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活動觀摩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買菜》

中班音樂活動觀摩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買菜》

中班音樂活動觀摩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買菜》

1、中班音樂活動觀摩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買菜》

  教材分析:

  《買菜》這首歌曲歌詞雖然簡單,但是很多菜名連在一起說,幼兒容易混淆,不易掌握。如蘿卜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小豌豆,這些菜雖然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但要每個幼兒清楚地按規(guī)定的節(jié)奏來唱,卻存在困難。于是我把這些菜名按照節(jié)奏分別畫出,如蘿卜就畫兩個并列的蘿卜,西紅柿就畫3個并列的西紅柿,這種圖形具體形象地表達了歌曲的節(jié)奏,使幼兒容易掌握,不易混淆。視覺的參與幫助了幼兒清晰地分解了節(jié)奏,

  活動目標:

  1、幼兒學唱歌曲《買菜》。

  2、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力、創(chuàng)造力和合作能力。

  3、讓幼兒在愉快的音樂聲中體驗到唱歌的快樂。

  4、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jié),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5、能愉快地參與集體演奏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圖片若干(與歌詞內容相匹配)

  2、幼兒操作的卡片若干張,每人一支水彩筆。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聽音樂律動,帶領幼兒來到課前準備好的菜場場景內。

  只見活動室里布置成農貿市場,里面有蔬菜類、水果類、水產類、肉類、家禽類等,各種菜都分類放好,給孩子們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教學反思:本環(huán)節(jié)是讓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做鋪墊的,幼兒通過愉快的參觀活動,讓幼兒更容易理解歌曲內容。

  2、學習歌曲《買菜》。

  教師說到:"我是誰呀?媽媽今天帶你們去個好地方,你們想不想去?"孩子們一下子樂開了,他們有的跟在媽媽的后面,有的的拉著小伙伴的手,更有的孩子跑過來高高興興地拉著媽媽的手一起去買菜。

  教學反思:教師利用幼兒喜愛的角色游戲,通過扮演媽媽的形象,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情趣,引發(fā)他們的生活體驗。

  幼兒參觀過菜場以后都搶著回答看到的瓜果蔬菜:有的說:“我看到了花菜、蘿卜、青菜、魚、雞、還有蝦” ;有的說:“看到了茄子、西紅柿、辣椒、青菜和帶魚” ;有的說:“ 看到了草莓、香蕉、包菜、雞蛋。” ……

  師: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媽媽在菜場里買了什么?

  (1)完整欣賞歌曲,

  (2)通過律動學唱歌曲,

  (3)兩人一組角色表演學唱歌曲。

  三、游戲結束:媽媽和寶寶賣完菜回家。

  教學反思:

  買菜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遇見的事,放學回家后大人去菜場買菜都會帶著孩子,孩子們對買菜這種活動已經非常熟悉。在這樣一個大的前提下,讓幼兒進行音樂活動,對幼兒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孩子們可以在熟悉的背景下學習新的音樂技能,選擇的內容來既自于幼兒的現實生活,又為生活所服務?;顒娱_始,我以“媽媽”帶孩子們去“買菜”的形勢導入,小朋友們的興趣很濃,積極性一下就被激發(fā)出來了。

  “拿也拿不動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示?”我在合適的時機、合適的情境,讓孩子們自己感受、討論,進行非指導性學習,就是為了尊重幼兒欣賞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激發(fā)幼兒的個性化思維和獨特見解,尊重幼兒多樣的表演動作。有利于發(fā)揮幼兒的個性,培養(yǎng)了幼兒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設一種非常寬松、活潑的氛圍,以民主的態(tài)度、商量的口吻、輕松的語言,指導幼兒進行音樂活動,放手給幼兒一個充分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使幼兒的思維一直處于一種積極的活躍的狀態(tài),這樣既充分激發(fā)了幼兒主體意識,又使幼兒學得開心、學得主動。

2、中班音樂教案《買菜》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輕快活潑的節(jié)奏,學習演唱歌曲。

  2.通過學習幫助幼兒了解各種菜的特點。

  3.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重點難點:

  學會歌曲并了解各種菜的特征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或CD。

  2.幼兒有過買菜的經歷。

  3.蔬菜卡片。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引出活動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1.師提問:你們去買過菜嗎?和誰一起去的?

  2.那小朋友你們看見菜市場都有些什么菜?(引導幼兒大膽的說出自己所看過的菜)

  3.有一個小朋友,今天也去了菜市場買菜,她看見了什么菜呢?

  4.介紹歌曲名字

  你們說了那么多的菜,那這個小朋友看到的是不是和你們一樣呢?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5.完整欣賞歌曲。介紹歌曲名字。

  二、傾聽范唱,理解歌詞

  1.今天的天氣怎么樣?(好)小朋友和誰一起去買菜?(奶奶)

 ?、谒麄冑I了哪些菜?(蘿卜、青菜、魚、雞蛋等)

  ③聽錄音第二遍

  提問:這些蔬菜是怎么樣的?(雞蛋圓溜溜、青菜綠油油等)

 ?、芨鶕變旱幕卮?,逐一展現圖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⑤再次傾聽教師的范唱,找出歌曲中的念白。

  三、學唱歌曲

  1.借助圖譜,幼兒放慢速度跟唱。

  2.老師請幼兒帶上圖卡扮演各種蔬菜,站到前面,唱到哪種蔬菜相應的幼兒出來啦成圓圈。游戲可以根據幼兒興趣,反復2~3遍。

  3.以游戲形式結束活動

 ?、傩∨笥颜姘?,這么快就學會了這首歌,也認識了很多的蔬菜,那現在呢老師就扮演“奶奶”我們一起去買菜吧。

 ?、趲熡R唱歌曲出活動室

活動分析:

  買菜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遇見的事,放學回家后大人去菜場買菜都會帶著孩子,孩子們對買菜這種活動已經耳濡目染,耳熟能詳了,平時在幼兒園的角色游戲中也會扮演成人進行買菜活動。在這樣一個大的前提下,讓幼兒進行音樂活動,對幼兒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孩子們可以在熟悉的背景下學習新的音樂技能,何樂而不為呢?選擇的內容來既自于幼兒的現實生活,又為生活所服務。

  《買菜》這首歌曲歌詞雖然簡單,但是很多菜名連在一起說,幼兒容易混淆,不易掌握。如蘿卜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小豌豆,這些菜雖然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但要每個幼兒清楚地按規(guī)定的節(jié)奏來唱,卻存在困難。于是我把這些菜做成圖片,使幼兒容易掌握,不易混淆。視覺的參與幫助了幼兒清晰地分解了節(jié)奏,而且這張圖譜又成功地為創(chuàng)編歌詞打下了基礎。

活動反思:

  1.孩子在唱歌時參與的積極性不高,我沒有及時地采取有效地措施,如用一些生動的動作等來激起孩子的興趣。

  2.游戲時間太長了,并且形式不夠豐富,所以看起來很枯燥。

  3.沒有充分地利用圖譜。

  4.可以設計買菜的情景,老師扮演“奶奶”和小朋友一起去買菜。

  因為準備不夠充分,教學中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這就有待于我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去完善,多多吸取別人的好的教學方法,并且將日常教學工作做得更扎實。

3、中班音樂欣賞教案《買菜》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買菜》,能用歌聲表達跟奶奶買菜的快樂。

  2.嘗試替換歌詞帶來的快樂,體驗買菜的樂趣。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買菜》、圖譜。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復習歌曲《菜場里的歌》

  演唱要求:唱準念白部分,并能拍準節(jié)奏。

  2.師:小朋友們,你們都去過菜場嗎?去菜場干嘛了?小朋友都買過些什么菜呢?(蝦、蘿卜、黃瓜等)

  3.師:原來我們的小朋友都去過菜場,今天啊有一個小朋友也要去菜場買菜了,你們來聽聽看!

  二、學唱歌曲

  1、教師播放課件,欣賞歌曲《買菜》。

  提問:

  (1)今天天氣怎樣?我和誰一起去買菜?

  (2)買了些什么菜呀?

  (3)雞蛋長的什么樣子啊?青菜是什么顏色的啊?母雞會怎么叫啊?魚兒在干什么?

  小結:教師用歌詞總結。

  2.再次欣賞歌曲,幼兒用節(jié)奏拍出說的部分。

  青菜綠油油……母雞咯咯叫……

  3.教師帶領幼兒演唱演唱要求:這首買菜歌很有趣,有說有唱,我們也來學學看,要跟上說唱的節(jié)奏,把買什么菜唱清楚。

  4.我們再來用有趣的聲音唱一唱好嗎?請妹妹小朋友來表演唱一唱說的部分,弟弟小朋友表演說的部分。依次輪換。

  三、分角色演唱

  1.過渡語:剛剛我們和奶奶一起買了好多菜哦,現在請你們扮演不同的菜,當唱到青菜綠油油的時候,就青菜寶寶唱。唱到什么,就由誰來演唱。

  2.完整表達表現。

  前面部分大家一起唱,中間部分請不同的幼兒扮演并演唱,最后的一句話大家一起演唱。

  四、替換歌詞

  1.將挑選的菜依次排列,用兒歌的方式朗讀詞句。

  2.推選四名幼兒扮作四種蔬菜。

  3.演唱歌曲,唱到買菜時,四位幼兒按歌曲的先后做模仿動作,表示買到了菜。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4、中班音樂教案活動《買菜》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平時幼兒喜歡模仿大人的一些生活動作,如“買菜”等,根據幼兒對買菜這個既陌生又熟悉的生活經驗 ,結合主題活動“逛菜市”,設計了中班《買菜》的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

  1、學會唱歌曲,體驗樂曲的歡快情緒。

  2、根據歌曲,嘗試簡單的創(chuàng)編歌詞。

  3、知道各種菜都有豐富的營養(yǎng)。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歌曲,嘗試簡單的創(chuàng)編歌詞

活動準備

  1、課前和家人逛過菜市場,知道各種菜的名稱。

  2、音樂磁帶。

  3、電腦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一談:我最喜歡吃的菜。

  1.教師:你最喜歡吃什么菜?在哪買的?是誰買的?

  2.你字菜市場看到了什么菜?

  3.教師小結,教育幼兒不挑食。

  二、學唱歌曲《買菜》

  1.介紹歌曲的名稱《買菜》。

  2.放音樂磁帶《買菜》讓幼兒欣賞。

  3.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要求幼兒用歌詞回答問題)

  (1)今天的天氣怎么呀?我和誰去買菜呀?

  (2)買了什么菜呀?

  4.利用電腦課件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5豐富詞匯:圓溜溜綠油油

  6.教幼兒有節(jié)奏的念歌詞。

  7.教幼兒唱歌曲。

  (1)用整體法教唱。

  (2)分句教唱,重點練習說白部分。

  三、創(chuàng)編歌詞

  1.如:我和爸爸去買菜。南瓜大又大等

  2.讓幼兒跟著音樂《買菜》的旋律進行改編歌詞的演唱。

  四、活動延伸。

  繪畫活動:我喜歡吃的菜。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孩子積極參與活動,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在幫助幼兒記憶理解時,利用電腦這個生動的圖像幫助幼兒很快就記住了歌詞。并能大膽進行自編動作進行表演,體驗了歌曲中歡快的情緒。在改編歌詞時,幼兒也能進行簡單的改編歌詞。但幼兒很少去菜市場,對菜市場的很多菜并不是很熟悉,如果先在課前開展 “逛菜市”的游戲活動,教學效果會更好。

5、中班音樂游戲教案及教學反思《小蝌蚪》

  活動目標:

  1、用動作表現歌曲中3/4、2/4拍的節(jié)奏。

  2、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3、積極投入活動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魚網一個。

  活動過程:

  一、在《郊游》樂曲伴奏下進教室。

  二、復習歌曲《在農場里》。

  三、感受歌曲《小蝌蚪》的樂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并做動作。

  1、傾聽教師范唱。"青蛙媽媽的孩子小蝌蚪在唱歌,大家注意聽,它唱了些什么?"

  2、根據歌詞內容,師生共同創(chuàng)編動作。

  3、在教師帶領下,邊念兒歌邊做動作,表現歌曲中3/4、2/4拍的節(jié)奏變化。

  4、在歌曲旋律伴奏下,嘗試配歌詞,學唱歌曲。

  5、在歌曲錄音的幫助下,邊唱歌曲邊做動作。

  四、邊唱歌,邊玩游戲。

  1、教師講解游戲玩法及規(guī)則。

  "小蝌蚪邊唱歌邊在水里游,玩得很開心,調皮的孩子拿來魚網捉小蝌蚪,靈活的小蝌蚪快快地游回去了。""魚網出現時,小蝌蚪才能游回家去!"完整游戲,幼兒邊唱歌邊按歌詞內容和歌曲節(jié)拍做動作,歌曲結束,魚網出現,小蝌蚪逃回家去。

  2、在自然角中投放小蝌蚪并向幼兒介紹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在《郊游》樂曲伴奏下進教室。復習歌曲《在農場里》然后學唱歌曲。

  最后邊唱歌邊玩游戲。

  活動反思:

  我們班的幼兒大都生活在小區(qū)之中,對于小蝌蚪這個動物形狀并不熟悉,因此,在學習時孩子可能不會太理解,這樣就會影響游戲的效果。考慮到這種情況,因此,在活動前,我?guī)砹嗽S多小蝌蚪,并放到自然角中,孩子們見了,一到自由活動,他們就擁向自然角,好奇地觀察著小蝌蚪,在觀察中,他們了解了小蝌蚪的外型特征及它們游泳的姿態(tài),在談論中,他們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長過程,對小蝌蚪有了豐富的生活經驗。<.本文來源:快思教案.網>在孩子對小蝌蚪有了豐富的生活經驗以后,我們就開始組織孩子進行活動,在活動中,孩子們紛紛熱烈地談論著對小蝌蚪的認識,這時老師用歌詞進行簡單總結,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歌詞內容,接著在欣賞音樂旋律中我們引導孩子自己嘗試著進行演唱,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哼出了歌曲,體現了孩子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接著,我們在組織孩子進行游戲活動,在進行游戲時是孩子們最投入,也是最高興的時候,由于他們對蝌蚪的游泳姿勢并不陌生,他們紛紛地模仿小蝌蚪的游泳姿態(tài)表演著,非常開心、愉快。

6、中班音樂游戲詳案教案及教學反思《摘果子》

  設計意圖

  音樂教學內容的選擇,必須根植于兒童自己“自然的生長土地上”,符合兒童自然發(fā)展法則,同時,要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緊密聯(lián)系幼兒的生活實際。精心選擇一些具有鮮明特點,易被幼兒接受的樂曲,在不同場合出現不同音樂,能有效激發(fā)幼兒興趣。因此我選擇了《摘果子》音樂選段,用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的獨特教學方法,融入音樂節(jié)奏、音高、音色的認識以及音樂形象的體驗,鼓勵幼兒在快樂的環(huán)境中,興致勃勃地參與音樂活動,提高幼兒聽辨高低音的能力,讓孩子用肢體動作大膽的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力。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對高音及低音的辨別能力,培養(yǎng)節(jié)奏感。

  2、學會運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情感。

  3、感受豐收的果園景象,跟著旋律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紅色綢帶每人一根。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一起唱拍手歌圍成半圓坐下。

  二、 練習聽辨高音和低音。

  教師在鋼琴上彈出幾個音,如果孩子們聽到的是高音,就把手向上點;如果聽到的是低音,小手指就向下點。

  三、 欣賞理解音樂,認識音樂中的高音和低音。

  1、 教師放音樂,如果孩子們聽到的是高音,就把手向跟著音樂節(jié)奏擺動;如果聽到的是低音,小手就向下跟著音樂節(jié)奏擺動。

  2、 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不同的動作來表現高音和低音,并跟著音樂大膽表現。

  四、 音樂游戲:摘果子

  1、 今天我們要去摘果子,提問:果園里種著什么果子?<快思老師.教案網出處>哪些是種在樹上的,哪些是種在地下的?

  2、 種在樹上的,我們可以怎么摘?種在地上的我們可以怎么摘?(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往上摘果子的動作和往下摘果子的動作)

  3、 跟著音樂,聽到高音,樹上摘個大蘋果,聽到低音,地上摘顆小草莓。游戲一遍。

  4、 果園里除了蘋果和草莓外,還有什么果子,根據幼兒的回答,跟著音樂摘果子兩次。

  五、 果子豐收拉

  每人一根綢帶跳豐收舞,鼓勵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高音和低音的動作。

  活動延伸

  音樂、圖示投放到區(qū)域中幼兒繼續(xù)練習。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中,每個幼兒在游戲的氛圍中用心,用腦,用眼,用身體,用嘴巴,用手,用腳,內化著自己的理解,他們在匹配的音樂刺激下產生表現的激情,此時他們真正和音樂一起跳,一起笑,一起玩,體驗到了活動的樂趣!

