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數青蛙》反思

中班教案《數青蛙》反思

中班教案《數青蛙》反思

1、中班教案《數青蛙》反思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游戲中掌握節(jié)奏型。

  2、通過嗓音造型、手指游戲、圖譜識記、表演等形式體會《數青蛙》音樂的生動有趣。

  3、認真傾聽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錄音機一臺、磁帶一盒、節(jié)奏卡一張、圖譜一幅。

活動結構

  1、聲勢活動練習(拍手、跺腳、拍腿……);

  2、嗓音造型練習(節(jié)奏朗誦);

  3、動作造型練習(表演手指游戲);

  4、圖譜識記練習;5、游戲練習(個別、分組、集體表演)。

指導要點

  1、聲勢活動練習(拍手、跺腳、拍腿……)。聽老師的鼓聲,請小朋友模仿拍節(jié)奏,通過拍身體的各部位(手、腿、肩等)及聲勢練習(跺左腳、右腳、雙腳等)鞏固節(jié)奏型。

  2、嗓音造型練習(節(jié)奏朗誦)。引導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小動物的叫聲或幼兒的名字進行節(jié)奏朗誦活動,進一步鞏固節(jié)奏型。

  3、動作造型練習(表演手指游戲)。通過談話的形式,引出童謠《數青蛙》,一邊一句句分析童謠一邊自然配合手指的表演,引導小朋友自己發(fā)明手指表演的方法,如四指并攏與拇指對碰表示呱呱叫,用拳頭表示青蛙的大眼睛,手腕帶動手掌,手心朝下上下翻表示青蛙跳等。在玩手指游戲的過程中熟練歌謠和節(jié)奏型。引導幼兒在《數青蛙》的音樂中玩1-2遍手指游戲。

  4、圖譜識記練習。教師一邊朗誦節(jié)奏一邊用手指圖譜,幫助幼兒識記音樂所表達的樂句順序。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參與音樂,如讓幼兒一邊看圖譜一邊運用節(jié)奏朗誦和聲勢活動為音樂配伴奏。

  5、游戲練習(個別、分組、集體表演)。讓幼兒扮演青蛙圍成“池塘”進行配樂表演。

  6、結束活動:幼兒自音樂聲中隨教師跳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獲得了較好的效果,我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選材成功:沒有歌詞卻很有特色音響效果的律動?!稊登嗤堋放渖弦皇子變狠^熟悉,且有瑯瑯上口有節(jié)奏的兒歌《數青蛙》,使音樂、語言與動作的結合得到最充分的表達,形成一幅青蛙邊歌邊舞的熱鬧完美圖景。

  2、程序設計:采用聲勢活動練習→嗓音造型練習→動作造型練習→圖譜識記練習→游戲練習的方式引導幼兒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調動原有的經驗來學習新知識,使幼兒腦中的舊知識得到激活,進行重新組合與匹配形成新知識。

  3、教學有法而無定法:始終遵循幼兒音樂活動設計的一個重要原則,即幼兒是音樂活動的主體,活動設計就須從幼兒的興趣和音樂作品滿足幼兒發(fā)展的需要出發(fā),體現活動設計的靈活性和自主性。

2、大班音樂活動教案《數青蛙》含反思

  設計思路:

  通過這節(jié)課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意識和動腦思考的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其次讓幼兒學習正確運用量詞。

  活動目標:

  1. 通過學習,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計數能力,口語表達能力。

  2. 培養(yǎng)幼兒的快速反應能力。

  3. 學習運用量詞:一只、一張、四條腿。

  4. 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力。

  5. 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青蛙頭飾、響板

  活動過程:

  1. 律動:小蜻蜓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益蟲小客人,你們猜猜他是誰?幼兒猜

  師:我們現在來看大屏幕,看看他究竟是誰?(大屏幕顯示青蛙)

  2. 與幼兒一起分析青蛙的樣子(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

  師:這只青蛙真可愛呀,還穿著漂亮的小衣服呢,誰能描述一下他長的什么樣子啊?

  3. 利用課件逐步增加青蛙的數量,讓幼兒學會正確運用量詞

  4. 分析兒歌內容,根據內容出示相應的課件圖片 師:我們的青蛙小客人肚子餓了,你們想用什么來招待他呀?一定是他最喜歡的才行呢!――青蛙捉害蟲不怕累(圖片:青蛙捉蟲)

  師:你們看這只小青蛙吃飽了多么美啊!(圖片:青蛙吃飽摸肚子)小青蛙吃飽了要去運動運動了,你們知道他要干什么去嗎?――游泳姿勢多么美(圖片:青蛙游泳)

  5. 教授兒歌 今天我們班來了這么多的青蛙,我們一起來聽兒歌《數青蛙》好不好? 幼兒學習兒歌。

  師:老師有一種新方法來念這首兒歌,小朋友你們仔細聽劉老師跟剛才念的有什么不同。 教師拿響板打快節(jié)奏念兒歌

  師:你們發(fā)現有什么不同了嗎? 幼兒答

  師:這個方法好玩嗎?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6. 續(xù)編兒歌

  a.請出幼兒扮青蛙,其余幼兒念兒歌

  b.幼兒討論續(xù)編

  師:哇!你們看我們班又來了一只青蛙,現在有四只青蛙了! [教案來自:快思教案網.]小朋友你們現在自己數一數他們一共有幾張嘴幾只眼睛幾條腿?

  師:小朋友我們現在看大屏幕,看看正確答案是什么?

  師:小朋友你們現在想想來了四只青蛙,這兒歌該怎么編呢?

  幼兒討論續(xù)編

  7. 幼兒隨音樂學青蛙跳回家

  師:小青蛙現在要回家喝水了,我們一起來扮小青蛙回家喝水吧(音樂起)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獲得了較好的效果,我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選材成功:沒有歌詞卻很有特色音響效果的律動?!稊登嗤堋放渖弦皇子變狠^熟悉,且有瑯瑯上口有節(jié)奏的兒歌《數青蛙》,使音樂、語言與動作的結合得到最充分的表達,形成一幅青蛙邊歌邊舞的熱鬧完美圖景。

  2、程序設計:采用聲勢活動練習→嗓音造型練習→動作造型練習→圖譜識記練習→游戲練習的方式引導幼兒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調動原有的經驗來學習新知識,使幼兒腦中的舊知識得到激活,進行重新組合與匹配形成新知識。

  3、教學有法而無定法:始終遵循幼兒音樂活動設計的一個重要原則,即幼兒是音樂活動的主體,活動設計就須從幼兒的興趣和音樂作品滿足幼兒發(fā)展的需要出發(fā),體現活動設計的靈活性和自主性。

3、中班教案《春風》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談話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嘗試創(chuàng)編詩歌,并感受詩歌優(yōu)美的韻味。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3.理解詩歌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字卡、操作卡、小圖卡若干、磁帶、觀察春天。

活動過程:

  一、談話:經驗回顧,說說春天的特點。

  1.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春天帶著誰來了?(出示春姑娘圖片)

  2.利用圖夾文形式教師逐一出示圖卡,進行描述春天的特征。

  春風一吹

  吹綠了……吹來了……

  吹開了……吹醒了……

  吹得……輕輕飄

  小朋友們……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并根據回答貼出相應的圖片。)

  二、集體創(chuàng)編:嘗試創(chuàng)編詩歌《春風》

  1.教師依據幼兒提出的想法,示范創(chuàng)編詩歌的方法。

  2.個別幼兒自由選擇圖片來試編詩歌。

  三、自由創(chuàng)編:指導幼兒利用操作圖卡來進行創(chuàng)編

  1.介紹材料和操作方法。

  2.幼兒練習創(chuàng)編,互動交流。

  3.展示作品。

活動反思

  1、活動的選材結合季節(jié)特征,并把已有的知識經驗遷移到新的環(huán)境中,教師在活動中注意運用開放性的提問引導幼兒發(fā)現、思考、充分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思維。

  2、教師為幼兒提供獨立活動和創(chuàng)意活動的機會,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在活動中的審美體驗和創(chuàng)造。

  3、在嘗試使用圖記中也有一定的技巧,首先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抓住時機運用圖記。

  歸納了三點:圖--字--詞句的過渡。

  小班出現圖記時多以閱圖為主,它可以出現在學詩歌之前,而且圖記要大,具體形象,色彩鮮艷,幼兒對圖記有了一定理解認識后,可采用標志、手勢、來學詩歌。

  中班多以圖夾文的形式出現,在制作圖記時開始向抽象性過渡,可出現簡筆畫,數量多一些,也可偶爾出現文字符號。

  4、根據此類活動我還展開相應的延伸活動,如《夏天》《我愛》,都是通過以上的形式創(chuàng)編不同的詩歌內容,孩子的創(chuàng)造空間更加寬泛,口語表達能力也大大增強。

4、中班教案《春曉》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古詩,感受故事的意境美和語言美,學習有感情地朗誦。

  2、能用自己的語言大膽地表達對春天景色的感受。

  3、理解古詩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畫有古詩中的景象的圖片一幅,配樂。

  2、經驗準備:幼兒有觀察過春天美景的經驗,主要回顧春鳥啼鳴、春風春雨吹打、春花謝落等聲音和景象。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欣賞、理解古詩,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和語言美,有感情地朗誦。

  2、活動難點:理解古詩詩意,并學習用自己的語言表述。

  3、指導要點:通過圖片觀察、分句解讀等方式,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受古詩《春曉》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活動過程

  1、出示教學掛圖(或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圖片,結合生活經驗,自由表達對春天景色的感受。

  提問:春天里有哪些美麗的景色?春天里你感覺怎么樣?請把你看到的景色用好聽的話說一說。(引導幼兒回顧:春天的花、樹、風雨,鳥的聲音,以及春天溫和的氣候讓人有好睡眠等。結合幼兒的回答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經驗,豐富相關詞語,如小鳥在“啾啾”地唱歌;夜晚刮風下雨啦;有一棵棵開滿花的樹;許多花瓣落下來等。)

  小結: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小鳥在樹上“啾啾”鳴叫,花朵都被春天的風雨吹落到地上,小朋友在春天的夜里睡覺可舒服了,早晨都不想醒來。

  2、教師示范朗誦,引導幼兒初步欣賞、理解古詩內容。

  師:古時候有個詩人名叫孟浩然,他特別喜歡春天里的景色,還寫了一首詩歌,名字叫《春曉》,就是春天的早晨。詩人在春天的早晨里睡醒發(fā)現了什么呢?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詩歌。

  老師示范朗誦古詩后,提問:詩歌里講了什么?說說哪些地方你聽懂了,哪些地方沒聽懂。

  3、教師再次示范朗誦,以邊提問邊講解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古詩內容。

  第一句:春眠不覺曉。有誰知道春眠是什么意思呢?(春:指春天;眠:指睡眠;不覺:指不知覺;曉:指早晨。)

  小結:“春眠不覺曉”的意思是“春天里好睡覺,不知不覺天亮了”。

  第二句:處處聞啼鳥。詩人聽到了什么聲音呢?(處處:指到處;聞:指聽到;啼:鳥叫聲。)

  小結:到處聽到鳥兒“啾啾”啼叫聲。

  第三、四句:早晨醒來,詩人看到滿地的落花,他會想到什么呢?“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是什么意思?

  小結:詩人看到滿地落花,就是在想“也里傳來刮風下雨得的聲音,不知道吹落了多少花朵呢!”

  4、教師配樂朗誦古詩,引導幼兒感受故事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教師模仿古人,以抑揚頓挫的聲音朗誦詩歌,表達出對春天景色的喜悅之情。

  提問:聽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感覺?

  5、幼兒學習朗誦古詩。

  (1)在教師的帶領下跟讀古詩。

  (2)配樂學習朗誦古詩。

  6、延伸活動。

  請幼兒把古詩《春曉》帶回家與爸爸媽媽分享,一起朗誦古詩。

  五、評價要素

  1、能否感受古詩《春曉》的意境美,并喜歡朗誦。

  2、能否大膽表達對古詩的理解。

  六、活動建議

  請家長在春天的節(jié)假日里帶著幼兒去踏青,進一步感受、體驗春天。

附:春曉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反思:

  這節(jié)課孩子接觸的是古詩,這首古詩對于個別孩子而言很簡單,因為他們在家長都陪同一起學習過,所以這些孩子學習起來一點都不吃力,但是個別的孩子還是反應慢,不用心,對古詩的內容不理解,老師一句句的解釋,還是有些不太清楚,或許是自己的古詩方面的教學方法有待提高。

5、中班教案《運球》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按壓方法作原地運球。

  2、初步學會手掌粘球的緩沖動作。

  3、鍛煉股四頭肌的靜力性。

  4、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5、使幼兒學會用肢體動作配和游戲的玩法。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籃球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帶領幼兒排四個縱隊,根據節(jié)奏做熱身運動。

  二、活動導入,教師示范。

  1、以"和籃球寶寶一起玩"導入活動。

  (1)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和籃球寶寶做游戲。"

  (2)請個別幼兒先上前試著原地運球。要求其他幼兒認真觀察,他們是怎么拍球的,拍的好不好,好在哪里?

  (3)組織討論。

  2、教師示范原地運球,注意手掌粘球的動作,幼兒認真觀察。

  3、請個別幼兒嘗試運球,教師從旁指導。

  注意:

  1)用按壓方式運球;

  2)注意手掌粘球的緩沖動作。

  3)腳要像大樹生了根一樣,在原地不動。

  4)幼兒練習原地運球,教師巡回指導。

  三、結束部分:

  1、帶領幼兒做放松運動。

  2、請幼兒有序地回教室,喝水、擦汗。

教學反思:

  圍繞目標,層次鮮明?;顒又幸杂螒虻目谖乔楣?jié)場景和孩子一起玩,幼兒絲毫不被要求和束縛。第一目標是探究運用身體的各個部位運球,這是整個活動開展的基礎。第二目標是發(fā)展幼兒的各種能力,主要是增強幼兒身體的靈活性,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參與活動。第三目標是培養(yǎng)幼兒樂于助人的好品質,這一目標主要是提高幼兒的情商,為幼兒今后的身心發(fā)展奠定基礎。

6、中班美術教案《青蛙》含反思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幾何圖形畫青蛙的方法。

  2、發(fā)展觀察力以及大膽作畫能力。

  3、提高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4、能根據需要自由地選擇繪畫材料進行作畫,體驗快樂的情感。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范畫一幅、紙、彩色筆。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還記得《小青蛙》這首歌曲嗎?我們一起來唱一下好不好?(師幼一 邊唱歌一邊表演小青蛙)

  (二)提問題,引入主題

  1、師:小朋友唱得真好,那么在剛才的歌曲中,描述的是小青蛙的樣子,誰 能告訴老師,小青蛙長什么樣子?

  幼甲:小青蛙有大大的眼睛,寬寬的嘴巴。

  幼乙:小青蛙有綠綠的身子。

  幼丙:小青蛙有四條腿。

  師:小朋友對小青蛙觀察得可真仔細的,那么他的四條腿都是一樣的嗎?

  幼:不一樣。

  師:有什么不一樣?

  幼:前腿短,后退長。

  2、師:小朋友,我們跟著爸爸媽媽去小河邊、田野里,你們有沒有看到過小青蛙?那小青蛙是怎么叫的?

  幼:呱呱呱。

  師:它走起路來是怎么樣的?

