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是成功的基石——《只要信心不被打碎》讀后感

信心是成功的基石——《只要信心不被打碎》讀后感

信心是成功的基石——《只要信心不被打碎》讀后感

    我是個愛看書的孩子,書中豐富多彩的故事總能深深地吸引著我。
    今天,我看了《時文選粹》中的一篇文章叫《只要信心不被打碎》,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作者大學畢業(yè)后因找不到工作而沮喪萬分,沿著鄉(xiāng)間小路踽踽獨行,這時他看見一位近年才開始學習燒制瓦罐器皿的老人的舉止,深深被打動了。作者看見老人將一大溜剛剛出窯的瓦罐全部打碎,只因為這些瓦罐有一點點小毛病。當作者惋惜老人花費了老人許多心血的瓦罐就這樣打碎時,老人卻說道:“我相信下一爐會燒得更好一些。”
    作者聽完老人的話深受啟發(fā),背起簡單的行囊毅然加入了打工者的隊伍中,數(shù)年后也擁有了一家不小的公司。
    我看了這篇文章也受到了啟發(fā):要成功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必勝的信心和勤奮努力的精神。其實在我們身邊有許多這樣的人。大發(fā)明家愛迪生,他研究發(fā)明電燈時,為了挑選最合適的燈絲,試驗了一千多種材料,經(jīng)歷了數(shù)千次的失敗,才以鎢絲為材料制成了世界第一個可以供實用的電燈。試想如果當年愛迪生沒有信心、耐心和勤奮,那么也許就沒有電燈的發(fā)明,也許我們現(xiàn)在仍生活在黑暗中。
    記得我在去年的暑假,媽媽為了使我有一技之長,送我去琴行學琵琶,老師讓我反復學“彈”和“挑”的基本動作,要求每次彈每根弦要彈200下,共四根弦。而且老師總是認為我的動作不規(guī)范,我也因此覺得琵琶太難學。一個暑假過去了,我感到太乏味,每天總是要在媽媽反復的催逼下才彈,由于我極其被動的原因,媽媽就不再讓我學了,結果現(xiàn)在對琵琶仍然一竅不通。這是我從中應該接受的教訓。
    我現(xiàn)在還是名小學生,未來的道路還很長。在學習中、生活中,我們也會有很多失敗的時候,但我們往往灰心、沮喪,甚至一蹶不振。這是不應該的,我們應該像文中燒制瓦罐器皿的的老人那樣自信,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必勝的信心,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