  總之音樂藝術工作的聽、唱、演奏,以及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分析、處理等方面的音樂能力,是在音樂實踐活動能力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的。(如掌握制定教育工作的案例、備課、組織音樂教育活動、進行自我評析能力等)只有在實踐活動中不斷積累,才是提升音樂教育能力的前提。提高教師音樂素質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孩子的發(fā)展。給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間,更好地促進他們的成長。

7、中班音樂游戲詳案教案及教學反思《袋鼠》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園教學大綱中指出幼兒園音樂教育的任務是: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重視音樂能力的培養(yǎng);教給幼兒簡單的音樂技能;發(fā)揮音樂的教育作用。音樂游戲《袋鼠》是一首旋律生動活潑、富有詼諧情趣的幼兒喜聞樂見的動感教材。中班幼兒對媽媽還有一定的依賴性,他們真的希望能像小袋鼠一樣每天呆在媽媽的袋袋里,與媽媽做游戲。

  活動目標

  1、提高對音樂游戲的興趣,創(chuàng)編與同伴不同的親熱動作,從中體驗游戲的快樂。

  2、能按音樂節(jié)拍做蹦跳步與同伴共同協(xié)調一致地做動作。

  3、初步掌握音樂游戲的基本玩法,能根據音樂變化表現游戲情節(jié)。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掌握此音樂游戲的玩法。

  活動難點:能根據音樂變化表現相應的情節(jié)。

  活動準備

  1、袋鼠的圖片、袋鼠音樂。

  2、袋鼠媽媽的頭飾一個,袋鼠的頭飾若干,狼的頭飾一個,玩具槍一個、白頭巾一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根據音樂有節(jié)奏地做拍手、捻指、蹦跳步等動作進教室。

  二、基本部分

  1、復習歌曲。

  (1)小朋友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叫什么呀?(袋鼠),請小朋友們跟著音樂集體拍手唱《袋鼠》。

  (2)以接唱的方式再次復習歌曲。教師唱前半句,幼兒唱后半句。師:請小朋友看,老師唱的時候用這個動作表示,老師做請的動作,小朋友唱。

  2、學袋鼠跳。

  (1)學習蹦跳步。師:(戴頭飾)袋鼠媽媽來了,剛才聽見乖乖們唱的可真好聽啊,媽媽帶你們出去玩好嗎?那你知道我們袋鼠是怎么走路的嗎?讓所有幼兒都學一學并點評兩名幼兒。(雙臂彎曲在胸前,兩手自然下垂兩腿屈膝,兩腳蹬地跳起,落下時前腳掌著地,兩膝彎曲,要輕巧而有彈性。)

  (2)教師示范蹦跳步,幼兒學習。師:小袋鼠們一起來和袋鼠媽媽去森林里吧!(請幼兒聽音樂,跟隨教師學做蹦跳步)(教師放錄音一遍。)

  3、幼兒兩人一組做蹦跳步。

  (1)請幼兒兩人一組,一人當袋鼠媽媽,一人當小袋鼠,小袋鼠在前袋鼠媽媽在后,一起來做蹦跳步。(要求幼兒已經會聽前奏提醒幼兒兩人動作協(xié)調一致,同時一下一下地跳,每小節(jié)跳一下)(教師放錄音一遍)。

  (2)教師啟發(fā)幼兒用不同動作表現袋鼠和媽媽“相親相愛”。師:袋鼠乖乖很喜歡媽媽,和媽媽相親相愛,袋鼠寶寶可以做什么動作來表現和媽媽與寶寶相親相愛?(引導幼兒想出相互撫摸、拍打、摟抱等動作)袋鼠乖乖和媽媽相親相愛,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和媽媽相親相愛。(教師放錄音一遍。)

  4、玩游戲《袋鼠》。(取頭飾)

  (1)教師講述故事:今天天氣可真好,袋鼠媽媽帶著她的寶寶一蹦一跳一起去森林里玩,袋鼠媽媽和寶寶相親相愛,他們互相擁抱、互相撫摸非常高興。正在這時,森林里來了一只大灰狼,慢慢的尋找著小袋鼠。幸虧獵人叔叔及時趕來,舉起槍“砰”的一聲把大灰狼打死了。小袋鼠們又可以高高興興的和媽媽一起相親相愛了!

  (2)教師講解示范游戲規(guī)則。師:“這個故事有趣嗎?老師還能把這個故事編成一個好玩的游戲呢,老師給你們教一教吧。規(guī)則音樂一時,幼兒兩人一組(一前一后),前者做小袋鼠,雙臂彎曲在胸前,兩手自然下垂,后者做袋鼠媽媽,雙手搭在前者身上,兩人同時做蹦跳步,每小節(jié)跳一下。唱到地三句時,兩人相對擁抱,互相拍拍、撫摸,表示兩人相親相愛。到結束句時,袋鼠一起蹲下不動。音樂二時,大灰狼聽音樂按節(jié)拍大步走,做找袋鼠的樣子。等音樂結束,獵人“砰”開槍,“大灰狼”一下倒地裝死。獵人說:“大灰狼暈了,袋鼠出來吧!”袋鼠們又做蹦跳步繼續(xù)游戲。

  (3)第一遍游戲請四五組幼兒玩,教師當袋鼠媽媽,配班教師扮演“狼”,請能干的幼兒扮演“獵人”,提醒幼兒“狼”出來時,“袋鼠”們蹲下不動。音樂再響起時,提醒“袋鼠”們按節(jié)拍做蹦跳步上位。(教師完整放錄音一遍。)第一遍游戲結束后教師簡單講評。

  (4)第二遍游戲,全體小朋友一起玩。請個別的幼兒扮演“狼”和“獵人”。師:誰來扮演?

  三、結束部分

  游戲結束時袋鼠媽媽帶領小袋鼠們離開活動室。(教師完整放錄音一遍。)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學唱 《袋鼠》歌曲,讓幼兒能按節(jié)拍協(xié)調做蹦跳步,再讓幼兒根據音樂變化表現游戲情節(jié)。

  幼兒在這活動中,能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我讓幼兒肢體動作表現袋鼠走路的神態(tài),孩子們在我的引導下,以各種各樣的動作表現袋鼠蹦跳和袋著寶寶的神態(tài),真是惟妙惟肖,使人忍俊不禁。(.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這時,孩子們學習歌曲的興趣激發(fā)了出來。孩子們在欣賞歌曲的同時已被歌曲深深吸引。“袋鼠媽媽有個袋袋,袋袋里面有個乖乖,乖乖和媽媽相親相愛。”幼兒自發(fā)地創(chuàng)編出和自己的媽媽親昵的動作。

8、中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買菜》含反思

  設計意圖:

  買菜活動對于幼兒來說并不陌生,大多數幼兒都有跟著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買菜的經歷,因此《買菜》這首歌曲比較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用藝術的形式來表現幼兒熟悉的生活內容,幼兒感到親切有趣,能促使幼兒更好地認識生活、體驗生活,更好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此歌曲歡快并富有節(jié)奏,尤其是用說唱形式來演唱歌曲,更是歌曲中的點睛之筆。如何促使幼兒更有效地學會歌曲呢?我設計了適合歌曲內容和節(jié)奏的圖譜,幫助幼兒更快的理解記憶歌詞,化解歌曲難點。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節(jié)奏,在圖譜的幫助下理解記憶歌詞。

  2、學習用說唱的風格有節(jié)奏地表達菜名。

  3、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圖譜、音樂、蔬菜卡片每組一盤。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師:小朋友你們去過菜場嗎?你是和誰一起去的?

  小結:我們和家人一起去買菜,心里真高興。

  二、欣賞理解歌曲中間部分

  1、師:今天我也和奶奶一起去買菜了,我也好高興,買了很多的菜,我買了什么菜呢?教師逐一按歌詞的順序出示圖片。

  2、師:雞蛋什么樣的?青菜什么顏色的?母雞怎么叫的?魚兒做了什么動作?

  雞蛋圓溜溜呀,青菜綠油油呀,母雞咯咯叫呀,魚兒蹦蹦跳呀。(動作提示)蘿卜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小豌豆。

  3、師:剛才我們是用說的方法報菜名,接下來我不但用說還要用唱的方法來報菜名。請你聽仔細哪些菜名我是用唱的,哪些菜名我是用說的,它們的速度一樣嗎?等會上來指出來。

  (1)唱:雞蛋圓溜溜呀,青菜綠油油呀,母雞咯咯叫呀,魚兒蹦蹦跳呀。(慢)

  (2)說:蘿卜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小豌豆。(快)教師演唱歌曲中間部分,幫助幼兒記憶說唱部分的歌詞。

  4、幼兒練習說唱部分的歌曲。

  (1)幼兒用唱的方法報菜名。

  (2)幼兒用說的方法報菜名。

  (3)師幼合作,分別用說和唱的方法報菜名。

  三、幼兒完整學唱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1、教師完整演唱歌曲。

  師:剛才我們已經學會了報菜名,現在我要來從頭到尾來唱一唱這首歌曲。請你看仔細上面的圖片、聽仔細我唱的歌詞,看看哪些地方是我們剛才沒有唱到過的。

  今天的天氣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買菜?!〗Y:天氣那么好,我和奶奶去買菜,心情特別高興。

  (引導幼兒用輕快的歌聲來表現歌曲情緒。)哎呀呀,哎呀呀,拿也拿不了,嗨!

  小結:菜買了那么多,籃子里裝得滿滿的,拿也拿不了。給自己加加油!

  (引導幼兒在歌詞部分表現出拿不了菜的感覺,再用干脆、有力的聲音表現“嗨”。

  2、幼兒完整演唱歌曲,表現歌曲歡快的情緒。

  (1)師幼一起完整演唱歌曲。

  剛才是我和奶奶去買菜,現在你們也一起來。在這么好的天氣里小朋友和奶奶一起去買菜,心里可真高興,那我們唱的時候要讓大家一聽就知道心里是很高興的。。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引導幼兒用輕快的歌聲和快樂的表情表現歌曲。)(2)幼兒嘗試獨立演唱。

  這次買菜我不去了,你們和奶奶去吧!現在你們要自己唱了,看看你能不能用快樂的歌聲和表情來唱這首歌。

  四、趣味演唱。

  接唱:

  (1)你們唱得這么好,接下來我們先玩?zhèn)€接唱游戲吧!老師先唱,你們后唱,我唱完一句會突然停下來,當我的手指向你們,你要馬上接下去唱第二句,我唱一句你唱一句,看誰接得牢。最后一句大家一起唱。

  (2)邀請客人老師一起來接唱。你們和客人老師先唱,我來接,看清楚你們要唱什么地方,相信你們會唱得比我好。

  五、創(chuàng)編歌曲

  1、教師示范創(chuàng)編。

  師;你看,客人老師來做客也帶來了許多菜。讓我們也一起把這些菜唱進好聽的歌里去吧。(創(chuàng)編的同時可以豐富一些常用的詞匯,比如長又長呀、圓鼓鼓呀等)

  2、師幼共同演唱創(chuàng)編的歌曲。

  3、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歌曲。(每組小朋友一盤菜,請小朋友選擇想買的菜看著圖譜編一編)

  4:、請個別幼兒上來示范演唱自己創(chuàng)編的歌曲。

  活動反思:

  本次音樂活動《買菜》,我采用完整教學的方式讓幼兒學唱,通過形象的圖片,簡單的動作讓幼兒很快理解了歌詞內容并產生主動學唱的興趣,積極地參與到學唱歌曲的過程中。在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中,我提前一天讓幼兒畫好各種菜,在課上讓幼兒自己選擇想買的菜。這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現的空間,雖有難度,但不少幼兒還能根據菜的不同特征編出相應的歌詞,唱著自己編出的新歌,孩子們的自信心更強了,演唱的欲望也更高了。但是我發(fā)現在創(chuàng)編過程中,孩子們有些力不從心,跟不上音樂的節(jié)奏。我想到可能是因為我在新授歌曲時,我只注重將活動的程序一步步地進行下去,而沒有充分考慮到孩子們的接受和消化程度,雖然看到歌曲中有難點,但沒有重點拎出來單獨學唱,或在練習時放慢速度,以至于幼兒跟唱的次數略少些,沒能將歌曲完全掌握。以至于沒能成功地為創(chuàng)編歌詞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9、中班音樂公開課教案《買菜》含反思

  一、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唱準歌詞與曲調,初步表現歌曲的說唱風格。

  2.幼兒能用看圖與游戲的方法,理解、記憶歌詞。

  3.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一輛小推車和蔬菜的圖片,空白紙,筆,兩個小籃子和兩條頭巾。

  經驗準備:幼兒了解認識過各種蔬菜、去過菜市場。

  三、活動重難點

  中間部分的說唱

  四、活動過程

  (一)通過游戲,學習歌曲中說唱部分

  1."賣菜啦!賣菜啦!"教師邊吆喝邊推著小推車進入活動室,"請小朋友們猜一猜,我賣的是什么蔬菜?"

  2.教師出示蔬菜圖片,幼兒初步熟悉說唱部分的歌詞。

  (1)師:"小朋友們猜出了這么多,那你們看看我到底賣什么蔬菜呢?"教師一一出示蔬菜圖片,請幼兒說一說圖片上的蔬菜是什么,什么樣子的。

  (2)幼兒回答后,教師幫助幼兒將答案歸納成歌詞"青菜綠油油,白菜大又好,豆芽黃澄澄,芹菜水靈靈",并把圖片按順序貼在小推車的前排給幼兒觀看。再依次邊說邊出示蘿卜、黃瓜、西紅柿、土豆、毛豆、小豌豆圖片,并按順序貼在小推車的前排。

  3.通過買賣游戲,幼兒初步感受歌曲的說唱部分。

  教師邊推車邊唱歌邊"賣菜"給幼兒,在一遍遍的情境游戲中讓幼兒反復傾聽歌曲,熟悉歌詞。

  師唱:"青菜綠油油呀,白菜大又好呀,豆芽黃澄澄呀,芹菜水靈靈呀,蘿卜、黃瓜、西紅柿、土豆、毛豆、小豌豆。""誰想買我的菜?你要買什么菜?"幼兒回答后教師即把相應的蔬菜圖片拿給幼兒,然后繼續(xù)唱賣游戲,直到蔬菜全部賣完為止。

  4.通過進貨游戲,幼兒再次鞏固說唱歌詞。

  (1)給歌詞圖片重新排列順序。

  師:"我的蔬菜賣完了,請孩子們幫我來進貨,請你們在送貨的時候按我歌里的要求把蔬菜圖片的順序排好。

  教師邊唱邊請幼兒上來送圖片,并按順序排好。

  (2)檢查圖片的順序,進一步鞏固歌詞的順序。

  師:"孩子們,剛才送貨員送的順序對不對呢,我們來檢查一下。"請幼兒跟隨老師邊唱邊檢查圖片排列的順序是不是跟歌里唱的一樣,不對的就重新排列后貼上小貨架。

  5.通過角色游戲,幼兒學唱歌曲的說唱部分。

  (1)幼兒看圖,第一次學唱。

  師:"你們想做售貨員賣菜嗎,那先要學會唱賣菜的歌。"幼兒看圖片跟著老師演唱一遍。

  (2)根據要求,幼兒第二次學唱。

  師:"我們小售貨員,要怎樣唱才能讓別人聽清楚你賣的是什么蔬菜呢?;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要慢一點,聲音響亮點,要把賣的菜唱清楚。"幼兒按照要求跟隨老師演唱一遍。

  (3)教師點出幼兒唱得不太好的地方,再次練習演唱。

  (二)加入歌曲的首尾部分,完整演唱歌曲

  1.學唱歌曲的第一句。

  師唱:"今天的天氣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買菜。"然后請幼兒一起跟唱一遍.