  幼:一蹦一跳的。

  3、師:一蹦一跳是什么樣子,今天老師想請幾個小朋友上來表演一下,誰愿意上來?(請兩位幼兒上來表演小青蛙走路)

  4、師:剛才,小朋友都說了,小青蛙有大大的眼睛,寬寬的嘴巴,綠綠的身子,前腿短、后腿長。看來小朋友對小青蛙特別的了解了,但是老師還想考考你們,小青蛙有一個非常厲害的本領是什么?

  幼答:幫助莊稼捉害蟲,幫助農民伯伯捉害蟲。

  5、教師總結:小青蛙把所有的害蟲都吃了,農民伯伯是不是大豐收了,那么這么可愛的小青蛙,我們小朋友喜歡不喜歡?(幼答:喜歡)老師也喜歡這樣勤勞可愛的小青蛙。既然小朋友這么喜歡小青蛙,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來畫這只可愛的小青蛙,來,咱們先來看看這只小青蛙。

  (三)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

  1、老師示范講解青蛙的畫法

  師:看,這是小青蛙的身子?老師拿著什么?(幼答:三角形,同時出現三角形貼在旁邊黑板上)

  橢圓形是小青蛙的兩條腿。 (出示兩個 橢圓形)圓形是小青蛙兩只大大的眼睛。 ( 出示兩個圓形 ) 看,一只小青蛙就出來了。

  問:這只小青蛙都是有什么形狀拼成的?(幼答)

  2、師:小朋友說的真好,現在老師再用線條給小朋友們展示一下,(在黑板上用簡筆畫畫一只青蛙)小青蛙在干什么?(蹲著)老師畫的小青蛙蹲在什么上面?(幼答:蹲在荷葉上面。)對,按老師畫的小青蛙就蹲在荷葉上面,看著上面藍藍的天。

  3、師:現在請小朋友用你靈巧的小手,發(fā)揮想象力,把你所想象的小青蛙畫在紙上。

  (四)幼兒開始作畫,老師巡回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添畫相關景物。

  2、提醒幼兒注意畫面位置。

  (五)展示作品

  請幾位幼兒上臺展示,引導幼兒觀看作品教師給予簡單的評價,然后把畫

  貼在黑板上。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教學反思:

  孩子內心有著眾多的想法,他們不與成人相一致,當他們想表達心中的想法的時候,我們應該多鼓勵他們,多給予孩子們以表達和想像的空間,多鼓勵他們抒發(fā)內心的想法。在區(qū)域活動中,我給孩子們提供了更多的作畫材料,讓他們想怎么畫就怎么畫,讓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畫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7、中班教案《數字歌》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

  2、鍛煉幼兒的數數能力!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幼兒認識數字“八、九、十、拍、伸、手指!

  2、 讓幼兒學會讀兒歌

活動準備

  掛圖、字卡、小紅花

活動過程:

  一:基本部分:穩(wěn)定幼兒情緒,讓幼兒能集中精神

  二:教師出示掛圖: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啊?(引起幼兒注意了)他們在干什么?他們的動作有是什么?(讓幼兒分別說出他們的動作)

  三:教師領讀,然后教幼兒分段讀!

  四:讓幼兒自己讀一次并把動作表示出來!

  五:在幼兒會讀的情況下教幼兒認字“八、九、十、拍、伸、手指

  六:結束部分:給在課堂上表現好的,認識數字多的小朋友給予獎勵!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幼兒基本認識數字,對兒歌很熟悉都能讀出來,但有些小朋友不是很認真,希望下節(jié)課改正,我想再上一節(jié)課會更棒!

8、中班教案《洗手》含反思

  設計背景

  為了讓孩子們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飯前、便后或手臟時要洗手,養(yǎng)成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 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飯前、便后或手臟時要洗手。

  2、 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

  3、 教育孩子養(yǎng)成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4、 培養(yǎng)幼兒清楚表述和大膽表演的能力。

  5、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重點難點

  重點是讓孩子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難點是養(yǎng)成洗手習慣。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塊小毛巾,洗手液或香皂若干。

  2、 故事《小熊豆豆生病了》。

  3、 正確洗手方法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 游戲“手指歌”導入活動。

  “大拇哥、二拇弟、中指哥、四兄弟、小妞妞,來看戲,大家快來比一比,誰的大,誰的小,哪個指頭長,哪個指頭短?”

  二、 聽故事《小熊豆豆生病了》。

  1、 老師引導語:“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講個故事?!?/p>

  “小熊豆豆可頑皮了,整天爬上爬下,弄得小手可臟了!……”

  2、 老師邊做手勢表演邊講故事,小熊豆豆為什么會肚子疼呢?它應該怎樣做呀?(通過故事讓孩子們了解手上有許多的細菌,要養(yǎng)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3、引導孩子們聯系自己的實際進行交流(調動孩子已有的知識經驗,進一步體驗洗手的重要性)。

  提問:你們的肚子疼過嗎?為什么會疼呢?

  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4、小結:洗洗小手講衛(wèi)生(鼓勵孩子養(yǎng)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三、 設計問題,引導孩子們觀看相關圖片,學習洗手的正確方法。

  1、調動孩子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講述“我是怎樣洗手的”。

  2、出示洗手圖片,引導孩子們觀察畫面,了解洗手的正確方法。

  畫面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

  她是怎樣做的?咱們也來學一學吧!

  (引導孩子們理解畫面內容,并啟發(fā)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表述)。

  3、老師和孩子們共同講述正確的洗手順序及方法:卷袖子——沖手——搓香皂——搓手心、手背、手指——沖水搓洗——擦手。

  (老師根據畫面內容邊做動作邊講解)。

  4、引導孩子們邊說兒歌邊做洗手模仿動作,學習洗手的正確方法。

  (老師和孩子們一起邊說兒歌邊做動作,進一步學習正確的洗手順序及方法)。

  5、老師和孩子們談話交流:“我們什么時候該洗手?”

  (飯前、便后、玩完玩具、手臟時等)。

  四、 讓孩子們實際練習,洗洗小手講衛(wèi)生,進一步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

  老師引導:“現在已經是否吃飯的時間了,我們一起去洗洗小手吧,看看誰的小手洗得最干凈。”

  在實際練習中,老師引導孩子邊說兒歌邊洗手,指導孩子正確的洗手方法。

教學反思

  勤洗手愛清潔講衛(wèi)生確實是我們健康成長的保護傘,而幼兒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在幼兒一日生活各環(huán)節(jié)中,對幼兒用語言或兒歌進行提示或指導,使幼兒在實踐體驗中不斷鞏固和提高幼兒的健康認知水平,逐步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9、中班教案《筷子》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摸、看、玩筷子讓幼兒了解筷子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以及筷子的用途和特點。

  2.發(fā)揮幼兒的想象思維,用筷子創(chuàng)造各種圖形或情境。

  3.讓幼兒練習使用筷子并用筷子學會夾物品。

  4.大膽說出自己對筷子的理解。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說重點、難點:如何正確使用筷子以及用筷子夾豆類食材

活動準備

  各種樣式及色彩的筷子數十雙,用盤子裝好的混在一起的花生和豆類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導入:

  小朋友,生活中我們吃飯的時候,都會用到什么餐具?(勺子、筷子、叉子),現在我們在幼兒園用勺子吃飯,可是我們長大以后,就要用到筷子了,你們想不想用筷子夾到好吃的東西呢?今天老師就跟小朋友一起來跟筷子兄弟做游戲,好嗎?

  二、 基本部分

  1、 教師出示各種不同材質和不同花色的筷子,請小朋友來看一看,摸一摸,并觀察筷子都是用什么材質做成的。請幼兒討論,筷子都有哪些作用。

  2、 小朋友,你們知道嗎?筷子除了可以用來吃東西,它還能創(chuàng)造出各種不同的好看的圖形呢?出示課件圖片(用筷子擺出的各種好看的圖形)請幼兒欣賞。

  3、 把幼兒分成小組,利用桌子上的不同筷子嘗試擺出各種不同的圖形,并請各小組派出一名代表分別說一說他們小組擺的是什么圖形。

  4、 老師教用筷子的正確方法:手捏在筷子的中下方,不能太低和太高,兩根筷子不能分得太遠,中指與大拇指碰頭,其他手指做輔助。

  小朋友們都知道了如何正確使用筷子,那么我們來玩?zhèn)€游戲,請小朋友幫助老師把這些混在一起的花生和豆子分開來,放進旁邊準備好的小碗中。

  三、 結束部分

  游戲:分一分

  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幼兒以小組的形式把混在一起的花生和豆子分別夾出來,放在旁邊的小碗中,教師計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夾的最多的一組勝出。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找一找廚房中各種餐具,看一看都有哪些?并記錄下來,來到幼兒園匯報給老師。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興非常高,而且幼兒比較感興趣。但由于個別幼兒在家基本不使用筷子吃飯,所以不太會使用筷子這種食用餐具??墒俏野l(fā)現我們中一班的小朋友都很有團結友愛的精神,會作用筷子的小朋友會幫助她旁邊不會使用筷子的小朋友一起來完成任務,這種團結合作的精神真的值得我高興。另外,幼兒氣氛活躍時應多提一些有啟發(fā)教育性的問題,另外,平時說話我的語還有些快,但在教學中我會克服這樣的習慣,讓幼兒能夠充分領悟老師的意圖,并做到微笑面對每一位幼兒,這樣的教學氛圍會使教學效果更好。

  今后,如果再讓我上一次這樣的教學活動,我會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要害怕孩子們玩筷子時不小心互相碰到或出現意外,這樣會束縛孩子們這方面的自由。同時也會避免讓活動的激情,影響幼兒學習的動力,把玩作為了主要的目的,應該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

10、中班教案《數高樓》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掌握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組成的節(jié)奏,感受說唱結合形式的歌曲結構。

  2.初步學唱歌曲《數高樓》,體驗理解與學唱歌曲的快樂。

  3.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4.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活動準備:

  歌曲PPT、音樂伴奏

活動過程:

  一、看看玩玩:弟弟妹妹來運動

  師:看,草地上誰來了?他們在干什么?

  我們也來跟他們一起玩一玩吧!(跟著音樂游戲。)

  弟弟妹妹們在草地上玩的時候,唱了首好聽的歌,剛剛你聽到我唱了嗎?我唱了兩句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二、說說唱唱:弟弟妹妹數高樓

  師:看看,這位小妹妹發(fā)現了什么?房子有幾層里面會住著誰呢?

  我們把好朋友叫過來一起去看看?誰會把草地上好朋友叫過來?

  請小弟弟和小妹妹和我一起來數高樓。(教師示范歌唱)

  帶領幼兒一同歌唱。

  師:好朋友都來了,我們去看看房子里到底住著誰?

  啟發(fā)聯想??偨Y:“一層樓,住著誰?一只小貓喵?!?/p>

  聽聽聲音??偨Y:“二層樓,住著誰?兩只小狗汪!汪!?!?/p>

  看看圖形。總結 “三層樓,住著誰?三只老鼠,吱吱吱?!?/p>

  猜猜謎語??偨Y:“四層樓,住著誰?四只青蛙,呱呱呱呱。”

  數數念念??偨Y:“五層樓,住著誰?五只小雞,嘰嘰嘰嘰嘰?!?/p>

  完整練習A歌唱與B說唱。

  三、走走逛逛:弟弟妹妹看高樓建筑

  我們的上海也有很多的高樓,你們知道有哪些嗎?

  以后我們也來把這些高樓編到歌詞里面去唱給小弟弟小妹妹聽。

活動反思:

  《數高樓》是一次音樂活動,歌曲節(jié)奏歡快,歌詞朗朗上口,歌曲有唱和念白兩部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避免音樂教學中單一傳授知識、枯燥無味的教唱等,在學習過程中充分采用激勵性學習方法,使教學環(huán)環(huán)相扣,幼兒能積極主動的通過觀察發(fā)現、感受到生活的美,并覺得學習也是一種樂趣,活動中,我采用了圖片法,使幼兒很容易的記住歌詞;采用節(jié)奏卡,使幼兒更輕松地掌握節(jié)奏;采用手勢法,使幼兒能分清唱“喲”。

  首先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喚起的音樂表象越豐富,越具體,越準確,那么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和體驗也就越深刻。然后再圍繞歌詞內容提問,便于孩子熟悉記憶數高樓整首歌詞,重點放在數高樓的節(jié)奏上,一層二層樓也是吸引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因素,為了讓孩子們邊唱邊體驗節(jié)奏的變化,我提出了:念白時用手來表示變化,想通過手部的節(jié)奏動作烘托氣氛,一開始,幼兒顯得有些手忙腳亂,但是幾遍下來,就能夠非常準確的表現節(jié)奏了。

  由于歌曲旋律的歡快跳躍,歌詞內容適宜表演,孩子們情不自禁的隨著音樂舞動起來了,為了讓他們體驗歌曲表現數高樓的樂趣,我請孩子們自由創(chuàng)編,利用游戲的形式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和表現的能力。

  孩子們講自己創(chuàng)編的動作組合起來,大家一起游戲,在游戲中體驗快樂。這次的活動場面雖然比較混亂,但是幼兒的興趣都很高。希望下次活動,能夠更好的抓住幼兒的心里特點,適時的引導幼兒情緒的發(fā)揮!

11、中班教案《相鄰數》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感知并理解相鄰兩數數量關系,能根據前一個數或后一個數猜相鄰數。

  2、掌握10以內的相鄰數。

  3、學習與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戲的方法,激發(fā)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4、能積極思考,提高理解與運算能力。

  5、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教學重難點:

  知道相鄰兩數的數量關系,掌握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理解相鄰數的含義,知道相鄰數間多1和少1的關系。

活動準備:

1~10的磁力扣,掛圖一幅,1~10的撲克牌,百寶箱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小動物搬家

  森林王國今天特別熱鬧,小動物搬到它們的新房子里,(出示掛圖)“誰住在1號房子?誰住在2號房子?……10號房子住著誰?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小動物搬家的情景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給小動物找鄰居

  1、小動物們住在一起可高興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住在幾號房,離它最近的哪兩個動物各住在幾號房?2號房的鄰居是小猴子,1號的小羊和3號房間的熊貓。

  2、請小朋友幫小動物找一找鄰居,并及時鼓勵,總結多數小動物有兩個鄰居。

  [設計意圖:幫助小動物找鄰居,并及時鼓勵總結出小動物都有兩個鄰居。]

  三、給數字寶寶找鄰居

  5號房間的狐貍的鄰居是4號房間的小豬、6號房間的老虎,小動物有了鄰居,那房間的門牌號數字也有自己的鄰居,5的鄰居是離他最近的兩個數,引出相鄰數。以2為重點,讓孩子說一說找一找,2的相鄰數是幾和幾?讓幼兒理解2的相鄰數是比它小1的1和比它大1的3,3的相鄰數讓幼兒動手操作擺撲克牌分組找,4、5、6和7、8、9和相鄰數,讓幼兒到前面展示。

  [設計意圖:讓幼兒理解相鄰數是比它小1的和比它大1的數。]

  四、游戲

  1、找朋友。

  請小朋友帶上有數字的動物頭飾,給數字寶寶找朋友。我是4,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這里,3和5迅速站在4的兩邊,數字都找自己的朋友,按一定順序站出來,反復幾次,看誰的反應快。

  2、百寶箱。

  出示百寶箱,裝有2~9的數字,讓幼兒拿出一張看它們相鄰的數在哪里,手里有撲克牌的出來站排,站到數的兩邊,看哪組動作快又對,反復進行。

  [設計意圖:在游戲中鞏固相鄰數的認識。]

  五、小結

  小朋友,我們今天學習的相鄰數,還幫小動物找到了它的鄰居,小動作在游戲中玩得很快樂,也希望小朋友之間要友好相處,互相合作,同時我們要愛護、保護可愛的小動物。

教學反思:

  這個活動自始至終讓幼兒探索性發(fā)現問題,使幼兒一直處于活躍、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通過游戲化教學,結合生活中的鄰居關系,把相鄰數的概念滲透在其中,盡量讓抽象的數的邏輯概念在具體的事物中理解,幫助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快樂地學習、體驗、理解,從而提高幼兒學習相鄰數的興趣。

12、中班教案《我的家》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家的喜愛和對美的感受能力。

  2.幼兒能用紙折好房子,粘貼在紙上,并添畫出花、草、樹等其他物體。

  3.通過折房子讓幼兒知道房子的結構,有屋頂、墻面、門、窗。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重難點:

  學習用正方形的紙折房子。

  折出房子兩邊的尖角,并能發(fā)揮想象添畫景物。

活動準備:

  1.正方形彩紙每人一張、膠棒每人一支(26張),水彩筆、油畫棒若干支,裝筆小筐六個。

  2.折好的房子一個,二幅完整的折、貼、添加景物的畫,(一塊黑板,一塊布、六塊磁鐵,課前將范畫貼好}

  3.誠邀:親愛的30班家長們,為了讓您更多的了解萬嬰教育的理念,快樂教育,快樂人生;為了讓您更全面的理解《指南》在幼兒教育教學目標的指導;為了響應萬嬰教育機構園長觀摩教學活動開放日;路園長將在4月17日(星期四)上午8:50分在多功能廳,為我們33班幼兒進行大班語言故事《小桃仁》的教學活動,歡迎您的光臨,期待您與孩子同樂!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1.老師用神秘的表情和語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今天園長媽媽用紙折了一個禮物要送給我們30班的小朋友,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

  2.請小朋友看看這像什么?(老師出示折好的一間房子,引起幼兒的興趣)。這個房子就是園長媽媽的家,好看嗎?那么你們想不想也折一個小房子,當作自己的家呢?

