都變成零了,它回家看了看糧袋都空了,秋天很快就過去了,冬天來到了,空中呼呼的刮著西北風,冷極了,田鼠太太和他的寶寶們都餓極了,田鼠寶寶餓的直哭,田鼠太太只好帶著它高貴的項鏈,穿著新裙子新褲子新鞋子在這白雪皚皚的大地上到處去找吃的東西。

  三、歸納小結,情感升華

  現(xiàn)在的田鼠太太是又冷又餓,她會找到吃的嗎?她的心里會想些什么? 到底是漂亮重要還是安全過冬重要?如果你是田鼠太太,撿到項鏈你會怎么做?你想對她說些什么呢?

  課后反思:

  大班幼兒目測的能力已經(jīng)比較的強,從一個個數(shù),一行行數(shù),最后再提出要求的來數(shù),這對他們的數(shù)數(shù)也有了一個很大的提升。本次活動中通過故事的形式讓幼兒看圖片來理解減法算式和如何來運用減法算式,這似乎對本次活動中的幼兒來說是個難點,因為在活動中大部分的幼兒并不能理解。通過此次教學,作為教師可能更多的是要先對幼兒的認知度和學習程度有一個大的理解才能設計好一堂好的課程。當然課前教師的準備必然也是十分重要的!

49、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我做哥哥了》教學設計反思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境中,感受野田心理所發(fā)生的巨大變化。

  2、嘗試幫助弟弟妹妹的快樂。

  3、體驗當哥哥的快樂。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通過討論、猜測等多種方式,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變化。

  活動準備: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觀察講述畫面,感受野田做哥哥的心情。

  二、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用較連貫的語言表達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感受野田心情變化的過程。

  (一)教師講述情節(jié)一 “爬樹”。

  (二)教師講述情節(jié)二 “遇到大灰狼”。

  (三)引導幼兒觀察、講述情節(jié)三“過獨木橋”。

  (四)視聽結合,繼續(xù)引導幼兒感受野田做哥哥的心情。

  教師講述:最后,野田把弟弟妹妹全部都帶回了家。瞧!媽媽正在門口高興地迎接他們呢。媽媽說,野田,你真是媽媽的好孩子,弟弟妹妹的好哥哥。野田真高興啊,野田心想:做哥哥雖然有些煩惱,但也很有趣呀。

  三、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內(nèi)容。

  提問:你覺得野田是一位怎樣的哥哥?(勇敢、會照顧弟弟妹妹)小結:雖然做哥哥有些煩惱,可是也很有趣呀!我知道我們班里也有好多小朋友有弟弟妹妹的,希望你們也能像野田一樣幫助、照顧、保護弟弟妹妹,做一位好哥哥好姐姐。

  《我做哥哥了》微反思

  《我做哥哥了》是一個與幼兒生活有關的情景閱讀活動,大班的孩子似乎能在野田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成為大班哥哥姐姐了,家里可能也有了弟弟妹妹,孩子們會覺得老師不再關注自己,媽媽也不再什么都幫助自己了,野田的心路歷程也就是孩子們的心理變化孩子們非常喜愛。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獨占意識比較強,他們不愿意跟弟弟妹妹分享各種關懷與愛。在幼兒園里,我們在開展“大帶小”活動時,也常發(fā)現(xiàn)大班孩子雖然做哥哥姐姐了,但他們的責任心還不強,不知道怎么樣照顧弟弟妹妹、謙讓弟弟妹妹。因此,我利用這一契機開展本次活動?;顒娱_始時,首先我用輕切地、有激情的談話導入活動,一下子就把幼兒的注意力拉回了我的活動中。然后在聽故事——回答問題——討論中理解故事內(nèi)容,大部分幼兒都能復述出故事中野田三次想丟掉弟弟妹妹的過程,而且體會到野田三次前后的心理變化。最后讓幼兒體驗當哥哥姐姐的感覺,討論你是怎么當哥哥姐姐的?雖然本次教學活動幼兒興趣濃,活動目標很好的達到,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但我也從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不足之處:(1)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欠缺,不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對故事的理解。(2)教師在講述故事情節(jié)時深情并茂不夠夸張,不能很好的吸引幼兒的注意力。(3)活動準備還不夠充分,在以后的活動中課前準備一定要充分。

