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第九冊教學計劃
小學語文第九冊教學計劃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以語文知識和聽說讀寫能力訓練為序編排的。盡管與前期語文有著一定的不同,但是仍有著閱讀訓練、習作訓練和聽說訓練三條線索。從縱向看,每一條線索按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安排訓練點;從橫向看,按橫向聯(lián)系、協(xié)調發(fā)展的原則,把幾個訓練點組成單元。力求做到每個單元聽說讀寫的目標明確。在確定了各單元的訓練米表以后,根據單元目標編選課文和練習。
教學目標
(一)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18個,會讀寫540個左右的新詞語,一部分學會運用。
2.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詞典閱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
4.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其表達效果。
5.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6.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7.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jié),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yōu)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10.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jié)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
11.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0萬字。
(三)習作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4.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
(四)口語實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3.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五)綜合性學習
1.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3.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教學措施
(一)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應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二)在教學中努力體現(xiàn)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啟發(fā)式、討論式教學。
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qū)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三)重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四)正確處理基本素養(yǎng)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關系。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
(五)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選擇教學策略。
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具有階段性特征,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guī)律,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教學進度:
略。。。