  3.瞧,這是園長媽媽的家,漂亮嗎?(出示范畫給幼兒欣賞折、貼、畫自己的家)。園長媽媽畫了些什么呢?(幼兒邊看邊說)你們想不想也把自己的家畫出來呢?

  4.現在我先來教小朋友折一個房子,變成自己的家好嗎?等一會小朋友再把自己的家添畫上美麗的風景好嗎?

  二、講解示范:

  1. 先用正方形紙折出小房子。(教師講解示范,幼兒跟折)把正方形紙邊對邊對齊折;再橫著對折后打開,折出中心線;把兩邊的紙向中心線折;用手指伸進去折出房子兩邊的尖角。2.我們把折好的小房子在反面用膠棒涂抹,貼在紙上,然后再請小朋友添畫自己家小區(qū)的風景,比比誰的家最美麗。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先折好房子,再將折好的房子粘貼在紙上,然后添畫各種風景和物體。

  2、鼓勵幼兒大膽涂色,使畫面色彩鮮艷。

  四、講評:

  幼兒互相欣賞,說說誰的家最漂亮,并請幾名幼兒上前給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學反思:

  久違了,美術教學活動!

  常言道: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才能不荒廢技藝和專業(yè)。然而,在我20年后又重拾生疏已久的美術教學活動,讓我有一種擔憂和壓力,又有一種期待和挑戰(zhàn)。擔憂的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常規(guī)養(yǎng)成是否好,壓力卻是,我的美術教學活動設計是否符合幼兒年齡特點?而期待的是,又能和孩子們一道折折、畫畫,體驗、享受、欣賞孩子們的教學成果了,說到挑戰(zhàn),卻是對我教育教學能力和駕馭課堂能力的檢驗。我喜歡這樣的挑戰(zhàn),因為,人生就是在不斷的挑戰(zhàn)中完善自我的。

  其實這節(jié)美術教學活動,是應30班朱老師的要求而上的,我是硬著頭皮接受了朱老師的欽點。然而令我欣慰的是,孩子們是那么的配合,家長是那么的給力,老師是那么的認真,整個美術教學活動下來,幼兒掌握了折房子的要領,家長了解了幼兒園的教學方法及自己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能力,老師們對美術教學活動的準備、組織、設計、示范、演示、講解等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和認識。整個教學活動非常流暢,完成了教學目標。

13、中班教案《靜電》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感知磨擦生電現象,體驗靜電對物體的作用力。

  2、能夠細心操作,觀察驗證自己的猜測,感受探索的樂趣。

  3、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重難點:

  在游戲中感知磨擦生電現象,體驗靜電對物體的作用力;

  用吸管摩擦生電的正確方法

活動準備:

  1、吸管人手一根、卷紙若干、碎紙片若干;

  2、清水、盆子、小紙船(形成小池塘的場景);自制旋轉木馬;柳條(柳樹);水龍頭(細細的水流);灑落的鉛筆粉末。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老師來給你們表演一個小魔術,你們想看嗎?

  (出示吸管)這是什么?

  幼:吸管和碎紙片

  教師演示:將吸管拿在手上舞一圈,然后輕輕靠近紙片,沒變化;教師用眼神和表情讓幼兒觀察吸管是否有變化;然后將吸管藏到桌子底下邊磨擦教師口中邊說“變變變”,再拿出來,輕輕靠近紙片,用眼神或動作提示幼兒觀察變化。

  請你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幼兒講述看到的現象)

  二、猜測探索:靜電產生的原因

  1、探索靜電產生的原因——磨擦生電

  (1)小紙片主動跳到了我的吸管上,猜猜我是怎么來變這個魔術的呢?

  (幼兒猜測、討論,如果幼兒有說用水、用漿糊之類,教師讓幼兒親自摸一摸,究竟有沒有)(鼓勵幼兒進行各種想象、猜測)

  (2)小朋友,你們猜了這么多的方法,是不是這樣呢?你們現在自己去試試,看看你會不會變這個魔術,當吸管靠近碎紙片時,小紙片會主動地跳到吸管上,我旁邊也為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如果需要可以選取使用。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引導)

  (3)誰會變這個魔術了?請告訴我們你是怎么變的?

  (幼兒將自己成功或不成功的經驗進行展示)

  (4)請個別幼兒示范,要點:摩擦得又輕又快。

  (5)幼兒再次嘗試操作(此環(huán)節(jié)是否省略,看幼兒第一次的操作的成功率而定)

  (6)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吸管經過磨擦后,輕輕靠近小紙片,小紙片就會跳上來了。

  2、猜測、總結磨擦生電現象是靜電反應

  提問:為什么吸管經過磨擦以后小紙片就會跳到吸管上來,這是什么原因呢?

  (幼兒進行各種想象、猜測)

  教師小結:這是靜電,吸管經過磨擦以后,會產生小小的電,這些電叫靜電,它們能吸引輕小的物體。

  三、操作體驗:靜電對輕的物體的作用力

  1、師:有了靜電的吸管除了可以吸引小紙片,還能做別的事情嗎?

  2、介紹游戲情境1:

  (1)柳條因為沒有風,正靜靜地垂著,如果用摩擦帶電后的魔棒靠近它,你猜柳條會有什么變化?(會飄動起來)

  (2)請一名幼兒嘗試驗證后,將自己的發(fā)現在記錄紙上記錄下來。

  3、介紹另外四種游戲:這兒有許多的小船停在水邊,一動也不動;木馬停在原地沒有旋轉;水流也在象一條線似的靜靜地流著;鉛筆灰灑落在紙上,我想把它用一樣東西把它搬到盤子里去;

  4、引導猜想:假如你們用自己手中帶有靜電的魔術棒輕輕地靠近它們,猜猜會有變化嗎?會有怎么樣的變化?

  四、幼兒實踐驗證

  1、真的是你們猜的這樣嗎?可以去試一試,并且把試驗的結果記錄下來,玩一種,記一種,看誰發(fā)現得多

  教師觀察,引導幼兒用語言描述

  五、交流分享。

  你將有靜電的魔術棒靠近它們的時候,發(fā)現了什么?(讓幼兒

  對照自己的記錄,充分描述自己的實驗結果)

  六、教師總結。

  你們用帶靜電的吸管輕輕靠近游戲材料時,它們都動起來了,改變了原先的位置。

  七、遷移運用:討論與交流自己的生活體驗。

  師:“你在生活中曾遇到過靜電嗎?”

  幼:(回憶自己生活中的靜電現象)如:在干燥的日子和小伙伴拉手時被“電”到,梳頭時頭發(fā)根根豎起,脫衣時“滋滋啦啦”的聲音和點點火花、玩滑滑梯時“呲拉呲拉”的聲音……

  師:“被‘電’到是什么樣的感覺?”(疼、麻……)

  那么你知道怎么樣預防靜電嗎?讓我們回去繼續(xù)了解一下預防靜電的一些好辦法。

活動延伸:

  幼兒與父母共同查找資料,進一步了解人們生活中的靜電現象,以及預防靜電的辦法。

教學反思:

  為了使孩子們對“摩擦起電”產生更濃厚的興趣,提問道,“除了塑料尺,什么東西用綢布摩擦之后也可以吸起小紙片呢?”孩子們做出了大膽的猜想:鉛筆、橡皮、尺子、玻璃、吸管等等。在操作活動中,孩子們還有了新的發(fā)現,除了用塑料尺摩擦布引起這種現象,自己身體的一些部位摩擦之后也能產生靜電現象,比如用鉛筆摩擦衣服或褲子;吸管摩擦頭發(fā),皮膚這些都會產生靜電現象。最后帶領孩子們一起討論與交流“靜電的現象”,讓孩子們知道哪些摩擦之后可以起靜電現象,哪些摩擦之后不可以起靜電現象。觸電對人體的危害及如何預防靜電,讓孩子們認識到科學現象。

14、中班教案《對不起》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教育幼兒學習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如:“請”、“謝謝” “你好”、“對不起”、“再見”。

  2.培養(yǎng)幼兒友好相處,能處理好同伴之間的關系。

  3.大膽說出自己對的理解。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學重點、難點

  1.教育幼兒講文明,并使用文明禮貌用語。

  2. 引導幼兒正確處理同伴之間的矛盾,從而提高交往能力。

活動準備

  1.自編情景故事一個。 2。掛圖四張。

  3.歌表演磁帶一盒。 4。小紅花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講故事( 一天,陽光明媚、天氣晴朗,老師帶小朋友在院子里玩滑梯。大家都玩的非常高興,只有方方和婷婷不玩。老師發(fā)現了,走過去問是怎么回事?婷婷告訴老師:剛才上滑梯的時候方方不小心踩了我的腳,婷婷被踩疼了可方方也不理,婷婷感到既委屈又疼,于是,兩人就誰也不理誰了。在老師的勸說下方方走到婷婷面前,用細小的聲音說了一句“對不起……,”沒想到這神奇的三個字一出口,婷婷頓時不哭了,原諒了方方,兩個好朋友又重歸于好了。)

  2、提問:小朋友,你碰到過這樣的事情嗎?你是怎樣做的呢?

  小結: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因為各種原因不小心碰到了別人,這個時候我們要主動向別人道歉;而當別人不小心碰到了我們,也要向我們道歉,我們才愿意原諒他。這樣大家在一起才能和睦、愉快的相處。

  二、觀看掛圖。

  1、玩積木時榮榮不小心把實實的積木弄到了。

  2、喝水時鵬鵬不小心把水灑到了婧婧的身上。

  3、吃飯時龍龍不小心把飯湯弄到笛笛的手上了。

  4、睡覺時文文不小心蹬到了策策的身上了。

  小結;老師帶領幼兒一起邊看掛圖邊討論:如果掛圖上的小朋友是我,我會怎樣做!

  三、欣賞歌曲《對不起,沒關系》

  1、教師演唱歌曲,幼兒仔細傾聽歌曲內容。

  2、教師和幼兒一起演唱歌曲,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創(chuàng)編動作。

  3、請兩個小朋友到前面來進行情境表演。

  小結:為了我們的社會大家庭更加和諧、文明,我們從小就要養(yǎng)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向歌詞里唱的那樣,勇敢的向人家道歉,說聲“對不起”。這是多么具有神奇作用的三個字啊!——“對不起”。無論別人多么生氣他也一定會轉怒為喜向你說“沒關系”的!

教學反思

  1.帶領小朋友繼續(xù)學習包括“對不起”在內的十字文明禮貌用語:“請”、“對不起”、“你好”、“謝謝”、“再見”,并評選出每周的 “文明禮貌用語小明星”,張貼小紅花。 2。 通過聽故事,小朋友們學會了在與人交往時使用禮貌用語,并懂得禮貌用語在日常交往中的意義。 3.。請小朋友邊看圖邊討論了如果是自己,會使用什么禮貌用語,從而培養(yǎng)了孩子與人交往的禮貌行為。 4。通過歌曲,《對不起,沒關系》,教育小朋友們之間要友好相處,團結友愛。 5。小朋友們喜歡聽故事,做音樂游戲,并知道了“對不起”的神奇。

15、中班教案《數字寶寶》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2.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字,知道數字無處不在。

  3.運用數字進行游戲活動,從中體驗活動的樂趣。

  4.發(fā)展幼兒空間辨別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兩行五列表格一張,藏有數字的表格一張。

  2.數字排列圖若干。

  3.數字連線畫、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猜想數字,激發(fā)興趣

  1. 出示空表格,讓幼兒數數有幾個格子。(10個)

  “小朋友你們喜歡捉迷藏嗎?喜歡。今天有幾個數字寶寶要和我們捉迷藏,你們想不想玩?(想)”

  2.出示藏有數字的表格

  “你們看每個格子里都躲著一個不同的數字,它要小朋友的亮眼睛給找出來,誰來找一找。”

  3.老師引導幼兒逐一尋找藏著的數字。

  4.幼兒完整地讀數字兩遍。

  二、用不同的方法給數字排隊

  1. 讓小朋友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數字。

  “小朋友這10個數字中誰最大,誰最小?(9最大,0最小)”

  2.讓小朋友給數字從小到大排序

  “小朋友我們來給數字排排隊,要求從小到大排,誰來排一排?”

  3.讓小朋友給數字從大到小排

  “剛才小朋友真能干,把數字從小到大排隊,現在誰能它倒過來排一排?”

  4.讓小朋友想想還有什么不同的排法

  “小朋友你們還想到什么排法嗎?”老師出示幾張排列圖標,問幼兒像什么?