  請一幼兒扎上頭巾當奶奶,提著一個小籃子,跟教師一邊唱歌一邊走到小推車面前。

  2.請兩個幼兒做售貨員,大家一起幫他們唱賣菜的說唱部分,在大家說唱的時候,教師按節(jié)奏把相應的蔬菜圖片從小推車里拿到籃子里。

  3.學唱最后一句。

  師唱:"買了這么多的菜,哎呀呀,哎呀呀,拿也拿不了,哎呀呀,拿也拿不了,嘿!"然后請幼兒一起唱一遍。

  (三)通過反復游戲。幫助幼兒鞏固歌曲五、活動拓展與延伸"進貨"游戲,創(chuàng)編歌詞。

  師:"貨架上的蔬菜都賣了很多了,我們再去進點新的蔬菜吧,你們想賣什么新蔬菜呢?"請幼兒說出想賣的新蔬菜,進行歌詞創(chuàng)編。教師即興畫出新蔬菜的圖片,補充進貨架里。

  附歌詞:

  今天的天氣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買菜,雞蛋圓溜溜呀,青菜綠油油呀,母雞咯咯叫呀,魚兒水中游呀,蘿卜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小豌豆,哎呀呀哎呀呀裝呀裝不下。

  活動反思:

  《買菜》這首歌曲是二期課改教材上的一個素材,是比較經典樸實的,我選擇了這個歌曲,是結合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同時我認為活動的開展不在于名稱的新奇,更不在于材料的花哨,而在于活動能真正引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在于能真正符合幼兒的需要,在于能引發(fā)幼兒的操作、探究和體驗,在于能與幼兒已有的經驗建立一定的聯(lián)系。

  活動的開始部分,我?guī)椭變夯貞涀约嘿I菜的經歷,用xx xx xxx節(jié)奏介紹自己喜歡的蔬菜,將蔬菜的特點介紹清楚。通過簡單地節(jié)奏練習為活動的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作簡單的鋪墊。在復習歌曲的過程中,我通過形象的圖片,簡單的動作讓幼兒很快再次熟悉了歌詞內容,積極地參與到復習歌曲的過程中。在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中,我給幼兒布置了既簡單又略帶困難的任務,簡單的是讓每位幼兒將自己畫出一種自己想買的菜填充到歌詞中,困難的是讓幼兒根據節(jié)奏設計相應的歌詞,這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現的空間,雖有難度,但不少幼兒還能根據節(jié)奏、圖片編出相應的歌詞,唱著自己編出的新歌,孩子們的自信心更強了,演唱的欲望也更高了。同時,對于幼兒創(chuàng)編出來的新歌詞,我也讓大家一起重點學唱這幾句,然后再將歌曲完整地唱出來,相信這樣效果會更加好。

10、中班音樂活動《買菜》獲獎教案

  設計意圖

  買菜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遇見的事,放學回家后大人去菜場買菜都會帶著孩子,孩子們對買菜這種活動已經耳濡目染,耳熟能詳了,平時在幼兒園的角色游戲中也會扮演成人進行買菜活動,所以對菜場里的菜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這樣一個大的前提下,讓幼兒進行音樂活動《買菜》。孩子們既可以在熟悉的背景下學習新的音樂技能,選擇的內容又來源于幼兒的現實生活, 為生活所服務.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初步感受和奶奶一起買菜時的快樂心情

  2、在演唱歌曲中,體驗與同伴合作記憶歌詞的快樂。

  3、樂意幫助同伴,體驗互相幫助所帶來的愉悅之情。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用看圖譜的方法記憶歌詞以及輪唱歌曲,藝術地表現自己的生活體驗。

  難點:用歡快的情緒來表現歌曲,旋律重復地部分能分聲部 連貫地演唱。

  活動準備

  1、《買菜》課件

  2、《買菜》音樂

  3、蘿卜、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小豌豆、老奶奶頭飾

  活動過程

  (一)練聲

  (1)練聲歌曲《我愛我的小動物》

  師:今天來了很多的小動物,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誰呢?請小朋友輕輕走到老師這里來。

  (二)導入活動

  (1)出示課件老奶奶圖片引出活動主題《買菜》

  師:小朋友們平時你們家都是誰去買菜呢?(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今天有一位老奶奶家也來了許多的客人,要買好多菜,她想請小朋友幫助她去買菜,她把她想買的菜藏在了一首好聽的歌曲里面,小朋友小耳朵仔細聽,小眼睛仔細看,看一看老奶奶需要買哪些菜,一會舉小手告訴老師聽。

  (2)播放《買菜》的音樂,幼兒傾聽。

  師:好聽的歌曲聽完了,老奶奶需要買哪些菜呢?

  幼:說出雞蛋、青菜、母雞、魚兒、蘿卜、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小豌豆。

  (3)完整說出雞蛋圓溜溜、青菜綠油油、母雞咯咯叫、魚兒蹦蹦跳。

  (三)學習說唱的方式

  (1)師:我們的菜單都列出來了,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詞語來說一說老奶奶要買的菜(復述買菜部分的歌詞),我們要幫老奶奶買這么多菜,老師有個特別好的方法記得又快又準,那就是用說唱的方法,等一會兒老師說唱一遍,小朋友仔細聽一聽第一段是說的還是第二段是說的還是唱的,哪一段速度快,哪一段速度慢。

  (2)教師清唱一遍

  幼兒回答?播放第一段唱的音樂、播放第二段說的音樂。

  (3)出示圖譜進行游戲

  你看一看這里用了幾個蘿卜?(兩個)跟老師做個游戲,兩個蘿卜拍手兩下,幾個黃瓜?(兩個)也拍手兩下,幾個西紅柿?(三個)拍手三下。咱們連起來就是我們的節(jié)奏, 蠶豆毛豆小豌豆和前面的是一樣的嗎?幾個蠶豆(兩個),幾個毛豆(兩個),幾個小豌豆(三個),咱們拍出來行嗎?那

  我們把老奶奶要買的菜連起來一邊拍手一邊有節(jié)奏的念出來吧,小朋友把你的小手拿出來,好開始。下面我們就用說唱的方式一起幫老奶奶記住這些菜名吧。(完整學念歌詞)今天我們幫老奶奶買這么多菜,你們開心嗎?(開心)那今天的天氣怎么樣呀?很好(有大大的太陽),今天天氣真好我和奶奶去買菜怎么唱呀?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唱一唱。(4)出示菜籃幫老奶奶買菜師:你們都記住了嗎?那我們現在開始幫老奶奶買菜了, 先準備個菜籃,咱們先買什么?幼兒說出所買的菜名并唱出來(5)引出音樂后半段師:哎呀呀哎呀呀,買了這么多,拿都拿不了了怎么唱出來呀?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音樂是怎么唱的,一起跟著音樂唱一唱。播放音樂結束部分。(6)教師彈琴幼兒跟唱邊做動作師:我們幫老奶奶買了這么多菜都買對了嗎?我們來檢查一遍,老師彈琴小朋友一起跟著唱,聽一聽誰的聲音好聽。現在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跟著音樂邊唱邊做動作。(播放音樂)(四)游戲《買菜》 師:老師今天要和你們一起做個游戲,游戲的名字也叫《買菜》,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許多蔬菜,在你們的凳子后面,請小朋友拿起來,和小伙伴說一說你拿的是什么蔬菜,記住了把它掛在脖子上。小朋友看老師變成了誰呀?(老奶奶)

  游戲規(guī)則:小朋友看這里有個大的菜籃,老師當老奶奶, 小朋友當蔬菜寶寶,等一會兒我們就要去買菜了。一會我們唱的時候圍著這個菜籃轉,唱到哪個菜哪個菜就要跳進框里蹲著不能動,最后唱到嘿咱們站起來,老奶奶說三二一,我們跳出來繼續(xù)游戲。

  ?播放音樂老師和幼兒邊唱邊游戲。

  (五)結束活動

  師:老奶奶家的客人都到齊了,我們一起去給老奶奶送菜

  (播放《買菜》音樂)

  活動總結

  中班音樂活動《買菜》是一個歌唱活動,歌曲是二拍子的, 歡快活潑,中間有一段對白,為了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學唱,我用游戲的方式開展教學并制作了豐富的直觀教具輔助(課件、頭飾、胸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百I菜”是幼兒熟悉的生活活動,因此通過談話我很順利就引出了課題,念白部分的蔬菜名比較多,為了方便幼兒記憶,我用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配合演唱,唱到哪種蔬菜名稱就跳出相應的蔬菜圖片,直觀的多媒體課件讓幼兒很快就熟記了歌詞。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用游戲的方式學習演唱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我設計了“買菜”游戲,就地取材,地面用彩色繩子圍了個菜籃,讓小朋友們自己去胸牌扮演蔬菜寶寶,一邊演唱一邊游戲,唱到哪種蔬菜名稱,扮演哪種蔬菜寶寶的幼兒就跳進“菜籃”,游戲與歌曲結合緊密,幼兒邊玩邊唱,自然而然就學會了《買菜》這首歌。整個音樂活動在歡快的音樂聲中結束,孩子們通過游戲的方式學習演唱歌曲,大膽變現,體驗了成功的喜悅。

11、幼兒園美術活動示范課教案及教學反思《我快樂,我勇敢》

  活動目標:

  1.用繪畫的方式表現令自己最高興的事情。

  2.能合理安排空間,大膽構圖。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增進參與環(huán)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過程:

  1.識字引入,認識“高興”

  提問:高興是什么意思?

  反思:

  進入中班下學期,孩子們對文字等抽象符號開始有了最原始的學習興趣。爸爸媽媽對孩子識字這一塊也相當地重視,我們班已有個別孩子在外面參加了識字興趣班。因此帶動了整個班孩子的識字熱情。所以以識字“高興”引入,既切入主題,又迎合孩子們興趣。

  問題“高興”是什么意思的提出,旨在了解班中孩子對“高興”這個描寫心里活動詞語的理解程度。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中班下學期的孩子已能較好地知道自己的心里變化,較正確地理解“高興”這個詞語的含義。大部分的孩子能正確地找同義詞來解釋“高興”的意思。最后通過老師正確的詞義解釋,梳理了孩子原有的知識經驗,幫助孩子對“高興”這個詞語有個完整的理解和掌握。

  2.談話交流

 ?、偃藗冇龅礁吲d事情的時候,臉上的表情是怎么樣的?

  ②你遇到什么事情,你覺得很高興?

  幼幼交流——集體交流

  反思:

  本次美術活動是屬于命題畫的范疇。希望通過孩子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把“高興地事情”以畫畫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這就需要孩子們能在作畫之前回想自己曾經遇到過什么事情,感到很高興。這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重點,問題②較好地解決了這個重點。通過幼幼交流、集體交流等不同的交流方式,拓寬了孩子們的思維。孩子們說的高興的事情從幼兒園到家里,從生活上到學習上,從和同伴之間到和家人之間的種種開心的事……每個孩子表達自己想法的意愿非常地強烈,積極性非常地高漲。

  問題①是為突破難點所作的鋪墊。

  3.提作畫要求,講解

  提問:如果請你把你剛才所說的開心的事畫下來,你會怎么畫?畫面上應該畫些什么呢?

  反思:

  更細小的問題,把孩子們原有腦海中的“高興的事”中的形象組合起來,把作畫的方法呈現出來,直接點破難點。

  4.范畫欣賞,引導欣賞人物表情、畫面背景等

  引導欣賞范畫中的人物表情和背景等細節(jié)之處,旨在讓幼兒了解處處體現“高興”的主題。

  范畫的欣賞,把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中的作畫方法以更直觀的方式呈現在幼兒面前,供幼兒借鑒。

  5.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6.展評

12、小班社會活動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神秘的魔盒》

  一、活動目標

  1、體驗放松、愉快的情緒,減輕分離焦慮感。

  2、愿意參與游戲活動,初步熟悉老師,親近老師。

  3、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自制魔術盒、糖果和玩具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教師以小丑魔術師的身份,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導入課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教師扮演小丑,引發(fā)幼兒對魔術的興趣。

  2、觀看魔術表演,鼓勵幼兒與老師的互動。

  (1)教師手拿魔術盒,請幼兒猜猜盒子里有沒有東西,并請個別幼兒伸手摸一摸。

  (2)當幼兒認為沒有東西時,教師可以搖動盒子,讓幼兒聽到里面的聲音,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

  (3)教師邊說“變變變”,邊快速地從下層拿出玩具,給幼兒驚喜的體驗。

  3、請幼兒吃變出來的糖果。

  4、幼兒品嘗糖果。

  5、延伸活動:請幼兒把玩具送回家,邀請幼兒進區(qū)玩玩具。

  活動反思:

  孩子對魔術師很好奇,喜歡這個角色,經常開心地跑到我身邊摸。他們對魔術師變出來的每一樣東西都很驚喜,都高興地拍起了小手,有個別幼兒還能根據我的提問回答問題。幼兒尤其喜歡品嘗糖果環(huán)節(jié),他們個個都主動與老師進行擁抱。本活動旨在讓孩子愿意參與游戲,親近老師。只是孩子的分離焦慮感只是一會兒,個別孩子還是沒有被游戲吸引注意力,還有一些不愿意參加活動。在活動中,我還是耐心地以魔術師的角色多些與他說話、擁抱、活動,轉移他的注意力,緩解他的焦慮感。在開學初,孩子的活動常規(guī)還沒有完全建立,以至于有個別孩子隨意離開自己的位置。在以后的活動中,要逐漸建立活動常規(guī),提供更生動有趣的活動,讓孩子主動參與。

13、中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附教學反思《怎么排》教學設計及反思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物體量的差異,能按物體的某一特征進行正、逆排序。

  2、會獨立取放、整理和正確使用操作材料。

  3、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伙的協(xié)作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可逆性和傳遞性。

  5、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6、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二、教學重、難點:

  會獨立取放、整理和正確使用操作材料。

  三、活動準備:

  大小和長短均不同的瓶子、小棒每人各5個;筐子每組2個。教學掛圖《怎么排》。

  四、活動過程

  一、游戲“找不同”

  1、教師出示瓶子和小棒,讓幼兒點數其數量。

  2、請幼兒找出大小和長短不同的瓶子與小棒,并說出物品的差異(如最大或最小的瓶子和最長或最短的小棒)。

  二、物品排序

  1、讓幼兒給大小不同的5個瓶子排隊(如按由左向右的順序排列),教師可啟發(fā)幼兒先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再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2、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進行比賽,每組幼兒互相協(xié)作把若干根小棒按從短到長或從長到短的順序排列。

  3、想一想:將正排序變成逆排序時,怎樣才能又快又好地按順序排列瓶子或小棒?教師引導幼兒嘗試探索從一種排序方法改變?yōu)榱硪环N排序方法時的最佳方案。如:改變5根小棒的排列順序時,中間的一根不動,將第1根和第5根、第2根和第4根小棒對調,這種方法最快。

  4、活動結束時,要求幼兒學會整理材料,將材料分門別類放在兩個筐子里。

  三、觀察畫面《怎么排》

  1、教師引導幼觀察并講述畫面的內容。

  2、啟發(fā)幼兒在畫冊上用點子的數量分別給粗細和厚薄不同的物品排序,并說出排列規(guī)則。

  活動反思:

  這是中班的一個邏輯數學活動,這個活動的主要目標是引導幼兒學習區(qū)別物體的長短、粗細、厚薄,并能用正確的詞進行表達,還有能讓幼兒學習按照物體的長短、粗細、厚薄,并能用正確詞進行表達。五六歲的幼兒缺乏對物體量的認識,在比較長短、粗細、厚薄時,引導幼兒感知被比較的物體應放在同一水平面上,通過目測和觸摸等方法,理解厚薄是相對而言的,這是本活動的重點和難點。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人們的物理知識、社會知識來自外部,而數理邏輯知識來源于入的內部。因此,幼兒獲得數理邏輯知識,主要來源是幼兒自己本身,也是每位幼兒自己從物體的各種關系中建立起來的,是思維的產物。結合數學教育這一特點,我創(chuàng)設了相應情境,提供操作材料,讓幼兒在動手操作中觀察、比較、體驗理解,并內化遷移為自己的概念知識。在活動過程中讓幼兒所接觸的能通過比較這些排序的物體太少,還能讓幼兒去通過外界去了解還有很多可以進行比較和觀察。

14、學前班音樂活動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 欣賞舞蹈《牽手》

  活動目標:

  1、能用自己的動作形象、語言來表達對舞蹈造型美的感受,提高對舞蹈的興趣。

  2、在欣賞舞蹈的過程中,發(fā)展幼兒的審美能力、想象創(chuàng)造力,體驗合作表演的樂趣。

  3、感受殘疾人的了不起。

  4、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碟片、圖片、絲巾等。

  2、在活動室張貼舞蹈圖片。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引起幼兒欣賞的興趣。

  1、你知道我們活動室貼的是什么圖片嗎?(舞蹈)你們從圖片中發(fā)現了什么?(女演員只有一只胳膊,男演員只有一條腿)

  2、向幼兒介紹作品名稱《牽手》。

  3、介紹作品人物:馬麗是一次車禍失去右臂,翟孝偉也是因為一次意外失去了左腿。但是他們表演的舞蹈卻上了中央電視臺。你們想不想欣賞他們的表演?(讓小朋友感覺他們很了不起)

  二、出示《牽手》的造型圖片。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2、請幼兒討論感知舞蹈造型美。

  三、幼兒欣賞舞蹈《牽手》,引導幼兒發(fā)現造型美。

  1、完整欣賞

  提問:看看舞蹈中什么地方美?看完后你有什么感覺?

  2、片段欣賞

  提問:你喜歡舞蹈中的哪個造型,它有什么特點,像什么?

  3、 請你們用好聽的詞來夸他們,并讓幼兒了解舞蹈演員都是殘疾人。感受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教師:你們知道嗎?他們雖然都是殘疾人,但他們的舞蹈表演得這么好,都上了中央電視臺,是因為他們付出了比平常人更多的辛苦。他們表現出來的不僅是手和手的牽,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的牽,思念的牽。小朋友們,我們可不能小瞧殘疾人,有很多殘疾人比健康的人更偉大。我們應該尊重他們,幫助他們,要和他們做朋友。

  四、創(chuàng)編造型。

  1、你們看這么好看的造型,你們喜歡嗎?那你們也來創(chuàng)編你喜歡的造型好嗎?

  2、教師與幼兒自由探討。

  五、嘗試表演,體驗合作的樂趣。

  請你們好好打扮自己,我們一起來表演造型。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使幼兒知道,少一肢胳膊少一條腿并不丑,他們同樣可以創(chuàng)造美,同時我發(fā)現孩子們不僅對舞蹈動作感興趣,對舞蹈造型產生了很大興趣,有幾個孩子還把自己擺的舞蹈造型照成照片帶到幼兒園給小朋友們看。

15、中班音樂活動觀摩課教案設計《水底世界》

  活動目標

  1、能聽辨和感知音樂的速度、力度、音色等,嘗試運用動作、情節(jié)以及簡單的樂器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2、能專心地傾聽音樂,會邊聽邊想,體驗音樂欣賞過程中的快樂。

  3、喜歡用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音樂游戲。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1、《水底世界》、《魚兒好朋友》的音樂磁帶。

  2、水底世界的背景圖、小魚圖片各一幅;鯊魚頭飾一個;大礁石頭飾三個;彩虹傘;粗黑水筆一支、大鼓一面、手鈴與幼兒同數。

  活動過程

  一、師幼隨《魚兒好朋友》的音樂走進室內。

  音樂響起,老師和幼兒有節(jié)奏地走進活動室,并一起隨音樂自由舞蹈。

  二、引導幼兒想象模仿小魚的動作。

  小魚生活在哪里?(大海、小河、池塘等)小魚會干什么?(小魚會游泳)你見過小魚用什么樣的姿勢游泳?(幼兒學小魚游的樣子,師加以肯定表揚)“這個姿勢很優(yōu)美,大家一起學一學;還有哪個姿勢呢?請表演給大家看?!薄澳愕南敕ê蛣e人不一樣,真棒!”“小魚還可以怎么游?還有沒有和別人不一樣的想法?”“小魚還會干什么?”(吐泡泡)“學一學小魚是怎樣吐泡泡的?”