50、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保護牙齒》教學設計反思

  設計意圖:

  中班孩子即將面臨換牙,大部分幼兒沒有保護牙齒的意識,蛀牙問題在幼兒中嚴重存在,因此我設計了《保護牙齒》這節(jié)健康活動,想通過活動教育幼兒養(yǎng)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活動目標:

  1、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以及預防蛀牙的有關知識。

  2、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3、喜歡刷牙,養(yǎng)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教育幼兒養(yǎng)成清潔衛(wèi)生的好習慣。

  活動重點:

  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以及預防蛀牙的有關知識。

  活動難點:

  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養(yǎng)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食品奧利奧、每人一杯漱口水、盆子,小鏡子。

  活動過程:

  一、老師請幼兒吃奧利奧引出活動內(nèi)容。

  1、談話:認識你們很高興,老師請你們吃好吃的東西。

  2、吃完后讓幼兒兩兩相互觀察吃過奧利奧后的牙齒,提問:你們看到了什么?牙齒上有什么?(黑色的餅干渣子)

  3、談論:怎樣把它去掉?

  4、如果不漱掉的話會怎樣?

  5、教師總結:如果不把附在牙齒上的東西去掉,時間長了就會形成蛀牙,蛀牙對我們有什么危害呢?看看這段視頻你就知道了。

  二、觀看動畫片《幫幫龍出動之保護牙齒》引出問題:

  1、幫幫龍喜歡吃什么?

  2、結果它的牙齒怎么啦?

  3、牙醫(yī)告訴它怎么做才不會蛀牙?

  三、了解對牙齒健康的食物

  啟發(fā)幼兒根據(jù)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說說吃哪些食物容易使牙齒變黑,形成蛀牙,哪些食物能使牙齒堅固,強壯而又健康。

  引導幼兒討論后知道:糖果、甜餅干、巧克力、冰淇淋、蛋糕等含糖量高的食物,容易形成過多的酸腐蝕牙齒;牛奶、雞蛋、魚、蝦等食物含鈣量高,多吃能強壯牙齒。

  小結:要保證牙齒健康,除了多吃強壯牙齒的食物外,重要的是養(yǎng)成飯后漱口,早晚按時刷牙的好習慣。

  四、游戲:兒歌“刷牙歌”

  內(nèi)容:小牙刷,手中拿,每天早晚要刷牙。

  上牙往上刷,下牙往下刷。

  咬合面,來回刷。

  《保護牙齒》微課活動反思

  的刷牙方法及養(yǎng)成愛刷牙的還習慣。在實際生活中孩子們都明白愛護牙齒的道理,但是在行動上卻不怎么主動。所以在設計活動時我始終將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結合,借助多媒體課件,利用動畫這一幼兒最感興趣的形式進行教學,一方面給活動營造了輕松的氛圍,讓他們能很快就進入狀況。另一方面,動畫課件能讓孩子們有直觀的印象,使他們能準確地領悟正確的刷牙方法,輕松的達到活動目標。

  通過學習,幼兒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以及對人身體的危害,解了怎么樣正確保護牙齒,還掌握了正確的刷牙方法,有利于養(yǎng)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收到良好的效果。整個教學活動層層遞進,從材料、形成到組織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的語言以及幼兒的表現(xiàn)等,都是個性化濃郁的不斷激發(fā)孩子欲望的,孩子主動探索,主動學習發(fā)現(xiàn)知識的一次活動??傊?,是把枯燥的科學活動與語言活動、健康活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達到了整合、教育的目的。

  本次活動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評價幼兒方面,應該更及時、更到位、更靈活,也許教學氣氛就會更加活潑、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