  三、在日常生活中數字的用處

  1. 讓小朋友找出平時接觸的數字

  “小朋友你們平時在家里或其它位子看到過,用到過這些數字嗎?誰來講一件。”

  2. 老師出示相關的數字實物

  “小朋友你們看這些是什么?上面有數字嗎?你知道這些數字有什么用嗎?”小朋友逐一回答后老師總結(有些數字是告訴我們時間的,比如說鬧鐘上的數字,日歷上的數字。有些數字是告訴我們位子的,比如說小朋友在幼兒園茶杯擺放的位子,書目錄上的數字。有些數字是告訴我們數量多少的,比如說藥瓶上的數字,飲料上的數字。)

  四、游戲活動

  1.老師出示數字連線畫:小朋友你們看我這張紙上有很多數字,這些數字里都藏著一個小動物,小朋友想不想把它找出來?(想)那我教你一個方法,老師演示從小到大連線。

  2. 幼兒動手操作,老師巡導

  3. 問找到小動物了嗎?是什么?請你把找小動物的本領告訴班里其他的小朋友吧。

課后延伸:

  讓幼兒回教室找數字。

課后反思:

  因剛接班不久對幼兒掌握數學方面知識的了解不是很清楚。,所以我設計一節(jié)以游戲形式為主的課,以此來激發(fā)幼兒對數字的興趣。在活動過程中我以捉迷藏導入課題,小朋友積極性很高,對數字也很有興趣。在后面的操作過程中,我選了個別幼兒操作,讓其他幼兒的等待的時間過長,假如我把它改成每人操作,也許小朋友對數字就更感興趣了。在生活中找數字時,準備材料不夠充足,沒能很好的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幼兒連線畫時有些幼兒找不到數字點,假如我把點改成彩色點,就會引起幼兒的注意,連線就更完美,也就會一下找到數字中的小動物了。

16、中班教案《數鴨子》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會點數、能夠感知數字的大小。

  2、讓他們理解數學與生活是密切相關的,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3、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及動手操作能力。

  4、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把孩子們的思路從舊知識引導向新知識,讓孩子們在復習和參與過程領會到新知識。

  2、組織好學生,適時添加新內容,讓孩子從容愉快接受新知識。

  3、防止有的孩子應注意力分散而導致只復習了二兒歌,而忽略了心知。

活動準備

  我準備了16張幻燈片,鴨子的大小、神態(tài)、顏色各不相同,并對每一張精心挑選、最后制作成圖片;準備《數鴨子》、《數字歌》碟片;預設上課時間的分配,設計過程引導語。

活動過程

  前幾天,為了幼兒對10以內數的認讀、數數及數的比較,我設計了一節(jié)名為《數小鴨》數學課。根據教學意圖,我設計樣教學活動流程:首先,在兒歌《門前大橋下,游過幾只鴨,快來快來數一數……》音樂以及老師的語言引導下,激發(fā)了孩子們的熱情。然后進入教學主題逐步出示鴨子由少到多的場景(每張圖片至少兩只鴨)圖片,每張圖片教學模式,幼兒認識小鴨子,說出小鴨子的顏色、大小;和數量,大家一起數,按數拿取相應的物品。圖片出示數字,表揚數對拿對的幼兒。比較畫面兩種顏色的鴨子多少,體會數字誰比誰多多少,誰比誰少多少;模仿《我愛我的小動物》創(chuàng)編歌曲,如:我愛我的小鴨子,小鴨有幾只,有X只,有X只,小鴨有X只。最后,幼兒念數字兒歌“1像鉛筆能寫字、2像小鴨水上游、三項耳朵能聽話??????”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進入活動,初始如我所愿,教學效果非常好,幼兒對活動很感興趣,雙邊活動很活躍,但是隨著教學內容的推進,活動已經進行了25分鐘左右,所有幼兒雖然興趣很濃,但我發(fā)現課堂紀律已有些難以掌控,而我的圖片教學內容安排還有近一半沒有實施。我知道,我不得不臨時減少教學內容和活動程序,結果,這堂我精心準備了一個星期的圖片活動課以我的不盡人意而結束。中班幼兒活動不能超過30分鐘,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節(jié)課不算是一節(jié)完整、成功的課。而這一切都源于我的難以取舍。根據我的目的,我用了大量的時間制作圖片。主體部分我弄了16張幻燈片,鴨子的大小、神態(tài)、顏色各不相同,我想把它作為引起幼兒學習興趣的一種手段,我也曾懷疑內容的過多,但面對每一張精心挑選、制作的圖片,真的舍不得去掉那一張,測試了幾次,覺得差不多能完成。而事實證明,幼兒的興趣的確很濃,但由于圖片的過多而導致了整體教學活動效果不佳。如果圖片在8張左右,只要全面覆蓋1-9數字的教學,個別數稍有側重,完全能按意圖進行,那一定是一節(jié)完美的課。這次的活動,雖然失敗了,但我收獲的卻很多,尤其是:取舍是一種智慧,善于取舍,才會成功。

17、中班教案《風車》含反思

教學目標:

  1、制作簡易風車,體驗制作樂趣。

  2、通過玩風車探索什么樣的紙更適宜做風車。

  3、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準備:

  1、材料準備:

  紙張(報紙、宣紙、瓦楞紙、手工紙、掛歷紙、皺紋紙、錫紙)、吸管、安全釘若干、幼兒個人猜想記錄、集體記錄表。

  2、經驗準備:

  有玩風車的經驗,知道制作風車的方法,在玩的過程中提出提問,對什么紙適合做風車有了疑問并做了猜想。

教學重難點:

  記錄根據風車轉動情況,并與同伴交流分享。

  探究不同紙張風車轉動的實驗過程。

活動過程:

  1、說一說。

  (1)引導幼兒回憶猜想制作風車的紙張。

  教師:猜想了哪些紙適合做風車?

  幼兒:報紙、手揉紙、瓦楞紙、宣紙、圖畫紙。

  (2)分享自己的猜想。

  教師:你是怎樣猜想的?為什么?

  幼兒:瓦楞紙結實,不會破。

  幼兒:手揉紙柔軟,會轉得快。

  幼兒:圖畫紙硬,會轉得快。

  教師:怎樣才能知道你的猜想是否成功呢?

  2、做一做(制作風車)。

  根據自己的猜想選擇紙張制作風車。

  3、玩一玩(感知風車的轉動)。

  讓幼兒到戶外動手玩一玩自己親手制作的小風車,讓幼兒感覺、發(fā)現誰的風車轉得更好。

  4、想一想(由分享個人驗證結果引出集體驗證表進行經驗梳理)。

  教師:你的驗證結果是什么?是哪里出了問題?(引導幼兒分析“為什么用瓦楞紙、皺紋紙制作的風車轉不起來”。)

  教師:你的風車轉得很快啊,請你說一說你是用什么樣的紙制作的?(引導幼兒總結什么紙適合做風車)

  5、評一評(集體驗證結果,選出最適合做風車的紙)。

  教師:能轉動的風車是哪些紙做的?哪些紙最適合做風車?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區(qū)域活動時到手工去制作風車。

教學評析:

  活動生成源于幼兒在玩過程中提出的問題,材料也是根據幼兒猜想,提供了生活中常見而又熟悉的紙張,如報紙、掛歷紙、錫紙……并使幼兒在戶外游戲和玩中充分感知和探索,讓他們發(fā)現和感受周圍世界的神奇,體驗和領悟科學就在身邊?;顒又凶層變鹤晕也孪?、自我驗證,在游戲中引導幼兒積極主動探究“什么紙張最適宜做風車”。活動游戲性、操作性強,體現了讓幼兒在做中感受,做中學習的教育方法。教育活動流暢,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教師的提問啟發(fā)性強?;顒又杏涗浄椒ㄐ路f,采用實物(具體紙張)記錄的方法,既具體形象,又縮短了幼兒記錄的時間,將更多的時間用于探究紙張的適宜性。

  活動可以更開放一些,如不一定非得讓幼兒猜想哪一種紙張適合做風車,可以讓幼兒猜想哪些紙張適合做風車,然后讓幼兒制作多個風車,這樣幼兒可以將幾種紙張制作的風車進行比較(也可以與同伴比較)從而得出更科學的答案。

教學反思:

  在以前的教學過程中,都是老師為孩子先準備好材料,幼兒只要制作就行了,這樣就剝奪了孩子自主學習的機會。而這次我為孩子提供了多種制作材料,讓幼兒自己動腦筋選擇材料過程中包含了豐富的學習內容,而且孩子們對于自己選擇的材料很喜歡,制作風車的過程也十分順利。

  優(yōu)點:

  問題是孩子學習的開端,也是教師了解孩子的窗口。本活動正是抓住了孩子們在玩風車的過程中提出“用什么紙制作風車更好”這一問題生成的。孩子們在活動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他們學習發(fā)展的過程,也是他們積極思維、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良好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的過程。

  不足:

  由于前期經驗鋪墊不夠充分,有的幼兒因為對制作風車的方法不是很熟練,所以即使選擇了適合做風車的紙張也沒有得到成功的體驗。針對此種現象,教師并沒有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指導。

  在科學活動中,教師恰當把握時機,當老師知道有的幼兒想用皺紋紙做風車后,老師沒有急于否定,而是等幼兒發(fā)現皺紋紙做的風車轉不起來時,才引導幼兒分析“為什么用皺紋紙制作的風車轉不起來”。幼兒在活動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活動的閃光點,教師能抓住這些教育契機及時引導幼兒主動探究。

18、中班教案《防火》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幼兒記憶火警號碼119,認識安全標示。

  2、使學生了解消防安全常識,火災撲救常識,重視安全,珍惜生命。

  3、教會幼兒做個膽大的孩子。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安全標示圖片。

活動重點:

  幼兒記住火警號碼119。

  安全溫馨提示:演練時注意安全。

活動過程:

  一、導入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離不開火,它給人類帶來了文明和幸福,但同時火也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火一旦失去控制,就會燒毀人類的財富,奪去人們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難以挽回和彌補的損失。例如:在我們的身邊就有火災發(fā)生,因此我們要了解、學習和掌握防火知識,協助學校做好防火工作,減少和杜絕火災的發(fā)生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學

  (一)、小朋友們,你們遇到火災發(fā)生時會怎么辦?如何進行逃生?(幼兒自由討論,發(fā)揮幼兒的想象。)

  1、火災時不能鉆到閣樓、床底、大櫥柜內?;饎莶淮髸r,要披上浸濕的衣服向外沖;

  2、濃煙彌漫時,用濕毛巾捂住嘴巴和鼻子,壓低身子,手、肘、膝蓋要緊靠地面,沿墻壁邊緣爬行逃生;

  3、若身上已著火不可亂跑,要就地打滾使火熄滅;

  4、遇火災不可乘坐電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5、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可利用疏散樓梯、陽臺、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單、被套撕成條狀連成繩索,緊栓在窗框、鐵欄桿等固定物上,順繩滑下,或下到未著火的樓層脫離險境;

  6、若逃生之路被火封鎖,在無奈的情況下,退回室內,最好在衛(wèi)生間關閉門窗,不斷向門窗澆水;

  7、充分利用陽臺、天窗等進行自救;

  8、處在高層建筑被火圍困時,要趕快向室外拋沙發(fā)墊、枕頭等小物品,夜間則打手電,發(fā)出求救信號。

  (二)、除了以上的情況外,最主要的是干什么?(引導幼兒說出火警號碼,并記憶。)還有那個小朋友知道別的特殊號碼?例如:匪警 110 急救 120三、游戲:

  1、《快速反應》

  規(guī)則:幼兒聽到教師指令后,迅速撤離,比一比哪一個幼兒最快。

  2、進行火災演練。

  規(guī)則:幼兒分4組,匍匐前進,進行逃生訓練。

  附:消防兒歌

  你拍一,我拍一,小孩不玩打火機, 你拍二,我拍二,玩離電源和汽灌你拍三,我拍三,監(jiān)督爸爸不吸煙, 你拍四,我拍四,遇到著火不哭泣你拍五,我拍五,煙大快把口鼻捂, 你拍六,我拍六,遇到火災快呼救你拍七,我拍七,遇到火災快逃離, 你拍八,我拍八,防火安全從小抓你拍九,我拍九,報警撥打119。

活動反思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學生的安全教育是學校的頭等大事,消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火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他在生產和生活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使用不當,就會給人們帶來危害。所以對學生進行防火知識和安全的教育不容忽視,這也是我們老師的職責.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相信孩子們消防安全意識都會有所提高,孩子們懂得了火災雖無情,但很多時侯火災是可以避免的,是可以預防的,學生知道了用自己所學知識如何有效的保護自己,避免火災的發(fā)生。

19、中班教案《數數》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引導幼兒探索數數方法,初步積累相關數數的經驗。

  2、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準確性,激發(fā)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了解多與少的相對性。

  5、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課件-數數

  2.課件-數數

  3.課件-數數

活動過程

  一、交代主題,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今天有小動物客人來做客,你們歡迎嗎?

  好!讓我們來看看是誰來做客呀?

  (小熊,小雞,青蛙,小鳥。)

  二、連線-請客人坐下

  1.教師:請小朋友數一數來了多少小動物?

  (1只青蛙,2只小熊,3只小雞,4只小鳥。)

  2.教師:我們請它們坐下吧?

  你們看,小椅子都擺放好了,請小朋友想一想,應該怎樣安排小動物入座呢?

  (椅子分貝擺放了1把,2把,3把,4把。)

  3.請小朋友安排小動物坐下吧。

  (請幼兒按相同的個數進行連線。)

  三、數數幾條魚

  1.出示課件-數數[1-45]

  教師:請你數一數海里的魚。

  2.發(fā)現問題,引導幼兒想辦法解決。

  (1)教師:為什么有的小朋友會數錯呢?怎樣數才能數清楚呢?

  教師總結并示范數數,我們只要想辦法記住第一個數的魚,

  再數到它的時候就不要數了。

  (2)我們要怎么樣才能記住第一個數的魚呢?

  四、幼兒探索嘗試封閉式數數

  1.請小朋友想想看有什么好辦法可以數的又快又對。

  你們可以用水彩筆記號。

  2.小結交流數數的經驗。

  五、趣味練習

  練習卡-數數[1-38]

  相同的個數進行連線。

20、中班教案《西瓜》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感知、探索西瓜的特征。

  2、通過品嘗、比較,體驗河里西瓜的優(yōu)點。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激發(fā)進一步探索西瓜變化的愿望。

活動重難點:

  了解各種西瓜品種的特征,體驗本土西瓜的優(yōu)點。

  引導幼兒如何畫西瓜。

活動準備

  1、外形各異的普通西瓜及河里西瓜若干。

  2、餐巾、點心盤人手一份;刀、抹布各一。

  3、繪畫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認識西瓜

  1、教師出示外形各異的普通西瓜及河里西瓜若干,讓幼兒觀察。

  (1)請各組幼兒觀察桌上的西瓜,教師觀察幼兒的表現并進行適當引導。

  (2)請幼兒表述各自的探索過程和結果。

  教師小結:西瓜是圓圓的,瓜皮是有的是深綠色的,有的是淺綠色的。河里瓜還帶花紋,滑滑的、涼涼的、硬硬的;敲一敲會“砰砰”地響,推一推還會滾動。

  二、西瓜里面是什么樣子的?

  (可讓幼兒猜測,以引起他們對觀察、探索西瓜內部特征的興趣。)

  (1)教師:你們喜歡吃西瓜嗎?為什么?