  三.引導幼兒感受與表現音樂。

  1.探索表現A段音樂

  (1)請幼兒欣賞A段音樂:

  接下來,讓小朋友聽一段音樂來表演小魚游泳的樣子,并且我們聽一聽音樂里小魚它是怎么游的?(欣賞A 段音樂)

  (2)引導幼兒討論:“聽到這段音樂,想想小魚在干什么?”(游泳)“還聽到什么聲音了?”(小魚吐泡泡的聲音)“吐泡泡的聲音是什么聲音?”(咕嚕嚕的聲音)“大家一起學一學小魚吐泡泡的聲音”(咕嚕嚕嚕,咕嚕嚕嚕)。

  (3)引導幼兒再次欣賞音樂,同時老師在水底背景圖上畫出相應的圖譜:

  這音樂里的小魚不但會游,會吐泡泡,它還會游出好聽的節(jié)奏,跳出好看的舞蹈呢!接下來,請小朋友看小魚怎樣跳出好看的舞蹈。(聽音樂,師通過記錄的方式在水底背景圖上畫出小魚游的節(jié)奏)

  (4)引導幼兒看圖譜用動作表現小魚。

  大家看到了嗎?這一段小魚在干什么呀?(師邊說邊做手勢引導幼兒說出小魚在轉圈)來,我們用手腕來模仿一下。那,這一段小魚在干什么?(師邊指圖譜,引導幼兒說出小魚在吐泡泡)它是怎樣吐泡泡的?(這邊吐個泡泡,那邊吐個泡泡)對,小魚很快樂,它真的來了(出示小魚棒),它說要跳舞給大家看,它請小朋友仔細看它是怎樣跳舞的,一會兒要讓小朋友模仿呢。

  (5)聽音樂,幼兒通過手腕擺動.,看圖譜表現小魚游動的樣子。

  剛才我們用手腕來表現小魚游動,那現在我們用身體來表現好嗎?小魚跳出了好看的舞蹈,它是怎樣跳的呢?好,大家請起立!我們一起跟著小魚來跳舞!(轉一個圈,又轉一個圈,這邊吐泡泡,那邊吐泡泡:轉個圈,轉個圈,吐泡泡,吐泡泡)請小朋友聽音樂自由自在模仿小魚游。

  2.探索表現B段音樂:

  (1)請幼兒欣賞B段音樂。

  剛才小魚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它很快樂,那它有沒有不愉快的事情?或者是它害怕的事?(有)那它害怕什么?(鯊魚)聽一聽這段音樂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欣賞B段音樂)

  (2)引導幼兒討論:

  (出示鯊魚教棒)“鯊魚來了,小魚怎么辦?如果不想被鯊魚吃掉該怎么辦?”(大家踴躍發(fā)言:逃跑;躲起來等)那小魚應該躲到哪里呢?(躲到大石頭的后面)看來咱們的小魚還是很聰明的,遇到危險能想到怎么救自己(出示大石頭圖片)師邊演示教具邊講情節(jié):小魚一看大鯊魚來了,它們馬上游到一塊大石頭后面躲起來,可是大鯊魚看見了它們,便圍著大礁石轉了一個圈,掀起了層層巨浪、漩渦,將小魚沖了出來,小魚們趕快游到另一塊大礁石后面,大鯊魚緊追不舍,又圍著大礁石轉了一個大圈,又掀起了層層巨浪,將小魚沖了出來,小魚們又游到第三塊更大的大礁石后面緊緊團結在一起,這時,大鯊魚又圍著第三塊礁石轉圈,轉了一個圈,又轉了一個圈,轉來轉去,轉來轉去,終于游走了??????

  (3)請幼兒欣賞B段音樂,同時老師演示教具。

  接下來,我們聽這段鯊魚的音樂,看一看,鯊魚是怎樣來追小魚的?(聽B段音樂,師演示教具)

  (4)引導幼兒用動作和情節(jié)表現B段音樂。

  鯊魚是什么樣子的,(出示鯊魚頭飾)很兇狠的樣子,長著大嘴,小朋友學一學,鯊魚游起來是什么樣子的?(小朋友學一學)大家請起立,一起聽音樂來表現鯊魚兇狠的樣子。(欣賞B段音樂用動作表示)。

  3.用樂器表現音樂:

  (1)出示大鼓和手鈴,引導幼兒選擇相應的樂器表現小魚游和鯊魚來了的音樂。

  (出示鼓.手鈴)“老師這兒有兩種樂器,請大家看一下哪一種樂器適合表現小魚在游動?那種樂器適合表現鯊魚來了?為什么?”

  (2)完整欣賞音樂,配合樂器,老師和幼兒進行表演。

  現在,我們聽音樂,配上樂器來做個游戲好嗎?請小朋友將手鈴戴在手腕當小魚,聽小魚音樂的時候,小魚要盡情地,快樂地舞蹈;老師當鯊魚,當聽到鯊魚音樂的時候,要敲幾下大鼓制造緊張氣氛,然后來追小魚,小魚看見鯊魚來了要干嗎?(躲起來)躲到那里呢?(大石頭后面)到哪里找大石頭?那請小朋友來當吧,誰想當大石頭?(請三位小朋友當大石頭)怎么表演大石頭?擺什么姿勢?小魚要記住,第一次藏在這塊大石頭后面,鯊魚來了要藏好,當鯊魚轉個圈,小魚要迅速游到第二塊大石頭后面,最后要在第三塊大石頭后面藏好。好,我們開始吧!

  4、老師和幼兒進行角色扮演,完整地欣賞和表現音樂。

  (1)再聽音樂進行一遍游戲:師當魚媽媽,幼兒當小魚;一名幼兒當鯊魚;另找三位幼兒當石頭。

  (2)(拿出彩虹傘)看,這是什么?這是海底的彩色礁石,瞧,它變成了一個大山洞(兩名老師配合將彩虹傘扯成山洞樣)

  (3)聽音樂玩彩虹傘游戲:A段時,,幼兒從山洞游過,B段時,彩虹傘變成鯊魚,從幼兒頭上飛過。(呀!不好!彩色礁石變成了大鯊魚,小魚們,不要怕!雖然這里沒有礁石,我們可以從鯊魚的肚子底下鉆過去!)

  我們都是小小魚,游到東,游到西,游到上,游到下,轉個圓圈回家去嘍!

16、幼兒分享閱讀《禮物》觀摩課教案及教學反思

  一.導入活動:

  1.將全班幼兒的《禮物》小書用包裝紙包成一份禮物的樣子,給幼兒呈現禮物,討論關于禮物的話題。

  2.拆開禮物,給幼兒分發(fā)小書。

  二.初次獨立閱讀圖畫:

  1.讓幼兒獨自翻看自己的小書,并思考問題:是誰在送禮物?它送出了幾份禮物?這些禮物都是送給誰的?

  2.請幼兒概括故事內容,教師注意用上面的幾個問題引導幼兒回憶和講述。有需要的話,教師可以把幼兒對這幾個問題的回答進行記錄和分類。

  三.再次集體閱讀圖畫:

  1.逐頁翻看大書,引導幼兒關注禮物的形狀、花紋和顏色,以及接受禮物者的身體特點,發(fā)現并總結規(guī)律。

  2.另外,注意觀察小動物的表情和動作,猜測它們的心理活動,想象它們之間的對話。

  《禮物》教學反思

  《禮物》是一個有關送禮物的溫馨故事,小猴子是一個非常貼心的送禮人,他的身后有一大堆準備好的禮物,有長長的、有大大的、有帶條紋的,還有用卷卷花朵裝飾的……這些禮物分別屬于哪個好朋友呢?

  我在教學之前就準備好了禮物,然后出示禮物引導幼兒圍繞禮物進行談話,如:你們什么時候收到禮物,誰送的?等,幼兒紛紛踴躍發(fā)言,一些小朋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自己收到禮物的有:小汽車、蛋糕、、、、、、,心情很高興,很喜歡等。通過讓幼兒討論引出教學內容《禮物》。幼兒對《禮物》的讀本很感興趣,第一個禮物通過老師的引導,知道禮物是送給老虎的,緊接著幼兒通過觀察禮物的包裝盒及圖畫背景信息動物身體的特征,預測禮物送給長頸鹿、大象、獅子、猴子;最后剩下的兩個禮物,幼兒說“送給斑馬和小蛇”,因為通過對畫面的觀察,禮物的外部包裝條紋像“斑馬”身上的條紋。所以孩子說把禮物送給斑馬,彎彎曲曲的禮物就像扭來扭去的小蛇這個禮物是給小蛇的??v觀整個活動,在教學活動中需要加強孩子對動物之間的對話,小動物表情觀察。

17、大班數學活動觀摩課教案及教學反思:比輕重教學設計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班幼兒越來越喜歡擺弄和操作,并進行簡單的比較、分類、測量、判斷等活動,尤其對周圍生活中各類不同物品的輕重感興趣,喜歡嘗試比較,發(fā)現其差異。針對這個特點,我設計了數學活動:比輕重,旨在讓幼兒用自然測量的方法學習比較物體的輕重,并通過目測、手握等方法判斷物體的輕重,發(fā)展感知與判斷能力。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掂一掂、試一試、比一比等自然測量的方法比較物體的重量

  2.在探索過程中,能正確判斷并用語言表達物體的輕重。

  3.體驗采用多種方式比較物體輕重的樂趣與成功感。

  4.發(fā)展辨別、分析、歸納智力和運用智力。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1.豬、兔、狗毛絨玩具各一件;中型蹺蹺板;相關的電腦課件

  2.每人一個學具筐,裝有大小不同的木制積木兩塊,大小相同的玻璃球兩個,棉花球一個,小磁鐵一塊,兩個完全相同的杯子和適量的水。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

  利用蹺蹺板和毛絨玩具創(chuàng)設動物樂園的情境,并進行演示。啟發(fā)幼兒用目測判斷的方法比較小動物的重量,說出幾個小動物中誰最重、誰最輕、誰不重也不輕。

  師:今天天氣真好,小動物們都來玩蹺蹺板了,小朋友猜猜誰輕誰重。

  幼:蹺起來的小動物輕,沉下去的小動物重。

  ※教師運用設置情境的方法導入活動,以幼兒十分熟悉的壓蹺蹺板為例,通過目測的方法判斷輕重,生動自然、富有童趣,既成功導入了活動,又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的興趣。

  2.多種材料的探索。

  引導幼兒充分運用學具進行操作,感知不同物品的重量,學習比較物體的輕重。

  (1)任意選擇兩件物品,感知并發(fā)現有的物品輕,有的物品重。

  師:請從小筐里拿起兩樣東西,放在手里掂一掂,說一說有什么感覺。

  幼:有的東西重,有的東西輕。

  (2)比較大小不同的木制積木,了解大的積木重、小的積木輕。

  師:請拿出兩塊積木,是一樣大嗎?掂一掂,哪塊重,哪塊輕?

  幼:不一樣大。大的重,小的輕。

  (3)比較同樣大小的玻璃球的輕重。

  師:試一試,兩個一樣大的玻璃球是怎樣的?

  幼:一樣重。

  (4)發(fā)現同樣大小的棉花球與玻璃球,棉花球輕,玻璃球重。

  師:掂一掂大小一樣的棉花球和玻璃球,你感覺有什么不同?

  幼:玻璃球重,棉花球輕。

  (5)比較大棉花球與小磁鐵,幼兒比較后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輕,小磁鐵重。

  師:掂一掂,大棉花球和小磁鐵,又是怎樣的感覺?

  幼:大花球輕,小磁鐵重。

  ※幼兒嘗試對多種材料進行探索與比較是此環(huán)節(jié)設計的亮點。教師為幼兒準備了豐富而適宜的活動材料,通過任意兩件物品的比較、大小不同積木的比較、同樣大小玻璃球的比較、同樣大小棉花球與玻璃球的比較、大棉花球與小磁鐵的比較,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激發(fā)了幼兒的主體性與探索、比較的熱情。

  3.生活中的運用。

  為幼兒提供兩個完全一樣的水杯,調動幼兒的學習主動性,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1)先比較、判斷兩個水杯的重量。

  師:請幼兒拿出兩個完全一樣的杯子,放在手中掂一掂,感覺怎么樣?

  幼:一樣重。

  (2)引導幼兒自由探索,體驗通過多種思維方式改變物體輕重。

  師:用什么方法能使兩個一樣重的杯子變成不一樣重。

  幼:盛進水或裝上東西。

  師:用什么樣的方法使現在不一樣重的杯子變成一樣重?

  幼:東西全倒掉或都裝上一樣多的東西。

  ※數學活動應來源于生活并回歸生活。教師引導幼兒比較生活中兩個一樣的水杯的輕重,將活動引入生活,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比較時,通過幼兒探索如何將兩個一樣重的杯子變成不一樣重、不一樣重的杯子變成一樣重,調動了幼兒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而對于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是大班數學活動必不可少的重要目標。

  4.利用課件,拓展思維。

  (1)傾斜的天平兩端分別是一個西瓜和幾個梨。

  師:請問天平兩邊怎樣才會平衡?

  幼:最好的辦法在蹺起來的那邊再放些梨。

  (2)天平兩端分別是:一支粗蠟燭和兩只細蠟燭,兩邊重量相同,教師將兩邊的蠟燭同時點燃。

  師:如果兩邊的蠟燭燃燒的速度一樣快,過一會兒天平還會是平衡的嗎?

  幼(爭辯后最終給出答案):是平衡的。

  (3)天平顯示皮球和冰塊一樣重。

  師:同樣重的皮球和冰塊,隨著時間的變化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

  幼:冰塊會變得越來越小,會越變越輕,天平會傾斜,皮球會滾掉。

  ※通過前面的活動,幼兒對輕重有了感性的認識,為了進一步提升幼兒經驗,挑戰(zhàn)幼兒思維,教師又利用生動的課件,通過對天平中不同的西瓜與梨,同等重量點燃著的蠟燭,皮球與融化冰塊的比較,為幼兒探索比較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使得幼兒在爭辯中,思維進一步激活并得到拓展。

  活動延伸

  1.豐富活動區(qū)材料,為幼兒提供豐富充足的物品,讓幼兒操作探索,發(fā)現學習。

  2.帶領幼兒到戶外,利用可操作的自然物比較輕重,到兒童樂園玩蹺蹺板,比較自己與同伴之間的輕重。

  活動反思:

  該活動來源于幼兒生活,體現了尊重幼兒的發(fā)展、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動者與活動的主體這一教育思想。活動一開始,教師以游戲的方式引入活動,選用壓蹺蹺板這一生活場景,使幼兒在輕松自然的氛圍中對比較輕重產生了興趣。接著,教師引導幼兒比較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物品,通過對不同物品不同形式的比較,進行多角度順向與逆向的提問,激發(fā)了幼兒積極思考,發(fā)揮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利用課件拓展思維,使幼兒經驗進一步提升,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整節(jié)活動設計緊湊,環(huán)環(huán)緊扣,幼兒在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達的過程中,比較了物體的輕重,體驗了采用多種方式比較物體輕重的樂趣。

18、中班音樂活動《手指歌》觀摩課教案及教學反思

  目標:

  1、學唱歌曲,在角色情境中感受歡快的旋律。

  2、初步嘗試簡單的創(chuàng)編。

  3、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1、爸爸、媽媽、哥哥、姐姐、我的頭像圖片各一

  2、音樂

  活動過程:

  一、游戲引入

  1、師:聽我說,跟我做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舉起來。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放下來。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往前伸。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往后伸。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抱起來。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藏起來。”

  2、師:小朋友都有兩只手,比一比你的兩只手是不是一樣大(師教幼兒比的方法,將手掌合起來,手指對手指) 兩只手一樣大,所以也叫一雙手。

  二、介紹五個手指頭

  師:我們的一只手上有多少手指頭啊?這五個手指頭可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哦!