  (2)教師選一個普通的西瓜,一個河里瓜,分別切開,讓幼兒認識。

  (3)讓幼兒分別品嘗普通西瓜和河里瓜,說說它們的不同之處。

  (4)根據幼兒的表述教師小結:西瓜水分很多,甜甜的,特別河里西瓜,它是無籽的,吃起來又方便又好吃,能解渴、祛暑,深受人們的喜愛,是合山著名的本土水果之一。

  三、畫西瓜

  1、教師先示范如何畫西瓜,幼兒欣賞。

  2、幼兒操作畫西瓜,教師適當指導。

  3、幼兒相互交流作品。

教學反思

  《西瓜》這節(jié)中班科學活動看似簡單,可在備課的過程中我發(fā)現要想上好這節(jié)課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幼兒對西瓜并不陌生,在炎炎夏日經??梢猿缘剑悄侵皇怯變簩ξ鞴系谋硐罄斫?,并沒有深入了解西瓜的特征及家鄉(xiāng)“河里瓜”的優(yōu)點。因此,在課前準備上我在教具上也花費一番功夫,特意到市場上去買了許多西瓜及“河里瓜”。在上課的過程中,我通過讓幼兒觀察、品嘗、比較等方式,讓幼兒明白西瓜的總體特征及“河里瓜”的優(yōu)點。在給他們品嘗西瓜后,鼓勵他們用語言表述出西瓜的特征及味道,體驗本土西瓜的優(yōu)點。在說說普通西瓜和河里瓜的不同之處這個環(huán)節(jié)時,大部分幼兒都能說出不同點來。在畫西瓜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要求幼兒看著西瓜實物來畫,多數幼兒繪畫水平達到了我的教學要求。這節(jié)課感到不足之處就是老師與孩子們之間的互動少了些,氣氛不夠活躍。如果給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加入一些小互動、小游戲進去,讓幼兒學習起來沒有那么枯燥。

21、中班教案《馬蘭花》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欣賞與感受大師的作品,在嘗試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欣賞色與色交融所帶來的色彩變化之美。

  2、學習在墻壁上用點畫的方式作畫, 體驗玩色活動的樂趣。

  4、在想象創(chuàng)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材料準備:

  課件、各種朋友色顏料、抹布、排筆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師:你們還記得馬蘭花的故事嗎?

  師:故事里的這朵馬蘭花非常的神奇,它能讓勤勞的人實現愿望!在馬蘭山上,開滿了這些神奇的馬蘭花,風兒輕輕一吹,馬蘭花兒飄了起來,它飄啊飄,飄到了天空中,飄到了樹林里,美麗極了!有一位名叫幾米的畫家,把這樣的美景畫了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二、播放課件,幼兒欣賞作品

  師:幾米畫家的畫是怎么樣的?你看到了什么?你覺得像什么?

  師:幾米畫家畫的就是飛舞的馬蘭花。

  師:老師在畫里面還發(fā)現了好朋友色,你們看見了沒?除了黃色和橘色是朋友色,你們還知道有哪些顏色是朋友色?

  師:那你們知道這幅畫是怎么畫出來的?

  教師引導幼兒感知點畫特點,請個別幼兒上前嘗試點畫。

  師:今天我們也來學著幾米畫家畫一畫馬蘭花,誰想來點一點試一試?

  師:這種畫畫方式叫做點畫。

  三、教師講述操作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今天作畫和以往不同,是畫在走廊墻上,請小朋友自己找朋友商量,三人一組,用點畫的方式合作畫墻壁畫。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游戲環(huán)節(jié)——咒語變變變

  師:故事里面的馬蘭花可是一朵神奇的花,你們還記得里面的咒語是怎么念的嗎?

  師:老師我來念一念咒語,請你們和馬蘭花一起幫我實現愿望吧!

  師:“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在說話,請你現在就開花。請所有的女孩子都蹲下來!”我數一二三!一。。。二。。。三!

  師:真的幫我實現愿望了!那我再許一個愿望。“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在說話,請你現在就開花。請幫我把所有的畫筆都放回桶里!”我數到五,一。。。二。。。三。。。四。。。五!

  師:收拾得真干凈,“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在說話,請你現在就開花。幫我把所有材料都放回指定的紙箱里!”我數到十,一。。。二。。。。。。

  師:我許的愿望都實現啦,你們想來試一試嗎?找自己的同伴來念一念咒語吧!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本著開放性的原則,在創(chuàng)意美術教學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開放的環(huán)境,教師通過設計開放性的提問,鼓勵幼兒根據提問進行思考、回答,教師要充分尊重幼兒獨特的想法,開放性的接納他們的意見??鞓返脑瓌t。我在活動中應本著讓幼兒在活動感受快樂的宗旨,所以整個活動設計都是比較輕松愉悅的,營造快樂至上教學氛圍。

  但在活動中仍有很多需要改進。首先是,在幼兒作品呈現效果來看,幼兒點畫,點分布較散,目標中“色與色交融”沒有很好的完成,所以在幼兒示范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拓展幼兒經驗,給幼兒“重疊”的知識經驗,“花瓣飄下來,會不會兩片重疊在一起?有的花瓣飄啊飄,孤零零落在角落?!边€有就是,操作前規(guī)則要求講述不夠明確,幼兒一開始畫到了另一面墻。

22、中班教案《帆船》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隨意折疊、涂色塊的方法表現不同的船帆。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

  3、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5、體驗想象創(chuàng)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大?!北尘皥D一張、帆船模型若干

  2、帆船底座人手1個、用來制作船帆的形狀各異的白紙、黑色水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制作船帆的興趣和愿望

  1、(幼兒圍坐在“大?!北尘芭?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地方?大海上有什么?

  2、啟發(fā)幼兒觀察周圍的帆船,說說帆船上少了什么?(部分船沒有帆)

  3、師:“帆船沒有帆能航行嗎?為什么?那怎么辦呢?”

  (二)引導幼兒共同討論船帆的制作方法

  1、鼓勵幼兒自由討論船帆的制作方法。

  2、引導幼兒觀察“大?!鄙献灾频姆懻摯窃鯓幼龀傻?。

  師:“你知道這些船帆是怎么做的嗎?”(引導幼兒觀察船帆上的折痕并發(fā)現這些折痕是通過反復折疊而產生的。)

  3、給每個幼兒一張白紙,請幼兒折疊并觀察折痕。

  4、師生共同總結制作方法:將紙隨意折疊數次,注意盡量用力折疊,使折痕明

  顯,然后打開,用水彩筆描出折痕,最后上色,盡可能淺色和深色互相搭配或有規(guī)律地交替使用顏色。船帆做好后,把它插在底座上。

  (三)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1、請美味幼兒自由選擇一張圖形紙當船帆進行設計、裝飾。

  2、啟發(fā)幼兒將紙沿各種角度折疊,建議幼兒折疊次數不要過多,鼓勵幼兒折出與別人不同的圖案。

  3、鼓勵幼兒正反面均勻涂色。

  4、幫助幼兒將船帆插在底座上。

  (四)組織幼兒共同欣賞

  1、請幼兒將自制的帆船送到“大?!鄙?。

  2、幼兒互相欣賞,感受帆的造型美和色彩美,體驗成功的樂趣。

  3、幼兒自由舉行“帆船比賽”。

活動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美術課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為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23、中班教案《數蛤蟆》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旋律及歌詞,用對歌的形式較清楚地學唱歌詞,唱準6 1 6 1 2之處。

  2、在問答游戲活動中,學習記憶歌詞內容。

  3、在學歌過程中,體驗與教師對歌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蛤蟆圖片。

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圖片,進一步感知蛤蟆的外形特征,在教師的提問引導下,對歌曲有初步的興趣。

  師:小朋友,看這是誰?再仔細看看,蛤蟆長得什么樣?

  師:那老師出幾個問題,看看你們能不能回答出來。

  2、幼兒與教師玩問答游戲,初步學習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

  (1)師:一只蛤蟆幾張嘴?(幼兒答:一只蛤蟆一張嘴)

  師:接下來我會提什么問題?

  幼兒猜測問題。

  師:幾只眼睛幾條腿?(幼兒答:兩只眼睛四條腿)

  還會有什么問題呢?

  幼兒繼續(xù)猜測。

  師:蛤蟆怎樣跳下水呀,蛤蟆跳下水叫的啥,蛤蟆跳下水叫的啥?

  教師揭示歌詞:乒乒乓乓跳下水呀,蛤蟆跳下水叫爸爸,蛤蟆跳下水叫媽媽。

  (2)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學習有節(jié)奏的念歌詞:乒乒乓乓跳下水呀,蛤蟆跳下水叫爸爸,蛤蟆跳下水叫媽媽。(教師完整的提問,幼兒完整的回答)

  (3)在教師的提問引導下,明確蛤蟆叫聲處的歌詞及節(jié)奏。

  師:蛤蟆是怎樣叫的呢?呱呱,咕兒呱。

  幼兒有節(jié)奏地念蛤蟆叫聲:呱呱,咕兒呱。

  (4)教師請個別幼兒進行問答游戲。

  3、完整地演唱歌曲讓幼兒欣賞。教師先完整地演唱第一段,再完整地演唱第二段。

  教師唱到“蛤蟆跳下水”的地方與幼兒互動,讓幼兒跳進手做成的水里。

  4、幼兒用對歌的形式學唱歌曲。

  (1)、唱著問,幼兒唱著答,練習對歌。

  (2)、師生跟隨琴聲,練習問答式對歌。

  5、幼兒分組隨琴聲練習對歌。

  幼兒兩兩商量,一問一答。

  6、與客人老師進行互動。

  幼兒問,老師們回答。

活動反思:

  活動中為了達到第一個目標:唱準6 1 6 1 2之處。我設計了一個小游戲,與幼兒一起玩青蛙跳水的游戲。請每個幼兒用手指來做蛤蟆跳水的動作,我的手做湖面,與幼兒互動,幼兒一個個的跳的同時,我在唱著“蛤蟆跳下水”的樂句。幫助幼兒在游戲中保持傾聽的興趣。因此幼兒在演唱過程中,基本上都能唱準這一樂句。由于幼兒在平時習慣了用一些簡單的語句回答問題,因此幼兒在回答第一句時“一只蛤蟆幾張嘴”時總是會忘記“一只蛤蟆一張嘴”中的“一只蛤蟆”而用“一張嘴”來代替,在歌曲中間部分的3、4兩句樂句后面和前面部分都是“蛤蟆跳下水”,幼兒又只唱一句,這是我預先沒有猜測到的。如果在這里我的提示性動作能夠明確些,能夠幫助幼兒比較完整地演唱歌曲了。

  當我請許恩琦上來和我一起對唱時,他在第4樂句停頓了一下,而劉宇軒馬上用太好的口氣幫助其糾正,第二次當我請劉宇軒來演唱時,他同樣也范了相同的錯誤,而同伴沒有糾正他而是耐心地等待他想出正確的歌詞。我抓住時機讓他體會這種感受。本次活動也因此升華了教育的價值。

24、中班教案《數糖果》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聽聲音”默數10以內的數,并能找出相應的數字,鞏固“多一”或“少一”的數概念。

  2.鼓勵幼兒積極、大膽的參與游戲活動。

  3.能積極思考,提高理解與運算能力。

  4.引發(fā)幼兒對玩數糖果的興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數字牌,操作盤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糖罐,引起幼兒興趣

  (2)嘗試聽聲音數糖果,引出“默數”的概念

  二、基本部分

  小組競賽游戲

  (1)以默數的方式進行第一個聽數舉牌游戲。

  幼兒分成藍,黃,紅,綠四組,四個人輪流聽聲音數糖果,在舉牌口令下達之后,該輪幼兒舉牌,教師和幼兒一起驗證答案,正確的小組得到大拇哥。

  三、操作部分

  (2)復習“多一”“少一”

  (3)進行第二個“多一少一”游戲

  幼兒每人一個自制的圓形數字操作盤,聽完糖果數后根據“+1”或“-1”的附加條件,轉動盤上的指針選擇答案,一組內的所有幼兒都正確,該組得到一個大拇哥。

  四、結束部分

  (1)祝賀獲勝小組

  (2)課后延伸:“多二”和“減二”。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實施過程中,我覺得教師一定要交代清楚游戲規(guī)則,游戲后要有驗證環(huán)節(jié),因為驗證就是手口一致點數的過程,也是讓幼兒進一步理解和體驗數數時最后一個數詞代表集合的總數這一數概念。

25、中班教案《青蛙戲水》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練習甩布塊,鍛煉上肢力量,促進幼兒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2、體會集體合作游戲的快樂。

  3、使幼兒學會用肢體動作配和游戲的玩法。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在活動中協調性和靈活性的鍛煉和培養(yǎng)。

  難點:幼兒對活動的積極性參與以及幼兒的靈活性培養(yǎng)。

活動準備

  氣球10個、青蛙頭飾、一塊大布、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開始:

  青蛙媽媽帶著孩子跳到場地,帶領幼兒做活動準備。

  2、游戲:

  a、荷葉與風(布塊的游戲)

  教師出示布塊引,導幼兒將布塊變成大荷葉。幼兒分別站在布塊外邊,根據老師指導做游戲。

  b、荷葉與露珠(氣球的游戲)

  教師將氣球放在布塊上,(模擬露珠出現了),引導幼兒數露珠并觀察大小,模擬露珠在荷葉上滾動。

  教師引導幼兒將露珠在布塊上輕輕滾動。

  c、青蛙躲雨(躲在布塊下的游戲)

  教師:“哎呀,下雨了,怎么辦?”

  引導幼兒在荷葉下躲雨的辦法,引導幼兒將荷葉高高拋起躲在荷葉下。

  3、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1、中班是幼兒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時期,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學習開發(fā)思維,這很重要,需要幼師指導學習。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a、對幼兒發(fā)展的反思,在活動中幼兒還是缺少自覺能力和思維的創(chuàng)新,對幼兒的協調性和靈活性有了鍛煉與發(fā)展,也使一些不合群的小朋友能克服孤僻的性格。

  b、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反思,由于他們進入幼兒班是帶班的班主任,所以對班級也有所了解,對他們的經驗水平和學習特點還有性格特征都有全面的把握。

  c、對幼兒互動的反思,在活動中個別幼兒對教師指令不清時應該再更詳細的教導,個別不能達到要求的降低要求,這樣活動就能進行的順利。

  3、對活動效果的評價,整體幼兒參與較高,對于發(fā)展的幼兒來說活動相對簡單,對于個別幼兒來說活動相對復雜,應使更多幼兒參與活動。

  4、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更全面的考慮到各個環(huán)節(jié),更加充分的做好這次活動。

26、中班教案《保護青蛙》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青蛙會捉害蟲,是人類的好朋友。

  2.用自己的行動來保護青蛙,萌發(fā)熱愛青蛙的情感。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場景布置,賣青蛙人(教師扮演)。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鞏固幼兒對青蛙的外形特征的了解

  1.春天來了,天氣變暖和了,呱呱呱!誰呀!

  2.誰能告訴大家青蛙長什么樣子?

  3.你們知道小青蛙的家在哪里嗎?

  二、通過談話、模仿、親身體驗等途徑,引導幼兒知道青蛙的本領

  1.你們知道小青蛙有什么本領嗎?

  2.老師請小朋友像青蛙那樣睜大眼睛看看它是怎樣捉害蟲的?

  3.我們大家也來學一學小青蛙捉害蟲(解釋舌頭的伸縮)。

  4.教師小結:青蛙的本領真大,能捉這么多的害蟲,是農民伯伯的好朋友,也是我們的好朋友。

  5.老師還給小青蛙編了一首兒歌呢!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來學一學好嗎?小青蛙,呱呱呱;田里住,水上劃;捉害蟲,本領大,我們都要保護它。

  6.今天老師就請小朋友做小青蛙,去田里捉害蟲好嗎?

  7.幼兒親身體驗青蛙捉害蟲的本領,捉完后邊唱歌邊跳舞,高興地回到位置上。

  三、結合現在的社會現象,引導幼兒學習怎樣保護青蛙。

  1.談話引導幼兒怎樣保護青蛙

  (1)我們要怎樣保護青蛙呢?

  (2)要是遇到菜場有人在賣青蛙,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2.通過情景演示,鼓勵幼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保護青蛙

  (1)賣青蛙人(教師扮演):“今天這些青蛙可肥了,買回去把它殺了做紅燒青蛙吃,味道可好了,快來買呀!”

  (2)發(fā)生什么事情了?我們想什么辦法去救它們?

  (3)我們小朋友很勇敢的,能不能自己去救青蛙,那我們對賣青蛙的人怎么說?

  (4)真高興,現在我們成為好朋友了是嗎?一起念兒歌、跳舞。

  小青蛙,呱呱呱;田里住,水上劃;捉害蟲,本領大,我們都要保護它。

活動反思:

  對于“青蛙”這個詞,幼兒都不陌生,我們的目的是想達到:知道青蛙會捉害蟲,是保護莊稼的能力,能用自己的行動保護青蛙。在活動中先讓幼兒了解青蛙是從小蝌蚪生長出來的,小蝌蚪從失去尾巴,失去前腳和后腳,慢慢變成青蛙。隨著孩子對青蛙的了解,我們就從青蛙捉害蟲展開讓幼兒更加了解青蛙,因為幼兒能說出很多關于青蛙的事情,但這樣的現象都是很表面的,再深沉的就不太了解了,因此孩子缺少對于這方面東西的學習,這節(jié)課就要讓幼兒增加相應的知識點。最后引導幼兒說說怎么樣才能保護青蛙

27、中班教案《撲克》含反思

活動目標

  能積極、主動表述自己的探索發(fā)現,拓展思維,提高動手、判斷和分析能力。

  愿意參與探索活動,體驗成功的喜悅,萌發(fā)對生活中常見事物的探索意識。

  發(fā)現撲克牌的多種有趣玩法,探索如何讓撲克牌站立,感受撲克牌短邊對折和長邊對折穩(wěn)固性的不同。

  發(fā)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玩過手指游戲“開門”,有搭積木、折紙的經驗。

  物質準備:撲克牌(包括長邊、短邊對折的牌,用于比大小的10以內的牌)、簍子、盤子各若干,與撲克牌有關的變魔術視頻,鈴鼓,自制的皇冠等。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引出活動內容

  教師雙手合攏(一張撲克牌藏于手掌心),邊念兒歌邊依次打開五個手指。

  兒歌內容:一門開開進不來,二門開開進不來,三門開開進不來,四門開開進不來,五門開開我進來。

  指導語:打開我的五指門,里面藏著什么?

  二、比一比,了解撲克牌的外部特征

  指導語:仔細看看你的牌,和別人的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教師邊給每位幼兒發(fā)一張牌邊提問,引導幼兒發(fā)現撲克牌上的花紋、圖案、數字各不相同。

  指導語:撲克牌可以怎么玩呢?一起和石老師玩?zhèn)€“比大小”的游戲吧。

  如教師說“比、比、比大小,我是紅心4,誰的牌比我大,請你趕快舉起來”,幼兒根據教師的要求迅速作出判斷,如果手中的牌比4大就舉起來。

  三、試一試,讓撲克牌站起來

  指導語:小朋友們猜一猜,撲克牌可以站起來嗎?我們讓它站在小椅子上試試吧。

  幼兒嘗試,教師觀察,及時肯定幼兒的方法,并鼓勵他們在集體面前表述,如“讓撲克牌靠著椅背站立”。

  指導語:怎樣才能讓撲克牌自己站起來呢?

  幼兒再次探索,教師引導他們用折疊的方法嘗試,重點介紹“短邊對折"和“長邊對折”。

  四、搭一搭,感知長邊、短邊對折穩(wěn)固性的不同

  1.出示長邊、短邊對折的撲克牌,探索高樓怎樣搭。

  指導語:老師這兒有什么?它們能站起來嗎?那可以用它們搭高樓嗎?誰來試試?

  請兩名幼兒分別用長邊、短邊對折過的兩種牌搭高樓,發(fā)現“很難疊高”后,教師出示未折過的撲克牌,鼓勵幼兒繼續(xù)探索。

  小結:搭高樓時動作要輕,一層樓上平放一張撲克牌,再搭第二層,用這種方法搭高樓就容易多了。

  2.嘗試用長邊、短邊對折過的撲克牌分別搭兩座四層小樓,比比哪種樓房比較穩(wěn)固并說說原因。

  3.搭高樓比賽,比比誰搭的樓房又高又穩(wěn)。

  指導語:我們發(fā)現短邊對折的撲克牌搭的樓房比較穩(wěn),那現在就用它來進行搭高樓比賽,同等時間內誰搭的樓房層數最多最穩(wěn)固,誰就是我們班的搭樓高手。

  幼兒比賽,教師提醒幼兒動作要輕。搭得最高最穩(wěn)的幼兒,教師獎勵他一頂皇冠。

  五、賞一賞,感受撲克牌玩法的多樣性

  1.“刮牌”表演。

  指導語:石老師這兒還有許多撲克牌,我不僅能讓它們都站立起來,還能讓它們聽口令走路呢。

  2.欣賞變魔術視頻,結束活動。

  指導語:撲克牌還是魔術師的最愛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魔術師是怎樣用撲克牌變魔術的。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以“趣玩”為著眼點,以游戲貫穿始終。從玩幼兒已經熟悉的手指游戲“開門”、數學游戲“比大小”導入,讓幼兒帶著快樂的情緒自然地進入到主要活動。活動中,教師不斷拋出問題,比如:“猜一猜,撲克牌可以站起來嗎?”“用撲克牌怎么搭高樓?”而且,每個問題都力求讓幼兒通過游戲得以驗證。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探索,在探索中發(fā)現,科學探究意識得到激發(fā),主體性得到充分體現。

28、中班教案《數青蛙》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游戲中掌握節(jié)奏型。

  2、通過嗓音造型、手指游戲、圖譜識記、表演等形式體會《數青蛙》音樂的生動有趣。

  3、認真傾聽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錄音機一臺、磁帶一盒、節(jié)奏卡一張、圖譜一幅。

活動結構

  1、聲勢活動練習(拍手、跺腳、拍腿……);

  2、嗓音造型練習(節(jié)奏朗誦);

  3、動作造型練習(表演手指游戲);

  4、圖譜識記練習;5、游戲練習(個別、分組、集體表演)。

指導要點

  1、聲勢活動練習(拍手、跺腳、拍腿……)。聽老師的鼓聲,請小朋友模仿拍節(jié)奏,通過拍身體的各部位(手、腿、肩等)及聲勢練習(跺左腳、右腳、雙腳等)鞏固節(jié)奏型。

  2、嗓音造型練習(節(jié)奏朗誦)。引導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小動物的叫聲或幼兒的名字進行節(jié)奏朗誦活動,進一步鞏固節(jié)奏型。

  3、動作造型練習(表演手指游戲)。通過談話的形式,引出童謠《數青蛙》,一邊一句句分析童謠一邊自然配合手指的表演,引導小朋友自己發(fā)明手指表演的方法,如四指并攏與拇指對碰表示呱呱叫,用拳頭表示青蛙的大眼睛,手腕帶動手掌,手心朝下上下翻表示青蛙跳等。在玩手指游戲的過程中熟練歌謠和節(jié)奏型。引導幼兒在《數青蛙》的音樂中玩1-2遍手指游戲。

  4、圖譜識記練習。教師一邊朗誦節(jié)奏一邊用手指圖譜,幫助幼兒識記音樂所表達的樂句順序。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參與音樂,如讓幼兒一邊看圖譜一邊運用節(jié)奏朗誦和聲勢活動為音樂配伴奏。

  5、游戲練習(個別、分組、集體表演)。讓幼兒扮演青蛙圍成“池塘”進行配樂表演。

  6、結束活動:幼兒自音樂聲中隨教師跳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獲得了較好的效果,我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選材成功:沒有歌詞卻很有特色音響效果的律動。《數青蛙》配上一首幼兒較熟悉,且有瑯瑯上口有節(jié)奏的兒歌《數青蛙》,使音樂、語言與動作的結合得到最充分的表達,形成一幅青蛙邊歌邊舞的熱鬧完美圖景。

  2、程序設計:采用聲勢活動練習→嗓音造型練習→動作造型練習→圖譜識記練習→游戲練習的方式引導幼兒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調動原有的經驗來學習新知識,使幼兒腦中的舊知識得到激活,進行重新組合與匹配形成新知識。

  3、教學有法而無定法:始終遵循幼兒音樂活動設計的一個重要原則,即幼兒是音樂活動的主體,活動設計就須從幼兒的興趣和音樂作品滿足幼兒發(fā)展的需要出發(fā),體現活動設計的靈活性和自主性。

29、中班教案《數小鴨》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這個確認都市以內的數字。

  2、學會點數、能夠感知數字的大小。

  3、讓他們理解數學與生活是密切相關的,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5、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把孩子們的思路從舊知識引導向新知識,讓孩子們在復習和參與過程領會到新知識。

  2、組織好學生,適時添加新內容,讓孩子從容愉快接受新知識。

  3、防止有的孩子應注意力分散而導致只復習了二兒歌,而忽略了心知。

活動準備

  我準備了16張幻燈片,鴨子的大小、神態(tài)、顏色各不相同,并對每一張精心挑選、最后制作成圖片;準備《數鴨子》、《數字歌》碟片;預設上課時間的分配,設計過程引導語。

活動過程

  前幾天,為了幼兒對10以內數的認讀、數數及數的比較,我設計了一節(jié)名為《數小鴨》數學課。根據教學意圖,我設計樣教學活動流程:首先,在兒歌《門前大橋下,游過幾只鴨,快來快來數一數……》音樂以及老師的語言引導下,激發(fā)了孩子們的熱情。然后進入教學主題逐步出示鴨子由少到多的場景(每張圖片至少兩只鴨)圖片,每張圖片教學模式,幼兒認識小鴨子,說出小鴨子的顏色、大小;和數量,大家一起數,按數拿取相應的物品。圖片出示數字,表揚數對拿對的幼兒。比較畫面兩種顏色的鴨子多少,體會數字誰比誰多多少,誰比誰少多少;模仿《我愛我的小動物》創(chuàng)編歌曲,如:我愛我的小鴨子,小鴨有幾只,有X只,有X只,小鴨有X只。最后,幼兒念數字兒歌“1像鉛筆能寫字、2像小鴨水上游、三項耳朵能聽話??????”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進入活動,初始如我所愿,教學效果非常好,幼兒對活動很感興趣,雙邊活動很活躍,但是隨著教學內容的推進,活動已經進行了25分鐘左右,所有幼兒雖然興趣很濃,但我發(fā)現課堂紀律已有些難以掌控,而我的圖片教學內容安排還有近一半沒有實施。我知道,我不得不臨時減少教學內容和活動程序,結果,這堂我精心準備了一個星期的圖片活動課以我的不盡人意而結束。中班幼兒活動不能超過30分鐘,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節(jié)課不算是一節(jié)完整、成功的課。而這一切都源于我的難以取舍。根據我的目的,我用了大量的時間制作圖片。主體部分我弄了16張幻燈片,鴨子的大小、神態(tài)、顏色各不相同,我想把它作為引起幼兒學習興趣的一種手段,我也曾懷疑內容的過多,但面對每一張精心挑選、制作的圖片,真的舍不得去掉那一張,測試了幾次,覺得差不多能完成。而事實證明,幼兒的興趣的確很濃,但由于圖片的過多而導致了整體教學活動效果不佳。如果圖片在8張左右,只要全面覆蓋1-9數字的教學,個別數稍有側重,完全能按意圖進行,那一定是一節(jié)完美的課。這次的活動,雖然失敗了,但我收獲的卻很多,尤其是:取舍是一種智慧,善于取舍,才會成功。

30、中班教案《長方形》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生活中各種長方形的物品。

  2、發(fā)音標準,敢于用漢語表達所見物品的形狀。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讓幼兒敢于并樂于用漢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愿。

活動準備

  1、大小、顏色不等的圓形卡紙若干。

  2、大小顏色不等的長方形卡片 若干

  3、小紅花

活動過程

  一、展開部分

  1、教師在黑板上畫上圓形,長方形圖案,請幼兒說出所指圖行的名稱。

  2、教師將幼兒園帶入區(qū)角認識圖形。

  3、教師讓幼兒給長方形圖片進行找朋友活動,把相同的圖片放到一起,并裝入紙箱中。

  4、將幼兒分組進行此活動。

  5、教師引導幼兒在教室中尋找長方形物品。如黑板、桌面、電視機、窗戶、門。

  6、引導幼兒說出名句子:

  長方形的桌子、

  長方形的 黑板、

  長方形的窗戶

  二、結束部分

  讓幼兒手拿粉筆在黑板上畫長方形,比一比誰畫得最好、最像,最漂亮,教師對表現突出的幼兒進行表揚,并貼小紅花。

教學反思

  在教學活動中充分調動幼兒和積極性、參與性。2、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表達形式表達的意愿、教師給予及于的配合和支持。3、在教學活動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性格特征給予相應的指導。

31、中班教案《沙》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的實踐操作,感知和探索沙的特點。

  2、通過玩沙給幼兒帶來愉快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幼兒建構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質和科學探索精神。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1、盛水的杯子每人一個,圍裙每人一條,小棒若干。

  2、活動前檢查沙坑安全及衛(wèi)生。

活動過程:

  1、感覺游戲

  帶領幼兒到室外脫下鞋襪在水泥地上跑一跑、跳一跳,說說是什么感覺?

  (很硬,腳踩上去不舒服,摔在地上很疼。)

  請幼兒再到沙坑里跑一跑、跳一跳,說說是什么感覺?

  (很軟,很舒服,摔倒了都不會疼。)

  與幼兒共同討論得出結論:沙很軟。

  2、發(fā)現游戲

  ①讓幼兒用手玩一玩干沙,鼓勵幼兒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感知,看看有什么發(fā)現:

  (沙很輕,不用費勁兒就可以拿起來。

  沙會跑,它會從手指縫里掉下去,說明它很細。

  沙沒有味道。

  干沙不能粘在一起……)

 ?、诎l(fā)給幼兒每人一個杯子,讓幼兒到水池里取水,自由活動。鼓勵幼兒將新發(fā)現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把一杯水全倒進沙里,水倒得太多,就能看見沙的上面有很多水,水上面還有幾粒沙浮在上面。

  把水慢慢地倒進沙里,水就不見了。

  把沙放進杯子里,沙不會溶解。

  沙變濕了可以捏東西……)

  師生共同總結沙的特點。

  3、建構游戲

  引導幼兒運用小棒進行建構游戲(也可用小棒在沙上面畫畫)對自己在沙坑周圍獲取材料進行活動的幼兒加以肯定。

  4、欣賞游戲

  共同欣賞每位幼兒的作品,給每位幼兒以肯定和鼓勵。

  5、收拾、整理材料

活動反思:

  沙子由于平時接觸的機會較少,所以孩子們玩沙子時非常興奮。將難點設置為選擇合適大小的工具裝沙子,幫助小班幼兒提高游戲的趣味性。從幼兒的操作情況來看,參與游戲的幼兒均能有目的的選擇大的沙鏟以達到裝的快的目的,活動目標基本完成。

32、中班教案《光斑》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積極主動地探索光斑的形成,初步了解光的反射現象,能將反光的物體歸類并概括,知道亮度強的,照人明顯的物體,其光斑的亮度也強。

  2、能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發(fā)現,體驗探索的樂趣。

  3、在探索中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每人一面平面鏡

  2、準備若干可以反光的和不可以反光的物品擺放在活動室周圍,如:不銹鋼拉鏈、調羹、茶杯、臉盆、光盤、手表等其他各種表面光亮的金屬或玻璃物品。

  3、本活動應在晴朗的天氣下進行,室內有戶外射進來的陽光。

  4、區(qū)域中提供:各種電筒和臺燈。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探索——光斑是怎么來的?