  1、伸出大拇指,“它叫什么名字呀?像家里的誰?”讓幼兒知道大拇指是爸爸,并把爸爸的頭像圖片貼在大拇指上。

  2、伸出食指,“它叫什么名字呀?像家里的誰?”讓幼兒知道“爸爸旁邊是媽媽”,并把媽媽的頭像圖片貼在食指上。

  3、照上面的方法介紹“中指是哥哥,無名指是姐姐,小小指頭就是我”。

  三、欣賞歌曲

  1、師:這五個手指頭啊不僅相親相愛,而且它們的本領都很大。你們來聽聽看,它們都有什么本領?老師唱一遍,然后請幼兒回答。

  2、師:大拇指爸爸會開汽車,那么開汽車的聲音是怎么樣的呢?我們一起再來聽一遍歌曲,然后告訴我,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3、師:開汽車的聲音是怎樣的呀?開汽車的動作是怎樣的?強調象聲詞的節(jié)奏。

  4、回答剩下四個手指頭的本領的聲音和動作。強調節(jié)奏和發(fā)音。

  四、學唱歌曲

  師:你們說的真好聽,下面我們把它唱出來,一起來學一學,好嗎?幼兒跟唱歌曲兩遍。老師根據情況糾正。

  五、創(chuàng)編歌曲

  1、師:你們太厲害了,一學就會,而且唱得很動聽。來,表揚下自己。

  2、師:我們回到位子上休息一會吧。

  3、師:我們的爸爸除了會開汽車,還會干什么?啟發(fā)幼兒想想其聲音和動作。

  4、同上,說說媽媽、哥哥、姐姐、我。

  5、請幼兒根據自己說的,跟著音樂來唱一唱。

  六、結束

  師:我們家里每個人的本領都好大啊,等下我們把他們的本領唱給其他小朋友聽,好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較高,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基本上完成了預定的目標。老師能夠了解、關注到幼兒的已有經驗(認識了手指的名稱,家人的本領等),使得孩子“有話可說,有東西可發(fā)掘”。另外,老師在提問方面能夠根據幼兒反應隨機進行調整。如,當問“爸爸開汽車是怎樣的?”時,幼兒都不知道該怎么回答,所以馬上把問題變?yōu)椤鞍职珠_汽車的動作是怎樣的?發(fā)出了什么聲音?”

  由于是第一次進行歌曲的創(chuàng)編,所以對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需要調整的地方:在第五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編歌曲方面,沒當孩子說出本領和聲音的時候,老師可以用旋律哼唱一遍,加深幼兒記憶,降低幼兒歌唱時的難度?;蛘咭部梢园堰@個環(huán)節(jié)另外組織一次活動。請孩子事先回家觀察家人有什么本領,他們的動作是怎樣的,聲音是怎樣的。這樣可使活動更好的開展,也能讓孩子獲得更多的本領。

19、小班健康活動觀摩課教案和教學反思:小兔拔蘿卜

  小班健康活動:小兔拔蘿卜

  一、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雙腳并攏向前行進跳躍的動作要領。

  2、增強上下肢運動的協(xié)調性,增強下肢肌力。

  3、培養(yǎng)喜歡參加體能游戲的興趣,體驗游戲的歡樂。

  4、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5、幫助幼兒了解身體結構,對以后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二、指導要點

  1、活動重難點:雙腳并攏向前跳,連續(xù)雙腳行進跳的動作技能。

  2、指導要點:以教師示范、幼兒練習、游戲的多種形式引導幼兒掌握雙腳行進跳的動作要領:雙腳并攏向前跳,輕輕落地。

  三、活動準備

  蘿卜若干、大籮筐若干、磁帶、錄音機

  四、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1、教師扮演兔媽媽,幼兒扮小兔入場。

  活動反思:小班的孩子們最喜歡小動物,所以整個活動我都是以“兔媽媽、小兔”的形象來帶入,孩子們很感興趣,也愿意跟著兔媽媽一起活動。

  2、兔媽媽:孩子們,今天天氣真好,媽媽帶你們到樹林里去鍛煉身體。(聽音樂做小兔操:頭部運動、上肢運動、下蹲運動、體轉運動、小兔擺尾巴。重點活動下肢、腿部和腳。)

  小兔操

  點點頭,點點頭,

  左點點,右點點。

  抬抬手,抬抬手,

  拍一拍,拍一拍。

  蹲一蹲,蹲一蹲。

  左轉轉,右轉轉。

  搖搖尾巴,跳一跳。

  活動反思:如果以純口令的形式引導小班幼兒來做預備動作練習,孩子們不會感興趣。所以我們將預備動作編成了一首短而有趣的小兒歌,帶著孩子們邊念邊動,大部分的孩子能在教師兒歌的帶動下一起動起來,但是小萱、樂樂仍然屬于觀望型。

  (二)活動過程

  1、兔媽媽:小兔做操真能干,今天媽媽帶你們到草地上去玩一玩。

  小兔在媽媽的帶領下在草地上自由跳。(距離較短,兔媽媽觀察小兔跳的方法。)

  活動反思:幼兒自由跳中,大部分孩子都能快樂地展現出向上跳的本領,但是向前跳的距離很短,膝蓋彎曲不夠,無法持續(xù)進行。需要在下一階段加強練習。

  2、教師示范:雙腳行進跳的動作要領。

  兔媽媽:媽媽想到菜地里拔蘿卜,你們想和媽媽一起去嗎?

  幼兒:想。

  (兔媽媽示范動作:兔媽媽雙腳行進跳到菜地里,拔一個蘿卜,再跳回來放到大籮筐里。提醒幼兒注意雙腳并攏向前跳,輕輕落地,跳的時候不要著急。)

  活動反思:針對孩子們在自由跳中的表現,我在示范中,特意緩慢地強調示范了彎曲膝蓋,一步一步向前跳的動作要領,同時,增加了讓幼兒再次練習的機會。在這次練習中,大部分孩子能雙腳向前跳了,但是在跳躍中,雙腳不夠同步。尤其是雨琦、依依無法雙腳同步進行跳躍,而是像馬跑,還需要在戶外活動中加強練習。

  2、幼兒游戲:

  兔媽媽:小兔們,我們一起去拔蘿卜吧。

  (幼兒進行游戲,練習行進跳,教師觀察,引導幼兒用正確動作行進跳。提醒幼兒注意游戲規(guī)則:雙腳跳到菜地,每人只拔一個蘿卜,再雙腳跳回來。)

  活動反思:游戲中,孩子們都很快樂,能跟著“兔媽媽”的指示進行游戲,但是也有華星、奕凱幾個男孩沒有遵守游戲規(guī)則,拔了好幾個蘿卜回來。對這幾個男孩,在今后的體育活動中要加強規(guī)則的要求。

  4、結束部分

  兔媽媽:兔寶寶真聰明,幫媽媽拔了這么多蘿卜,我們一起來跳個快樂舞吧。(大家自由放松。)

20、幼兒園美術活動觀摩課教案及教學反思:我?guī)蛬寢尷@毛線團

  教育教學活動目標:

  1、感知線條有里向外運動方向及變化。

  2、初步學習使用蠟筆的基本方法。

  3、使用不同顏色作畫,感受色彩的美。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愿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活動過程:

  1、出示孩子喜歡的小兔手偶,以天冷了,兔媽媽要給兔寶寶織毛線衣,兔寶寶幫媽媽繞毛線團的小故事引入活動。

  評議:小兔幫媽媽繞“毛線團”的擬人化故事引入活動,因為小兔是孩子喜歡而且比較熟悉的小動物,紙偶和故事有效地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幫媽媽的事情也特別容易打動孩子。

  2、示范講解畫“毛線團”的基本方法。

  評議:以童趣、形象、夸張的語言講解了“毛線團”由里向外慢慢變大的方法,同時,在變換顏色時,根據個別孩子的要求,我抓住時機融入了認識紅、黃、藍、綠基本顏色的學習,還讓孩子一起數數涂畫了幾個“毛線團”,孩子們特別高興,星宇、書帆等個別孩子還提出讓老師變自己喜歡的顏色;櫻奇、炳志、藝婕等孩子看著范畫的出現還興奮地跑了上來。

  3、強調和演示使用蠟筆的方法。

  評議:孩子集體跟我書空練習時,一些孩子注意力開始分散了;握筆練習時,很多孩子興趣在蠟筆上,并沒有認真練習握筆。

  4、繪畫“毛線團”

  評議:因為是第一次學習握筆涂畫,孩子興趣都很高,拿到畫紙后,很多孩子就開始涂鴉了,并沒有按要求涂畫“毛線團”,出現這種情況后,我以小兔的口吻,讓孩子跟著我的方法涂畫,很快孩子的注意力又集中了,跟著老師的步驟,一些孩子基本掌握了涂畫“毛線團”的基本方法,還會變換顏色。

  5、小結評議。

  評議:因為繪畫常規(guī)習慣還沒有形成,一些孩子涂畫好后,開始離開座位,此環(huán)節(jié)并沒有很好達到相互欣賞學習的效果。

  反思:

  擬人化的口吻適合小班的孩子的情感需要,能有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相對比較枯燥的示范講解環(huán)節(jié),我每示范畫一個毛線球都會以小班孩子喜歡的童趣話語言激發(fā)他們的興趣,使原本活動中就不活躍的孩子也在老師和同伴的情緒帶動下,開口或拍手、跺腳起來。還有,根據幾位小朋友也提出了顏色的要求。給我極大的提示,我立即調整了原定的活動進程,把認識顏色融入孩子即時的興趣學習中,很快孩子們認識了紅、藍、綠色;接著還進行了點數練習。我們都知道善于抓住孩子興趣生成的活動最有效?;顒又形矣虾⒆觽兊呐d趣,把原本單純練習繪畫技能的活動,即時自然地融入了一些數學方面的學習內容。孩子們活動中的受益,讓我的教育教學理念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對于組織開展的每一個活動,活動前教師對孩子可能在活動中出現的情況做一些預測性的分析這點非常重要,還有要重視領域學習內容的整合性。這樣老師心中有數的生成的活動才真正讓孩子有所收獲,生成的活動才真正有價值。另外,對于最后的評議環(huán)節(jié)的方式,也是我一直比較棘手的問題,我會在借鑒經驗中不斷把握好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

21、小班數學活動《有趣的大和小》觀摩課教案與教學反思

  一、設計意圖 :

  “大”和“小”是通過比較得來的一組相對概念。幼兒不僅要在學習中獲得這些相對的概念,還要讓“大”和“小”的概念應用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本設計以系列游戲的活動,使幼兒在“大”和“小”的驚喜探索中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并初步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和思考的方法。

  二、活動目標:

  1、學會目測有明顯大小差異的物體,懂得物體的大小是通過比較來認識的。

  2、通過游戲使幼兒初步體會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間的轉變,初步發(fā)展幼兒的多向思維。

  3、激發(fā)幼兒探索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yǎng)幼兒探索的興趣。

  4、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三、活動準備:

  1、硬紙魚20條(有大小差別)、釣魚竿若干、用大積木圍搭成一個“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裝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份,吸管(單孔、多孔、粗細不一)數量多于幼兒人數,氣球若干。

  3、可變大或變小的食物若干種,如餅干、水果、青菜、木耳干等。

  4、照相機、大白紙和畫筆,幼兒自帶小時候的照片和近照。

  四、活動過程:

  游戲一:釣魚

  1、每次請一名幼兒來釣魚,要求釣“池塘”中所有魚中最大的一條和最小的一條。魚釣上來后,分別放在大魚筐和小魚筐里。

  2、嘗試:請幼兒自由地釣魚,仍舊要求釣最大的和最小的魚。

  反思: 有些幼兒是不按老師的要求來釣最大和最小的魚的,而是隨心所欲胡亂釣的,只要他釣到了就開心得不得了。

  游戲二:超級比一比

  1、請幼兒將手放在眼睛前當望遠鏡,大家一起來找找教室里的“大”和“小”。

  2、將幼兒分成兩組,玩超級比一比的游戲:比比誰的鞋子最大?誰的頭最大?誰的嘴巴張得最大?誰的手最大?誰穿的衣服最大?……

  反思:這個環(huán)節(jié)幼兒很感興趣,紛紛用手當望遠鏡找教室里的大和小,比如,老師坐的椅子大大,我坐的椅子小小;老師喝水的口杯大,我喝水的口杯小。在玩超級比一比游戲時,幼兒的興趣更加高漲,個別孩子特別會說,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發(fā)展。

  游戲三:大人和小人

  1、教師講述故事《大人國小人國》。

  2、照片分享:小時候的我……(小手小腳,坐在推車里,不會自己穿衣褲和穿鞋襪、吃飯。)

  3、提問:如果有一天你變大了,你是什么樣的?(個子高了,胖了,力氣大了,穿大鞋,跑得很快,可以做許多的事情,上學等。) 4、啟發(fā)幼兒運用想像力隨意表現身體某部位的變化。將幼兒表現的身體輪廓印在紙上。(可將胳膊伸長,兩腳分開來表示大人;用蹲下,胳膊、腿、腳收緊或綣起來的動作來表示小孩。)

  反思:幼兒對故事較感興趣,聽得很認真。在分享照片“小時候的我”時,孩子們特別的興奮,個個都在那比手劃腳的,但在要求幼兒說出小時候的我和現在的我的大小變化時,孩子不是很會表達。用肢體表現某部位的變化,孩子也不太會。

  游戲四:吹氣球

  1.引導幼兒想一想:有哪些能夠變大和變小的物體?(游泳圈、氣球、蹦蹦床、折疊床、扇子、被子、雨傘。)

  2.幼兒嘗試讓氣球變大的方法。

  (1)請幾名幼兒用口將氣球吹大。

  (2)用口吹難度太大,可以用氣筒打氣。

  3.思考用什么方法讓氣球變小。

  (1)用自己的身體部位(用手戳破、用腳踩爆、用屁股壓破)。

  (2)借助外力的方法(用針刺破、用錘子或磚頭砸破、用釘子戳破)  (3)將綁緊氣球的繩子解開,直接放氣。

  4.幼兒自由地到戶外玩氣球。

  反思:游戲吹氣球對小班的孩子來說就相對比較難一些,畢竟他的力氣沒有那么大,根本沒辦法把氣球變大;在討論用什么方法把氣球變小時,很多孩子都說把氣放掉就小了,而不會說出要借助外力的方法。

  游戲五:食物變變變

  1、大家圍坐在桌前,觀察餅干、水果、青菜、火腿、干木耳、面粉等食物。

  2、提問:怎樣使食物變大、變小?:

  (吃一吃、炒一炒、切一切、剁一剁、摘斷、真空包裝、曬干、浸泡、油煎。)

  3、分享食物,把好吃的東西變小、變沒有。

  反思:幼兒通過親身嘗試,知道了食物變大變小的各種方法 ,體驗到了探索的樂趣。

  五、活動延伸:

  1、繼續(xù)收集如望遠鏡、放大鏡、充氣椅、蹦蹦床、吹泡泡等材料,讓幼兒主動探索以進一步加深對大和小變化的認識。

  2、展示如蝴蝶的成長變化過程等各種動物的成長資料(書、圖片、錄音故事),幫助幼兒初步理解“長大”的概念。

  3、充分挖掘一些潛在的、隱性的游戲。如從“拔河”可了解力氣的大和小、從“獨木橋”可比較膽子的大和小、從“大雨和小雨”可體驗到聲音的大小。

  活動反思:

  這是個從基礎入手形成大小相對概念的教學活動,重點是讓幼兒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過程中發(fā)展多角度的、多層面的思維。在教學上打破了過去數學課的傳統(tǒng)模式,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的特點,寓數學教育于游戲之中。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注意到了發(fā)展性原則,循序漸進,步步深入。

22、大班數學觀摩課教案與教學反思《認識昨天、今天、明天》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游戲及幼兒自身的嘗試活動來認識理解今天、昨天、明天的時間含義。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會運用這些詞匯。

  (2)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3)教育幼兒教育幼兒懂得珍惜時間。

  (4)發(fā)展辨別、分析、歸納智力和運用智力。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二、活動重難點

  活動的重點、難點:在本活動中,幼兒能夠認識理解今天、昨天、明天的時間。

  活動的重點,而能否將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運用這些詞匯則是本活動的難點。

  三、活動準備

  1、多媒體故事《等明天》光盤等。

  2、昨天、今天、明天的字卡

  3、畫有一天生活情節(jié)的圖片,一周幼兒食譜,每人一張一周天氣記錄表。

  4、自制掛歷。

  四、活動過程

  1、談話、觀察,初步了解今天的時間概念。

  出示今天的字卡,提問:

  1、今天的天氣怎樣?(要求幼兒使用“今天”的詞語)

  2、今天誰送你上幼兒園的?

  3、今天早餐你都吃了那些?

  出示掛歷,找出今天的位置,并用紅筆圈出來。

  在本環(huán)節(jié)中,我通過談話法、觀察法等,讓幼兒先認識這三個時間中的今天,為下一步的認識昨天和明天的含義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活動的過程中,我不但注重幼兒對今天的理解,還積極引導幼兒學會用今天我做了什么事情,將知識與日?;顒勇?lián)系起來,解決活動中的重點和難點的問題。

  2、引導幼兒回憶,認識昨天

  出示昨天的字卡,提問:“你們知道昨天在日歷上的哪個位置嗎?”

  1、昨天的天氣怎樣?

  2、昨天下午是誰接你回家的?

  3、昨天在幼兒園你和小朋友都學了什么本領?你能否上來表演一下?”

  小結:昨天就是今天的前一天,已經過去的那一天。

  本環(huán)節(jié)幼兒在積累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讓其上來積極表演,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钴S教學氣氛,使枯燥的數學活動變得有趣起來。

  3、在積累經驗的基礎上認識明天。

  引導幼兒找到掛歷上的明天。(并告訴幼兒今天后面的一天是明天,并出示“明天”的字卡找到后用紅筆圈出來。)

  4、出示值日生表、天氣表格、日歷、食譜等,理解這些時間的關系。

  1、看日歷:昨天幾號?今天幾號?明天幾號?