  1、師:小朋友!你的桌上有什么?(鏡子),那今天我們就用鏡子到外面去做一做游戲,看一看,你能發(fā)現什么?

  2、幼兒拿鏡子到外面自由探索。

  3、組織幼兒交流:

  師:你們用鏡子做游戲時,發(fā)現了什么?

  幼1:我用鏡子一照,發(fā)現了亮亮的東西跑到墻上去了。

  師:是嗎?哪些小朋友發(fā)現了這個現象?(幼兒全部舉手)

  師:那這個亮亮的東西是什么?(光斑)

  幼2:我還發(fā)現我晃動鏡子,光斑也會動。

  師:那光斑是怎么樣形成的呢?

  幼3:鏡子將光照到墻上去了……

  師:說得有道理,鏡子將光反射在墻壁上就會產生光斑。那是不是在外面的任何地方都會形成光斑呢?

  幼4:不是的,我剛才在走廊上就沒有發(fā)現。

  師:這是為什么呢?

  幼4:因為走廓上沒有陽光。

  師:觀察真仔細!

  (二)引導探索——哪些東西能形成光斑?

  1、引發(fā)幼兒回憶、講述已有經驗。

  師:請你們想一想,除了鏡子,還有沒有什么東西也可以象鏡子一樣在太陽光下一照就形成光斑呢?

  幼1:我發(fā)現光碟可以的……

  幼2:我看見我家爸爸的表可以的……

  幼3:我送點心盆時,發(fā)現點心盆也可以……

  2、幼兒尋找可以反光的物體。

  A:師:小朋友!你們看,我們周圍有許多東西,你們去玩一玩,看一看哪些東西也能形成光斑?

  B:幼兒探索,教師觀察和指導。

  3、組織幼兒交流

  師:你們找到了哪些?

  幼:有自行車鈴、光盤、茶杯……

  師:為什么這些東西能夠在太陽光下一照就會在墻上形成光斑呢?他們有什么秘密呢?

  幼:它們都是亮亮的,都能照見人的……

  (三)幼兒再次探索——這些光斑有什么不同?

  1、師:小朋友!你們再去玩一玩鏡子和剛才小朋友找出來的東西,你們還會發(fā)現什么呢?

  2、幼兒再次去探索,教師引導。

  3、組織幼兒交流

  師: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幼1:我發(fā)現鏡子的光斑很亮……

  幼2:我發(fā)現光碟上的字也跑到墻上去了……

  幼3:我發(fā)現小小的東西照出的光斑也小……

  幼4:我發(fā)現茶杯、臉盆的光斑是一圈一圈的……

  (四)延伸探索——還有哪些光源也能使鏡子形成光斑?

  1、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

  幼:手電筒

  師:那手電筒照在鏡子上是不是也會有光斑呢?(幼兒猜測)

  師:這里有手電筒和臺燈,你們去試一試吧!

  2、幼兒探索和交流。

活動反思:

  材料是激發(fā)和維持幼兒探索興趣的最好誘因。因此,我在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并以活動的材料為載體,使孩子在與材料的不斷互動中層層深入探索。在探索中,他們獲得了滿足,體驗了探索的樂趣。同時在活動中我能夠有機滲透安全教育,當發(fā)現有個別幼兒故意將光反射到其他幼兒的臉上時,我能及時制止并有機進行安全教育。

活動評價: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教育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本次活動內容源于幼兒的興趣,因此幼兒在活動中探索的主動性、積極性很高。為了更好地引導幼兒探索,教師緊扣目標設計了四個不同層次的探索,步步深入,有機引導,并在活動中注意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大膽表達探索的情況。

33、中班教案《花之舞》含反思

教學目標:

  1、嘗試單雙圈交替行進走。創(chuàng)編花兒的造型。

  2、激發(fā)幼兒熱愛春天的情感。

  3、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4、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教學重難點:

  創(chuàng)編花兒的各種造型。

  看圖譜在單圈上交替行進走;由單圈變雙圈。

教學準備:

  紅、藍兩色花冠;紅、藍兩色標記花;3張圖譜(FALSH);春天的花朵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情境,激興趣。

  教師出示春天風景的圖片:(點紅花)你是什么花?(點蘭花)你是什么花?花寶寶們,一起跳舞蹈。

  (二)動作前置

  1、花兒開放的動作:請幼兒做。(雙手蘭花指,手腕相靠,與下巴平。)教師唱樂譜。

  2、創(chuàng)編花兒的造型:紅、藍兩花面對面,擺漂亮的造型,比比誰最美。教師唱樂譜。

  (三)看圖譜,學隊形。

  1、出示圖譜A:圖上有什么?(紅、蘭兩色花)它們是怎么排的?(間隔排)拍成了什么形狀?(圓圈)你們會不會看著圖譜站一下隊形?(幼兒站到圓圈上)

  2、出示圖譜B:你們看到了什么?(紅花動了)紅花是怎么動的?(紅花由圈外走到了藍花前面。)一起學一學。(教師唱樂譜后加入音樂,反復練習。)

  3、出示圖譜C:你們看到了什么?(紅花走到藍花旁邊,變成了雙圈。)一起學一學,并且面對面擺漂亮的花兒造型。(教師唱樂譜后加入音樂,反復練習。)

  (四)回憶動作和隊形。

  1、一起跟著圖譜回憶舞蹈流程。

  2、放音樂,完整舞蹈。

活動延伸:

  紅花走到藍花旁邊變成雙圈,那藍花會不會走到紅花旁邊也變成雙圈呢?

活動反思:

  用創(chuàng)設情景的方法帶孩子們進入了花兒的世界,讓孩子意識到自己也是一朵花,開始快樂地舞蹈。先用動作前置的方法讓孩子們先創(chuàng)編舞蹈的動作,并且擺出各種好看的花兒的舞蹈造型;在此基礎上借用圖譜(FALSH),學會兩個隊形的變化;最后聽音樂完整舞蹈。用啟發(fā)性的語言提問,讓孩子自己發(fā)現隊形是怎么變化的,然后自己變一變。整個活動孩子們很投入,學得認真愉快。其實幼兒集體舞的組織其實并不是一件難事,只要我們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與興趣愛好調整教學策略,就一定會取得良好效果的,幼兒的空間方位問題在各種教學策略的引導下也會迎刃而解。

  不足之處:

  變換隊形時時間較長,動作創(chuàng)編過于單一。

34、中班主題教案《青蛙唱歌》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區(qū)分音樂的高低變化,嘗試用不同的聲音表現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聲。

  2、能用不同的語言節(jié)奏大膽想象、表現青蛙的叫聲。

  3、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大荷葉一張(能容納活動中的幼兒)

  2、指偶:小青蛙和老青蛙

  3、幼兒自畫害蟲若干條

活動過程:

  一、合作游戲“荷葉和風”,感受音樂的高低變化

  1、出示荷葉:——“小朋友,你們看,這會是什么?我們一起把它打開吧!”——“荷葉長在什么地方?如果一陣風吹來,荷葉會怎么樣?”

  2、傾聽高音區(qū)輕柔緩慢的音樂,體驗游戲“小風和荷葉”——“聽!風來了,你覺得這是一陣怎樣的風呢?”——“當輕輕的風吹來,荷葉會怎么樣呢?”

  3、傾聽低音區(qū)強烈快速的音樂,體驗游戲“大風和荷葉”——“又有一陣風吹來了,聽!這又是一陣怎樣的風呢?”——“當大風吹來時,荷葉又會怎么樣呢?”

  4、交替進行高低不同的音樂,愉快游戲“會變的風和荷葉”——“風會變嗎?仔細聽音樂里的風是怎么變的?”——“風停了,荷葉怎么樣了?”(說明:以上環(huán)節(jié)旨在通過游戲活動,調動幼兒多通道感官的共同參與,從而感知音樂的高低變化與身體動作之間的聯系。)

  二、體驗音樂的高低變化,嘗試用不同的聲音表現

  1、出示荷葉上的青蛙?!罢l最喜歡荷葉?”(青蛙)——“小青蛙們,我們一起跳到荷葉上吧!”(幼兒輕輕跳上荷葉)

  2、用不同的語言節(jié)奏想象青蛙的叫聲?!扒嗤茉诤扇~上喜歡干什么?它是怎么叫的呢?”(幼兒用不同的語言節(jié)奏想象表現)(說明: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可視條件制作多媒體以幫助幼兒拓展想象的空間,如:寧靜的夏夜,靜靜的湖面上有許多荷葉,在大大小小的荷葉上坐著許多青蛙,它們這個“呱呱”,那個“呱呱呱”,高低起伏,象在開演唱會……)——“原來青蛙有那么多不同的叫聲,它就像我們人一樣,不一樣的節(jié)奏就好像在說不一樣的話呱呱!呱呱!”(你好!你好!)“呱呱呱呱呱呱呱!”(今天我呀真高興!)“呱呱呱!呱呱呱!”(真熱啊!真熱啊!)……(說明:幼兒在交流表現中,不僅獲得了語言節(jié)奏這一特有的藝術表現方式,同時更關注到動物與我們人類有著許多相似的地方,多角度的理解動物與人的關系。)

  3、試著用高低不同的聲音表現小青蛙和老青蛙。(說明:當幼兒對青蛙的叫聲產生濃厚興趣時,教師可對幼兒的興趣進行遷移,借助老青蛙和小青蛙不同的叫聲來提升幼兒對音樂高低變化的認識?!皝韥恚沂且活w菠菜,菜菜菜菜菜菜……”這首歌曲幼兒非常熟悉、喜愛,它的旋律很具詼諧幽默的感染力,體現老青蛙和小青蛙歌唱時的愉快心情,更重要的是它的音域跨度也很適宜中班幼兒的嗓音特點。因此,將這首歌曲根據活動內容進行改編翻唱,并借助指偶表演一定能引發(fā)幼兒歌唱的興趣。)指偶表演:“在平靜的湖面上,有一片綠綠的荷葉,一只小青蛙和一只老青蛙跳上了這片大大的荷葉。小青蛙見了老青蛙連忙有禮貌地打招呼:‘呱呱!’(高八度),老青蛙見了小青蛙也熱情地說:‘呱呱’(低八度)。小青蛙很想和老青蛙交朋友,就用它那清脆的聲音介紹自己:‘呱呱,我是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高八度)’老青蛙覺得一個人很孤單,也很想和小青蛙做伴,它就用那低沉的聲音介紹自己:‘呱呱,我是一只老青蛙,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低八度)’他們越唱越高興……”

  4、初步嘗試同聲合唱。——“你喜歡小青蛙還是老青蛙的歌聲呢?為什么?”(幼兒自由選擇演唱)——“雖然老青蛙和小青蛙的聲音不同,一個尖,一個粗,但它們很喜歡在一起唱,因為它們覺得那樣很快樂,你們想試試嗎?”(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嘗試同聲合唱)(說明:在熟悉的歌曲、音樂的高低變化、自主選擇的叫聲這三者的融合中,幼兒不僅獲得了音樂的要素,更體驗到了歌唱的快樂!)

  三、音樂游戲:青蛙捉害蟲

  1、引出青蛙捉害蟲,用動作交流表現。——“青蛙除了喜歡唱歌還喜歡干什么?它們是怎么捉害蟲的?”(鼓勵個別幼兒大膽表現捉害蟲的動作)

  2、傾聽高低變化的音樂,探索青蛙捉害蟲的方法?!昂οx一會跳得高,一會跳得低,青蛙怎么樣才能抓住它們呢?”

  3、幼兒隨音樂的變化進行游戲。(說明:“害蟲”是幼兒在區(qū)角活動所研究的“動物喜歡吃什么——青蛙喜歡吃什么”中自制出來的。教師可將它們垂釣于一根長竿上,隨著音樂不規(guī)則的高低變化,忽高忽低地抖動長竿,猶如害蟲在莊稼地里跳動,幼兒一邊跳躍一邊捕捉害蟲。在游戲的愉悅中,用肢體動作再現音樂的高低變化。)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可視幼兒的興趣點在區(qū)角活動進行延伸,如:在探索角提供更多的動物指偶,引發(fā)幼兒想象更豐富的語言節(jié)奏表現不同動物的叫聲,并提供錄音機,以便幼兒自由錄制,與同伴交流。在表演角:投放青蛙的頭飾、服裝、道具等,引導幼兒將“青蛙唱歌”改編成音樂劇進行表演,鼓勵幼兒將自己熟悉、喜歡的歌曲根據情節(jié)內容進行改編翻唱。

35、中班教案《快樂青蛙》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身體來表現各種概念,獲得新的運動經驗,并體驗成功的樂趣。

  2.通過游戲,發(fā)展平衡能力,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3.在自由玩曲奇餅干盒的過程中,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4.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5.遵守游戲規(guī)則,掌握游戲的玩法。

【活動準備】

  1.寬闊安全的操場,并在操場上畫兩個大圓圈。

  2.曲奇餅干盒若干,青蛙頭飾若干,平衡板、拼墊若干。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小青蛙游泳t

  以小青蛙到河里去游泳為主線,編排音樂動作活動身體(各種游泳的姿勢)。

  二、有趣的荷葉游戲

  1.游戲一:荷葉疊疊高。

  (1)師:今天我們青蛙寶寶要從荷葉上快速地走過,有的荷葉高,有的荷葉低,你們有沒有信心?

  (2)幼兒先進行單層盒的平衡練習,再進行兩層或多層盒的練習。老師給予指導,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增加曲奇盒的高度,以激發(fā)孩子們的活動興趣。

  游戲場地器械分布圖:

  第一層次:單層盒 第二層次:兩層或多層盒

  (3)游戲小結:表揚大膽勇敢的小青蛙。

  2.游戲二:踏荷葉比賽。

  (1)介紹玩法:幼兒分成兩組先從荷葉上快速走過,再兩腳并攏擺動兩臂從跳墊上跳過,然后走過平衡板,跑回起點。最先連續(xù)完成三次的一組獲勝。

  (2)幼兒開始游戲。老師注意在平衡板處保護幼兒,提醒幼兒連續(xù)玩三次,并進行適時的鼓勵。

  場地器械分布圖:

  增加練習密度(連續(xù)玩三次),一方面可以減少孩子的等待,另一方面又提高幼兒的活動量。

  三、探索活動

  1.啟發(fā)幼兒探索的愿望。

  啟發(fā)一:曲奇餅干盒有這么多的玩法呀,你們真是太聰明了。你們還能想出曲奇餅干盒的其他玩法嗎?

  啟發(fā)二:你們可以一人、兩人、多人合作玩,可以用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來玩。

  2.教師注意提出安全要求。

  3.幼兒自由探索活動。老師鼓勵幼兒的求異思維,表揚他們的新發(fā)明,并請大家借鑒和學習。

  四、活動小結

  師生回到教室,對活動進行小結,再次激發(fā)活動的愿望。

  1.表揚大膽嘗試、克服困難的幼兒。

  2.表揚動腦思考、探索新玩法的幼兒。。

  3.激發(fā)下一次活動的愿望。老師:喜歡今天的游戲嗎?我們下一次可以用今天你們想出的方法編游戲來玩。

【活動延伸】

  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放些音樂,鼓勵幼兒運用肢體動作自由來表現。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嘗試利用各種廢舊材料進行體育活動,在鍛煉身體的同時,發(fā)展他們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

36、中班美術活動教案《青蛙》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幾何圖形畫青蛙的方法。

  2、發(fā)展觀察力以及大膽作畫能力。

  3、提高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4、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范畫一幅、紙、彩色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還記得《小青蛙》這首歌曲嗎?我們一起來唱一下好不好?(師幼一 邊唱歌一邊表演小青蛙)

  (二)提問題,引入主題

  1、師:小朋友唱得真好,那么在剛才的歌曲中,描述的是小青蛙的樣子,誰 能告訴老師,小青蛙長什么樣子?

  幼甲:小青蛙有大大的眼睛,寬寬的嘴巴。

  幼乙:小青蛙有綠綠的身子。

  幼丙:小青蛙有四條腿。

  師:小朋友對小青蛙觀察得可真仔細的,那么他的四條腿都是一樣的嗎?

  幼:不一樣。

  師:有什么不一樣?

  幼:前腿短,后退長。

  2、師:小朋友,我們跟著爸爸媽媽去小河邊、田野里,你們有沒有看到過小青蛙?那小青蛙是怎么叫的?

  幼:呱呱呱。

  師:它走起路來是怎么樣的?

  幼:一蹦一跳的。

  3、師:一蹦一跳是什么樣子,今天老師想請幾個小朋友上來表演一下,誰愿意上來?(請兩位幼兒上來表演小青蛙走路)

  4、師:剛才,小朋友都說了,小青蛙有大大的眼睛,寬寬的嘴巴,綠綠的身子,前腿短、后腿長??磥硇∨笥褜π∏嗤芴貏e的了解了,但是老師還想考考你們,小青蛙有一個非常厲害的本領是什么?

  幼答:幫助莊稼捉害蟲,幫助農民伯伯捉害蟲。

  5、教師總結:小青蛙把所有的害蟲都吃了,農民伯伯是不是大豐收了,那么這么可愛的小青蛙,我們小朋友喜歡不喜歡?(幼答:喜歡)老師也喜歡這樣勤勞可愛的小青蛙。[快思老師.教案網出處]既然小朋友這么喜歡小青蛙,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來畫這只可愛的小青蛙,來,咱們先來看看這只小青蛙。

  (三)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

  1、老師示范講解青蛙的畫法

  師:看,這是小青蛙的身子?老師拿著什么?(幼答:三角形,同時出現三角形貼在旁邊黑板上)

  橢圓形是小青蛙的兩條腿。 (出示兩個 橢圓形)圓形是小青蛙兩只大大的眼睛。 ( 出示兩個圓形 ) 看,一只小青蛙就出來了。

  問:這只小青蛙都是有什么形狀拼成的?(幼答)

  2、師:小朋友說的真好,現在老師再用線條給小朋友們展示一下,(在黑板上用簡筆畫畫一只青蛙)小青蛙在干什么?(蹲著)老師畫的小青蛙蹲在什么上面?(幼答:蹲在荷葉上面。)對,按老師畫的小青蛙就蹲在荷葉上面,看著上面藍藍的天。

  3、師:現在請小朋友用你靈巧的小手,發(fā)揮想象力,把你所想象的小青蛙畫在紙上。

  (四)幼兒開始作畫,老師巡回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添畫相關景物。

  2、提醒幼兒注意畫面位置。

  (五)展示作品

  請幾位幼兒上臺展示,引導幼兒觀看作品教師給予簡單的評價,然后把畫

  貼在黑板上。

  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活動反思:

  活動中教師能結合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種夏天的池塘景色,為活動做為鋪墊,并準備了豐富的池塘景色,幫助幼兒感知景色的美,體驗夏天到來的樂趣。

37、幼兒中班音樂教案《青蛙唱歌》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辨別音樂的強弱、高低、并能用不同動作來表現對音樂的理解感受。

  2、掌握歌曲的節(jié)奏型,看圖學唱歌詞,體會演唱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大荷葉一片;故事圖畫4幅;節(jié)奏圖;彩筆筒人手一個;音樂。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小跳蛙》,帶領幼兒出場。

  師:小朋友們,跟著老師到池塘邊去看看吧!(播放音樂,幼兒隨老師學青蛙進教室)

  師:咦!你們看這是什么呀?(出示大荷葉)

  師:哦!原來是一片大大地、綠綠地荷葉呀!我們和荷葉寶寶一起靜靜的躺在水面上休息一會兒吧!閉上眼睛。(將荷葉放在地上,幼兒圍著荷葉坐下)

  二、傾聽音樂,感受和辨別音樂的強弱。

  1、播放音樂,輕風。

  師:聽,這是什么聲音?你感覺這是一陣什么樣的風?

  教師小結幼兒的回答:哦!美美的風、輕輕的風、溫柔的風吹在荷葉寶寶身上它會怎樣動呢?我們一起來試試。(再次播放音樂,輕風。師幼一起輕輕抖動荷葉轉一圈)

  2、播放音樂,狂風。

  師:哇,又來了一陣風,你感覺這又是一陣什么樣的風?

  教師小結幼兒的回答:如果大風、狂風、龍卷風都吹來了,(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荷葉寶寶又會怎么樣動呢?我們一起來試試。(再次播放音樂,狂風。師幼一起狂抖動荷葉轉一圈)

  師:噓!風停了,讓荷葉寶寶休息會兒!(示意幼兒坐下)

  3、彈奏音樂,辨別音樂的強弱。

  師:今天,老師還準備了兩段音樂,我們一起來聽聽哪段音樂代表輕風,哪段音樂代表狂風。(分別彈奏,讓幼兒比較音樂的強弱)

  4、游戲。

  跟著老師彈奏的音樂,幼兒做出相應的風吹荷葉的動作。

  5、音樂停止。

  師:風,總算停了,太陽出來了。你們知道誰最喜歡呆在荷葉上嗎?(引導幼兒說是青蛙)我們一起學青蛙跳到荷葉上吧!(集體坐到荷葉上)

  師:小青蛙是怎么樣唱歌的?(幼兒模仿青蛙不同的歌聲)

  教師小結:哇,你們學得可真棒!小青蛙可會唱歌了,它可是一位“天才音樂家”,我們一起來學小青蛙唱歌吧!

  三、掌握《小青蛙》的節(jié)奏型。

  1、出示節(jié)奏圖,比較不同,認識附點,學習打節(jié)奏。

  師:第一張節(jié)奏圖上面的兩個叉叉一條橫線是一拍,那么第一張節(jié)奏圖我們一共要打四拍。(教師示范)

  師:第一張節(jié)奏圖與第二張節(jié)奏圖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發(fā)現第二張多了附點)當遇到附點,打拍子的時候手要抬高點。

  2、教師教幼兒看圖打節(jié)奏。(彩筆筒人手一個)

  3、引導幼兒發(fā)現除了老師發(fā)的彩筆筒,還可以到自己或同伴的身上拍打節(jié)奏。

  四、看圖學習歌詞,將歌詞帶進節(jié)奏。

  1、依次出示圖片,每張圖片代表一句歌詞,引導幼兒看圖邊打節(jié)奏邊學唱歌詞。

  2、教師完整示范表演歌曲。

  3、幼兒跟音樂完整表演歌曲。

  五、歌曲表演。

  可分小組表演。一組唱歌,另一組打節(jié)奏?;蛞唤M邊唱邊拍打身體,另一組邊唱邊拍打地板。

  結束:

  小朋友們,你們表演得可太棒了。聽,外面有好多青蛙都看見你們精彩的節(jié)目了,都說想和你們比比賽,看誰才是第一名,走,跟著老師去挑戰(zhàn)吧!(播放音樂《小跳蛙》帶領幼兒出去,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優(yōu)美的音樂、琴聲、輔以提問和插問,引領幼兒在游戲中充分地感受、體驗、探索音樂的變化。自主地用動作表現音樂的高低、快慢。從荷葉與風的大小變化,聯系到荷葉上的青蛙,從傾聽風的變化聲,轉換到撥動荷葉動作和表現不同的風速。在學習歌曲上,運用節(jié)奏圖與歌詞故事圖,讓幼兒自主發(fā)現節(jié)奏圖上的符號,認識這些節(jié)奏符號,學會正確地打節(jié)奏。并看故事圖,理解歌詞內容,將歌詞帶入節(jié)奏中歌唱。

  活動中還有許多處理不當的地方。如:語言帶有強制性,過渡語銜接不自然;在出示打節(jié)奏的物體時,(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教師應講解清楚其敲打的方式,或讓幼兒自主探索;在打節(jié)奏時,可以讓幼兒嘗試一下打快節(jié)奏,也可以讓幼兒用各種物體來打節(jié)奏;歌曲表演時,可將幼兒分組表演,豐富歌曲表演形式。

38、中班美術教案《折紙青蛙》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鞏固用正方形紙兩次向中心折疊的技能,輔助添畫制作成青蛙。

  2.能看懂分步圖示,主動探索學習折紙技能。

  3.養(yǎng)成主動收拾和整理學習材料的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青蛙范例一只,蠟光紙分步示意圖6幅。

  2.《小青蛙》音樂。

  3.綠色正方形紙和記號筆人手一份。

  4.記錄紙一份,記號筆。

  活動過程:

  1.以兒歌引起幼兒折紙的興趣:

  (1)教師出示范例,念兒歌:“我是一只小青蛙,我有一張大嘴巴。 兩只眼睛長得大,看見害蟲我就一口吃掉它?!?/p>

  (2)激趣:“你們也想來折只青蛙去消滅害蟲嗎?”

  2.探索折紙的方法,幫助幼兒歸納折紙的步驟。!.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

  (1)出示青蛙的分解步驟折紙圖,探索折紙的方法:

  圖1~圖3——歸納出“四角向中心折”的折法3次,提示語:“中心媽媽的4個孩子都要和媽媽親一親?!?/p>

  圖4——翻出大嘴巴,教師可以作示范。

  圖5——教師先示范折出青蛙的大腿,引導幼兒回憶出這就是以前折桌子的方法。

  圖6——示范折出青蛙的嘴和小腿,可將范圖進行翻轉展示。

  (2)幫助幼兒歸納折紙步驟,教師進行記錄。

  請幼兒說一說青蛙是怎樣折出來的?教師在記錄紙上用簡單的圖示進行歸納記錄,并請幼兒說一說哪一步最有難度,可進行再次示范。

  (3)教師完整示范青蛙的折法,并添畫青蛙的眼珠、花紋等進行裝飾。

  3.幼兒練習折紙青蛙。

  (1)提出折紙要求:“請你們看著圖自己來學一學折青蛙,如果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舉手問老師,也可以問問一組上的好朋友?!?/p>

  (2)幼兒操作,教師對能力較弱的孩子進行指導,請能力強的幼兒幫助旁邊有困難的同伴。

  (3)提醒幼兒給青蛙畫上眼珠、花紋等。

  4.展示評價幼兒的作品。

  (1)請幼兒將小青蛙放到桌子中間,比一比誰折的最平整,誰的花紋最漂亮?

  (2)請幼兒邊念兒歌邊聽音樂學小青蛙跳出去“捉害蟲”。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為家長開放半日活動,結合本班幼兒已有一定折紙基礎的特點,將傳統(tǒng)的折紙活動作了調整,鼓勵幼兒看圖示來探索和歸納出折紙的步驟,教師的圖示記錄中翻轉符號的添加讓幼兒更形象地理解了“四角向中心折”三次都要進行翻轉的方法,本次活動中翻折青蛙的大腿部分是活動的難點,我在圖示上打星做標記,并進行了2次重點示范,在完整示范過程中也提醒幼兒仔細關注打星的地方,這樣凸顯了折紙重難點。在幼兒折紙的過程中發(fā)現孩子們對于成人有所依賴,困難的地方立即就想到讓老師或家長幫助,缺少了探索和嘗試的過程,也有個別幼兒將大眼睛部分都翻出來導致無法折出青蛙腿,因此教師在提示幼兒“將下面2個正方形完全翻出打開”時還應注意提醒幼兒“大眼睛”部分要保持不動。另外在青蛙花紋的添畫方面發(fā)現幼兒設計的花紋特別有創(chuàng)意,因此在評價作品時除了表揚幼兒折疊平整,還重點介紹了幼兒設計的特別花紋。

39、教案中班體育游戲《青蛙戲水》反思

  活動目標:

  1、練習甩布塊,鍛煉上肢力量,促進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2、體會集體合作游戲的快樂。

  3、樂于參與體育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5、培養(yǎng)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zhàn)與快樂。

  6、幼兒能自主結隊進行游戲,學會與他人協作,提高團結協作能力。

  7、培養(yǎng)幼兒不怕困難、堅強、勇敢、積極向上的良好品質。

  活動重難點:

  重點:幼兒活動中的靈活性和協調性的培養(yǎng)鍛煉。

  難點:幼兒對活動參與的積極性以及個別幼兒協調性的培養(yǎng)。

  活動準備:

  氣球10個、青蛙頭飾、一塊大布、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開始:

  青蛙媽媽帶著孩子跳入場地,帶領幼兒做準備活動, 一起律動。

  2、游戲:

  (1)、荷葉與風(布塊的游戲)

  教師出示布塊,引導幼兒將布塊展開變成大荷葉。幼兒分別站在布塊的外邊,根據教師的游戲指令做布塊游戲。

  (2)、荷葉與露珠(氣球的游戲)

  教師將氣球放在布塊上(模擬露珠出現了),引導幼兒數一數露珠有幾顆。觀察它的大小。模擬露珠的荷葉上輕輕滾動。 教師引導幼兒將氣球在布塊上滾動。

  (3)、青蛙躲雨(躲在布塊下的游戲)

  師:“哎呀,下雨了,怎么辦啊?”

  引導幼兒提出到荷葉下躲雨的辦法。引導幼兒將布塊高高拋起,鉆到荷葉(布塊)底下躲起來。

  3、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1.中班幼兒是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有他特有的年齡特點:有意性行為開始發(fā)展;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在活動中學會交往;動作發(fā)展更加完善,體力明顯增強。這些表明這一時期的幼兒更需要教師對他們進行引導。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艑τ變喊l(fā)展的反思,幼兒在活動中大部分能主動參與進來,個別甚至能主動協助老師完成活動;有些幼兒在活動能自主創(chuàng)造一些動作,使得整個活動能很好的開展下去;幼兒的身體靈活性和協調性得到了鍛煉;一些平時不合群的幼兒也能參與進活動中,孤僻的行為有所改觀。

  ⑵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反思,由于他們入園我就是班主任,所以對班上幼兒的情況比較了解,對他們的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征都有一個比較全盤的掌握。也因此能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及其發(fā)展線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fā)展。

 ?、菍熡谆拥姆此?,在活動中個別幼兒對老師的指令理解不清時,我親自到其身邊進行解釋和示范,對個別不能達到要求的幼兒降低對其的要求。大部分幼兒都能配合老師的指令進行活動,因此活動也得以順利開展。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整個活動幼兒的參與度較高,但是對一些發(fā)展較快的幼兒來說,活動相對交簡單,因此出現了個別幼兒的熱情持久度不高的現象,在今后的活動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到這一方面,以使得所有的幼兒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來。

  4.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更加細致的考慮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基本活動的過程中適時的提高一些活動的要求,讓發(fā)展較快的幼兒能全程投入到活動中來,比如:讓他們來發(fā)號指令,指揮幼兒的活動節(jié)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