  2、結合觀看值日生輪流表,讓幼兒回憶昨天是誰值日?今天是誰?明天又該輪到誰?其余方法同上。

  教師小結:今天、昨天、明天是三個好朋友,今天的前一天是昨天,已經過去;今天的后面一天是明天,它還沒有到來。

  本環(huán)節(jié)利用生動形象的表格幫助幼兒將這些時間有機的結合聯(lián)系起來,整理幼兒思路,區(qū)分這些時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運用,解決活動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4、創(chuàng)設嘗試情境,激發(fā)幼兒嘗試欲望。

  幼兒操作活動:《找朋友》

  (1)利用圖片以今天為基準,找到昨天和明天發(fā)生的事情的圖片并粘貼起來。

  (2)幼兒根據自己的操作圖片自由講述,模仿邊說:我昨天做……今天做……明天做……。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通過把幼兒帶入“畫有一天生活情節(jié)的圖片展覽館”欣賞小圖片等方式,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讓幼兒嘗試找找、看看,去發(fā)現這些圖片表現的內容, 在發(fā)現圖片內容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幼兒去觀察、去回憶,學著說這個時候我們都在做什么?使幼兒對時間的認識與生活具體事例聯(lián)系起來,突出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使幼兒對這些時間進行更進一步的認識。

  5、看動畫講述故事:《等明天》。再次理解時間概念。

  看動畫片是幼兒最喜愛的形式之一,我巧妙地將這些時間概念融入動畫中,讓幼兒邊看再次理解。

  故事內容:有一只小猴子昨天就想蓋房子,可是它很懶惰,說今天是個好日子,要等到今天蓋,可是到了今天它又偷懶了,說等明天吧!到了明天它能蓋好房子嗎?為什么?

  結束:時間一天天的過的很快,我們可不能象小猴一樣把昨天的事情留到今天做,把今天的事情留到明天做,這樣事情是永遠做不好。

  教師小結:從早晨到現在一直到晚上這一整天就一天也叫做今天,前一天就叫昨天,過一天叫明天。

  活動反思:

  向幼兒展示了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密切關系,也向幼兒揭示了合作的重要性。在語言的學習與運用上,重點訓練幼兒的語言流楊性和表現力,正確運用時間概念進行表達也有助于幼兒日常口語的發(fā)展和思維的訓練。

23、大大班音樂活動展示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請你和我跳個舞

  活動目標:

  1、基本掌握邀請舞的跳法,學會在音樂間奏中找朋友。

  2、兩人一組,合拍協(xié)調的完成動作,體驗與朋友一起跳舞的快樂。

  3、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4、初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節(jié)奏既充滿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嘗試用語言進行表述。

  活動準備:

  1、兩位教師跳集體舞。

  2、幼兒能基本區(qū)分左右方位。

  活動過程:

  1、學唱歌曲。

  (1) 欣賞教師邊唱邊跳集體舞。

  (2) 學習歌曲,要求唱準附點,并注意跳音的運用,以表現出跳邀請舞時的歡快。

  2、學習男女不同的邀請動作。

  (1) 教師簡單介紹邀請舞和別的舞蹈的不同。首先,邀請者應走到另一個人的前面,用動作告訴對方“我想邀請你跳舞”,而另一個人也用動作回答對方“我愿意和你跳舞”。

  (2) 教師示范男女不同的邀請動作,然后哼唱樂曲第1、2小節(jié),要求幼兒合上音樂節(jié)拍,在第一小節(jié)做邀請狀,第二節(jié)還原。

  男孩動作:雙腿并攏站直,左手放在胸前,右手放在背后,彎腰做邀請狀。

  女孩動作:雙臂自然垂于體側做拉裙子狀,右腳向后,腳尖點地,雙腿屈膝半蹲。

  (3) 教師帶領幼兒邊念歌詞邊學習舞蹈動作。

  (4) 教師做邀請者與全班幼兒共舞,要求幼兒邊唱邊跳。

  第一遍:教師用簡短的語言提示動作要領。

  第二遍:提醒幼兒注意在舞蹈中眼睛要看著對方。

  幼兒兩人一組和合拍協(xié)調的舞蹈,注意與對方用目光交流,體驗共同跳邀請舞的快樂,知道在間奏處交換舞伴。

  教學反思:

  這首歌曲旋律朗朗上口,歌詞淺顯易懂,而且舞蹈動作和歌詞內容基本上是一致的,適合幼兒學唱和表演。幼兒對兩人一組的邀請舞很感興趣,對男孩女孩的動作都學得很認真,在邊跳邊唱的過程中,幼兒心情愉悅,既能大膽地學跳邀請舞,唱的興趣也很高。

24、幼兒音樂活動示范課教案及教學反思:歌曲《長大》

  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知道長大的含義;

  2、學習演唱歌曲;了解歌曲中出現的一些樂理知識;

  3、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4、引導幼兒充分想像合理的故事經過,鍛煉自己口語的表達能力及思維能力,創(chuàng)編出一個完整的故事。

  活動準備:

  幼兒音樂課本;3拍子、2拍子節(jié)奏譜。

  活動過程:

  1、練聲。

  2、結合節(jié)奏譜,通過節(jié)奏練習,讓幼兒感受3拍子、2拍子的基本節(jié)奏。

  3、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增進長大的意識。

  4、幼兒熟悉歌曲旋律。

  5、幼兒學習歌曲,重點學習2拍子轉換3拍子的樂段。

  6、小結幼兒的學習情況。

  反思:

  歌曲的旋律不是特別的朗朗上口,音域跨度大,且節(jié)拍由2拍子轉換到3拍子,對幼兒來說學習上有一定的難度。在學習中,我采取分句學習的方式,先讓幼兒基本熟悉歌曲的旋律,也重點演示和幫助幼兒感受“休止符”和3拍子節(jié)奏。但由于歌曲有一定難度,加上旋律不是特別的悅耳,一節(jié)活動下來,大多數幼兒都沒學會。針對幼兒學習的情況,我找出基本原因,在下次活動中,我會結合我們大大班幼兒的識字量,讓幼兒通過課本的歌詞,在學習中盡快熟悉歌詞,在熟悉歌詞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歌曲,這樣會容易掌握歌曲旋律的。

25、中班音樂活動觀摩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買菜》

  教材分析:

  《買菜》這首歌曲歌詞雖然簡單,但是很多菜名連在一起說,幼兒容易混淆,不易掌握。如蘿卜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小豌豆,這些菜雖然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但要每個幼兒清楚地按規(guī)定的節(jié)奏來唱,卻存在困難。于是我把這些菜名按照節(jié)奏分別畫出,如蘿卜就畫兩個并列的蘿卜,西紅柿就畫3個并列的西紅柿,這種圖形具體形象地表達了歌曲的節(jié)奏,使幼兒容易掌握,不易混淆。視覺的參與幫助了幼兒清晰地分解了節(jié)奏,

  活動目標:

  1、幼兒學唱歌曲《買菜》。

  2、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力、創(chuàng)造力和合作能力。

  3、讓幼兒在愉快的音樂聲中體驗到唱歌的快樂。

  4、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jié),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5、能愉快地參與集體演奏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圖片若干(與歌詞內容相匹配)

  2、幼兒操作的卡片若干張,每人一支水彩筆。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聽音樂律動,帶領幼兒來到課前準備好的菜場場景內。

  只見活動室里布置成農貿市場,里面有蔬菜類、水果類、水產類、肉類、家禽類等,各種菜都分類放好,給孩子們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教學反思:本環(huán)節(jié)是讓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做鋪墊的,幼兒通過愉快的參觀活動,讓幼兒更容易理解歌曲內容。

  2、學習歌曲《買菜》。

  教師說到:"我是誰呀?媽媽今天帶你們去個好地方,你們想不想去?"孩子們一下子樂開了,他們有的跟在媽媽的后面,有的的拉著小伙伴的手,更有的孩子跑過來高高興興地拉著媽媽的手一起去買菜。

  教學反思:教師利用幼兒喜愛的角色游戲,通過扮演媽媽的形象,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情趣,引發(fā)他們的生活體驗。

  幼兒參觀過菜場以后都搶著回答看到的瓜果蔬菜:有的說:“我看到了花菜、蘿卜、青菜、魚、雞、還有蝦” ;有的說:“看到了茄子、西紅柿、辣椒、青菜和帶魚” ;有的說:“ 看到了草莓、香蕉、包菜、雞蛋。” ……

  師: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媽媽在菜場里買了什么?

  (1)完整欣賞歌曲,

  (2)通過律動學唱歌曲,

  (3)兩人一組角色表演學唱歌曲。

  三、游戲結束:媽媽和寶寶賣完菜回家。

  教學反思:

  買菜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遇見的事,放學回家后大人去菜場買菜都會帶著孩子,孩子們對買菜這種活動已經非常熟悉。在這樣一個大的前提下,讓幼兒進行音樂活動,對幼兒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孩子們可以在熟悉的背景下學習新的音樂技能,選擇的內容來既自于幼兒的現實生活,又為生活所服務?;顒娱_始,我以“媽媽”帶孩子們去“買菜”的形勢導入,小朋友們的興趣很濃,積極性一下就被激發(fā)出來了。

  “拿也拿不動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示?”我在合適的時機、合適的情境,讓孩子們自己感受、討論,進行非指導性學習,就是為了尊重幼兒欣賞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激發(fā)幼兒的個性化思維和獨特見解,尊重幼兒多樣的表演動作。有利于發(fā)揮幼兒的個性,培養(yǎng)了幼兒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設一種非常寬松、活潑的氛圍,以民主的態(tài)度、商量的口吻、輕松的語言,指導幼兒進行音樂活動,放手給幼兒一個充分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使幼兒的思維一直處于一種積極的活躍的狀態(tài),這樣既充分激發(fā)了幼兒主體意識,又使幼兒學得開心、學得主動。

26、大班數學活動示范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學習5的減法》

  活動目的:

  1、學習5的減法,學會正確計算5的四組減法。

  2、幼兒通過操作,理解加法的計算過程,體會用“數的組成”來計算5的減法是最簡單的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4、發(fā)展辨別、分析、歸納智力和運用智力。

  5、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重點:學習5的減法。難點:在操作中掌握5的減法運算。

  反思:幼兒知道1個實物和4個實物合起是5個實物,從5個實物中拿走1個大家也知道剩下4個,但幼兒比較難理解“5-1=4”因此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通過操作幼兒能掌握5的減法。

  活動準備: 5的組成列式若干,5以內的運算列式若干,背景圖一幅,1—5數字操作卡片若干、操作卡片(、松鼠五只、蝴蝶五只、小鳥五只、小鴨五只)

  反思:幼兒對抽象的減法運算如“5-2=3”不能理解,也不感興趣。但如果借助一些實物,并放入常情中,幼兒能運用表象進行減法運算,因此準備了以上教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奧爾夫音樂《火車快飛》幼兒“開火車”進場。

  反思:用歌曲與數、形知識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律動進來,提高幼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游戲“開火車”復習5的組成。

  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一起玩“開火車”的游戲,游戲中答對的小朋友可以跟老師一起開動火車。

  “開火車”游戲——老師“嘿嘿,我們的火車幾點開”(出示5的組成列式);幼兒“嘿嘿,我們的火車××點開”

  請部分積極發(fā)言幼兒上來玩“開火車”(配合音樂)教師:火車要開,請你上來。

  游戲重復玩兩次,讓每位幼兒都參與。

  反思:著名教育家克魯斯卡婭說過:“游戲對兒童是學習,是勞動,是重要的教育形式?!苯Y合游戲進行數學教育可使兒童擺脫枯燥抽象數概念,從而提高對5組成的復習的興趣。在玩開火車游戲中,幼兒積極參與回答問題,通過幼兒自己努力終于坐上長長的火車。

  2、出示背景圖

  1、老師:我們開火車來到一片草地,草地上有樹有花好漂亮,小朋友們看看,大樹上來了幾只小松鼠?(五只)五只小松鼠用數字幾來表示?(5)這時走了幾只小松鼠?(一只)一只小松鼠用數字幾來表示?(1)5只小松鼠走了1只小松鼠還剩下幾只松鼠?(4只)用什么符號來表示(一號)我們用算式來表示:5—1=4

  2、草地上的熱鬧聲吸引了漂亮的花仙子,你們看誰來了?(教師表演蝴蝶)我們數一數有幾只蝴蝶飛來了采花?那里也有花,有兩只蝴蝶飛走了,(以下過程同上)

  3、過了一會,小鳥也飛來玩游戲,小朋友看有幾只小鳥飛來了?又飛走了幾只小鳥?(以下過程同上)

  4、小朋友猜猜誰來了,(教師表演鴨子)有幾只小鴨來游泳?過了一會,又有幾只小鴨游走了?(以下過程同上下文)

  反思:對于這些比較抽象的5的減法,適當的講解演示,可以幫助幼兒克服困難,引導思路,使幼兒獲得科學的,系的知識和分析推理的方法。在一邊講解一邊演示中,幼兒比較容易理解“在原來基礎上,走了,含有減的意思”。反復講解操作,本次活動的重點也在此得到解決。實物加情景出來,也容易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3、、出示操作材料,老師交代要求,幼兒做題并講解

  反思:在講解中發(fā)現有些幼兒開始沒有理解減法,但通過自己數實物可以慢慢體會到“原來有5個氣球飛走了1只,現在剩下多少只?”題中含有減少之意,應用減法進行運算。

  4、:游戲“放鞭炮”

  教師:小朋友過年時最喜歡玩什么?(放鞭炮)現在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玩放鞭炮的游戲。

  放鞭炮游戲——玩法1( 出示剛剛學過的5的減法或4以內加減運算列式)老師“過年了,放鞭炮,鞭炮鞭炮響幾聲”老師答對了幼兒一起說“嘭”,老師答錯了幼兒一起說“唏”。玩法2(請幾個幼兒上來,頭一人當導火線,)出示剛剛學過的5的加法或4以內加減運算列式,老師“過年了,放鞭炮,鞭炮鞭炮響幾聲”,下面的幼兒當裁判,答對了幼兒一起說“嘭” ,臺上的幼兒鞭炮爆炸,答錯了幼兒一起說“唏”。(可以再給幼兒糾正的機會)

  反思:數學游戲是塑造幼兒認識結構的有力杠桿,“放鞭炮”游戲內容完全依從本次教學,促進幼兒對5的減法認識能力的發(fā)展。讓幼兒在輕松自然的氣氛直學習,并喜歡數學。

  三、結束部分

  歌曲游戲《新年真熱鬧》結束活動。

27、大班剪紙活動示范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美麗的窗花》

  大班剪紙活動《美麗的窗花》

  一、活動目標

  1.欣賞剪紙窗花,感受窗花的色彩美,圖案美,對稱美;

  2.嘗試剪出各種線條和圖形來制作窗花,體驗剪窗花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

  4.在浸染、欣賞作品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各色正方形蠟光紙彩紙;

  2.剪刀;

  3.喜慶的背景音樂;

  4.窗花范例。

  三、活動過程

  (一)欣賞視頻,感受貼窗花的喜慶氣氛

  1.老師:馬上新的一年就要到了,你們是怎樣過新年的呢?會做些什么事呢?

  2.觀看貼窗花視頻,引導幼兒觀看到了什么,他們在干么,他們把它貼在了哪里,貼在窗戶上你感覺如何?

  3.幼兒討論,教師進行小結

  窗花——裝飾環(huán)境,渲染喜慶的氣氛,辭舊迎新,暗示對美好生活的理想,是我們中國民間特有的藝術。

  (二)欣賞感受剪紙窗花的顏色美、圖案美、對稱美,引導幼兒發(fā)現

  1.顏色很豐富、漂亮。

  2.圖案很多。

  3.兩邊(左右)的圖案、花紋是一模一樣的,叫對稱。

  4.形狀也不一樣:圓形、方形、花瓣形等。

  (三)教師示范剪窗花

  1.基本方法:折疊——剪圖形——打開(用故事情境把剪的方法連起來)

  2.今天,小剪刀要去旅行了,它爬上了高山,沿著彎彎的小路走著(剪彎彎的線),它又來到了平平的大路上,走呀走呀,“哎呀,小剪刀,小心,前面要沒路了。”于是小剪刀只好回頭了,左繞右繞,小剪刀可真調皮,終于走出了很可愛的方向。走了那么遠的路,小剪刀的肚子餓了,“咔嚓”,它就咬了一口,咬了個三角形出來,“咔嚓”又是一口,咬了幾個圓形,左一口,右一口,它咬了好多好多,肚子才會飽呢,玩得真是累了啊呀,該回家休息了……

  3.(打開)一幅美麗的窗花就剪好了。

  四、幼兒操作

  1.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注意觀察幼兒的折法是否正確,提醒幼兒邊角對整齊;

  2.引導幼兒從開口處開始剪,不能把中間剪斷;

  3.多剪彎線條圖形德等,剪的過程不斷打開看;

  4.幫助個別能力差的幼兒;

  5.提醒幼兒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五、活動講評

  教師:誰介一下自己的作品?你是怎樣剪的?用了什么方法?為什么這么漂亮?(從對稱圖案、顏色等方面說一說自己的剪紙作品)

  六、延伸活動,欣賞更多的窗花,多種對稱的窗花

  1.還有許許多多美麗的窗花,回家后也可以自己再來剪一剪,看一看,去欣賞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剪紙藝術。過年時,你也可以剪一剪貼在你家的窗戶上,打扮你的家;

  2.自主性游戲中可以再來探索更多的剪紙方法,剪出更多的窗花。

  活動反思:

  活動引導談話,觀看視頻引起子的注意力集中,興趣得到激發(fā)。欣賞中孩子們剪紙的欲望就被很好地激發(fā)出來。孩子們能夠剪出各種各樣的圖案。如: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形狀。鏤空比較多,呈現的作品很漂亮,孩子們剪完了還想剪,對此十分感興趣,達到了預設的目標。

  在操作時,讓成功的孩子示范,幫助動手能力,差的幼兒盡量讓幼兒探索、嘗試。關注孩子們之間的能力差異。第一次沒成功的孩子,有了失敗的總結再加上成功孩子的經驗介紹,成功的孩子大大增加,由于時間關系有些還得及剪出自己滿意的來,感到有點失落,當我承諾讓他們在自由性游戲時可繼續(xù)挑戰(zhàn),顯得很期待,可見孩子們對剪紙活動興趣濃厚,所以在活動中不應看到有多少孩子成功。

28、小班教學活動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跳跳糖》

  目標:

  1、感知跳跳糖的特點,學習用身體動作表現跳跳糖。

  2、能根據顏色信號游戲,體驗集體活動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使幼兒學會用肢體動作配和游戲的玩法。

  準備:胸飾(若干)、跳跳糖(每人一包)、盤子(每人一個)。

  過程:

  一、觀察品嘗跳跳糖,感受跳跳糖在嘴里跳動。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樣好吃的東西:跳跳糖,等一會兒老師要請寶寶們嘗一嘗,怎么吃呢?從盤子里拿起一包跳跳糖,把糖全部倒進嘴巴里,然后把糖紙放在盤子里,趕快把嘴巴閉好不動(邊示范邊講解),嗯……(表情)想不想知道跳跳糖在老師嘴巴里干什么呀?”

  “現在,老師要請你們嘗一嘗了,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個盤子,盤子里放著跳跳糖,小朋友回到座位上去吃吧!”“注意,把糖放在嘴里之后,把糖紙放進盤子里,就把嘴巴閉好不動了?!?幼兒品嘗)

  “吃的時候,注意看看跳跳是什么樣子的?然后放進嘴里,嘗一嘗它是什么味道的?它在嘴巴里干什么?”“吃完了就把盤子放在中間重起來,趕快到老師身邊來?!?/p>

  “跳跳糖在嘴巴里干什么呀?(幼兒講),哦,是在跳嗎?來,閉好嘴巴,感受一下,跳跳糖是不是在跳?”(幼兒感受一會兒)

  二、聽音樂學跳跳糖跳動

  “哦……我們變成跳跳糖咯!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跳一跳吧!”(中間間段提個別)“剛才,我看見有個小朋友是這樣跳的,我們來學一學吧!還有小朋友是手轉起來跳的,真棒,還可以怎么跳呢?我們再來跳一跳吧!……”

  “跳跳糖吃到最后怎么了?還有沒有啊?沒有了,變小咯,融化咯。(身體表現)”

  三、交流對跳跳糖特點的感知經驗

  師:剛才你們吃了跳跳糖:

  T:“吃起來是什么味兒的?”

  T:“跳跳糖在嘴巴里會怎么樣?”

  T:“除了會跳、動,你還聽見什么聲音?”

  四、用身體部位表現跳動的糖。

  “請寶寶坐在座位上了,喲,我的舌頭變成跳跳糖了,你們的舌頭變成跳跳糖沒有?來,讓我們的舌頭跳起來吧!”“舌頭可以跳,那我們身上還有哪些地方可以跳呢?(幼兒講)哦,眼睛也可以跳,怎么跳的,來你來做給小朋友看看,還有哪些地方可以跳,嘴巴可不可跳?怎么跳?牙齒看到大家跳得真高興,他也想跳了,它怎么跳呀?……(牙齒、眼、嘴、頭、手、腳)

  五、游戲:大嘴巴

  1、出示胸飾

  “洪老師給寶寶們帶來了許多的跳跳糖,看一看,都有些什么顏色的跳跳糖呀?對子,紅色、黃色、綠色”

  2、自主選擇胸飾

  “小朋友請寶寶們去選自己鼓勁的跳跳糖戴在脖子上,讓自己變成那種顏色的跳跳糖?!?幼兒選)

  “選好了胸飾到身邊來,紅色跳跳糖在哪里?紅色跳跳糖跳起來。”

  “黃色跳跳糖親親我?!?/p>

  “綠色……”(同上)

  把幼兒帶到戶外。

  “老師這里有幾張大嘴巴,它們要找和自己顏色相同的跳跳糖的游戲,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有幾張大嘴巴?1、2、3,這是什么顏色的大嘴巴,紅色,什么顏色的跳跳糖可以跳進去?這個呢?最后那個呢?

  “現在,請寶寶們看清楚自己是什么顏色的跳跳糖,去找和自己顏色相同的大嘴巴,跳進去咯,趕快跳起來咯,把小屁股、頭、手,都動起來吧?!?音樂)

  “跳跳糖越跳越小,融化咯!”

  教學反思:活動中幼兒積極的參與,活動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特別是讓幼兒戴胸牌跳進大嘴巴的環(huán)節(jié),幼兒很感興趣。讓孩子在玩玩耍耍中學習了本領。

29、幼兒園中班科技活動觀摩課教案和教學反思:磁鐵對對碰

  幼兒園中班科技活動:磁鐵對對碰

  設計意圖:

  新《綱要》科學領域中提出了要對周圍的事物和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的目標。磁鐵是幼兒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物品,磁鐵能夠吸住鐵的特性決定了它備受幼兒的喜愛。在區(qū)域活動中,幼兒也經常玩小貓釣魚的游戲。但他們只是單純的玩耍,還沒有知識的建構。針對幼兒喜愛磁鐵的現象,我設計了這一活動,試圖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探索磁鐵的磁性及磁鐵吸引物品的特性。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磁鐵的特性。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記錄。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方法:

  討論方法、操作方法、觀察方法、比較方法

  活動重點難點:

  幼兒猜想并實驗,為磁鐵找好朋友

  活動準備:

  回形針、不銹鋼杯子、鋼絲發(fā)夾、小鈴鐺、螺帽、硬幣、積木、雪花片、鑰匙、骰子、磁鐵、記錄板、記號筆等若干。

  教學過程:

  一、出示磁鐵和物品

  出示磁鐵:今天我們的磁鐵很孤單,它想找些朋友來和自己玩,可是誰愿意和磁鐵寶寶玩呢?請你們來幫它找找吧。

  二、鼓勵幼兒大膽猜想。

  這么多東西,請你看一看,想一想

  三、幼兒大膽猜想并試驗。

  每人拿一塊磁鐵去試試看,能被它吸住的就放在紅筐中,不能被吸起來的就放在藍筐中。

  四、誰是磁鐵的好朋友。

  誰來告訴大家,磁鐵找到了哪些好朋友?

  總結:說明這些物品是用鐵做的,不能被吸起來的,就不是鐵做的。

  五、延伸活動:如何將非鐵質物品吸起來

  活動反思:

  在區(qū)域活動中幼兒已經對磁鐵有了一些認識,知道哪些東西可以被磁鐵吸住,哪些不可以被磁鐵吸住。在嘗試用磁鐵吸杯子時,孩子們都感到疑惑不解,為什么杯子是鐵質的也吸不起來呢?(在生活中很多物品都迷惑了孩子的眼睛如:鋁、不銹鋼做的勺子、杯子,在孩子們的印象中金屬制品都是鐵的。)這時老師給予了經驗上的幫助:并不是所有的金屬都是鐵制品,有些并不是鐵做的,所以光用眼睛是看不出來的。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用磁鐵來試一試,實驗證明杯子不是鐵制品,是不銹鋼制品,所以不能吸起來。在孩子們嘗試用磁鐵吸東西的過程中,程瀾淇以外地發(fā)現:“老師,你看,我的磁鐵可以將塑料玩具吸起來,因為我的玩具里面放了一個回形針,磁鐵吸住了回形針所以玩具不會掉。”我聽了程瀾淇的話后,覺得太意外了,之后我請孩子們想一想有什么辦法可以讓其他非鐵質的物品也被磁鐵吸起來。這時孩子們都舉一反三用了很多的辦法,都將非鐵質的物品吸起來,大家感受到了成功帶來的快樂。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們對鐵制品非鐵制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且培養(yǎng)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30、大班綜合活動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神奇的小麥》

  活動生成背景

  麥子是一種很普通的農作物,孩子們雖然身處農村,但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yǎng)、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參加農事勞動機會非常少,絲毫不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每天午餐后,總能看到桌子上剩下的米粒、饅頭,因此我設計了這次活動,引導幼兒了解小麥,教育幼兒尊重農民的辛勤勞動,養(yǎng)成愛惜糧食的良好習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小麥的生長過程及其與人們的密切關系。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腦思考能力和反映能力。

  3、教育幼兒尊重農民的辛勤勞動,養(yǎng)成愛惜糧食的良好習慣。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重難點分析

  1、重點:讓幼兒了解小麥的生長過程和用途,教育幼兒節(jié)約糧食。

  2、難點:區(qū)分出各種麥制品。

  活動準備

  1、按照教學要求自制的《小麥的一生》課件一盤:小麥的生長過程

  2、實物小麥一株,麥粉制的食品,麥稈工藝品

  活動過程

  一、律動《開火車》引入

  在音樂聲中,教師做開火車的動作入場:嗨,小朋友們好!我是“豐收號”列車的列車長,想邀請小朋友們乘坐我們的列車,你們愿意去嗎?(孩子們馬上歡呼雀躍,有的迫不及待的從小椅子上站了起來,有的馬上跑過來拉著我的衣角……)教師當火車頭,帶領幼兒開火車來到了野。(情境設置:一副大的圖畫上呈現一片豐收的麥田情境)

  [評:活動一開始,教師就給給了幼兒充分的自由,使他們快樂的情緒得到宣泄,滿足了幼兒的興趣,這樣幼兒才能在以下的活動中快樂地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二、出示實物,介紹小麥

  1、師:看看你們的腳下,還真的有小麥呢!快把它拿起來看看吧!(孩子們既高興又好奇的把小麥拿在小手里。)

  2、師提問:你發(fā)現什么了嗎?

  幼兒1:它是黃顏色的!

  幼兒2:麥穗刺在手指上很疼!

  ……

  3、教師拿著小麥講解它的外行特征和組成部分:這是麥子的根;這是它的莖,又叫麥秸,空心的,而且有節(jié),摸起來很光滑;這個是葉子,窄長的,莖的頂端長者麥穗,麥穗有針一樣的麥芒,成熟的時候才是黃色的。小朋友們來看看小麥的成長過程吧!

  4、教師播放自制的課件:小麥從播種的豐收的整個生長過程

  師:秋天的時候,農民伯伯把麥種播在地里;冬天來了,大雪給麥苗蓋了一床厚厚的被子;到第二年春天,麥苗長得綠油油的,并且逐漸長大、抽穗、開花、結果;夏天到了,麥子慢慢由綠變黃,成熟之后,農民伯伯就可以收割麥子了!

  [評:生動活潑、色彩鮮艷、聲情并茂的多媒體課件使教學內容化無形為有形,化靜為動,給幼兒營造出身臨其境的情景,有效地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加深幼兒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三、律動《我是一粒小麥種》

  1、教師引導幼兒用肢體表現種子發(fā)芽、長大的過程

  2、在《苗嶺的早晨》的音樂聲中,教師帶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麥種的成長過程。

  [評:在幼兒用肢體動作模擬種子生長的過程時,我能注重幼兒自主探索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我沒有簡單地把一些動作直接教給幼兒,指揮幼兒要這樣做,那樣做。而是把自主權還給了孩子,引導孩子自主創(chuàng)編與情節(jié)相配的動作,并且同時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形象的動作,優(yōu)美的音樂,調動了幼兒學習的興致,有效地促進了幼兒的整體發(fā)展,豐富了幼兒的感性知識。]

  四、出示各種麥制品,了解麥子的用途

  1、教師:農民伯伯收下的麥子都去了哪里呢?小朋友們想知道嗎?

  2、帶領幼兒認識各種麥制品,如:饅頭、面條、方便面、餃子、蛋糕、餅干、煎餅等等。

  3、了解部分麥稈工藝品。

  五、游戲:麥爺爺找孩子

  1、教師帶上頭飾當麥爺爺,一部分小朋友當面制品,比如:面條、饅頭、面包、餅干、蛋糕、煎餅等等,一部分小朋友當其他制品,比如:豆腐、大米等等。麥爺爺說:“我的孩子不見了,他們都變了樣,那些是我的孩子呀?”幼兒舉手說:“我是XX,我是您的孩子。”

  2、請幼兒帶上頭飾當麥爺爺,找自己的孩子。

  [評: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創(chuàng)設了幼兒生活中比較熟悉、喜愛的老爺爺角色,讓幼兒在游戲中說一說、演一演,這種游戲化的情景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在這些過程中,教師是活動的引導者,是幼兒活動的支持者觀察者,孩子們一直處于積極愉快的參與狀態(tài)中,所以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沉浸在游戲的快樂中,興趣盎然。]

  六、教育幼兒愛惜糧食

  復習學過的兒歌《大饅頭,哪里來》,進一步體驗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愛惜糧食,不剩飯、不掉飯粒。

  活動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始終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去發(fā)現、去思考、去學習、去實踐,從而體現了《綱要》中所規(guī)定的“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的思想。例如,認識小麥時,先讓幼兒主動去觀察;用肢體語言表現小麥的生長過程時也充分尊重幼兒個體獨特的表現力。

  新《綱要》明確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該根據需要合理的安排,因時,因內容靈活的運用。在我們以往的教學觀念中,總是以孩子學到了多少內容來定義他的學習到底好還是壞。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在幼兒園的學習,我們并不是要讓孩子學到多少,而是要積極的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在各項活動中獲得滿足和享受到樂趣,進而使這種滿足和樂趣成為孩子終身發(fā)展的需要。所以,我們教師也無須特別鐘情于我們預先設計的教學方案,而是應該隨時隨地的觀察幼兒的興趣,以幼兒興趣的需要隨時調整我們的教育內容及方案。本次活動中,教師采用了親身體驗、游戲、課件等教學形式組織活動,使幼兒在看看、聽聽、玩玩、說說、演演中愉快地了解到麥子的生長過程,懂得了珍惜糧食。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非常好。

31、科學領域活動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長長的面條》《大班》

  科學領域《長長的面條》《大班》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剪紙的方法連續(xù)剪出更長的紙條。

  2.大膽嘗試使紙變長的方法,并能將探索過程與結果用語言進行表達。

  3.培養(yǎng)幼兒自主探索的能力,體驗探究的樂趣。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小熊布偶一個。

  2、剪刀,廢舊報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用廢舊報紙為小熊制作壽面引發(fā)幼兒的興趣。

  二:制作長壽面條。

  1.第一次探索:想辦法剪出一根長的面條。

  2.第二次探索:嘗試將長邊和短邊連起來剪出更長的面條。

  3.第三次探索:嘗試長邊和長邊連起來剪出更長的面條。

  4.小結:讓幼兒回家嘗試其他方法剪出更長的面條。

  三:和小熊一起吃面條結束活動。

  科學活動《長長的面條》反思: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也說:“小孩子應有剪紙的機會?!倍伴L長的面條”對于幼兒來說是比較熟悉的,面條在家中也是隨處可見的。所以我設計了這一活動《長長的面條》。

  幼兒通過觀察,知道了面條是細細的、長長的,可以讓幼兒初步嘗試用白紙剪下長長的細細的“面條”。幼兒剪紙是一門熟能生巧的技能,需要孩子們花時間去反復練習,如果采取枯燥乏味的練習形式,他們很快便會對剪紙失去興趣。因此,我們就將剪紙活動貫穿在自主性游戲活動中,該活動形式大大提高了孩子們對剪紙活動的興趣,同時又促進了游戲情節(jié)的發(fā)展。

  在剪紙之前首先教幼兒正確使用剪刀,我先引導孩子們觀察剪刀的外形特征,掌握握剪刀的方法。

  在活動中我啟發(fā)幼兒如何用剪刀剪下一根一根長長的面條,并讓他們仔細觀察每一根面條,從而讓他們自己發(fā)現每一根面條都是一樣的,要剪地均勻一點,并且剪地不能粗粗的,這樣就不像面條了。并讓個別幼兒到前面操作,比一比誰剪地面條又長又細。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興趣很高,多數幼兒都想上來剪面條。

  在幼兒自己操作時,個別小朋友不會使用剪刀,而且拿的方式都是錯誤的;有些幼兒會剪了,但不會沿著直線剪;個別幼兒剪地面條還是粗粗的、短短的。多數幼兒通過自己操作并探索,基本能剪出長長的面條;通過老師的啟發(fā)引導,部分幼兒還需要通過反復練習指導才能較好地掌握用剪刀剪出又長又細的面條。

  通過這次的剪紙活動,不但發(fā)展了孩子們初步的剪紙技能,還能培養(yǎng)他們動手動腦的能力。在以后的活動中,還應讓幼兒剪一些他們既感興趣又容易掌握的事物,這樣幼兒就會覺得有成就感。幼兒對剪紙感興趣了,剪出來的作品才會好。

32、大班社會活動示范課教案及教學反思《我該怎么辦》

  活動名稱:我該怎么辦

  一、活動目標:

  1.學會一些處理突發(fā)事件的好辦法,懂得自我保護,強化安全意識,樹立“我能行”的意識。

  2.能積極參與游戲活動,在討論分析中提高判別是非的能力。

  3.了解競賽活動的游戲規(guī)則,在游戲中培養(yǎng)競爭、合作意識。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5.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1.“智慧樹”(小松樹)四棵,“智慧果”(各色塑料果子)若干,皇冠帽若干,紅綠旗人手各一面。

  2.圖片、數字標記,錄像片段。

  三、活動過程:

  1.以討論、談話方式,引出話題。

  師:今天我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一個媽媽騎著車帶著她的女兒上幼兒園,忽然車子一滑,她們從車上摔了下來,那小女孩只擦破了一點皮,媽媽卻怎么也站不起來,可能是腿受傷了,這可急壞了小女孩,該怎么辦呢?(請小朋友幫忙想想辦法,看誰的辦法又好又快)

  幼A:如果媽媽受傷很嚴重,我就攔一輛“的士”車,送媽媽去醫(yī)院。

  幼B:如果媽媽受傷不嚴重,我就幫媽媽揉揉。

  幼C:請叔叔阿姨幫忙……

  師:小女孩忙請叔叔阿姨幫忙攔丁一輛出租車,送媽媽去了醫(yī)院。

  2.游戲:智力大賽,引導幼兒學習一些處理突發(fā)事件的好方法。

  師:我們小朋友在生活中,有時也會突然遇到一些危急的事情,我們該怎么辦呢?今天就來進行一場比賽,比一比誰想的辦法好,誰想的辦法多。

  (1)了解競賽活動的游戲規(guī)則。

  請幼兒自由組合分成四組。(提供形狀、顏色不同的椅子讓幼兒按其特征自由分組)

  師:在每一組桌上都有一棵“智慧樹”,只要答對問題,你的“智慧樹”上就會長出一顆“智慧果”。讓我們來比一比,哪組“智慧果”結得最多,這組的每個小朋友都可以得到一頂皇冠帽。

  (2)進行討論題比賽,要求幼兒具有合作的意識。

  觀看錄像:火災

  師:呀,發(fā)生了什么事?(火災)如果發(fā)生了火災,你該怎么辦?

  幼A:立即撥打110。

  幼B:馬上離開著火的地方。

  幼C:喊救命,馬上用水滅火。

  幼D:立即撥打119。

  師:你覺得哪些辦法好?

  幼A:我覺得打119的辦法又快又好。

  幼B:自己用水只能滅小火,火大了就不行了。

  請幼兒討論110是什么電話,119是什么電話,請幼兒討論并講述怎樣趕快離開著火現場。

  (3)進行選擇題比賽。

 ?、僬堄變河^看并講述錄像情節(jié):小女孩和媽媽在商場里走散了。

  師:如果你不小心走失了,你怎么辦?老師這里有4個辦法,請你來選擇。(同時出示相應的圖片)

  辦法一:又著急又害怕,只會哭,別人問你什么也不說。

  辦法二:站在原地等媽媽,媽媽肯定會回來找我的。

  辦法三:請營業(yè)員或保安幫忙打電話給媽媽。

  辦法四:到商場的廣播室請播音員通過廣播幫自己找媽媽。

  請幼兒站到相應的圖案數牌前并講述自己的理由,答對的幼兒都可為自己小組贏得一顆“智慧果”。(讓幼兒學會分析哪種情況采取什么方法才是正確的)

  ②請幼兒觀看錄像并講述:爸爸媽媽都不在,小女孩一人在家,這時有人來敲門,說是找小女孩的爸爸……

  師:你在錄像中看到了什么?(幼兒講述)

  師:如果你一個人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你該怎么辦?老師這里有3個辦法,請你來選擇,如果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可站到數牌4的前面。

  辦法一:立即開門請客人進來;

  辦法二:很害怕,不開門;

  辦法三:隔著防盜門請客人留下電話號碼,等爸爸回來再打電話聯(lián)系。

  幼兒站到相應的數牌前,并說出自己的理由(其中有2名幼兒選擇了辦法四,幼A:馬上打電話給媽媽,征求一下媽媽的意見;幼B:我從貓眼里看看認不認識這個人)

  請幼兒討論哪些方法比較合適,并觀看錄像的后半段,答對的幼兒都可為自己一組贏得一顆“智慧果”。

  (4)游戲:看誰舉得快,讓幼兒判別。

  要求:對就舉綠旗,錯就舉紅旗;全組都舉對,便可得到一顆“智慧果”。

 ?、侔l(fā)現著火了,趕緊撥打電話119。

 ?、诿簹庑孤读?,趕快關掉煤氣閥,打開窗戶,并用濕毛巾捂住自己的鼻子。

  ③出鼻血了,趕緊用手去揉。

 ?、芎托』锇橐黄鹜媾谡蹋膳谡虥]響,便趕快走過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3.評出獲勝者,戴上皇冠帽,隨著歡快的音樂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生成來源于一個偶發(fā)事件,但這一事件背后所蘊藏的是安全教育的內涵,如何來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如果是空洞的說教幼兒只會感到枯燥乏味,沒有興趣。所以我主要采用了競賽的游戲形式,讓幼兒通過討論、分析,知道了一些自我安全保護的方法。首先以討論、談話方式,引出話題。富有探索性的開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學會不同情況采用不同方法,充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熱情。接著以游戲《智力大賽》,引導幼兒學習一些處理突發(fā)事件的好方法。

  通過活動培養(yǎng)了幼兒競爭、合作的意識,并為每個幼兒提供了充分參與的機會,讓幼兒敢于嘗試、判斷,充分發(fā)揮了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33、幼兒園中班歌唱活動音樂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小鳥小鳥

  設計意圖:

  歌唱活動一直是我園教育活動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的教唱歌曲的方式,僅注重幼兒是否學會一首歌,而不能很好地激發(fā)幼兒對音樂美的體驗與感受?!毒V要》在藝術領域目標中提出:“要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因此,這次活動,我以整合的觀念,注重創(chuàng)設歌曲氛圍,引導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并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同時,嘗試用最簡便的方式,充分利用教具、圖示、符號等將音樂技能的學習及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融為一體,來達到最優(yōu)化的效果。

  一、活動目標

  1.在繪畫活動中傾聽歌曲,熟悉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嘗試用繪畫的形式創(chuàng)編部分歌詞。

  3.在創(chuàng)編活動中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

  4.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5.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二、活動準備:

  圖譜;帶有小鳥指揮棒,黑板

  三、活動過程:

  (一)嘗試用繪畫形式創(chuàng)編部分歌詞。

  1.師用演唱方式提問:“在哪里,有陽光?在哪里,有花香?”

  師:我剛才問了哪兩個問題?

  2.出示圖譜:請幼兒閱讀。引導幼兒用繪畫來回答這兩個問題。

  3.幼兒繪畫,同時傾聽教師演唱歌曲,初步熟悉歌曲。

  4.交流各自畫出的答案,并討論提煉成歌詞。

  (二)學習完整歌曲。

  1.教師邊畫圖,邊完整演唱歌曲。

  2.師幼共同討論將個別幼兒的繪畫貼在圖譜中的“?”處,并嘗試在一問一答形式中唱出歌詞。

  3.看圖完整演唱歌曲。

  (三)師幼共同表演唱。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師通過用繪畫的方式讓幼兒邊聽歌曲邊畫出歌曲的內容,從而使幼兒積極的調動不同的感官去感知歌曲,對歌曲十分的興趣,很快就學會了歌曲。但在交流各自的繪畫答案,并提煉歌詞的環(huán)節(jié)幼兒的表現較欠缺,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還須加強。

34、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在農場里》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領唱齊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按原歌詞的格式和內容創(chuàng)編新歌詞。

  3、體驗與同伴合作歌唱的樂趣。

  4、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jié),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5、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準備:

  1、對農場(村)的動物及叫聲有一定的認知經驗(經驗)

  2、幼兒已學過歌曲《小豬睡覺》(經驗)。

  3、農場背景圖一張,以及小雞、小鴨、小豬等小動物的實物圖片,和節(jié)奏卡兩張(×○×○,×××—)。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表演《小豬睡覺》

  1、幼兒復習歌表演《小豬睡覺》。提問:小豬住在那里?(引出歌詞:小豬在農場里,同時出示農場背景圖,以及小豬)

  2、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小豬的叫聲:嚕嚕。

  二、學唱新歌。

  (1)幼兒學唱小豬的叫聲。(出示節(jié)奏卡)

  1、小豬吃飽了就睡,睡著了還要打呼嚕,問:打呼嚕時的叫聲應該怎么樣?引出節(jié)奏卡(×○×○),讓幼兒學念其中的歌詞:嚕嚕。

  2、用同樣的方法引出小豬找食吃時的叫聲,同時出示節(jié)奏卡(×××—),幼兒學念嚕嚕嚕。

  3、幼兒跟隨教師學說其中的歌詞,注意掌握休止節(jié)奏。

  (2)通過領唱齊唱等方式幼兒完整學唱歌曲。

  1、幼兒邊看圖,邊聽教師完整范唱歌曲。

  2、用領唱齊唱方法幼兒學唱歌曲,并模仿相應的動作。

  3、引出歌曲名稱《在農場里》,同時出示“在農場里”四個字寶寶。

  三、創(chuàng)編新歌詞。

  1、幼兒遷移經驗,說出在農場的其他動物及其叫聲,并編進歌曲里唱一唱。

  2、請個別幼兒將自己編的歌詞唱出來,大家跟著學唱。

  3、用新編的歌詞進行領唱、齊唱。

  四、結束談話。

  表揚幼兒能積極動腦,并給創(chuàng)編歌曲的幼兒將一朵小紅花,鼓勵幼兒回家把歌曲編給爸爸媽媽聽。

  活動反思:

  音樂是一門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而音樂活動都能為幼兒提供發(fā)展創(chuàng)造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機會。在幼兒園中音樂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要求是“樂于參與即興創(chuàng)造活動?!庇變涸趧?chuàng)作過程中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是評價創(chuàng)作教學是否獲得成效的主要依據。

  《在農場里》這節(jié)歌唱活動,其活動目標是在學習歌曲的基礎上,結合歌曲內容,充分發(fā)揮想像力,編創(chuàng)的歌詞,并結合歌詞進行即興動作表演。我改變以往的圖譜,換成了生動的背景圖,以及相應小動物的圖片和節(jié)奏卡,讓幼兒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地方,各種動物在這里悠然自得地生活,同時我將歌唱、體態(tài)律動、創(chuàng)編歌詞等幼兒喜愛的活動融入《在農場里》。這首歌旨在通過幼兒對農場里各種聲音的模仿、想像與創(chuàng)造歌唱使幼兒的聽覺、觀察力、模仿力、創(chuàng)造力等諸多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同時還能使幼兒拉近幼兒與小動物的距離。首先在創(chuàng)編歌曲《在農場里》根據歌曲內容,我以游戲的口吻告訴幼兒:“農場里還有那些動物朋友沒有來,我們把他們也請到《在農場里》?”然后出示相應的小羊、小狗、公雞等動物圖片,并讓幼兒討論:如果小羊、小狗、公雞在農場里,歌曲應該怎么唱?這是創(chuàng)編的準備階段,為創(chuàng)編新的歌詞內容作準備。本環(huán)節(jié)幼兒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時都很積極,都有創(chuàng)編的欲望,并且幼兒創(chuàng)編的也很好。本活動是一種輕松、愉快、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后是創(chuàng)編的練習階段,請幾個能力較強的幼兒到前面指著圖片分別領唱。此環(huán)節(jié)幼兒非常輕松、愉快地體驗了創(chuàng)作成功的喜悅。最后活動在愉快活潑的氣氛中進行、結束。

  此次活動唯一不足的就是有一小部分幼兒對歌曲的最后一句有些混淆,雖然我糾正了一下,但效果并不很好,這也許是我班幼兒語言能力弱,又是全班幼兒一起上課的原因吧,我相信只要稍微個別輔導一下,那幾個幼兒一定能改過來的。不過我覺得整個活動效果還好。

35、中班音樂活動公開課教案及反思:小魚的夢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連續(xù)的方法唱襯詞部分,用‘啦’進行伴唱。

  2.嘗試創(chuàng)編簡單的歌表演動作。

  3.感受表現三拍子歌曲的甜美意境。

  4.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5.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活動準備:

  1.幼兒初步學會歌曲。

  2.自制小魚頭飾若干,池塘水草若干。

  3.場地布置:《小魚的夢》池塘。

  活動過程:

  1.教師在音樂聲中用甜美的睡醒姿勢導入課題,

  (教師說出夢境內容并提出問題)。

  2.切入課題,人會做夢,我們來看看小魚做了什么夢?

  3.欣賞并復習歌曲《小魚的夢》。

  4.幼兒隨琴聲演唱歌曲一遍。

  5.學習新的演唱方法,引導幼兒用“啦“進行演唱以及伴唱方法。

  6.讓幼兒分角色,(水草,小魚寶寶)進行伴唱及演唱。

  7幼兒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教師根據幼兒創(chuàng)編的動作進行小結。

  8.音樂游戲《小魚的夢》。

  把水草寶寶、小魚寶寶帶入已布置好的池塘,進行角色游戲。

  9.游戲分角色交替幾遍,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小魚的夢》是一首甜美靜溢的歌曲,幼兒用書畫面作了形象化表現,渲染二色調表現了歌曲的夢幻感,我通過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啟發(fā)幼兒表達自己自己對畫面的理解,引導幼兒表達自己敵對畫面的理解。引導幼兒記憶和理解歌詞的含義,讓幼兒用“唔”聲來伴唱,在講解伴唱概念,引導幼兒分組合作演唱,成為幼兒創(chuàng)編了《小魚的夢》游戲,幼兒特別喜歡也特有趣,特別是找伙伴親吻的表演動作,孩子特別喜歡也表現的非??蓯邸?/p>

36、小班健康活動匯報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可愛的小雞》

  小班健康活動《可愛的小雞》

  一、活動目標

  1.練習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跑,發(fā)展跑的能力和動作的協(xié)調性。

  2.在信號聲中,顏色的對應,快速找到奔跑方向。

  3.體驗幫助好朋友解決困難的樂趣。

  4.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yǎng)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二、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向指定方向活目標快速地跑。

  2.活動難點:向指定方向活目標快速地跑。

  三、活動準備

  1.用紅、黃、綠皺紙捻成的小蟲。

  2.蘿卜、青菜、蘑菇、母雞圖片各一張。

  3.綠筐3個。

  4.紅、黃筐各一個。

  5.泡沫墊36塊。

  四、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1.幼兒自由開火車進場。

  2.聽音樂做小雞操。

  小雞操

  小雞小雞走走走,

  餓得肚子咕咕叫,

  看到小蟲快吃掉。

  小雞小雞走走走,

  休息休息喝喝水,

  身體棒棒來做操。

  擺擺手,彎彎腰,

  做個健康的雞寶寶!

  教學反思:幼兒很好地跟著老師一起做操,有的幼兒模仿得很生動、很形象,有的幼兒還可以自己創(chuàng)編動作,還有的幼兒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二)練習部分

  1.教師介紹游戲場景。

  師:小雞們,我們一起去看看好朋友蘿卜娃娃、蘑菇娃娃、和青菜娃娃吧。

  (教師帶領幼兒慢慢跑到“蔬菜寶寶家”,與蔬菜好朋友打招呼。

  2.師:聽,是誰在哭?好像是青菜娃娃哭了,我們一起去瞧瞧吧!

  師:哎呀,原來是許多蟲子在欺負青菜娃娃,我們怎么辦呢?

  教學反思:幼兒能根據老師的問題進行回答,活動氣氛很熱鬧。

  1.游戲“小雞捉蟲子”。

  (1)教師一邊介紹游戲,一邊示范游戲玩法。小雞每次捉一條蟲子,捉好后送到綠筐里。要求“小雞”在捉蟲子時不要擠在一起。

  (2)請1—2名幼兒示范游戲。

  (3)幼兒集體游戲,把蟲子捉完。

  (4)幼兒再次游戲。(在青菜、蘿卜、蘑菇的家里放上紅、綠、黃三種不同顏色的蟲子,增加紅、黃筐各一個。)提示幼兒,可以跑到青菜、蘿卜和蘑菇“家”捉蟲子,要把不同的蟲子分類放回不同的筐中。

  教學反思:鼓勵幼兒獨立嘗試或自由選擇同伴合作,教師觀察、啟發(fā)、引導輔助,發(fā)現不同的方法,以語言點撥、肢體動作、表情激發(fā)保持幼兒活動興趣。能與好朋友一起捉蟲子,同時保持身體的平衡,讓孩子的合作能力和平衡能力在游戲中得到的提高。但由于室外風較大,蟲子容易飛,于是我只能把“蟲子”變成了移動的紙。

  (三)結束部分

  1.聽音樂做放松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